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
蛋白質
1、元素組成:除C、H、O、N外,大多數蛋白質還含有S
2、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20種)
3.形成:脫水縮合
二肽:由2個氨基酸分子組成的肽鏈。
多肽:由n(n≥3)個氨基酸分子以肽鍵相連形成的`肽鏈。
多樣性的原因:
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肽鏈空間結構不同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2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現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性狀的遺傳;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基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減數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在減數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兩次。減數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7、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8、減數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
9、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0、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2、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13、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
15、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16、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17、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8、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19、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0、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21、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2、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3、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
24、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要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25、修改后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26、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7、DNA分子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8、由于自然界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9、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
30、在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3
無機鹽(存在形式:離子)
作用:
①與蛋白質等物質結合成復雜的化合物。
如Mg2+是構成葉綠素的成分
Fe2+是構成血紅蛋白的`成分
I-是構成甲狀腺激素的成分
②參與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如鈣離子濃度過低肌肉抽搐、過高肌肉乏力)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4
1、細胞中含量最多的6種元素是C、H、O、N、P、Ca(98%)。
2、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間以共價鍵構成的碳鏈,碳鏈是生物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稱為有機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導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統一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5
酶
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類特殊的.蛋白質,又稱為生物催化劑。(少數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們被稱為“核酶”)。
2、特性:催化性、高效性、特異性
3、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
(1)PH:在最適pH下,酶的活性,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PH過高或過低,酶活性喪失)
(2)溫度:在最適溫度下酶的活性,溫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溫度過低,酶活性降低;溫度過高,酶活性喪失)
另外:還受酶的濃度、底物濃度、產物濃度的影響。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6
實驗: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實驗原理: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細胞質)相當于半透膜
材料用具:紫色洋蔥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載玻片,鑷子,滴管,顯微鏡等
方法步驟:
(1)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
(2)低倍鏡下觀察原生質層位置。
(3)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重復幾次,讓洋蔥表皮浸潤在蔗糖溶液中。
(4)低倍鏡下觀察原生質層位置、細胞大小變化(變小),觀察細胞是否發生質壁分離。
(5)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清水,另一側用吸水紙吸,重復幾次,讓洋蔥表皮浸潤在清水中。
(6)低倍鏡下觀察原生質層位置、細胞大小變化(變大),觀察是否質壁分離復原。
實驗結果:
細胞液<外界溶液細胞失水(質壁分離)
細胞液>外界溶液細胞吸水(質壁分離復原)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7
發明顯微鏡:荷蘭——列文·虎克;
發現細胞:英國——胡克;
創立細胞學說:德國——施萊登、施旺。
“一切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的'基本單位”。
德國的魏爾肖總結:“細胞通過分/裂產生”。這被認為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8
農業生產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
延長光照時間-如:補充人工光照、多季種植
增加光照面積-如:合理密植、套種
光照強弱的控制:陽生植物(強光),陰生植物(弱光)
增強光合作用效率適當提高CO2濃度:施農家肥
適當提高白天溫度(降低夜間溫度)
必需礦質元素的供應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9
1、植物細胞全能性的概念
指植物體中單個已經分化的細胞在適宜的條件下,仍然能夠發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潛能。
2、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原因:植物細胞中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全部遺傳物質。(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3、細胞全能性實例:胡蘿卜根細胞離體,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后長成一棵胡蘿卜。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0
細胞核
(1)組成:核膜、核仁、染色質
(2)核膜:雙層膜,有核孔(RNA從核孔出核)
(3)核仁:在細胞有絲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
(4)染色質: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系: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表現形態
(5)功能:是遺傳物質DNA的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6)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根本區別:是否具有成形的細胞核(是否具有核膜)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1
細胞的分化1、概念:由同一種類型的細胞經細胞分/裂后,逐漸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穩定性的差異,產生不同的細胞類群的過程稱為細胞分化。
2、細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注:細胞分化過程中基因沒有改變)
3、細胞分化和細胞分/裂的區別:
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數目的增加;
細胞分化的結果是:細胞種類的增加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2
脂質1、元素組成:主要由C、H、O組成(C/H比例高于糖類),有些還含N、P
2、分類:脂肪、類脂(如磷脂)、固醇(如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
3.功能:
脂肪:細胞代謝所需能量的主要儲存形式。
類脂中的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質。
固醇:在細胞的營養、調節、和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
4、脂肪的鑒定: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
(在實驗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顯微鏡觀察→橘黃色脂肪顆粒)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3
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圖像辨析步驟:
1、細胞質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減數分裂中的.卵細胞的形成
2、細胞中染色體數目:
若為奇數——減數第二次分裂(次級精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極);
若為偶數——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
3、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
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
聯會、四分體現象、同源染色體的分離——減數第一次分裂;
無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
一極無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極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后期。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4
1.同源染色體: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母方。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作聯會。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作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常發生交叉互換。
2.減數第一次x減數第二次x間通常沒有間期,染色體不再復制。
3.男性紅綠色盲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以后只能傳給女兒,叫交叉遺傳。
4.性別決定的類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過體外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6.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7.凡是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遺傳物質是D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8.DNA雙螺旋結構的主要功能特點是:(1)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內側。(3)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A一定與T配對;G一定與C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作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一.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1.生命的特征:①新陳代謝②生長發育③遺傳變異④應激性
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實例生物艾滋病病毒草履蟲生物類型非細胞形態的生物單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繁殖繁殖和運動縮手反射人多細胞生物繁殖、生長和發育說明病毒在活細胞中繁殖單細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反射等神經活動需要多種細胞的參與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其生長和發育也是建立在細胞分裂和分化的基礎上
3.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都是在細胞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4.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寄生在活細胞中,利用活細胞中的物質生活和繁殖。因此,培養病毒要在活細胞中進行,不可用培養基。
二.生命系統的層次
1.生命系統的層次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特點(概念)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形態、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幾種不同組織結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結構能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種器官的組合由若干個器官和系統協同完成復雜生命活動的單個生物。單細胞生物由一個細胞構成一個個體一定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一定自然區域內,所有種群構成一個群落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舉例神經、心肌、上皮細胞神經、肌肉、上皮組織腦、脊髓、小腸神經、循環、消化系統人、龜、草履蟲某區域內同種龜的`所有個體某區域內的所有種群龜生活的水體,系統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境構成生態系統地球上只有一個生物圈。
2.從生物圈到細胞,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其中,細胞是能完整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層次。
3.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衣藻、大腸桿菌、變形蟲、藍藻、細菌、眼蟲、酵母菌等,其單個細胞可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它既屬于細胞這一層次,又屬于個體這一層次。
4.池塘中的所有鯉魚是一個種群,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個群落,一個池塘是一個生態系統,一個池塘中的所有魚是由多個種群組成。
5.植物的生命系統中沒有系統這一層次;單細胞生物只沒有系統、器官、組織這三個層次。
6.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屬于生命系統。
7.親代將其遺傳物質傳給子代的途徑是: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
8.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如:
生命活動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生長發育遺傳與變異基礎細胞代謝細胞增殖、分化細胞內基因的傳遞與變化8.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9.人的八大系統:消化、泌尿、內分泌、循環、運動、呼吸、神經、生殖系統。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5
水:
(1)含量:占細胞總重量的60%-90%,是活細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質。
(2)形式:自由水、結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劑;②參與細胞內生化反應;③物質運輸;④維持細胞的形態;⑤體溫調節
(在代謝旺盛的'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較多)
結合水:是與其他物質相結合的水。作用是組成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
(結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強)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6
細胞膜
(1)組成:主要為②磷脂雙分子層(基本骨架)和①蛋白質,另有③糖蛋白(外側)。
(2)特點
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質的運動);
功能特點:具有選擇通透性。
(3)功能: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7
ATP1、功能: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生命活動的`主要的能源物質是糖類(葡萄糖);
生命活動的儲備能源物質是脂肪。
生命活動的根本能量來源是太陽能。
2、結構:
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
簡式:A-P~P~P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8
1.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有支持和保護功能。
2.細胞質: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1)細胞質基質:為代謝提供場所和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影響細胞的形狀、分/裂、運動及細胞器的轉運等。
(2)細胞器:
——雙層膜——
線粒體: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第二、三階段),含少量DNA。
葉綠體:綠色植物細胞中光合作用的場所。含少量的DNA。
——單層膜——
內質網:合成、加工蛋白質;合成脂質。
高爾基體: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植物中與有絲分/裂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液泡:泡狀結構,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貯藏(營養、色素等)、保持細胞形態,調節滲透吸水。
——無膜——
中心體:由垂直的兩個中心粒構成,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19
光合作用的發現
1648比利時,范·海爾蒙特: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主要來自于水,而不是土壤。
1771英國,普利斯特萊: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1779荷蘭,揚·英根豪斯:植物只有綠葉才能更新空氣;并且需要陽光才能更新空氣。
1880美國,恩吉(格)爾曼:光合作用的場所在葉綠體。
1864德國,薩克斯:葉片在光下能產生淀粉
1940美國,魯賓和卡門(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參加反應的水。(糖類中的氫也來自水)。
1948美國,梅爾文·卡爾文:用標14C標記的CO2追蹤了光合作用過程中碳元素的行蹤,進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復雜的化學反應。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20
光學顯微鏡的使用
1、方法:
先對光:一轉轉換器;二轉聚光器;三轉反光鏡
再觀察:一放標本孔中央;二降物鏡片上方;三升鏡筒仔細看
2、注意:
(1)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
(2)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目鏡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物鏡—玻片標本”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3)物像與實際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顛倒的
(4)高倍物鏡使用順序:
低倍鏡
標本移至中央
高倍鏡
調大光圈
凹面鏡
細準焦螺旋
(5)污點位置的判斷:移動或轉動法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7-05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6-09
必修生物一知識點總結05-19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8-24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3-24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2-08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4-24
高一英語必修一知識點總結12-21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6-28
高一的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