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文學名著《復活》導讀及閱讀建議摘抄

時間:2022-08-29 09:34:02 摘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學名著《復活》導讀及閱讀建議摘抄

  導語:《復活》是由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撰寫的史詩般的經典著作,是托爾斯泰幾十年來對政治、經濟、哲學、宗教倫理、道德、美學探索的總結性作品。以下是小編整理文學名著《復活》導讀及閱讀建議摘抄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文學名著《復活》導讀及閱讀建議摘抄

  一.【名著概述】

  《復活》寫的是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瑪絲洛娃精神的復活,主要是聶赫留朵夫精神的復活。小說中多次寫到,在聶赫留朵夫身上,精神的人與的人經常在較量。聶赫留朵夫大學時期是一個純潔、熱誠、朝氣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進人和上流社會后,過起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的人統治了他,精神的人被壓制了,沉睡了。他第二次見到瑪絲洛娃,以及后來的七八年,便是的人統治著他的時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了瑪絲洛娃,并將她拋棄,而使她淪落到后來的悲慘地步。直到在法庭上巧遇瑪絲洛娃,回想當年,撫今追昔,良心發現,精神的人蘇醒了,漸漸戰勝的人,精神的人終于復活了。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世界觀轉變以后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以一個真實的案件為基礎構思而成的小說,表現了主人公的"心靈凈化"過程,同時揭露了沙皇專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質以及教會的丑惡罪行,他還以一個不僅為自己而且為本階級的罪孽進行懺悔的貴族人物,表現了一種徹底根究群眾災難的真實原因的大無畏精神,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爾斯泰世界觀的終結作品。小說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刻畫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爐火純青的老辣筆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與女性在"靈與肉"之間的痛苦掙扎。

  《復活》是歌頌人類同情的最美的詩--最真實的詩,書中體現了卑劣與德性,一切都以不寬不猛的態度、鎮靜的智慧與博愛的憐憫去觀察。書中如實地描繪了人民的悲慘境況;描繪了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惡嘴臉,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腐朽和教會欺騙的實質。表現出深厚的人性,宣揚了人性。弘揚人性,歌頌人性,不管是過去的人,還是現在的人都需要人性的關懷。在當今社會,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精神卻徘徊不定。因此可貴的人性,更為我們所重視關注。書中“聶”一次又一次戰勝人性的弱點,喚醒起精神的人,就是在讓人性復活。而所謂精神之人就是有良知、有正義感的有人性的人。

  《復活》里寫的雖然是貴族的懺悔,但是托爾斯泰并不是把這個母題當做貴族的專利,他是把懺悔放在人的心靈的內在的、普遍的矛盾中展開的。人都有神性和。當人放縱了自己,就可能墮落;而當人自覺,就可能"復活"。所以托爾斯泰主張以"道德的自我完成"來改變社會的不平等和罪惡。在社會革命激烈的時代,他提倡"勿以暴力抗惡",是反對階級斗爭的。但是,作為人類尋求精神解放的一種文獻,在我們這個把道德的自我完善當成笑話的時代,讀這樣的書,也許會引起某種慚愧的感覺。人們稱托爾斯泰為人類良心的體現者是恰切的。

  《復活》是托爾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認為是其創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沒有《戰爭與和平》史詩般的恢宏氣魄和明亮的詩意,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瀾與不安的騷動。但它完全體現了一位偉人的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它被譽為"19世紀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

  二.【閱讀建議】

  首先從宏觀上了解《復活》的故事梗概:

  聶赫留朵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審員。一次他參加審理兩個旅店侍役假手一個謀財害命的案件。不料,從瑪絲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認出原來她是他青年時代熱戀過的卡秋莎。于是十年前的往象一幕幕展現在聶赫留朵夫眼前:當時他還是一個大學生,暑期住在姑媽的莊園里寫論文。他善良,熱情,充滿理想,熱衷于西方進步思想,并愛上了姑媽家的養女兼婢女卡秋莎。他們一起玩耍談天,感情純潔無暇。三年后,聶赫留朵夫大學畢業,進了近衛軍團,路過姑媽莊園,再次見到了卡秋莎。在復活節的莊嚴氣氛中,他看著身穿雪白連衣裙的卡秋莎的苗條身材,她那泛起紅暈的臉蛋和那雙略帶斜眼的烏黑發亮的眼睛,再次體驗了純潔的愛情之樂。但是,這以后,世俗觀念和情欲占了上風,在臨行前他占有了卡秋莎,并拋棄了她。后來聽說她墮落了,也就徹底把她忘卻。現在,他意識到自己的罪過,良心受到譴責,但又怕被瑪絲洛娃認出當場出丑,內心非常緊張,思緒紛亂。其他法官、陪審員也都心不在焉,空發議論,結果錯判瑪絲洛娃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四年。等聶赫留朵夫搞清楚他們失職造成的后果,看到瑪絲洛娃被宣判后失聲痛哭、大呼冤枉的慘狀,他決心找庭長、律師設法補救。名律師告訴他應該上訴。

  聶赫留朵夫懷著復雜激動的心情按約去米西(被認為是他的未婚妻)家赴宴。本來這里的豪華氣派和高雅氛圍常常使他感到安逸舒適。但今天他仿佛看透了每個人的本質,覺得樣樣可厭:柯爾查庚將軍粗魯得意;米西急于嫁人;公爵夫人裝腔作勢。他借故提前辭別。

  回到家中他開始反省,進行“靈魂凈化”,發現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是“又可恥,又可憎”。母親生前的行為;他和貴族長妻子的暖昧關系;他反對土地私有,卻又繼承母親的田莊以供揮霍;這一切都是在對卡秋莎犯下罪行以后發生的。他決定改變全部生活,第二天就向管家宣布:收拾好東西,辭退仆役,搬出這座大房子。

  聶赫留朵夫到監獄探望瑪絲洛娃,向她問起他們的孩子,她開始很驚奇,但又不愿觸動創傷,只簡單對答幾句,把他當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盧布煙酒錢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聶赫留朵夫又去探監并表示要贖罪,甚至要和她結婚。這時瑪絲洛娃發出了悲憤的指責:“你今世利用我作樂,來世還想利用我來拯救你自己!”后來聶赫留朵夫幫助她的難友,改善她的處境,她也戒煙戒酒,努力學好。

  聶赫留朵夫分散土地,奔走于彼得堡上層,結果上訴仍被駁回,他只好向皇帝請愿,立即回莫斯科準備隨瑪絲洛娃去西伯利亞。途中瑪絲洛娃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諒了聶赫留朵夫,為了他的幸福,同意與尊重她體貼她的西蒙松結合。聶赫留朵夫也從《圣經》中得到“人類應該相親相愛,不可仇視”的啟示。

  其次,可以從微觀方面掌握《復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與主要人物密切相關的精彩故事、經典細節和精彩對白等。

  如,①在藝術上突出特點是對俄國黑暗現實批判的深度和廣度。  ②單線索的情節,以聶赫留朵夫為瑪絲洛娃申訴四處奔走為主要情節線索,將全書的人物事件串成一體。  ③鮮明的諷刺色彩。對神職人員、俄國宗教服務的反動本質的揭露都充滿諷刺味道。  ④對比手法的運用。把人物的內心活動和行為對比,把一個人物精神變化的前后情形加以對比,突出人物性格及作品的主題思想。  ⑤善于運用心理描寫。主要運用心里獨白刻畫人物,除此以外,還通過其它一些方法表現人物心理。

【文學名著《復活》導讀及閱讀建議摘抄】相關文章:

文學名著導讀01-28

復活的好詞好句摘抄01-26

文學名著摘抄加賞析08-26

閱讀的摘抄大全11-10

《復活》讀書筆記摘抄(通用19篇)07-28

精美閱讀文章摘抄01-17

關于閱讀的優美段落摘抄01-27

課外閱讀導讀課教學心得體會08-10

全民閱讀倡議書 倡導讀好書善讀書08-13

紅樓夢導讀閱讀課的教學反思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