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研制度15篇(優)
在生活中,我們都跟制度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研制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研制度1
一、備課制度:
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知識,不斷吸收新的教育信息,指導運用于備課。
2、深入鉆研教材,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備好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按時制定好各種教學計劃:每學期開學前制定出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每月一日前制定出本月教學計劃。
4、堅持每學期開學前一周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主要用于討論、交流本學期教學重點、難點的.教學方式方法,總結經驗教訓。集體準備本學期所需教具、學具,統一由園長保管,資源共享。
5、要求超周備課,園長堅持每星期五下午認真檢查教案,寫出評語并簽字。
二、聽課制度:
園長每學期必須聽課40節以上,教師每學期必須聽課20節以上,保育員必須聽課30節以上。做好聽評課記錄,及時進行評課,找出差距,提出建議和希望。
三、教研制度
1、按照計劃定期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2、每學期組織開展一次家長半日活動,邀請所有家長參加。
3、每月開展一次公開課活動,要求保教人員認真對待、精心準備,教師上公開課時園長和所有教師聽評課,保育員上公開課時園長和所有保育員聽評課。
4、每周五下午組織保教人員集中開展一次教研、學習活動,其中包括政治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專業技能學習、幼兒教育相關材料、《農村雙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等。
5、每學期進行一次全園性優質課評選活動,優秀教案評選活動。
6、每月期以"雙語"為主題組織兩次全園性幼兒形式多樣的表演比賽活動,如:故事會、文藝表演、運動會、兒歌比賽、唱歌比賽,情景表演等。
幼兒園教研制度2
一、每學期根據幼兒園業務計劃,從教師當前教育教學問題出發,制定有效具有操作性的教研組工作計劃,并按計劃認真執行。
二、每雙周二上午9:00——10:00為小班組業務學習或教研活動時間。特殊情況,可臨時調整,具體安排見通知。全組教師即除值班外每班2名教師準時參加簽到,不得無故缺席,因故不能參加活動必須向園長請假。
三、每次活動前研討內容事先告知教師,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做好充分準備;有計劃開展各相關教研重點的研討,及時、有效、全面地做好資料積累和活動記錄。
每次教研活動后,教研組長或是其他骨干教師必須進行提升性總結給教師以新的學習認識。
四、學習研討時做到嚴肅認真不得做與研討無關的事情,不遲到,不早退、不閑聊,積極、主動參與研討、分析、發表自己的看法,努力形成爭鳴、探究、團結的教研氣氛。每次參加教研活動的教師有義務向搭班教師傳達每次教研內容、情況與成果。
五、每次教研活動后承擔實踐活動的班級或教師即使上交方案及活動后的修改稿與反思,并在下次實踐前進行整改。
六、邀請教研活動領導小組定期檢查教研活動開展情況,并給予指導。每學期教學實踐研討不少于10次;每學期進行一次教研組展示活動,能反映教研成果。
七、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師的`教育教學、一日常規等情況并作為班級考核。
八、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并充分準備好資料,包括“陽光俱樂部”每月網絡研討。
九、外出學習時,事先準備好筆記本,不遲到、不早退,做好記錄,主動向領導匯報,并負責傳達學習內容,寫好專題體會一篇。
十、教師要重實踐、勤反思、善總結,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要撰寫一篇教育教學或教研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或經驗材料的教師,按幼兒園獎勵制度給予獎勵。
十一、每位教師每月完成一份比較高水平的教學案例(包括設計意圖、執教班級、執教者、活動預期目標、材料準備、活動重難點以及反思)。充分做好資源包整理。
幼兒園教研制度3
一、成立教研組,教研組長訂好科研計劃,按照計劃定期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二、每學期組織教學觀摩和教學研究活動,鼓勵創新,觀摩后,組織討論、評議、評分,并作為教師業務考核內容存檔。
三、定期進行業務學習,經常開展學術研究講座,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和培訓。
四、每學期初各班要根據班上工作實際,寫出教學科研計劃及實施方案,期末寫出專題總結或經驗論文等,在園內進行交流、評比。
五、每學期期末,對各班進行教育質量檢查和班級工作評估。
六、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領導部門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七、對生及市級、國家級刊物上發展或參加市以上交流的經驗論文、實驗報告等,給予建立獎勵。
八、每年組織人員到其他幼兒園參觀學習一次,開闊視野、取長補短。
幼兒園教研制度4
一、全體教師均為教研成員,全園設一個教研組。
二、教研活動定為隔周三,分上、下午班教師進行學習研討。
三、教研主任根據本園教育工作計劃制定教研工作計劃,教研組計劃要重點明確,措施具體。
四、教研活動要立足于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提高本園保教工作質量,結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每學期研究一、兩個問題,并與實踐相結合。
五、教研主任要在活動前安排好活動內容,做好研究方法程序上的準備,每次活動有詳細記錄。
六、教師要按時參加活動,活動中積極討論,不說不做與研究課題無關的話和事。
七、各年紀組根據幼兒園計劃的培養目標,結合我園實際情況,制定學期教研計劃,及時吸取國內外幼教信息,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大膽探索實踐,使教研活動促進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八、每位教師每月寫四篇教育筆記,期末做好教研總結。
幼兒園教研制度5
一、園領導高度重視,全體教職工以科學的態度重視教研工作,強化教研意識,形成濃厚的教研氣氛。
二、制定以園長為首,業務園長具體負責,下設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到各位教師的教研網絡,發揮網絡作用,有計劃地組織教科研活動,做到活動正常,富有成效。
三、堅持業務學習制度,每周三下午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以理論指導教科研實踐。
四、每周三中午以年級組為單位定期組織集體備課,進行模擬課堂演示及區域游戲探討,群策群力深入研究,做到課程游戲化,活動效果最優化。
五、開學初制定教研組計劃,學期結束認真做好教研組活動總結,對多階段的研究成果及時組織交流匯報。
六、園內設教科研成果獎,對在教科研工作中成績顯著的,給予獎勵。
附教科研獎勵方案:
1.保教人員在本系統組織的優秀論文、案例設計、教學反思評比中,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80、70、60元;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50、45、40元;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40、35、30元;獲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30、25、20元;獲園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20、15、10元;如在非教育系統組織的論文評比中獲獎,獎勵數額按級別減半。國家級優秀獎按省三等獎計算,省級優秀獎按市三等獎計算,市級優秀獎按縣三等獎計算。同一篇論文或活動獲獎的,按最高級別、第一作者計算。如有特殊貢獻,經園委會討論,酌情考慮發給特別貢獻獎。
2.保教人員參加教學技能技巧評比、優課評比及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現場競賽活動,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200、180、160元;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160、140、120元;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120、100、80元;獲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80、70、60元;獲鎮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60、50、40元;獲園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40、30、20元;優秀獎按下一級別的三等獎計算。
3.保教人員輔導幼兒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競賽活動,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分別獎勵70、60、55、50元;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45、40、35元;獲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40、35、30元;獲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30、25、20元;獲園一、二等獎,分別獎勵20、15元。無輔導教師證書獎20元。獎勵不累積計算。輔導幼兒參加非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競賽,是園方要求的,也給予一定的獎勵。
4.省、市、縣、園公開課(或講座)獲得好評,分別給予60、50、40、30元獎勵。
5.在縣級以上各級會議上介紹經驗、論文,省、市、縣級分別獎勵40、30、20元。
6.在各類雜志上發表教育教學經驗或專業論文,稿費在100元以上的,獎勵100元封頂,稿費在100元以下的,獎稿費的'100%。同一篇論文在不同雜志發表的,不累積計算,按最高稿費計算(方法同上)。省、市、縣級專業雜志發表的教育教學經驗或專業論文(沒有稿費)獎勵等同于本級別一等獎。省級幼教專業核心期刊雜志上發表的論文(1500字以上),除獎稿費外,還獎勵來年任一幼教專業雜志一套。
7.新調入園的教職工,7月份之前的成績回原單位考核。
8.輔導非本園幼兒獲獎,園不予獎勵。
9.獲園集體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50、30、20元。
10.各榮譽獲獎,國家、省、市、縣、鎮、園級分別為90、80、70、60、50、40元
幼兒園教研制度6
1、親子園分管領導深入貫徹上級部門的早教工作精神,及時傳達上級部門關于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工作要求。
2、期初因地制宜制定樂余鎮0—3歲嬰幼兒早期教養指導工作計劃,制定每周工作安排,認真嚴格執行計劃。
3、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0—3歲嬰幼兒營養、保健、動作發展等業務知識的理論學習、開展模塊親子活動、主題親子活動、學科親子活動的研討。
4、親子園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教師認真、準時參加教研活動,不無故缺席,并做好過程性資料的積累。
5、每次活動前研討內容事先告知教師,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做好充分準備,活動時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努力營造探究、團結的學習氛圍。
6、鼓勵親子指導教師多渠道收集、設計親子活動方案,形成園本親子活動課程。
7、認真參加幼兒園的課題組活動,圍繞親子活動收集過程性資料。
8、期末認真總結、撰寫早教指導工作小結。
幼兒園教研制度7
1.幼兒園成立保教組,由保教主任負責幼兒園教研工作。每期制定園教研工作計劃,并執行計劃,進行教研工作總結。收集教研資料,整理入檔。對經驗成果進行交流、鼓勵、獎勵和推薦。
2.以年級組為單位成立年級教研組。組長由年級組成員申請或推選聘任。聘期為一學年。
3.保教主任、教研組長和各組成員討論確定適合本年齡組的專題研究課題;根據幼兒園教研工作計劃制定本年級組計劃,認真執行并不斷調整完善教研計劃。進行階段性或全面總結,形成經驗、總結性文章。收集資料,整理入檔,根據需要進行交流。
4.教研活動時間:每周一次,定于每周星期三。
5.教研組長需提前做好安排,確定討論的.主題和內容,負責召集本組教師參加,并督促記錄員做好記錄。
6.幼兒園保教主任和年級教研組長能及時總結階段性研究成果并根據需要調整研究內容和操作方案。
7.各年級教研組長應及時向園保教主任匯報教研工作進展和情況。保教主任應對各年級組教研工作進行指導。
8.各教研組成員應根據教研組計劃積極主動地參與教研組工作,熱情發言、參與討論,并作好學習和觀摩活動記錄,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期末有論文或經驗總結。
9.各教研組長對本教研組成員參與教研的態度、經驗和能力進行考核,記入教師個人的考核成績。
10.園教研工作和各教研組應在每期放假前半個月進行工作總結并撰寫經驗、成果論文。
幼兒園教研制度8
1、根據《綱要》及我園發展目標,制定教研規劃,提交教師討論通過后實施;
2、設立教學園長,保教主任,教研組長三級管理模式,確保教研渠道暢通;
3、每周五中午集中教研,由專人負責記錄每次教研活動的實況;
4、教研活動實行簽到,要求參與人員認真遵守時間,不遲到不早退,不做與教研無關的事項;
5、營造愉悅,開放的.教研氣氛,吸引教師主動參與教研;
6、教師按要求格式記錄教研內容,并及時做好反思小結,記錄全面,字跡工整;
7、在活動中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觀點,形成有效互動;
8、根據議題靈活采用多種教研模式,如小組集中討論,同領域教師弧形聽課等;
9、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提供兩個教研議題,推薦一片好文章及讀書心得;
10、結合幼兒園發展目標及個人專長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11、每學期組織教師進行教育實踐觀摩,交流等案例教研;
12、每學期教師需提供一篇與幼兒園科研課題有關的教育教學論文或總結、課件等。
幼兒園教研制度9
一、成立教研活動領導小組,每學期期初提前制定教研工作,按照計劃定期開展研究活動。
二、定期開展業務學習,每周周四中午1:00——2:10為業務或教研活動時間。每位教師準時參加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因故不能參加活動必須向園長請假。
三、學習研討時做到嚴肅認真,不遲到,不早退、不閑聊,積極參加討論,認真做好記錄,努力形成爭鳴、探究、團結的教研氛圍。
四、每學年組織全園性觀摩活動、教師基本功觀摩展示活動一次,鼓勵創新。觀摩后,組織對每位教師的基本技能、組織活動等情況進行評議,并作為教師業務考核內容存檔。
五、各年齡段長要切實負起責任,搞好平時的備課、研究、專題研討等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師的教育教學計劃、檢查保教人員一日活動組織情況,及時與保教人員交換意見。
六、教研活動領導小組要定期檢查各班段教研活動開展情況,并給予指導。教研活動領導組每月至少要召開一次例會,研究部署或全園的教研活動。
七、有計劃地了解掌握幼兒學習情況,定期抽查幼兒活動情況,了解教師教學研究情況。
八、各年級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研活動領導小組工作,反映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改進工作。
九、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領導部門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十、每年設法組織教師輪流到先進幼兒園參觀、觀摩教學活動,開闊視野、取長補短。外出學習時,事先準備好筆記本,不遲到、不早退,做好記錄,主動向領導匯報,并負責傳達學習內容,寫好專題一篇。
十一、每位教師每學期完成1—2篇比較高水平的教學案例(包括設計意圖、執教、執教者、活動預期目標、材料準備、活動重難點以及)。
幼兒園教研制度10
(一)每學期初,教導處、教研組須根據幼兒園工作計劃制定教導處、學科教研組的教學計劃和活動安排。計劃應有現狀分析,主題教研、聽課評教、學科競賽、園本教材等內容及行事歷。
(二)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每雙周進行一次教研組活動。
(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觀摩課(研究課),探索教學規律,推動教學改革,建立各學科師徒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教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四)有計劃地了解掌握學生在園學習情況。定期抽查學生作業,了解分層作業、難易程度和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進行試卷抽查,了解、分析教學情況。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
(五)幼兒園應關心和組織多種形式的'進修活動,每年都要制訂文化學習和業務進修計劃,中高級教師要制訂教學科研計劃,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提倡寫教學專題總結或教研論文,鼓勵教師向報刊或出版社投稿,每學期召開一次教學經驗總結交流會,每年舉辦一次論文評獎活動,推廣先進經驗,獎勵優秀論文作者。
(七)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導處報告工作,反映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領導改進工作。
(八)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做好教研工作總結和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存入幼兒園業務檔案。教研活動的材料按要求上繳。對教學教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幼兒園教研制度11
教研組作為教師學習的陣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教研制度的建設是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的保障,幼兒園在民主商議的基礎上,明確規定了以下制度:
一、學習、會議制度
1.每學期安排教師外出學習;有針對性的.個別外出培訓學習;
2.每周一12:40進行業務學習,組織全園教師定期學習教育理論、政策,結合課題邀請專家講座,開展專題研討活動等。
3.每周三12:40進行階段教研組活動,審議教育計劃,解決日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修改教學主題。
4.每月每階段開展一次課題會議,討論課題研究進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商討各種應對措施。
5.每周1次集體備課,研討主題及日計劃的制定,促進班級之間的交流。
6.準時參加業務學習,不遲到、早退(會議開始后進入場的作對待學習的態度問題納入考核),學習時間有事要請假(作為學習考核)。
7.學習、會議前按通知要求做好準備,學習時帶好學習材料,做好學習筆記。
8.學習、會議時思想集中,遵守紀律,尊重別人的發言,不看與學習內容無關的報刊雜志。
9.會議(或者學習)時間關掉手機或把手機調至振動,無特殊情況不打電話,不接電話。
二、教學觀摩制度
1.每學期開展一次全園性的教學觀摩活動,由業務園長和領域組組長牽頭,運用觀摩、評析、反思等形式,針對某一領域或學科開展教研。
2.常態課由階段組長組織在小范圍內經常性開展教學觀摩。
3.每月執行園長聽、評課制度及教師聽評課制度。
4.園內的公開課活動,教師積極參加,有特殊原因執行請假制度。
5.聽課時,不帶水杯進活動室,關掉手機或把手機調至振動,無特殊情況不打電話,不接電話。
6.聽課時思想集中,遵守紀律,尊重別人的發言,不交頭接耳,不看與學習內容無關的報刊雜志。
三、青年教師培養制度
1.成立學習小組“成長組”“研究組”
2.開展新教師“五課活動”
3.積極實施“一二三”培養工程
4.積極參加市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學術帶頭人的評選。
四、交流、匯報制度
1.每月上交兩篇教育教學隨筆,每月上交教研課題記錄。
2.每學期上交一份案例分析等,進行交流、匯報。
3.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完成一篇教研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或經驗材料的教師給予一定獎勵。
五、檢查考核制度
1.階段教研組長每周檢查一次備課本及各類教研活動筆記等并給予指導。
2.每月進行一次“六認真”考核。
七、領域課程組活動制度
1.成立“音樂、數學”兩個領域課程組,音樂組由楊進云單任組長,數學組由馬文娟擔任組長。
2.由組長定期組織課程組成員每月活動二次,每學期一次課題研究實踐活動,做到有針對性、有實效性及有探討性。
3.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端正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努力提高課程組成員自身專業素養及理論水平。
4.根據計劃定期開展交流、研討活動,結對幫扶,共同進步,專題講座,教學咨詢,教學指導、聽課、評課、說課等活動,教師體驗
課程必須達到每學期每人一次及以上。
5. 每次活動課題組成員必須準時參加,認真學習,積極研討,并做好學習記錄,不得缺席。
6. 課題組負責人要督促做好每次活動記錄,并及時檢查研究進展的情況和教師的意見、要求,以便有效調整和改進課題研究工作。
7. 每年,通過對教師參與領域研究工作的綜合考核,確定其是否是核心研究成員,結合學校的績效考核制度,參與優秀研究組的評比。
幼兒園教研制度12
一、每期安排四次學習和教研活動時間。
二、學習時做到嚴肅認真,不遲到、不早退、不閑聊、積極參加討論、認真做好記錄。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
三、外出學習時,事先準備好筆記本,不遲到,不早退,做好記錄并主動向領導匯報。
四、各年級組根據幼兒園計劃的培養目標,結合我園實際情況,制定學期教研計劃,定期組織學習與討論,并在實踐中探索,不斷交流總結經驗,使教研活動有針對性,有特色性。
五、園長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師的教育計劃、教育筆記。
六、每學期進行一次園、班級全面總結。并將其載入個人檔案資料。
幼兒園教研管理規章制度范本三:
一、成立教研活動領導小組,每學期開學時制定教科研工作計劃,按照計劃定期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二、定期開展業務學習,每位教師準時參加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因故不能參加活動必須向園長請假。
三、學習研討時做到嚴肅認真,不遲到,不早退、不閑聊,積極參加討論,認真做好記錄,努力形成爭鳴、探究、團結的教研氛圍。
四、每學年組織全園性觀摩活動、教師基本功觀摩展示活動一次,鼓勵創新,觀摩后,組織對每位教師的基本技能、組織活動等情況進行評議,并作為教師業務考核內容存檔。
五、各班段教研組長要切實負起責任,搞好平時的備課、研究等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師的教育教學計劃、檢查保教人員一日組織活動或某生活環節的情況,及時與保教人員交換意見。
六、每學期初各班要根據班上工作實際,寫出教學科研計劃,期末寫出專題總結或經驗論文等,在園內進行交流、評比。
七、教研活動領導小組要定期檢查各班段教研活動開展情況,并給予指導。
八、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領導部門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九、每年設法組織教師輪流到先進幼兒園參觀、觀摩教學活動,開闊視野、取長補短。外出學習時,事先準備好筆記本,不遲到、不早退,做好記錄,主動向領導匯報,并負責傳達學習內容,寫好專題體會一篇。
十、教師要重實踐、勤反思、善總結,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要撰寫一篇教育教學或教研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或經驗材料的'教師,按幼兒園獎勵制度給予獎勵。
十一、每位教師每月完成一份比較高水平的教學案例(包括設計意圖、執教班級、執教者、活動預期目標、材料準備、活動重難點以及反思)。
十二、教研活動領導組每月至少要召開一次例會,研究部署或總結全園的教研活動。
十三、教研活動領導組要做好每學期教研活動的總結工作。
幼兒園教研制度13
一、成立教研活動領導小組,每學期期初提前制定教研工作計劃,按照計劃定期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二、定期開展業務學習,每周周四中午1:00——2:10為業務或教研活動時間。每位教師準時參加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因故不能參加活動必須向園長請假。
三、學習研討時做到嚴肅認真,不遲到,不早退、不閑聊,積極參加討論,認真做好記錄,努力形成爭鳴、探究、團結的教研氛圍。
四、每學年組織全園性觀摩活動、教師基本功觀摩展示活動一次,鼓勵創新。觀摩后,組織對每位教師的基本技能、組織活動等情況進行評議,并作為教師業務考核內容存檔。
五、各年齡段教研組長要切實負起責任,搞好平時的備課、研究、專題研討等工作。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師的`教育教學計劃、檢查保教人員一日活動組織情況,及時與保教人員交換意見。
六、教研活動領導小組要定期檢查各班段教研活動開展情況,并給予指導。教研活動領導組每月至少要召開一次例會,研究部署或總結全園的教研活動。
七、有計劃地了解掌握幼兒學習情況,定期抽查幼兒活動情況,了解教師教學研究情況。
八、各年級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研活動領導小組報告工作,反映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改進工作。
九、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領導部門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十、每年設法組織教師輪流到先進幼兒園參觀、觀摩教學活動,開闊視野、取長補短。外出學習時,事先準備好筆記本,不遲到、不早退,做好記錄,主動向領導匯報,并負責傳達學習內容,寫好專題體會一篇。
十一、每位教師每學期完成1-2篇比較高水平的教學案例(包括設計意圖、執教班級、執教者、活動預期目標、材料準備、活動重難點以及反思)。
幼兒園教研制度14
園本教研的制度建設是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需要。園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是為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協調發展,推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實施而確立的。建立和完善以園本教研制度,是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提高教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舉措。我園將本著因地制宜、有效合作、共同研究的組織方式展開我園的園本教研制度建設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園本教研領導小組,確定教研班級和教研人員。
我園現有幼兒教學班7個,200余名幼兒;在崗教職工13人。其中,幼教專業教師4人。為了確保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活動質量,首先成立園本教研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教研班級:全園各班級
教研人員:全園教職工
二、統一和提高認識。
召集全園教師召開啟動會議,認真學習和思考有關園本教研活動的內容和要求,幫助大家進一步理清思緒,理解項目的意義、背景和開展的思路,明確作為行動研究的本項目的特點。使大家認識到:園本教研制度建設和建設將通過解決園長、教師關心的共同性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改善,并推動幼兒園向著學習型組織的方向發展。項目的重點是在于幫助幼兒園建立一個幫助教師解決問題的教研機制,而不是要搞教研評估制度,把教研系統進行調整,把教研與項目對立起來。同時,以園為本的教研制度建設也不是幼兒園搞園本課程,也不是把幼兒園建成特色園或是開發幼兒園園本課程或者支持幼兒園搞課題和科研。
讓每位教師將“了解幼兒”作為專業素質的'基本,認識到“了解幼兒”是幼兒教育每一個環節的基礎;讓每位教師將“與幼兒有效互動”作為專業素質的核心,認識到提高師幼互動的質量是創造高質量幼兒教育最本質的環節;讓每位教師將“教學研究”作為專業素質的重要內容,認識到“教學研究”是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能力、發揮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實踐智慧的重要環節;引導每位教師將終身學習作為自身專業發展和自我人生發展的途徑,讓教師明確自身專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特點,途徑與方法,學會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規劃,正確處理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
通過開展園本教研,可以進一步鞏固教師的職業道德,鞏固教師專業思想,使教師掌握必備的教育技能,樹立現代教育觀念,熟悉有關教育法規,不斷提高科學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更新知識,提高執教水平。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游戲觀,不斷完善幼兒教師的知識、能力結構,提高其實施幼兒教育教學能力,以促進教專業成長。
三、研定園本教研項目
要求教師在平時的保教工作中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研究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同時,幫助各班級教師根據本班實際確定園本教研課題項目進行深層次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四、完善教研制度,定期召開教研活動,保證教研效果。
教研組長要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定期交流總結教研工作,讓各教師認真制定教研工作計劃,明確研究什么、誰來組織、誰來開展,并定期總結一段時間的教研成果及其存在的問題,要做好教研記錄。項目的研究要結合教師的教學、進修、研究去做、學、研一體化。同時制定一系列教研制度,督促和指導全園教師通過自己創造性和研究性的工作,來保證教研效果,促進教師發展、兒童發展和幼兒園發展。
另外,指導和鼓勵理論聯系實際形成書面文字,并通過網絡、與其他幼兒園教師的相互交流、研討等活動來提高教研效果。
五、聘請本縣具有專業化水平的人員來園指導教研工作,保證園本教研的主導方向。
園本教研小組要保證堅持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開展園本教研,要按照幼兒的需要和發展規律來開展園本教研。我園根據本園教研項目選具有專業化水平的人員來指導具體的園本教研活動,從而提高教研質量和理論性的指導。
六、明確園長為第一責任人,把園本教研工作列為幼兒園工作重點,在努力完成以園為本的教研制度建設的同時,發展新型的幼兒園教研新文化。同時制定保障措施為園本教研活動提高時間上、經費上、行政上的支持。
七、搞好師資培訓。
利用節假日對教職工進行有針對性地培訓。
幼兒園教研制度15
一、以教育改革為中心,以教書育人為出發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保教研究和教改實踐活動,依據教科室工作計劃,結合本組實際情況,按時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
二、認真執行教研組工作計劃,注重過程管理,活動要求有目標,有記錄、有檢查、有總結,努力實現本組工作目標。
三、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學科專業理淪,不斷充實現代教育理論和學科專業知識,提高全組教師的理論素養,定期組織組內教師進行理論學習、專題研討、活動交流,理論學習要定內容、定時間,并要求做好讀書筆記;專題研討要定主題、定措施,爭取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活動交流要定目標、定場地,能夠在活動中體現教師和教學觀念、教學水平、教學成果。
四、開展教學專題研究和教育科學研究,根據教學實際和本組教師的專長,確定研究目標,開展課題研究。
五、加強與園內外教研組之間的橫向聯系,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研討活動。組內成員外出參觀學習后,要在組內進行經驗介紹,活動匯報,專題討論,取長補短,充分利用好外來的優秀資源。
幼兒園先進教研組評比辦法
一、評比條件
1、能依據幼兒園教學目標,結合幼兒園教學實際,每學期初制定好工作計劃,全組教師目標和具體任務明確,教研組長經常檢查計劃的執行和落實情況。
2、全組教師能認真學習《規程》,學習《大綱》,學習《教材》經常進行集體備課,廣泛開展相互聽課活動,教師教學常規認真落實保教質量好。
3、寓教于樂,積極參加教育教學部門舉辦的'幼兒、教師展示活動,成績顯著。
4、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加強教科研的研究,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
5、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出勤率高,顧全大局,敢挑重擔組內教師之間關系融洽,團結協作,新老教師之間互幫互助,教師業務水平提高顯著。
二、評比方法
1、每年年底由教研組長寫出書面總結,并在教師會上交流,在總結交流的基礎上民主評議推薦,學校行政依據考核結果再行決定。
2、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
【幼兒園教研制度】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研制度11-09
幼兒園教研制度01-09
幼兒園教研規章制度04-04
幼兒園教研制度與管理制度02-20
幼兒園教研制度(精選20篇)09-13
幼兒園教研制度12篇04-07
幼兒園教研制度精選12篇04-25
教研活動制度11-06
教研活動制度03-10
幼兒園保教研究制度(精選16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