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

時間:2023-02-01 19:34:54 制度 我要投稿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修車車間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1

  一、基本原則

  貯罐區、生產廠區為禁火區,禁火區內使用電、氣焊(割)噴燈及在生產裝置易燃、易爆區域使用電鉆、砂輪、切割機等產生火焰、火花及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動火作業,必須按動火三級管理要求申請辦理動火證。

  二、動火作業分三級管理

  1、特殊動火:指運行狀態的易燃、易爆生產裝置和灌區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險的動火作業。(槽車、電解槽、冷凍機房、貯罐等)。

  2、一級動火:易燃、易爆區域(即:甲、乙類火災危險區域)的動火作業。(過銨車間、倉庫及車間周圍)

  3、二級動火:指一級動火及特殊動火以外的動火作業。

  4、車間或單獨廠房內全部停車,裝置經清洗、置換分析合格,并采取隔離措施后的動火作業,根據其火災危險性大小,全部或局部降為二級動火管理。

  5、遇節、假日或生產不正常情況下的動火,應升級管理。

  三、動火分級終審權規定

  一級動火由動火部位所屬車間主任、部門負責人復查后報總經理終審批準。

  四、動火作業等級劃分

  1、公司原料庫區:主要原料丙烯腈,屬易燃液體化工原料,火災危險性大,其貯罐、物料管路、設備等動火作業為特殊動火,其他部位為一級動火。

  2、生產部:生產裝置運行狀態下,主要的物料管路、容器、設備的動火作業為特殊作業,其他部位及生產裝置以外區域內動火唯一級動火。

  3、公用設施:廠區內公用設施需要動火作業,根據其動火部位火災危險性大小,為一級動火或二級動火。

  4、各生產車間、部門動火作業使用氣焊、氣割作業時,嚴禁使用氣體打火機作為引火工具。

  五、動火作業的阿安全要求及措施

  1、特殊動火和一級動火必須經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其動火證的有效期為一天,(24小時)二級動火證在動火環境無異常時有效期為六天(144小時),出現異常需立即停止并重新辦證。

  2、動火證應填明動火等級,動火有效期,申請辦證單位、動火部位、工作內容、安全防火措施,動火分析的取樣時間、取樣點、分析結果,開始動火時間以及各項責任人和各級審批人的簽名和意見。

  3、在對易燃易爆物質的設備管道及場所動火作業時,要進行氣體分析。可燃氣體在空氣中濃度不大于0.2%(體積比)時方可動火。取樣要有代表性,特殊動火的分析樣品要保留到動火作業結束。取樣與動火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如超過此間隔期或動火作業中間停止作業時間超過30分鐘,均必須重新取樣分析。氣體分析儀由安辦保管,由安辦人員負責進行氣體分析,需要做氣體分析的動火作業基本上都屬于特殊或一級動火,其火災危險性較大,因此節假日、夜間原則上不允許做此項工作,若遇特殊情況需作氣體分析時,通知安辦人員取樣分析。

  4、動火作業時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凡可能與易燃、可燃物互通的設備、管道等部外的動火,均應加堵盲板與系統徹底隔離,切斷,必要時應拆掉一段連接管道。

  (2)有易燃可燃物的設備、管線、容器等,必須經清除沉積物、清洗、轉換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進入設備內動火時要辦“設備內作業許可證”。

  (3)動火部外應準備有適用的防火器材或滅火措施。

  5、5級以上大風,停止室外動火作業。

  六、各項責任人的職責

  1、動火項目負責人對執行動火作業負全責,必須在動火前詳細了解作業內容和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參與動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業人員交待任務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項。

  2、動火人在接到動火證后,要詳細核對其各項內容是否落實和審批手續是否完備。若發現不具備動火條件時有權拒絕動火,并向安全防火部門報告。動火人要隨身攜帶動火證,嚴禁無證作業及審批手續不完備作業。每次動火前30分鐘(含動火停歇超過30分鐘的.再次動火)均應主動身現場當班生產崗位班長呈現動火證。

  3、動火監護人員負責動火現場的安全防火檢查和監護工作,應指定責任心強,有經驗、熟悉現場,掌握滅火手段的人擔當,監護人需在動火證上簽字認可。監護人在作業中不準離開現場,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作業,及時聯系有關人員采取措施,作業完成后要會同動火項目負責人、動火檢查人、消除殘火,確認無遺留火種,方可離開現場。

  4、現場崗位班組長負責生產與動火作業的銜接工作,動火作業中生產系統如有緊接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動火作業。

  5、動火分析人對分析結果負責,根據動火證的要求及現場情況,親自去樣分析在動火證上如實填寫取樣時間、分析結果并簽手認同。

  6、各級審查批準人必須對動火作業審批負全責,必須親自到現場詳細了解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審查并確定動火等級,審查并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審查動火證審批程序是否完備,在確定符合條件后,方可簽字批準動火。節假日、夜間需輸動火證時,其動火安全措施檢查落實,動火的審批由公司值班人員具體負責。

  7、公用設施動火辦理動火證時,距動火部位30米之內的車間負責人必須在動火證上簽字,并安排專人負責檢查,監護工作,確保動火作業不危機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距動火部位30米范圍內有兩個或多個車間十,以火災危害大的車間為主,若周圍車間火災危害性相同,則以上風向車間為主。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2

  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二、車間主任是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每月主持召開一次安全分析會,對本單位上月安全工作進行總結,并提出下月安全工作要求。

  三、每月由車間主任、安全員對各班安全學習記錄進行檢查簽字并進行考核。

  四、車間在年底制訂出明年全年安全技術措施。

  五、車間在布置工作任務時同時布置安措,并指導、督促完成。

  六、堅持搞好每次安全大檢查,并對查出的`隱患,進行匯總,安排消除,不能及時消除的要訂出整改計劃。

  七、加強工作票考核力度,發現一張不合格,扣責任人班組30元。

  八、油區動火一定要辦理動火工作票。

  九、搞好防暑降溫工作,高溫季節,爐內工作要求二人以上,以免中暑無人知曉。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3

  1、為了加強工地的安全防火管理,進一步地保證施工能夠開展,機修車間特制定以下防火管理制度:

  2、機修車間必須配備一組符合要求的'滅火器,并把防火責任人上墻。

  3、操作人員正確使用乙炔與氧氣,并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兩瓶之間距離不小于10米,乙炔必須有回火裝置。

  4、油類物品不得放入機修車間內,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遠離作業區,下班之后及時把垃圾清理干凈,做到工完場清。

  5、操作人員在使用氣割或電焊時,嚴禁吸煙,否則處罰。

  6、動火必須辦好審批手續,并且有人監護,操作人持證上崗。

  7、項目部每星期組織一次有關人員,對機修車間進行防火安全檢查,查出問題落實“三定”措施,及時整改,否則按照項目部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4

  1、準時參加車間班前會,領悟會議精神;

  2、會議結束后,車間干活人員7:50前到達工作地點,下午1:00到達車間,如遲到按一次5分,下井人員8:20前下井;

  3、無故不參加班前會不允許上班;

  4、任務安排后,時間過半、工作任務跟隨過半,任務定好延點不計分;

  5、工作中由于個人無責任心造成翻工罰款的,由責任人承擔翻工費用和罰款,并工前會檢查;

  6、車間內對所檢修設備要做到精、細、嚴全面到位,保證所檢修設備臺臺完好;

  7、在工作中對所帶領工具要登記留帳,丟失的工具由本人承擔購買(包括電氣焊把、倒鏈、氧氣瓶、乙炔瓶等);

  8、工作中不得無故脫崗,有事請假只允許半小時,時間過長的.按每小時4分計算;

  9、如特殊情況有早班連中班的,根據工作量打分,然后再另加3分。有中夜班需加班人員正常打分外,另加3分;

  10、休班人員嚴格按休班計劃,如有事者請提前與合適休班人員調換(自行解決),月底與月初不允許連休;

  11、任務完成后,及時打掃機床衛生;

  12、工作結束后要仔細檢查一遍無誤后,收拾材料工具,打掃現場環境衛生下班;

  13、下午車間內4:30打掃衛生,5:00按時下班;

  14、下班后,任務完成情況及時向有關人員匯報,如不匯報按未完成任務處理。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5

  一、總則:

  1、了進一步規范車間安全設施及防護器材用、維護、使用、保養工作,確保安全設施及防護器材的齊全和完善,根據車間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2、檢修設備上及檢修過程中,起保障人身和設備安全作用的所有設施:護罩、安全閥、減壓器、起重設備及起重設備行程限制裝置。作業過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護人體安全的器材,如:防塵口罩,防毒面具、過濾式面具、緊急逃生器、空氣(氧氣)呼吸器、防護眼鏡、防護服、滅火器、防爆工具、安全帶、電動工具、絕緣用品等均屬防護器材。

  二、安全設施維護管理的管理規定

  1、各種安全設施要有專人負責,定期巡回檢查。維護保養,保證靈敏好用。

  2、班組對安全設施要建立檔案,定期檢查(包括空氣呼吸器、濾毒罐、長管過濾器及防護面具等)。

  3、車間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對全車間的安全設施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和校驗,班組存檔案。

  4、安全設施不準隨意拆除、挪動、或棄置不用,應拆除的,檢修完畢后必須立即恢復。

  5、凡經過改造或新計劃安裝的安全設施,必須經過技術鑒定,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防護器材的使用與保管

  1、根據車間的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有關技術標準,正確使用和采取合適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工具。

  2、各種防護器材都應定點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查和維護。

  3、各種防毒面具的使用人員須經過專門培訓,熟知各種面具的`結構、性能、使用和保養方法。

  4、各種防毒面具的使用前、后應仔細檢查,符合使用要求,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具。

  5、各班組的氣防柜應定期檢查,并對檢查中有故障存在的問題及時報車間管理人員。

  6、安全帶使用前要仔細檢查,使用后要檢查有無之處。存放以符合規范,防止變霉、受熱、通風,安全帶每年應進行一次強度試驗。

  7、對常用的電動工具,要按《電器安全工作規程》中有關規定定期進行耐壓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的絕緣工具進行電氣作業。常用電動工具要正確使用,并佩戴個人防護用品,如有異常及時反饋。

  8、本制度由檢修車間負責解釋,自頒發之日起執行。

【修車車間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維修車間管理制度09-09

汽修車間設備管理制度04-28

汽修車間實習總結10-22

汽修車間實習報告12-15

維修車間設備管理制度(精選5篇)04-28

汽修車間實習報告總結06-11

汽修車間實習報告范文02-04

關于汽修車間的實習報告03-14

機修車間述職報告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