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識點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三物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物理知識點 1
一、電流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電源電路為通路
4、電流的三種效應。
(1)、電流的熱效應。
(2)電流的磁效應。
(3)電流的化學效應。
5、單位:
(1)國際單位:A
(2)常用單位:mA 、A
(3)換算關系:1A=1000mA 1mA=1000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方法: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偏。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原因電流表相當于一根導線。
二、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
三、電路
1、組成:
①電源
②用電器
③開關
④導線
2、三種電路:
①通路:接通的電路。
②開路:斷開的電路。
③短路:電源兩端或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4、連接方式:
串聯并聯
定義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把元件并列的連接起來的電路
特征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一處段開所有用電器都停止工作。電路中的電流路徑至少有兩條,各支路中的元件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開關
作用控制整個電路干路中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中的開關控制該支路。
電路圖
實例裝飾小彩燈、開關和用電器家庭中各用電器、各路燈
初三物理知識點 2
第一節電路
一、電路的組成: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
1、電源:提供電能;
2、用電器:消耗電能;
3、導線:傳輸電能;
4、開關:控制電流通斷。
二、電路的三種狀態
①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
②開路: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
③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的極上而不經過任何用電器的電路叫短路。是絕對不允許的。
三、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連接情況的圖叫做電路圖。
1、用規定的元件符號
2、導線畫線做到橫平豎直
3、元件不要畫在電路拐角處
第二節電路的.連接
一、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首尾相連的電路;
1、電流只能一條路徑,無干路和支路之分;
2、電流通過每一個用電器,相互影響;
3、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樣。
二、并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的電路叫并聯。
1、電流有兩條及以上的路徑,有分支點和匯合點,即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各支路的用電器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3、干路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只控制本支路用電器。
三、組合電路:電路中既有串聯又有并聯
四、集成電路:在較小面積的單晶片上構接了數千萬個電子元件的電路。
初三物理知識點 3
牛頓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它包含兩層含義
①靜止的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
②運動的'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牛頓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體不受力,一定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但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物體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初三物理知識點 4
1、內能
(1)概念: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①內能是指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不是指少數分子或單個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內能與溫度有關,但不僅僅與溫度有關,從微觀角度來說,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有關。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內能與物體的質量、溫度、體積都有關。
③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同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加,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2)影響內能的主要因素: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及體積等。
(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做熱運動。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的溫度越低,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就越慢。內能也常叫做熱能。
(4)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
①物體的內能的多少與物體的溫度、體積、質量和物體狀態有關;而機械能與物體的質量、速度、高度、形變有關。它們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但有些物體可以說沒有機械能,比如靜止在地面土的物體。
③內能和機械能可以通過做功相互轉化。
④內能的單位與機械能的單位是一樣的,國際單位制都是焦耳,簡稱焦。用J表示。
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與熱傳遞
(1)做功:
①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
②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實質是內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轉化的過程。
(2)熱傳遞:
①熱傳遞的條件: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不同部分)存在溫度差。
②物體吸收熱量,物體內能增加;物體放出熱量,物體的內能減少。
③用熱傳遞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實質是內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3、熱量
(1)概念:物體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所改變的內能叫熱量。
(2)熱量是一個過程量。熱量反映了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轉移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所以在熱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絕對不能說某物體含有多少熱量,也不能說某物體的熱量是多少。
(3)熱量的國際單位制單位:焦耳(J)。
初三物理知識點 5
透鏡: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會辨認)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等;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
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初三物理知識點 6
1、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注: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指物體的運動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變或二者同時改變,或者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形變是指形狀發生改變。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一切物體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須是物體之間相互接觸才能產生,比如物體間的推、拉、提、壓等力,
但有的力物體不接觸也能產生,比如重力、磁極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圖
(1)用力的示意圖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
(2)作力的示意圖的要領:
①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
②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力的作用線,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點可用線段的起點,也可用線段的終點來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頭,必須畫在線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兩個物體間產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對乙施加一個力的同時,乙也對甲施加了一個力。
由此我們認識到:
①力總是成對出現的;
②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互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初三物理知識點 7
一、物質形態及其變化
1、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2、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
3、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4、熔點:晶體在熔化時的溫度。
5、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6、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
7、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
二、熱機
1、熱機:燃料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內能推動活塞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四沖程內燃機: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
3、熱機效率:熱機有效利用的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
三、電路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3、串聯電路: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
4、并聯電路:把元件并列的連接起來的電路。
5、電路的連接:串聯電路、并聯電路是最基本的電路,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四、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I=U/R,其中I、U、R分別表示電流、電壓和電阻。
3、單位:電流的單位是安培(A),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電阻的單位是歐姆(Ω)。
五、電磁波
1、電磁波:電磁波是由同相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具有周期性變化的電磁場,包含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
2、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真空也能傳播。
3、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都可以用來發射或接收電磁波。
【初三物理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三物理知識點06-18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03-26
初三物理的知識點總結06-14
初三物理的知識點總結07-21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07-28
初三物理的知識點總結12-12
初三物理知識點的總結06-18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06-30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12-07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