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15 09:48:13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集合(7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集合(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寫“廳、廚廂、漠”等7個生字,學習象聲詞,理解詞語意思。

  (2)學習歇后語,理解歇后語的含義,學習左右結構的生字中左右相等的字的寫法。

  (3)積累學習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理解其含義。

  (4)閱讀寓言故事《狐貍和葡萄》,理解故事包含道理,明白“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心理危害。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養成誦讀積累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培養同學朗讀、說話、寫話的能力。

  3.情感目標:從生活學習知識。養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

  教學重點、難點:

  1.認字,寫字,積累歇后語和成語。

  2.學會閱讀文章。學會獨立思考,理解寓言寓意,培養健康心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有著千千萬萬中不同種類的動物,萬物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能繁榮昌盛,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各種不同的動物吧。

  2.(出示課件)一起讀一讀。

  第一組:浪猩猩海龜白鶴鴿子

  第二組: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蠶

  3.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學習生字:狼猩鶴鴿羚蚯蚓螃蟹蠶

  4.教師示范書寫,注意書寫筆順。

  5.學生在田字格本中練習,注意寫字時字的間架結構,教師巡視指導。

  二、字詞句運用

  學習擬聲詞

  1.出示課件,讀一讀。猜讀生字。

  提示:(它們都是形聲字,字體的一部分表示讀音。)

  第一組:啪唰吱呀

  第二組:嘟嘟嘟呱呱呱咚咚咚

  第三組:嘩啦嘩啦嘰嘰喳喳嘻嘻哈哈

  2.讀一讀,教師領讀。指名讀。

  3.教師講解詞語意義。

  4.思考,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這些詞語都是表示聲音的詞語。有單音節詞,有雙音節詞,有三個音節,也有四個音節,有ABAB式,也有AABB式。

  5.選擇合適的詞語放在句子里。

  (1)大家都睡著了,突然想起__________的敲門聲。(咚咚咚啪啪啪)

  (2)____________,雨不停地下著。(嘩啦嘩啦唰唰唰)

  (3)鳥兒在樹上__________地叫著。(嘰嘰喳喳)

  6.想一想,說一說,為什么填寫這個詞語。

  7.表揚鼓勵積極發表意見的同學。

  8.同學們,還能再舉出類似的'詞語嗎?

  嗚嗚呼呼嘩啦啦呲啦砰砰砰噠噠噠乒乒乓乓叮叮咚咚嗡嗡嗡嗡

  9.用我們找到的象聲詞造一句話。

  第二課時

  二、書寫提示

  1.導語

  同學們,今天又到了寫字時間。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左右結構的字的寫法。回憶一下上次語文園地五中,我們學寫的左右結構的字。書寫左右結構不等的字時要注意“窄讓寬”的原則。

  2.(出示課件)提問:同學們,認真觀察,今天我們學寫的左右結構的字,它們有什么特點,怎樣寫更好看。

  3.指導書寫,復習兒歌。

  左右結構的字書寫兒歌:左右等寬中間靠,左右不等窄讓寬。

  4.讀一讀,觀察今天我們學寫的字。

  師:“領、敗、船、野”都是左右相等的字,要向中間靠,還有注意穿插避讓。如“領”字“令”稍寫小點,避讓“頁”字。

  5.生寫一寫,老師加強指導。

  三、日積月累

  1.同學們,第一節課,今天我們學習幾組成語,有意思的是,全和動物有關。

  2.出示課件“日積月累”。

  第一組:狼吞虎咽龍飛鳳舞雞鳴狗吠

  第二組:驚弓之鳥漏網之魚害群之馬

  第三組:膽小如鼠如虎添翼如魚得水

  3.教師范讀。

  4.誰來和老師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5.學生試讀。

  6..利用多種手段,借助彩色插圖、課件演示激發學生興趣,更好理解成語。

  7.教師講解,學生運用所學成語試著造句。

  第三課時

  我愛閱讀

  一、了解童話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喜歡看童話故事嗎?看過哪些童話故事?

  (你們看過的這些童話故事有的是中國的,有的是外國的,本文是張秋生寫的童話故事。)

  2.同學們都很喜歡看童話故事,那你們知道童話故事有什么特點嗎?

  (童話,是通過一個小故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抒情說理的文學作品,童話具有寓教于樂,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講究可讀性的特點。)

  3.今天我們學習“我愛閱讀”中的《稱贊》,自己讀讀這篇文章,說說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讀完后交流)

  二、引入課題,初讀童話。

  1.接下來我們開始學習《稱贊》。

  2.檢查預習情況:

  (1)讀生字詞。

  (2)說說那些字比較容易寫錯。

  (3)指名讀課文。

  三、聯系故事,學習道理。

  1.默讀課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小刺猬稱贊小獾讓小獾獲得了自信,小獾送小刺猬椅子做為回報,小刺猬也回送了蘋果。

  2.小獾為什么要給小刺猬送椅子?你怎么知道的?

  3.小獾具有怎樣的品質?書上又是怎么寫的?

  4.小結:當我們大方的稱贊他人的優點,不僅會給他人帶來自信和快樂,同時也能收獲友誼和尊重。

  四、聯系實際,領會寓意。

  1.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自信”的看法么?(交流)

  小結:大多數人在面對困難時會有退縮的心理,但卻能因為別人的稱贊而獲得自信去克服困難。

  2.說說身邊,或者看過的書籍報刊中有關自信或者稱贊的故事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熟悉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

  3、了解事情的經過。

  4、體會比喻的含義。

  重點、難點

  1、了解事情的經過。

  2、體會比喻的含義。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課程

  一、導入。

  1、出示《雨中》掛圖。

  2、看圖,說圖。

  3、過渡:這樣一幅圖會有怎樣的故事,我們來學習《雨中》。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生字詞,能夠讀通課文。

  2、自由讀課文,完成以下練習。

  ①每個自然段寫什么?

  ②了解運蘋果姑娘的心情。

  ③了解事情的經過。

  ④了解“閃閃發光的河”“點點花”“穿梭的小船”各指什么?

  3、匯報學習情況

  ①解決第1題

  ②解決第3題:事情的經過在第4--5自然段,寫小男孩子和同學、司機、行人們一起幫助姑娘撿起蘋果。

  三、體會文章表現的'。(簡要講)

  大家這樣幫助姑娘,體現了什么?(助人為樂的)

  四、仔細讀課文,把每一個自然段都想象成一個畫面。

  助人為樂的畫面。

  熱心助人的畫面。

  義務助人的畫面。

  五、自由讀自己喜歡的句、段。

  六、:

  課文描繪了美麗的雨中畫面,記敘了一個助人的故事,在生活中,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你們會怎么做?

  七、板書:

  撒蘋果

  雨中助人為樂

  撿蘋果

語文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教學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在每一節課中呈現出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經驗感受等并不相同,而閱讀教學又因為充滿了人文色彩,學生在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時又能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他們必定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我們學習語文就是要從語文的特點出發。語文學科的特點是什么?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換一句話說,就是從文本出發,這就包括對字詞句篇的揣摩和體悟,去感知文本中所蘊藏的人文精神。所以語文學習既有一個學習語言文字基礎的問題,也有一個打好人文底子的問題,這二者是統一的,是血肉相連的。語文的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它的根本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感知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美麗!怎樣感知,當然是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知,除此以外,難道還有什么其他的途徑嗎?語言感知具體表現在閱讀過程之中,而且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是不斷在預設中生成的過程,不需要任何矯飾與做作,必須是真實的。語文課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人文情懷的留念,更應該是語言魅力的回味,又是雋永的。理想的閱讀教學應該是在對話中精神與語言的整體共提,并能讓學生久久回味。

  教材簡說

  課文寫的是殘疾小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設計思路

  中年段的閱讀教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要把低年級的詞句教學予以鞏固和運用,還要在閱讀教學中滲透進段、篇的教學,讓學生對布局謀篇有初步的認識。在操作模式的四個環節中,以讀為主線:粗讀感知課文內容;細讀感悟文本情感;再讀拓展文本外延。讓學生在個性飛揚的讀書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切切關愛之情,感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諦,從而深深地陶醉于語言文字藝術的魅力,并激發學生熱愛我們的母語,努力學好母語的興趣與愿望。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

  我用設置情境的方法導入課題。由于老師初來乍到,并不熟悉同學,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和學生溝通、交流,縮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既營造了和諧的師生氛圍,又自然地引出課題,并在不知不覺中把第一個問題拋給了學生。

  二、閱讀過程

  1、初讀課文,了解內容。把初讀課文的目標變換一種方式呈現給學生,也就是在導入結束時留下的問題。學生圍繞著情境中的問題來讀書,就會更有興趣,更積極主動。

  2、細讀感悟,感受真情。閱讀教學忌諱對文本語言過多的分析,支離破碎的講解,而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感受。在這個環節中,仍然把學生放置到情境之中,與人物同歡笑、共悲戚。

  首先抓住文本中的關鍵句子、詞語采用多種方法感悟、體驗、拓展。語文教學主要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教學去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要充分發揮教材潛在的可以促使學生智力發展的因素,應該在詞句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的能力,而不是脫離課文語言學習專門去進行思維訓練,發展學生智力。

  (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抓住“文靜、默默、一角”感悟。)

  (2)、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感悟“立刻、低”)

  (3)、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猶豫、慢吞吞、紅紅的”體會英子的內心活動)

  其次,始終把學生放置到情境中,并讓學生體驗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動,加深對人物的認識。鼓掌時從英子同學的角度來換位思考;放學后從英子的角度來體驗……在不同角色的轉換中來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愛。這樣既加深了對人物的印象,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思維的發展。

  第三,在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情感積累,進行語言訓練。訓練是達成語文學習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的必經之路。一切學習都離不開訓練,沒有哪一種能力和素養能離開訓練而自動達成。訓練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對訓練的誤解和訓練不當。葉老曾經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可見,要讀好書,寫好作文就必須通過訓練。現在語文新課標里所說的語文學習的三個維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東西哪一個能夠離開訓練呢?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形成,方法的探究,情感的熏陶,都應該通過一定的語文實踐和訓練去實現,否則就是空談,而空談對語文學習只有害處。一節語文課上完后,如果連語言都沒有發展,肯定不是一節成功的語文課。當學生的情感已經是蓄勢待發,這時就應該在語言形式上予以指導。如介紹英子后來的生活時,要求用上一組排比句,對學生來說就不是很困難了。

  三、結束全文

  在《天使的吻痕》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能送給他們一句話嗎?讓孩子們在自己創作的警句中再次審視人性的真善美,讓人性與語言的魅力永遠蕩滌學生的心靈。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兩首古詩的內容,領略《牧童》一詩的意境,欣賞《舟過安仁》的童趣。

  2、會流利背誦這兩首古詩,并且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擴寫古詩。

  3、感受童年的絢爛與快樂。

  教學準備:投影片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切入新課

  1、讀讀以下詩句,你有什么發現呢?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呂巖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

  2、在這些詩句里,我們發現了許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兒童,有懂事的,有貪玩的,有聰明的,也有悠閑自在和淘氣調皮的,他們各自在忙什么呢?

  3、質疑引入,學習新課。

  二、學習《牧童》,領悟詩意

  1、初讀古詩,了解內容

  ①指名讀一讀呂巖即呂洞賓的詩,指出易錯字“蓑(suō)”的讀音與寫法。

  ②再讀古詩,你能根據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填一填、說一說嗎?

  在一個()的地方,耳邊似乎回蕩著()。當()的時候,一個牧童到外面()了。

  ③再讀這首詩,你感受到這是一個()的牧童呢?為什么?從哪句詩哪個字最能領略他的悠閑與愜意?

  2、品讀古詩,走進詩境

  圍繞“臥”,品味“臥”。

  ①臥在一個怎樣的地方?

  “六七里”:虛指,原野地方很大很廣闊,一望無邊。

  “鋪”:結合詩句理解擴詞(鋪展、鋪開、平鋪、鋪設、鋪天蓋地……)

  看到遼闊的原野上到處是綠意蔥蘢的草,在我們眼前仿佛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聽一聽,你聽到了()的笛聲?(悠揚的、時斷時續的、遠處飄來的、忽隱忽現的)

  理解“三四聲”:虛指,形容笛聲時斷時續。

  這笛聲是誰逗弄出來的呢?你能猜出來嗎?

  ②臥在一個怎樣的時候?

  黃昏后:絢麗的晚霞漸漸消失了,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掛在夜空……

  歸來:牛羊入圈,該空閑了,無憂無慮了。

  飽飯:吃了媽媽做的豐盛的晚飯,舒服、愜意、心滿意足。

  ③品味“臥”的美妙。

  是呀,牧童已經勞累了一天了,現在吃飽了飯,終于可以歇息了。這里詩人不用“立”、“坐”,而是一個“臥”。你覺得“臥”這一個動作妙在哪?

  這是世間最愜意最美妙的“一臥”,簡直賽過神仙呢!讀讀詩,想一想,試著填一填:

  是我夜晚的一盞燈,看;

  是我最舒服的大床,深深呼一口氣,呵!聞到了;

  是我的被子,我還有好多被呢!有有;

  是最溫柔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

  耳邊傳來我喜歡的小夜曲,你聽,有,有,有,還有,它們都在為我唱歌呢!

  ④輕輕地讀一讀詩歌。

  這真是天地間最美妙的臥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聞著清清的草的芳香,望著天上的明月,享受著晚風溫柔的撫摸,耳邊還傳來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聲,此時此刻,躺臥在草地上的牧童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如果睡著了,夢里又會夢見什么呢?

  是呀,此時此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真是一個()的牧童?

  3、吟誦詩歌,領略意境

  看到眼前這位悠閑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誰也不忍心去打擾他美麗的遐想。輕輕地誦讀詩歌。

  眼前的一切,在詩人呂洞賓看來,更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牧童休憩園,牧童陶醉了,詩人陶醉了,我們也陶醉了。指名讀詩。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風,皎潔的明月,在這種境界里,既想躺下來享受大自然的寧靜,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詩。低吟詩歌。

  (配樂背誦)閉上眼,讓這一切的詩情畫意融入我們的腦海,伴著這輕風明月,輕輕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給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4、過渡下文。

  此時此刻,牧童雖然沒有玩耍的小伙伴,可是在清風明月的草坡上照樣怡然自得,讓人羨慕。他享受到了只屬于他獨自一人的恬靜與快樂。如果兩個小孩子在一起,那情況又會怎樣?只是收篙停棹呆呆地坐船中?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量詞短語,認識“輛、匹、冊、支、鉛、棵、架”7個漢字,體會量詞在生活中的使用。

  2、進一步鞏固26個字母大小寫的區分,能熟練地對應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

  3、拓展相同部首的漢字,并比較相同部件在不同結構漢字中的寫法。

  4、在其他課本中識字,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古詩《春曉》,大致理解詩意。

  6、通過“和大人一起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課外閱讀量,理解陽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

  1、圖片、錄音和視頻結合。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2、積累古詩,感受傳統文化的美好。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量詞學習,積累新字新詞,學會在生活中運用。

  2、進一步鞏固26個字母大小寫的區分,能熟練地對應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

  教學難點

  1、積累古詩,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的習慣,感受春天的美好。

  2、體會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點讀、齊讀,借助拼音,把字詞讀正確。同桌之間你讀我聽,我讀你聽。老師個別指導。

  (1)朗讀指導:“輛”的聲母是邊音,“冊”是平舌音,“支”是翹舌音。

  (2)書寫指導:“匹”第一筆是橫,第二筆是撇。寫的時候要注意筆順。

  “冊”上面的部分不能連寫在一起。

  “架”是上下結構的字,寫的`時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想一想:這些詞語我們平時說過嗎?

  (1)這些詞語在生活中經常出現,我們把這樣的詞語叫作數量詞。

  (2)明確“量詞”的含義,學會運用。

  量詞是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的詞,如“尺、斤、個、支、只”等。量詞經常和數詞一起用,如一個人、一輛車、一匹馬等。

  3、看一看:引導學生發現量詞運用中的不同。

  明確:我們發現,車、馬、書、鉛筆、樹、飛機等事物前所使用的量詞都不一樣。

  4、說一說: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練習說話,達到正確運用量詞的目的。

  示例:一個人、一臺電視、一把茶壺、一扇門、一塊黑板、一把椅子、一碗飯、一個文具盒、一塊橡皮。

  二、字詞句運用

  1、找一找,連一連。

  (1)背一背:引導學生復習背誦字母表的內容,點名背誦,按順序背誦,鞏固大寫字母表。

  (2)讀一讀:點名學生讀或是齊讀,分組讀,把題目中上排和下排的大小寫字母讀正確。

  (3)連一連:讓學生自主學習,試著自己先連一連。看看下排的小寫字母與上排的哪個大寫字母是對應的,然后連起來。老師在這一過程中適當指導。

  (4)看一看:對照大寫字母表檢查是否連正確了,不正確的要馬上改正。

  明確:N-nR-rD-dT-tA-aB-bG-gH-hE-eQ-q

  2、讀一讀,想一想。

  (1)讀一讀:點名讀生字,引導學生把這些生字都讀準確。

  (2)看一看:觀察左右兩組生字,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或是特點。

  明確:左邊一組字都含有“日”,“星、早”兩個字中的“日”在上面,“明”字中的“日”在左邊,而“陽”字中的“日”在右邊。可見,“日”這個字和其他偏旁部首或字組成生字時,可以在字的上邊、左邊、右邊。右邊的一組字都含有“寸”,可見,“寸”和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不同的生字,意思也不一樣。

  3、說一說:引導學生多說幾個帶有“日”和“寸”的生字,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示例:日--晨、暖、晴、旺、易、旦、春、顯,寸--付、討、忖、射、尋、導、奪、封。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理解水帶給缺水的人們帶來的“苦”與“樂”。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用詞的精當。

  3、領會文本以樂襯苦的表達方式。

  4、保護水資源、保護人類賴依生存的環境。

  第二課時

  一、直接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6課水(板書:水)

  2、我們已經讀了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老師想看看同學們有沒有讀懂課文。老師請你們填一填這段話。

  出示:因為我們那兒缺水,所以,水,成了村子里的東西。村里人說的最多的話是:;因為缺水,所以,雨天我們在雨地里。

  二、提供資源生成問題(生疑)

  1、村里人說得最多的話是“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那么,媽媽又是怎么說的,請看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母親鎖上了水窖,笑著對我們說:“你們真的餓壞了。”這是我至今為止唯一聽到的將“渴”說成是“餓”的話。

  2、讀了這一節,我們有什么要問的嗎?(板書:餓渴)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們“餓”壞了。

  3、我們首先看看這兩個字的意思:出示

  “餓”腹(肚子)體(身體)膚(皮膚)處于饑餓狀態;

  “渴”口干想喝水

  4、誰能說一說母親為什么這樣說。

  5、誰還想讀

  6、現在,我們知道了為什么媽媽說,“餓”壞了,而不說“渴”壞了。那么,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們“餓”壞了。

  三、學習釋疑弄清疑難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讀課文時,你又讀出了哪些問題?在書的邊上打上問號。

  四、點難撥疑練習解難

  好,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們“餓”壞了。又有那些新的問題?(學生匯報)

  (一)第三自然段:

  特別是在夏天,在驕陽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種將要被風干的感覺。

  1、“風干”是什么意思?

  靠風吹干,將其中水分去掉,見過“風干”的東西嗎?

  出示樹葉圖:他們有什么區別?

  (第一張:水分充足而飽滿;第二張:干燥而發脆)

  2、人被“風干”的感覺是什么樣的感覺?

  3、讀

  特別是在夏天,在驕陽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種將要被風干的感覺。儲藏在水窖里的水就顯得更加珍貴了。

  4、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水)

  是啊!因為缺水,動物沒有了家園,莊稼難以成活;因為缺水人們備受干渴的煎熬。如果有了水……誰來說說如果有了水會怎樣?

  有了水小動物可以,有了水禾苗可以,有了水我們就可以。因此,水是帶給我們、的希望之泉。

  5、可是打開水窖的鑰匙就在母親腰帶上,所以課文說

  母親用一把大鎖鎖住了水窯,也鎖住了我們對水的渴望。而掛在她腰帶上的那把鑰匙,則象征著權威、幸福和痛快。我們都盼望著水窖打開的那一刻的到來。

  課文還有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們“餓”壞了?

  (二)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出示:

  我們四兄弟,像四根將要被曬干的狗尾巴草一樣,從小到大,排在了母親的跟前。

  ①讀

  ②你見過狗尾巴草嗎?曬干的狗尾巴草是什么樣子?

  出示圖片:青翠欲滴干癟無力

  ③母親把我們比喻成曬干的狗尾巴草,是說我們——

  ④讀

  2、母親終于要打開水窖,給我們這些干得嗓門冒煙,全身冒火的狗尾巴草澆水了,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可以叫,可以做動作)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注意水窖打開了,涼絲絲的水氣升騰了,向我們撲了過來,你感受到了嗎?什么感受?

  水聲水圈空白圖

  母親輕輕一笑,從腰帶上取下鑰匙,打開了水窖。一縷水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們都倒抽了一口涼氣。

  (感覺到涼氣就已經進入了心脾,全身涼絲絲的)“倒抽了一口涼氣”

  (2)涼氣進入心脾了,我們慢慢地閉上眼睛,享受母親給我們洗澡。母親給我們洗澡了,水窖中清涼的水從頭頂緩緩地滑了下來,到嘴邊了,到頸部了,到胸部了,到膝蓋了,到腳板了;麥桿扇的涼風徐徐地吹來了,舒服是嗎?可以發出聲音。(啊、啊的叫,真舒服,舒服極了,快樂)

  水聲水圈空白圖

  我們剛才感受到了什么?(毛孔、細胞、肌膚,都在享受水的滋潤,身體與水的親密接觸。)

  (3)讀

  母親一手從水窖中打起一勺水,從我們的并沒有頭頂緩緩地傾注下來,一手拿著一把麥稈扇往我們身上扇風。從頭頂傾注而下的水滑過了我們的臉,像一條小溪流,順著脖子緩緩地滑過了我們的胸和背,然后又滑過了我們的大腿和膝蓋……在水的滑動中,我聽得到每個毛孔張開嘴巴的吸吮聲,我感覺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動在加快。

  (4)誰還想讀

  (5)同學們如果我們這樣改一下,看看可不可以?

  從頭頂傾注而下的水流過了我們的臉,像一條小溪流,順著脖子緩緩地流過了我們的胸和背,然后又流過了我們的大腿和膝蓋……在水的滑動中,我聽得到每個毛孔張開嘴巴的吸吮聲,我感覺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動在加快。

  (6)誰再來讀

  從頭頂傾注而下的水滑過了我們的臉,像一條小溪流,順著脖子緩緩地滑過了我們的胸和背,然后又滑過了我們的大腿和膝蓋……在水的滑動中,我聽得到每個毛孔張開嘴巴的吸吮聲,我感覺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動在加快。

  3、母愛隨著清涼的水流遍我們全身,母愛隨著徐徐的風溫暖了我們心田,是那樣的舒服,那樣的'愉快。母親怕我們用水無度……所以

  ①讀,

  水,它不多不少,在撫摸過全身的每一寸皮膚后,剛好潤濕腳板,地上幾乎沒有一滴被浪費掉的水。

  ②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想說的

  (母親的細膩,母親的“吝惜”;我感受到他們是多么地珍惜水,一點都不愿意浪費水,哪怕是一滴水。)

  ③讀這句話

  總結:同學們,缺水給人們帶來很多痛苦,僅僅是一股水的氣息,一勺四分之一的水,就讓他們歡樂無比,可愛的孩子們,可憐的孩子們,你們真的太苦了!同學們,此時,讀著他們的雨中嬉戲的情形,讀著他們享受著地窖水的涼爽的那一刻,我們內心感到怎樣?

  來寫,這就是“以樂襯苦”的寫法。

  其實,在西部,就是現在還有很多人正遭受著缺水的折磨。讓我們看一個真實的情景。

  五、反思教學加深感悟

  1、放西部片子

  2、身體的“餓”還能忍受,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饑餓”,是心靈的“饑餓”,放西部片子,定格在期盼的畫面?

  同學們,看,濤濤看著眼前茫茫的沙漠,她在期盼;她看到我們這里的自來水龍頭“嘩嘩”流淌,他她在嘆息;看到人們亂砍亂伐,良田變成沙漠,她在吶喊。

  她在期盼什么?她在嘆息什么?她又在吶喊什么?

  她在期盼:

  她在嘆息:

  她在吶喊:

  請同學們選擇一句話說一說。

  (是啊,自然同樣需要人類的尊重,保護環境,尊重自然,這樣人類和自然才能和諧共生)

  3、現在我們再讀課題:水我想我們的頭腦中會出現更多的畫面,我們的情感會很復雜。我們來讀一讀

  當你在沙漠中行走,在干渴難奈的情況下看到了水?讀:水(渴望)

  由于人類的破壞,洪水泛濫,水咆哮著沖向我們的家園時?讀:水(驚恐)

  當我們安詳地享受著水帶給人類恩惠,我們帶著感恩的心情時?讀:水(感謝)

  水是珍貴的,是我們生命不可獲缺的資源。(板書:珍貴)

  水——生命之源

  六、引導實踐

  同學們為了課文中的孩子,為了短片中的孩子,為了所有嚴重缺水地區的人們,我們現在可以做些什么?我們將來又可以做些什么?我們永遠會做些什么?這是作者留給我們的更深層的思考。

  作業:

  1、原文題目《餓水》,請同學們找一下馬朝虎先生的原文讀一讀。

  2、調查一下我們學校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寫一封節約用水倡議書。

  板書:

  水

  餓渴

  珍貴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綠樹成陰、鮮花盛開、風景優美、名勝古跡、高樓大廈、川流不息”中的幾個詞語說幾句話。

  4、感受北京的美,熱愛祖國的首都。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本課生字。背誦課文第3、4段。

  2、難點:用課后練習里6個詞語中的幾個詞語說兩三句話。

  課前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第26課《北京》。齊讀課題。

  2、到過北京的同學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過?

  3、北京多美呀!沒去過的小朋友不用著急,現在我們馬上出發去北京游玩。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

  1、教師范讀,出示課件。學生看、聽。

  2、聽教師讀課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三、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讀完后畫出課文中的生字。

  2、檢查自讀情況。

  3、指名朗讀課文。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看圖。

  (1)課文有幾幅圖,圖上畫的分別是什么?

  (2)課文介紹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讀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錄音,學生邊聽邊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4、學生默讀第三自然段。

  (1)讀完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課件,讓學生結合畫面和上下文理解“綠樹成陰、鮮花盛開”兩個詞語的意思。利用課建立節“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讀。

  5、學生自由讀第四段,出示課件。

  (1)這一段又給我們介紹了北京的哪些地方?這些地方美嗎?

  (2)結合課件理解“風景優美、高樓大廈、名勝古跡”等詞的意思。

  (3)指導學生帶著喜愛、贊美的感情朗讀這一段。

  6、分組讀二、三、四自然段。

  討論:你愛北京嗎?為什么?

  7、提問引讀第五自然段。

  (1)哪兒美?愛什么?

  (2)這一段集中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齊讀第五段,讀出熱愛北京的語氣。

  五、指導背誦

  懷著熱愛、贊美的感情,朗讀全文。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風箏》教案11-14

有關語文的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