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精選5篇)
在當下社會,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1
為使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能夠真正得到貫徹實施,發揮其評價功能,真正體現評價結果的公開、公正、公平,確保誠信度,我們要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建立起與之相配套的支撐保障本系。
一、完善機構建設,形成組織保障機制
1、成立學校評價工作領導組
組成人員:校長、各處室主任、副主任、團委書記、年級主任(組長)、教研組長。
主要職責:
、俳M織培訓和宣傳工作;
②負責領導和管理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③負責制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相關制度和具體操作程序;
、芙M織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及時對評價實施的過程、效果進行監控,表彰先進,懲戒違規違紀人員;
、輰彾ㄔu價結果,受理咨詢、申訴和復議申請。
2、成立綜合素質評價辦公室(實施小組)
組成人員:主管校長、教務處主任、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
主要職責:
、儇撠煂嵤秾W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
②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完善與管理;
、蹖W生綜合素質評價相關信息的采集輸入、輸出、公示工作;
④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冊的印制發放;
、輰W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檔案管理;
、蕹醪綄徲喸u價結果,協調評價過程的相關工作。
3、成立年級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組成人員:年級主任、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
、僮龊脤W!秾W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和相關制度的宣傳工作;
、诟鶕䦟W校統一安排以班級為單位成立班級評價小組并組織各項目的評價實施;
③監督和指導各班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軝z查指導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
⑤審定上報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和相關材料。
4、成立班級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組成人員:班主任、副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代表、班干部代表、學生代表
主要職責:
、侔凑諏W校的要求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宣傳和培訓;
、诮M織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指導家長評價和社區評價
、郯凑赵u價程序完成各項工作,指導本班學生做好原始數據的收集整理,建立《成長記錄袋》并妥善保管;
④負責對班級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定;
、萁哟议L來訪和咨詢。
二、完善制度建設,形成管理保障機制
1、建立培訓制度
。1)學校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省廳文件、《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吃透精神、領會實質,使教師對評價工作的各個環節和細節把握清晰、明了,同時也要加強職業道德培訓,使每個教師都要真正樹立起對評價工作的責任心,真正意識到做好評價工作是對學生終生負責,才能保證做好評價工作。
。2)要利用多種形式,向家長、向學生、向社會宣傳國家課程改革的有關政策和新的課程理念,印發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向學生、家長、社區人士和實踐基地宣傳解讀,使其熟悉并掌握各項評價體系的操作規程。
。3)學校要按照工作安排采取措施,保證每位參與綜合素質評價的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培訓,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和綜合評價能力,以確保評價結果的權威性與可信度。
2、建立公示制度
。1)學校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確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并把評價的內容、方法、程序、等級界定和結果使用進行公示,通過學生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做出明確說明,征得家長和社會的理解與支持。
(2)學校各評價領導小組的組成辦法及組成人員名單,學校要進行公示,以便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進行監督。
。3)各評價內容得A等第的學生在校園內公示一周以上。其他評價結果要及時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 公布評定結果要充分考慮并消除對部分學生可能造成的消極影響,及時召開學生家長會或家長座談會,溝通信息,化解矛盾,保持穩定。
3、建立誠信制度
。1)學校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長記錄袋的誠信機制。學校評價領導小組要與所有組成人員及各評價小組組成人員簽訂誠信協議書,校長和教師要在相應的承諾書上簽字,學校要建立誠信記錄檔案。
。2)學校要對教師進行誠信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對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公正,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客觀公正評價學生。
。3)學校要對學生、家長進行誠信教育。在同學之間的互評中,做到客觀公正,在自評中做到實事求是。家長要協助配合學校、學生做好評價工作,不為學生提供虛假證明,不影響學校的評價工作。要建立學生、家長、社區評價制度,確保評價的公信度。
。4)對誠信記錄不良的教師下年度取消評定小組成員的資格。
4、建立公示、舉報和申訴制度
(1)學校要推行評價工作“陽光工程”,建立并堅決執行“公示、監督、申訴、舉報制度”,做到評價工作公平、正義。校評價領導小組要確定專人負責舉報和申訴的處理工作。
。2)學生、家長、教師和其他社會人士對于評定過程中可能影響評定結果公平、公正的現象和行為,或者對評定結果存有異議,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內,首先向學校評價領導小組舉報或申訴。領導小組對反映的問題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及時解決,有問題的要及時糾正,無問題的要耐心解釋。
。3)如果對學校評價領導小組的.處理不滿意,上訴人有權向教育主管部門舉報或申訴。
5、建立評價質量監控和分工協作制度
。1)在評價工作中,學校評價領導小組要對評價質量監控,充分了解有關信息,及時解決有關問題。
(2)學校評價領導小組對各班評價工作進行抽查,對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核查,查出重大問題要重新組織評定,對弄虛作假的情況則要在誠信記錄中記載。
。3)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各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確保評價工作順利實施。
6、建立獎懲制度
。1)學校要把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與學校日常管理和考核掛鉤,作為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量化考核、津貼發放、獎金分配、晉級晉職、職稱評聘、評優評模的一項重要指標,作為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星級學生、文明學生的硬指標,對評價工作做得好的教師要給予表彰、獎勵,學校頒發教師綜合素質評價合格證,作為教師晉級的資格。
(2)對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態度消極、敷衍了事、質量差、信度低的教師要通報批評,并給予經濟處罰(依據學校教師獎懲條例)。對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有違紀違規行為的,一經查實,根據情節,依法依規從嚴處理。涉及領導的,按干部管理條例嚴格查處,情節十分嚴重者,按相關組織程序撤銷其行政職務;涉及教師的,記入誠信檔案,情節嚴重的,取消其參與資格,年度考核直接定為不合格,三年內不得晉級、晉職和參加評優、評模,甚至解聘;涉及學生的,按方案要求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在綜合素質評價中“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方面直接定為D級。
。3)要嚴肅查處評價工作中出現的玩忽職守、違紀舞弊事件,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一票否決權。
中學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2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制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實施方案(討論稿)》: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政策,是全面反映初中學生的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其指導思想是: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與實踐創新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個性發展為基本內容,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以學校評定為主體,以專業支撐與制度建設為保障,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體差異相結合,采取多元化的評定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一、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采取分年級推進、逐步完善的辦法。
各學校要首先做好20xx年即將畢業的九年級學生的評定工作。對于該屆學生,若七、八年級開展了這項工作并有檔案資料的,可進一步規范、完善,把七、八、九三年的情況進行綜合后評定每一個學生;若七、八年級沒有開展這項工作又無法補齊有關檔案資料的,作為過渡措施,可以把九年級的評定結果作為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對于目前非畢業班的學生,從本學期開始,參照本《實施方案》分學期認真做好評定工作。
二、要搞好檔案的建立和管理。
檔案應從七年級第一個學期開始建立,包括《綜合素質評定報告書》、與評定相關的證據資料等。各學校遵照區教文體局提供的參考格式,具體制作學生檔案。檔案應做到:式樣美觀實用、內容完整準確、管理規范有序、查詢方便快捷。從20xx年11月1日開始,對于初中轉學的學生,轉出學校應將學生檔案資料密封后轉出,轉入學校應同時接收學生檔案;對于借讀的學生,原則上由所借讀學校提供借讀期間的相關證據資料和參考性評定等級,由學籍所在學校建立檔案,并確定最終等級。
三、要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評定工作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學校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誠信教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建立獎懲機制,完善教師誠信記錄檔案,努力實現評定工作的客觀、公平、公正。
四、做好宣傳和穩定工作。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政策性強,社會關注度高。各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綜合素質評定工作,要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提高認識,掌握要領。要利用多種形式,宣傳國家課程改革的有關政策和新的課程理念,宣傳我區的《實施方案》和學校的實施細則,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各初中學校的實施細則要充分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尤其是要發揮好家長委員會、學生自評和學生之間互評的作用,確保實施細則科學可行,有利于社會穩定。
五、做好培訓工作。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操作性比較強的工作。各學校要認真搞好教師的培訓工作,要制定培訓計劃,建立培訓組織,每個初中學校除校長外,還必須有一名以上的熟練工作者,具體負責學校實施細則的培訓與指導。
六、本《實施方案》要在充分討論地前提下推開,并在執行過程中把意見、建議,請及時報有關科室。
中學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3
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定,包涵了對學生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的評價,它能夠全面、深入、真實地再現評價對象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彌補將文化考試成績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終結性評價所存在的片面性,使評價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使評價工作規范、有序進行,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課程方案(實驗)》為指導,根據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全面實施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使評價的過程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成為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推進新課程的實施,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是時代的要求。
二、評價原則
。ㄒ唬┤尕瀼攸h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心、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正常的交往能力、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鑒賞能力。
。ǘ⿲⒃u價內容細化為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性準則,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理論支撐和措施保障,充分發揮評估機制的促進功能,使評價細則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素質發展的目標和剛性指標。
(三)將評價工作與“規范提高”有機結合。將評價的過程變作學校創建和發展的過程,將“規范提高”的每一脈絡深入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
(四)評估內容多元化。從全面的意義講,要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的評價,但更要注重學生的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評價,注意學生的合作能力、團隊意識的培養與提高,注重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
。ㄎ澹w現良好的可操作性。通過細化評價對象,使學校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及學生的自我評價與自我測評具有可操作性,使各項評價工作有序可依。
。┰谠u估過程中,既可以單一指標的評估,又可以綜合評價,從而達到全面評估的目的,使評估的過程成為指導的過程,學生實踐的過程。
三、評價內容與要求
(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
1、道德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愛明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保護環境。
2、公民素養。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對個人的行為負責;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
3、學習能力。有學習的愿望與興趣,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習水平,有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的習慣;能夠完成規定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實驗操作;能夠結合所學不同學科的知識,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
4、交流與合作。能與他人一起確立目標并努力去實現目標,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與處境,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能綜合地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
5、運動與健康。熱愛體育運動,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具備鍛煉健身的能力、一定的運動技能和強健的體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審美與表現。能感受并欣賞生活、自然、藝術和科學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參加藝術活動,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
7、個性發展。能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自覺地將從事優勢領域活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才能和意志品質遷移到弱勢領域去,促進其不斷發展,實現個人價值。能逐步養成勤奮、獨立、自律、寬容和自強不息等優秀的個性品質。重點考查學生具有或正在形成的文化、藝術、體育、勞動等各個方面的特長。具有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逐步形成促進自身持續發展的內動力。有獨特的值得別人學習的學習方法,有參加“三小制作”及類似活動的積極動機和實踐經驗。
。ǘ┰u價等第
1、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評定,凡基本符合標準者,可視為合格。有見義勇為等行為得到省市有關部門表彰;在關心集體、愛護國家、集體財產、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方面有突出表現并得到省市有關部門嘉獎的,將具休內容填寫在相應評價項目的“突出表現”欄中。
上述方面凡有突出問題,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標準,要將突出問題如實記載入袋,學期可暫不評定等第;待初三畢業前由學校評定小組根據學生綜合表現最后評定。
“突出問題”是指學生在本學期中受到學校警告及警告以上處分。
(1)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道德品質方面不評等第:
、贁y帶管制刀具的
、趶娦邢蛩怂饕斘锏
、奂m集他人結伙滋事、打架斗毆,擾亂治安等行為的
、芡蹈`、詐騙行為、故意毀壞公共財產的
、輩⑴c賭博或變相賭博的
⑥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的
、卟豢现等盏葘W生自主管理工作的
、辔匙⑸涠酒返
⑨考試舞弊
(2)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公民素養方面不評等第:
、賹掖螘缯n、夜不歸宿、考試舞弊的
、诓蛔鹬馗改、老師等長輩或辱罵他人的
、坌@里騎車,屢教不改的或校外違章騎車、闖紅燈的
、懿粎⒓恿x務勞動、愛心捐款活動的
、輫乐仄茐墓藏斘锏
、迏⑴c賭博或經常進入法律、法規規定的中學生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網吧及其他活動場所的
⑦染發、燙發、化妝、佩戴手飾;男生留長發,女生穿高跟鞋的
⑧升國旗時,不肅立、不脫帽,不行注目禮,屢教不改的
⑨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屢教不改的
⑩多次發現在課桌椅上建筑物上涂抹刻畫的
。3)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交流與合作方面不評等第:
、倥c同學關系不和諧、不能正確處理同學關系的
②不聽從教師、家長等長輩教誨的
、鄹蓴_課堂秩序、影響他人學習的
④違反學校手機使用規定的
2、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個性發展水平等方面的評定等第分A、B、C、D四級。
凡符合基本標準者,視情況可得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得D;凡符合下列標準之一,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確認,可得A等第,具體證據以附件形式放入成長袋。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A等第:
1、研究性學習成績顯著,得到社會的公認或權威部門的認可;
2、學習主動積極,各科成績優秀,學期總分排序列年級前15%;
3、小創造、小發明經過專業評價機構認證或者在省市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獲獎;
4、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作品;
5、在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中獲得等級獎;
6、其他學習能力方面突出者。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運動與健康方面得A等第:
1、國家三級及以上運動員;
2、參加省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獲單項前六名或集體比賽前六名主力隊員;
3、市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單項前四名或集體比賽前四名主力隊員;
4、在校級運動會上單項或集體比賽項目中獲前三名的運動員;
5、其他運動方面突出者。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審美與表現方面得A等第:
1、美術、音樂成績學期排序列年級前5%;
2、在校內外大型文藝活動中有突出表現者;
3、參加省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二等獎以上的(含集體項目,合唱除外);
4、參加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各項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一等獎的(含集體項目,合唱除外);
5、參加校級各項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前三名的(含集體項目,合唱除外);
6、其他審美與表現方面突出者。
四、組織實施
(一)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1、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學校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組織實施評價工作,審定評價結果,受理咨詢、申訴和復議申請。
2、年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
由高中各年級主任擔任評委會主任,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代表為委員。年級評價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對學生的各項指標的評定工作。
3、班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
由班主任任組長,任課教師、班干部、學生代表為組員。班級評價小組負責班級學生的自評、互評,以及活動課程的組伴等工作。
。ǘ⿲W生使用學校下發的成長記錄簿。每個學生在六個學期的基礎上形成初中三年的總表(由學校統一印制)。每學期教務處要及時將學生相關信息縣初中新課程教務管理信息系統。
同時,倡導學校為每個學生建立各自的成長記錄袋。成長記錄袋中包括成長記錄簿、三年的總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突出表現的材料,以及其他有價值的材料。班主任及相關處室要及時把顯示學生這一階段學習成就或持續進步信息的一連串表現、作品、評價結果以及相關記錄和資料的匯集,添加到成長記錄袋中。成長記錄袋由教務處統一管理。
(三)綜合評價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嚴格評估程序。
1、學年初,由學校(年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組織各班主任擬出各班級評定小組成員名單,并在被評定班級公布。
班級評定小組成員不得少于7人,由本班班主任任組長,成員必須是本班的任課教師、班干部,學生代表不少于3人。在學年末,班主任組織學生對班級評定小組成員進行認定,如果有1/3以上的學生不同意某教師或學生作為評定者,經核實確屬教師和學生本身問題的,則需作相應的替換。
2、整理學生的《成長記錄袋》。
每個模塊學習結束后,由年級評定小組成員指導和協助學生整理《成長記錄袋》。放入成長記錄袋中的材料不宜過多,要有代表性,能表現出該生的特長和才藝。
3、組織學生自評。
學生自評是指由班級評定小組組織,各學生找出最接近自己日常表現的“關鍵表現”,評出自己各要素等級,得出各項目等級,最終評出自己的綜合素質等級。學年結束時,由年級統一安排1節課時間完成,當場填好《學生自評表》。年級評定委員會成員要到現場指導學生自評,并當場收交《學生自評表》。學生自評結果是班級評定小組評價學生時的參考依據之一。使用完后交由學校政教處存檔備查,長期存檔。
4、組織學生互評,完成家長評價。
學生互評是指每位學生都要接受全班同學的評價,并評價其他同學。學生互評是“背對背”的評價,評價者是不記名的,原則上安排在學生完成自評的當天下午放學前發放《學生互評表》,由學生回家單獨完成評價。同時發放《家長評價表》,由學生帶回交由家長完成評價。第二天上午第一節課前,由學生直接交評定小組長收回《學生互評表》和《家長評價表》。在做評價工作之前,評定小組長要做好學生評價的宣傳工作,告之其評價結果的使用和保密措施,教育學生一定要誠實待人,要客觀公正評價同伴,不要互相打聽別人的評價結果。學生互評和家長的評價結果都將作為班級評定小組評價學生時的參考依據之一,使用完后要交由學校政教處存檔備查,長期存檔。
5、班主任評價。
班主任評價是指班主任要對全班學生的評價。參用《學生互評表》,評出每位同學的項目等級和綜合等級。
6、班級評定小組對學生進行初評。
對學生初評是指在學生自評、互評、班主任評價和家長評價的基礎上,由班級評定小組成員獨自對全班同學進行評價,評出學生的要素等級,得出項目等級,初步擬定其綜合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要依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并參考學生的自評結果、學生互評結果、家長評價、班主任評價和學生《成長記錄袋》的材料等。當評價者對學生的評價結果與學生的自評和家長的評價或學生的互評結果出入較大時,評價者需與學生本人面談,并適當訪談該同學,搞清評價結果差異的原因,以便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
7、班級評定小組集體合議。
班級評定小組成員根據各自對學生做出的初評結果,按序號共同對全班同學逐個進行合議,確定每位學生的各緯度等級,小組集體確認后,分別評定綜合等級。
8、組織學生填寫《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由評定小組長組織學生學習“填寫說明”,指導學生填寫個人基本信息欄目,學生填好的《評價表》交由評定小組長收回。
9、通知評價結果,公示優秀等級學生名單。
各班級評定小組將評定結果呈報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小組,經審核后,填寫《學生素質評價報告單》,分別發放給學生本人,并帶給家長,由學生本人及家長簽字認可后,評定小組收回,交由學校政教處存檔備查,長期存檔。各評價內容得A等第的學生在校園內公示15日以上。若學生及其家長對評價結果有異議,應以書面形式在公示期間向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申訴或復議,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應在收到申訴或復議之日起7日內給予書面答復。如學生及其家長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的復議仍有異議,可以通過正常的途徑和程序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
10、班級評定小組填寫《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
經過一周的復議期后,學校評定委員會要對每位學生的評價結果進行確認,由班級評定小組成員將對本人指導的學生的評語及綜合等級填入《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交由評定小組長簽字,加蓋學校公章,裝入學生檔案。
。ㄋ模┰u價要求及說明。
1、學業管理。倡導實行學分制或等級制,學生學習一個模塊或單元,通過考核合格,依據學習課時數在學段學年中所占的比例、學習過程中表現性評價、學業水平測試綜合考核合格,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其中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每個模塊原則上為18學時,相當于1學分)。勞動技術的8個必修學分中,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各4學分。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三年共計15學分。學生每年必須參加1周的社會實踐,獲得2學分。三年中學生必須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獲得2學分。
2、根據日常表現選擇出符合學生本身的表現,確定相應的等級。A、B、C、D等級對應的是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個等級。
中學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4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抓好抓實,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評價領導小組,組織學校領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社會代表參與,確定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運動技能與健康狀況、審美與藝術技能、實踐與操作技能評價小組組長及成員,制定評價方案。
2、認真組織教師、學生、家長學習文件精神和學校評價方案,領會評估標準、步驟及方法。
3、實行評價公示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方法、程序、考試費用的收支,要提前向社會公示,征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爭取社會各界對改革的理解與廣泛支持。
4、建立誠信制度:參與評價的有關人員,要簽訂誠信協議,并建立誠信檔案,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關人員履行誠信責任和義務。
5、做好培訓工作,定期參加培訓,結合學校對本校評價人員培訓,做到公平、準確。
6、實施校級監控制度,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對評定結果和考試成績進行實時監控,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
7、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中不盡職盡責,出現問題的人員要追究相關責任,納入“兩考一評”當中。
8、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每學期進行一次,平時評價與學期末評價要有機結合起來。
中學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5
一、培訓目標
護士培訓制度的目標是提高護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其能夠勝任各種護理工作,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培訓的'重點包括臨床技能、溝通技巧、團隊合作能力、職業道德和文化素養等方面。
二、培訓內容
臨床技能培訓:包括基本護理技能、?谱o理技能、急救技能等方面。培訓內容根據不同科室和崗位的需求進行定制,確保護士能夠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能。
知識學習:包括醫學基礎知識、疾病診療知識、藥物知識等方面。通過學習相關知識,護士能夠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發生機制和治療方法,提供科學、有效的護理服務。
溝通與協作培訓:包括患者溝通技巧、團隊合作能力、危機處理等方面。護士需要與患者、家屬和醫療團隊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協作,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
三、培訓形式
課堂教學:通過組織專家授課、講座等形式,向護士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
實踐操作:護士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如護理技能操作、醫療器械使用等,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臨床實習:安排護士進入臨床科室進行實習,提供實際工作經驗和技能培訓。
四、培訓周期與計劃
根據不同培訓項目的要求,確定培訓周期,包括短期培訓、長期培訓和定期培訓等。同時,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課程和培訓人員等。
五、法律法規與衛生政策
護士培訓制度需要遵循國家衛生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要求,如護士執業資格認證、護士注冊制度等。同時,地方衛生政策和醫院衛生政策也對護士培訓工作具有指導作用,要求護士培訓工作與地方衛生事業發展和醫院發展需要相適應。
六、培訓評估與反饋
培訓過程中需要進行評估和反饋,以確保培訓效果。評估方式包括理論考核、技能操作考核、臨床實習考核等。同時,還需要收集護士和患者的反饋意見,對培訓內容和形式進行持續改進和優化。
【中學生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相關文章: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08-06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07-21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06-12
(合集)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08-09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熱門】08-09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優秀]08-07
中學生綜合素質自我評價06-13
【精選】中學生綜合素質自我評價08-23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評語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