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醫療整改報告

時間:2024-09-12 09:39:28 整改報告 我要投稿

醫療整改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醫療整改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醫療整改報告

醫療整改報告1

  為鞏固全縣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成果,認真貫徹落實省衛生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服務市場監管工作的通知》(魯衛法監字[20xx]13號)、縣安委會《關于印發全縣“九小場所”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廣安發[20xx]17號)文件要求,結合一級以下醫療機構校驗許可工作的開展,經研究,定于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全縣轄區內集中開展以“規范基層醫療服務市場,保障群眾基本醫療安全”為主題的醫療機構專項整治行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義

  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傳染病防治法》、《母嬰保健法》、《獻血法》、《護士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性病防治管理辦法》、《處方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放射診療管理規定》、《醫療機構臨床實驗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要求,通過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增強我縣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意識,規范依法執業行為,消除監管盲點,規范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安全。

  二、檢查范圍

  依據“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對縣轄區內的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此次檢查范圍包括:縣境內所有一級醫療機構、二級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母嬰保健機構、皮膚病防治機構。

  三、檢查內容

  重點從以下方面進行檢查:

  (一)依法執業情況:檢查醫療機構各種執業許可證的有效情況和執業范圍;檢查衛生技術人員的資質情況(執業人員按相關法律法規取得相應資質);檢查科室管理情況(科室管理規范,制度健全,不得出租承包科室);醫療廣告發布情況(發布醫療廣告必須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廣告內容應符合規定)。

  (二)病歷管理:檢查是否建立病歷管理制度,設置專門科室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具體負責本機構病歷和病案保存管理工作;檢查病歷書寫是否規范等。

  (三)處方管理:檢查處方書寫及開具是否符合基本要求;處方調劑是否規范;檢查處方的`封存及銷毀是否按照規定要求執行。

  (四)臨床實驗室管理:檢查機構和人員資質(實驗室是否由專(兼)職人員負責臨床檢驗質量和臨床實驗室安全管理,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驗室負責人是否經過省級培訓、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具有相應的專業學歷,并取得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檢查科室設置情況以及執業管理。

  (五)母嬰保健技術:檢查機構及人員資質、依法執業情況、科普宣傳、婚前醫學檢查、孕產期保健、產前診斷、嬰兒保健、衛生保健指導以及報告制度執行情況。

  (六)性病診療:檢查機構及人員資質,從事性病診療的專業技術人員(包括醫療、檢驗人員)是否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省性病診療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合格證》;單位是否有2名以上從事性病診療專業工作五年以上的醫師;檢查科室設置及依法執業情況。

  (七)傳染病防治管理:檢查工作制度以及疫情報告執行情況;檢查診療程序及科室設置是否合理等。

  (八)醫院感染管理:檢查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情況以及人員培訓是否到位。

  (九)醫療廢物管理:重點檢查醫療廢物管理(是否按規定分類收集、包裝醫療廢物、職業安全防護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是否按要求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運輸、按要求對醫療廢物進行暫存,醫療廢物暫存處選址合理,設施、設備應達到相關要求,警示標識明顯);檢查污水處理情況。

  (十)放射工作情況:檢查機構資質;執業管理(是否具有質量控制與安全防護專(兼)職管理人員和管理制度,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檢測儀器,從事放射治療、核醫學、介入放射學、X射線影像診斷的人員是否符合《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的要求;檢查放射診療人員是否進行個人劑量監測、職業健康檢查,是否參加專業級防護知識培訓,并建立個人劑量、職業健康、教育培訓檔案);檢查工作場所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十一)臨床用血管理:重點檢查是否設立獨立的輸血科(二級以下醫院設立血庫),并符合《省醫院輸血科(血庫)基本標準》要求;是否建立健全各類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人員崗位責任制;檢查血液的使用管理情況;檢查血液儲存及消毒監測等情況。

  四、檢查方式

  采取暗訪與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查閱病歷、處方等相關資料,詢問醫務人員,對每一家醫療機構利用半天至1天時間進行全面監督檢查。

  五、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8月27日至8月28日)縣衛生局組織各醫療衛生單位召開專項整治工作會議,下發有關標準和實施方案。

  (二)自查整改階段(8月29日至9月3日)。各醫療機構按照本方案確定的檢查內容,結合本醫療機構實際開展自查,詳細掌握各醫療機構基本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組織整改。8月30日前將自查報告和醫療機構基本信息加蓋單位公章后,上報至縣衛生監督執法局醫療衛生監督科。

  (三)執法檢查階段(9月4日至9月27日)。縣衛生監督執法局組織專家對照檢查標準和內容對各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做出相應處理。

  (四)匯總階段(9月28日至9月30日)。檢查完畢后,將檢查情況匯總,將檢查結果和檢查中發現的嚴重違法問題上報縣衛生局辦公會研究,依法對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醫療機構給予行政處罰。

  (五)復查提高階段(10月1日至10月10日)。針對存在的問題改進情況,縣衛生監督執法局要組織復查,并將復查結果在全縣通報,對整改迅速、措施到位的單位給予表揚;對改進緩慢或未改進的給予通報批評,并根據復查情況從重給予相應行政處罰。

  六、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實施。此次醫療機構專項整治是規范基層醫療市場秩序,凈化就醫環境,維護群眾健康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各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認真自查,落實工作責任,務求實效。

  (二)加大執法力度,落實執法責任制。各醫療機構要認真查找自身執業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集中力量,突出重點,杜絕非法行醫行為,杜絕無證行醫,杜絕本單位醫療衛生服務領域的違法執業行為。

  縣衛生監督執法局在專項整治工作中要認真落實執法責任制,做到案件查處不到位不放過,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不放過。對群眾多次舉報、非法行醫長期得不到治理、醫療安全事故頻發的重點單位、重點環節要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和依法處罰的力度。

  (三)規范執業行為,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強化日常監管,實現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從許可準入、監督管理、樹立典范、規范行為等方面加強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提高各級醫療機構依法執業的自覺意識。要實行監督執法責任制、公示制,規范監督執法行為,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醫療整改報告2

  醫療質量自查整改報告是醫療機構對自身醫療質量進行自我檢查、分析和整改,以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報告。醫療質量自查是醫療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能夠幫助醫療機構及時了解自身的問題和缺陷,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以保證醫療質量達到最佳狀態。

  一、自查工作開展情況

  為了全面了解醫療機構的問題,我院針對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進行了調查和問卷調查,并組織了各科室認真開展自查工作。在自查過程中,我們將重點關注醫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包括患者信息的安全保障、醫療操作規范的監管、醫療設備的質量和維修等方面。

  二、自查結果分析

  在自查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醫療文書的管理存在漏洞。醫療記錄的實名記錄率不足95%,簽名不規范的醫療文書過多。

  2、患者信息管理存在問題。患者信息的電子管理不夠嚴密和完善,存在一定的信息泄露和安全隱患。

  3、醫療過程中,偶有操作不規范、環境衛生不達標現象發生。如一次性物品未及時更換,工作人員未采取必要操作規范等。

  4、醫療設備的質量監管存在漏洞。醫院過長的設備使用年限,存在較多的設備設施老化等問題。

  三、重點整改方案

  為了解決自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制定了下面的重點整改方案:

  1、完善醫療文書管理制度。制定醫療記錄的規范格式、簽名規范和實名制度,提高醫療文書的規范化管理水平。

  2、嚴格管理患者信息,完善電子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對醫療過程中患者信息的保護和安全,完善患者信息的電子管理系統,及時對系統漏洞進行修復。

  3、加強醫療過程中的操作規范和環境衛生監管。加強醫務人員對操作規范和環境衛生的培訓和紀律管理,確保醫療過程中的操作規范和衛生條件達到國家標準。

  4、加強醫療設備質量監管。加強對醫療設備的質量監管、設施升級和維護,設備使用過程中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綜上所述,我院對醫療質量自查情況及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制定了相應的整改方案。我們相信,通過自查整改,我院的醫療質量必將進一步得到提高,在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醫療整改報告3

  近年來,醫療安全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各大醫療機構都加大了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本文將結合實際案例,從醫療設備、人員管理、藥品管理等方面,詳細、具體且生動地分析了醫療安全隱患的存在和整改。

  首先,醫療設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環節。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醫療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設備使用過長時間沒有進行質量檢查,機器故障時沒有及時報修或更換,容易導致患者在治療中受到傷害。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制定醫療設備的合理使用和定期維護計劃,確保設備安全可靠;建立設備故障快速響應機制,及時維修和更換設備;定期組織設備操作和維護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設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意識。

  其次,人員管理是醫療安全的關鍵。醫務人員的能力素質和工作責任心直接影響患者的安全。但實際上,個別醫務人員存在工作不認真、敷衍了事的情況,甚至出現醫療糾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人員管理和培訓,例如:嚴格組織醫務人員參加相關職業培訓,并注重培養醫師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建立評價醫務人員工作質量的考核機制,對工作不認真、違規操作等行為進行處罰;建立和完善醫療糾紛處理機制,確保患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此外,藥品管理也是醫療安全不容忽視的方面。在很多醫療機構中,藥品的管理和使用存在諸多問題,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帶來潛在風險。我們發現一些醫院存在藥品管理不規范,藥品過期、虛假藥品的`使用等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健全藥品進貨、入庫、分發和使用的制度和流程,確保藥品質量和安全;加強藥品的質量監控,定期對藥品進行檢驗及更新;強化藥品知識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藥品的認識和正確使用。

  綜上所述,為了解決醫療安全隱患問題,我們需要從醫療設備、人員管理和藥品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排查和整改。只有加大整改力度,加強安全管理和培訓,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完善醫療安全管理,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醫療服務。

醫療整改報告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服務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然而,在醫療行業中,醫療質量問題一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為了保證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醫院每年都會進行醫療質量自查,及時發現和解決質量問題。在本次醫療質量自查中,我們針對近期發現的醫療質量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與整改,現將自查整改報告如下:

  一、自查背景

  本次醫療質量自查是本院定期進行的一項工作,旨在發現和排除現存的問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保障患者的.權益。自查期間,我們針對醫院各科室的醫療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檢查,內容主要包括醫療行為規范性、治療方案合理性、醫療操作規程、醫療廢物處理、醫療設備維護等方面。

  二、問題發現情況

  本次自查發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醫療服務存在的語言溝通問題。部分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存在困難,不能清晰地向患者闡述病情和治療情況。

  2.藥品使用和處方管理方面存在缺陷。部分醫務人員存在開具不符合規范要求的處方,導致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3.醫療廢物處置存在問題。部分科室醫療廢物處理不規范,存在安全隱患。

  4.醫療設備維護存在問題。一些醫療設備出現故障,影響了醫療服務質量。

  三、整改措施

  為了排除以上發現的問題,本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強職業道德培訓,確保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準確和清晰的語言表述,避免引起誤解。

  2.建立完善的藥品管理制度,強化處方審核,杜絕無效或重復處方的出現。

  3.加強醫療廢物處理培訓,確保周全消滅醫療廢物和污染源;同時,加強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和處置的管理,杜絕因處理不當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和風險。

  4.加強設備維護,定期進行檢查和保養,確保醫療設備正常運轉,保障醫療服務質量。

  四、總結

  醫院在自查中發現的問題是我們一直致力于解決的問題,是我們努力提高醫療質量的方向和目標。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以人為本,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和服務意識,切實推動我院醫療服務質量水平的提升。我們相信,在全院醫務人員共同努力下,一定會讓醫院的各項醫療服務水平更上一層樓。

醫療整改報告5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學校和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奧運會的順利進行,根據河北省衛生廳《傳染病防治重點監督檢查工作方案》的要求,保定市衛生局統一部署,20xx年4月—7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對各級醫療機構、縣級CDC、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等單位的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匯總如下:

  一、領導重視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為保障專項檢查順利有序開展,保定市衛生局成立了傳染病檢查領導小組,根據省衛生廳《傳染病防治重點監督檢查工作方案》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保定市傳染病防治重點監督檢查工作方案》,明確檢查重點、檢查范圍和檢查要求,實行一把手總負責,分管領導負直接責任的目標管理責任制,保證監督檢查工作落實到位。

  二、專項檢查成效顯著

  (一)分層次檢查醫療廢物處置情況

  根據市衛生局的統一部署,市縣兩級衛生監督機構分工協作,依照《方案》分層次開展了專項監督檢查。此次共檢查各級醫療機構4348家,其中二級以上醫院119家;婦幼保健院26家;鄉鎮衛生院15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13家;其他醫療機構(個體診所、門診部、村衛生室)3907家;CDC25家。發現各類違法行為單位4250家;其中予以行政警告3986家;立案264起;行政處罰264家,累計罰款約36萬元。

  1、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婦幼保健院:

  均建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設有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相關培訓記錄、醫療廢物登記較齊全,設立了醫療廢物暫存點,醫療廢物交由市級處置中心處置或自行焚燒處置,相關人員采取了一定的衛生防護措施。但也有相當一部分醫療單位無醫療廢物運輸專用工具和通道,少數醫療單位未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和包裝,醫療廢物暫存點不符合相關規定,暫存醫療廢物未按要求及時處置。

  2.鄉鎮衛生院、社區中心、其他醫療機構:

  大部分醫療機構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個體診所、門診部、村衛生室,未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無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無相關培訓記錄、醫療廢物登記,未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和包裝,醫療廢物暫存點與生活垃圾同處一處,甚至有的單位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相關人員衛生防護意識較差,防護設施不全,無醫療廢物運輸專用工具和通道,有的醫療單位醫療廢物暫存點存放大量醫療廢物,不及時進行處置,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3.縣級CDC:

  絕大多數CDC能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設置了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相關培訓記錄、醫療廢物登記較為齊全,但也有少數CDC醫療廢物暫存點不規范,相關人員衛生防護意識差,未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和包裝。

  針對醫療單位存在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了責令限期整改、行政警告和罰款處罰。

  (二)內鏡消毒監督檢查情況

  此次共檢查開展內鏡診療的醫療機構89家。開展內鏡診療的醫療機構一般為大型綜合醫院或規模較大的專科醫院,制度比較健全,管理較為規范,基本上能按照《消毒管理辦法》及其相關標準、規范進行診療。存在的問題主要為:一部分醫療機構由于房屋、診室設置等硬件上原因,內鏡清洗與診療環境未分開設置,個別單位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消毒時間未達到相關要求,有的未索取消毒劑供應廠家的相關資料。

  針對存在問題的醫療單位,執法人員依據相關法規分別給予了責令限期整改和行政警告。

  (三)CDC對學校、幼兒園疫情調查處理監督檢查情況

  我市有25個縣級CDC。為“迎奧運,保安全”,CDC對學校、幼兒園的傳染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視,均開展了傳染病疫情監測、防控指導。對發生疫情的學校、幼兒園均及時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各種調查、記錄基本完整。

  (四)學校、幼兒園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情況

  此次共檢查各類學校、幼兒園591所,其中鄉中小學211所;縣中小學38所;市中小學9所;高、職學校19所;幼兒園314所。各類高、職、中小學及幼兒園均成立了相應的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有專職或兼職教師負責傳染病的防治和疫情報告工作,大部分學校建立了晨檢制度、傳染病報告制度和因病缺課報告制度,有學生晨檢記錄和因病缺課情況登記,統計,有學生病假登記,有學生定期體檢制度,部分學校環境整潔,建立了相應的清掃和消毒制度。但發現存在一定問題:部分學校,尤其是鄉級中小學傳染病報告制度和因病缺勤追查登記等制度不健全,有的雖然建立了晨檢制度、傳染病報告制度和因病缺勤追查登記等制度,但沒有得到有效落實,使疫情報告不及時,不能及時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有些學校患傳染病學生的隔離、轉診和治療情況登記不全,給流調工作造成了一定因難,還有些學校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力度不夠,使教師和學生不能了解更多的傳染病防治知識,部分學校教室和宿舍通風不良,沒有嚴格執行清掃消毒制度,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三、今后工作重點:

  通過此次專項監督檢查,進一步提高了被監督單位負責人在傳染病防控方面的法律意識,為下一步扎實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基礎。針對檢查存在的問題,今后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繼續加強對《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消毒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宣教,進一步提高廣大醫務工作者,特別是醫療機構負責人的法律意識,達到知法、懂法、守法。縣級及鄉鎮醫療單位要盡快建立傳染病處置工作制度和傳染病自查制度,完善相關記錄,建立醫療廢物產生地醫廢處理工作流程,使用符合規定的包裝物和包裝容器。

  2、切實加強對各級醫療機構,特別是鄉村級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使之建立、完善并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消毒隔離管理制度、傳染病報告制度,有效防止各類傳染病的傳播流行。

  3、進一步加強對學校的傳染病管理,切實落實各項傳染病防控措施,完善學校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和疫情報告等制度,嚴格執行學校教室和學生宿舍清掃、消毒制度,在學校廣泛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活動。使老師和學生掌握更多有關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

  4、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對問題嚴重及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單位,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醫療整改報告】相關文章:

醫療整改報告12-31

醫療垃圾的整改報告01-04

醫療廢物的整改報告12-24

醫療質量整改報告12-24

醫療廢物整改報告01-04

醫療垃圾的整改報告07-28

醫療工作整改報告03-29

醫療自查整改報告07-28

醫療門診整改報告09-04

醫療廢物的整改報告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