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8篇(優)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感受親情,體味濃重的情意。
2、學習文章巧妙構思,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二、教學重點
1、體味濃濃的親情,品味語言的準確性。
2、通過朗讀體會文章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進一步理解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
4、學會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親情之美,生活之美
三、教學難點
1、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
2、領悟儒家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
四、導入新課
如果世上有一種水能讓你喝了會醉,那么這種水一定叫母愛,因為母愛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讓你學到堅韌,那么這座山一定叫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祖輩們,在艱辛和苦難里繁衍生息,沒有畏懼,從不悲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安適?墒牵鹊剿麄兝狭,孱弱的雙肩已擔不起重負,他們如同風中飄蕩的落葉一樣,預測不了明天的行程。做兒女的我們這時應該怎樣做呢?(孟郊曾寫過一首結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上帝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
所以才創造出母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莫懷戚筆下的這一家人是怎樣做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五、教學新課
。ㄒ唬、速讀課文,感知課文(請同學們翻開書,集體朗讀課文,讀的時候,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要求學生集體誦讀課文,思考如下問題: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這篇課文你讀懂了哪些內容?書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
明確:(1)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2)中年人的責任感;(3)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4)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搖籃;(5)互敬互愛的·家人
。ㄍ瑢W們的見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大家肯去發掘,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一家人營造的溫馨和諧的氛圍,這洋溢著的濃濃的親情真讓人羨慕,惹人向往。那他們是怎樣營造的呢?他們有怎樣的性格呢?請同學們自由表述文中人物留給你的印象,并從書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來品味分析)4
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
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我的妻子:溫柔賢惠
我的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
。ǘ⒀凶x賞析
。ㄍ瑢W們都很準確地摸清了人物的性格,相應的.句子也找得很正確。可書中好象還有幾句寫景的句子在那顧影自憐,無人問津呢!在哪幾段?好的,請同學們把這幾句話集體讀一下。語言清新明麗,景色優美動人,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沒有?是像個花瓶擺在那里,僅做裝飾,還是作者別有深意?)
4段描寫了新綠、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覺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冬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調由深沉變得歡愉起來。(第三段寫的是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潛臺詞是什么?死神的背影是讓人望而生畏,當它悄然而至的時候,氣氛壓抑,令人窒息,文章在這的感情基調變得深沉的,很顯然不能讓陰云籠罩著我們散步時頭頂上的星空,作者這幾句輕描淡寫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為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讓文章的感情基調由深沉變得歡愉起來。)4
7段寫景交代了兒子走小路的原因。
。ㄟ@樣美麗的景色,這樣迷人的春光,我們全家人才出來踏青,本以為風平浪靜,誰知微風拂過,湖面蕩起點點漣漪,我面對一個兩難的選擇)
。1)在面對分歧時,我的決定是什么?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為什么這樣說?
明確: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親聽我的,兒子聽我的,妻子聽我的,現在祖孫發生了分歧等我定奪,處理好了,全家高高興興,處理不好,別別扭扭就會影響家庭的和諧,于是我感到責任的重大,表達我對母親、妻子和兒子三人濃濃的親情。
。ê玫哪,我現在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那么,母親會怎樣想?
文章并未寫妻子、兒子的反應,想象一下二人的反應?請同學們拿起筆,任選一個題目,迅速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好的,給你們三分鐘時間)
。2)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么,母親會怎樣想?
。3)文章并未寫妻子、兒子的反應,想象一下二人的反應?
明確: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盡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妻子溫柔賢惠;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后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6
(4)(同學們的描寫細膩生動,想象也切合情理,準確地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已經達到了人我合一的境界,通俗的說法就是成了他們肚子里的一條蛔蟲。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要問同學們)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二人背得吃力嗎?那么,為什么我們要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呢?
參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其實,我們還可以讀出儒家傳統文化在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講究家庭生活以孝為先,信奉天下為公。作為東方君子,他除了追求個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會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銘記在他心中。這種文化價值取向也正是東方文化的核心所在。)4
。ㄋ模┦銓懹H情,發短信給至親。(散步在緩緩的進行著,作者的筆尖蘸飽了情感,親情在字里行間不經意的流淌著?吹絼e人一家人溫馨和諧,互敬互愛,想必同學們心中也撥起了感情的弦,心中有千言萬語想對知心的人傾訴。學校12月份要舉行一個發短信比賽,現在我們就先預演一下。請同學們按照屏幕上的要求,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短語,把它發給你的親人)6
。ㄎ澹┙處熜〗Y:課雖然結束了,但留給同學們的求索卻遠遠沒有結束。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愿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1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內容:快樂讀書屋 海的女兒
目標: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1個生字,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能力: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激勵學生從小為人大度,常抱有處處為別人著想的思想。
重、難點:體會小人魚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殺王子的品質。
教法:讀中感悟
教具:搜集安徒生童話書籍
流程:
一、讀題質疑,導入新課,匯報資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三、自主閱讀,體會。
1.讀課文介紹小人魚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承受了那些痛苦?
2.最后她 成功了嗎?
3.這個故事的.結局讓你感悟到了什么?
四、積累內化:
1.根據小人魚故事寫一篇讀后感。
2.自讀課文中的相關文章。
五、作業: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六、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安徒生的故事,談談感受。
板書設計:
小人魚憧憬人間——序幕
小人魚救了王子 愛上王子——開端
海的女兒 小人魚忍痛變成人形——發展
小人魚愛情失敗 沒有加害王子——高潮
小人魚化成泡沫——結局
小人魚犧牲了自己——尾聲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并能選用一部分寫一段話,來描寫自己所觀察到的月夜景色。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充分朗讀、討論、想象,在自讀自悟中,感受《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朗讀與背誦訓練,感受民間藝術家阿柄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感悟《二泉映月》樂曲的豐富內涵。
教學難點:
感悟、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
教 具:
錄音機、課件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樂曲《二泉映月》。
2.談談聽后的感受。
3. 介紹了解曲名。
二、了解阿炳身世
1.《二泉映月》這首曲子的作者是誰?
2.作者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譜寫曲子的?
3.曲子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4.說說你對阿炳的了解。
三、精讀第1~4自然段
1.朗讀1~4自然段,阿炳在什么情況下創作的?
2.交流明確,了解創作背景
時間:
地點:
環境:
心境:
3.你覺得哪些詞語,哪些句子難理解或寫得好?
“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倔強的吶喊……”怎樣理解?
交流體會。
4.指導背誦第4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
22XX 二泉映月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朗讀第5自然段前三句想象當時的情景。
2.再讀,將描繪琴聲的旋律和其中包含思想感情的句子畫出來。
(1)學生自讀,畫出句子。
(2)體會句子在表達上的特色。
(3)交流體會
三次寫到旋律,每次寫到旋律后又寫出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語句表達整齊。
3.朗讀,加深體會。
三、拓展延伸
讀了文章,傾聽了曲子,樂曲把阿炳對人生的體驗和追求告訴了我們,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我想對阿炳說些什么呢?
語文教案 篇4
一、預習導學
1、聽寫生字、生詞。
2、復述課文內容(重點是飛渡的過程)
二、學習研討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不看動物世界?
生;
師: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講一個動物世界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西藏,一天,一只肥碩的藏羚羊被獵人發現了。奇怪的是他并沒有逃跑,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獵人,然后沖著獵人前行兩步,兩條前腿一彎,撲通跪下了。與此同時,兩行長淚從他的眼中流了出來。獵人呢,并沒有被他的憐憫所打動。槍聲響起,藏羚羊應聲倒地,到最后仍是跪拜的姿勢,兩行淚跡仍然清晰的流著。
同學們,請同學們猜猜看,藏羚羊為什么下跪,是怕死嗎?
不是
師:隨著獵人對他的開膛扒皮,一切便真相大白了,。原來,在這只藏羚羊的肚子里,靜靜地臥著一只小藏羚羊。他已經成形了。顯然,藏羚羊之所以彎下笨重的身體給獵人下跪,是在祈求獵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條性命啊???
師;我被這慈母的跪拜深深地震撼了?梢姡趧游锏氖澜缋铮
也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與厚意。
師:今天,我么么要學習的這篇文章《斑羚飛渡》,再一次將這動物世界中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獻給大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動人的`故事。
。ǘz查預習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復述課文內容(重點強調怎么飛渡過去的,學生復述完以后,賞析FLASH,電腦演示飛渡的全過程)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斑羚飛渡的悲壯美,課文中的第幾段把斑羚飛渡的過程寫的最具體?是不是課文中的第九段?(這樣悲壯的一幕,作者是怎樣把他寫的生動、真實、感人呢?)我們一塊來賞析這一段。(課文中的第九段之所以把斑羚飛渡的悲壯美寫的如此)
(三)質疑,交流,探討課文第九段。
1。找出主要的動詞。找出運用修辭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師;這些動詞那你寫得好,不用這些動詞或者換掉好不好。
生:不能。
師:對,這些動詞能夠把斑羚飛渡的過程具體而又生動。那么再讀這些動詞的時候應該怎么樣?(生:重讀)
師;誰愿意來讀一下,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飛奔起來,——————————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教師評價學生朗讀的內容
師:又寫了哪些比喻句呢?
生:讀出比喻句。
教案在今天推行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語文教案 篇5
【課題】
模擬旅游咨詢。在班上召開一次旅游咨詢會,介紹本地(新化縣內)的旅游景點及旅游注意事項。
【要求】
1、游客提問要簡潔明確。
2、旅行社咨詢員回答要有針對性。
3、游客要對旅行社咨詢員的回答給予評價。
【時間】
1課時
【課前準備】
每個學生都要做好扮演兩種角色的.準備。作為游客,要清楚自己想要了解些什么,以便在咨詢會上提問;作為咨詢員,要清楚自己需要準備哪些材料,以便在咨詢會上應答。
【活動過程與安排】
1、將全班同學分成兩組。甲組扮演旅行社咨詢員;乙組扮演前往旅行社咨詢的游客。
2、旅行社咨詢員收集有關資料,了解旅游景點的情況。
3、游客向旅行社咨詢員咨詢,咨詢員力求給游客以滿意的答復。
附:
本地主要旅游景點:
羅盛教紀念館(上梅鎮)
陳天華銅像(上梅鎮)
梅山龍宮(油溪鄉高橋村)
大熊山森林公園(大熊山)
紫鵲界梯田(水車鎮)
油溪河漂流(油溪鄉)
桃林南岳殿(科頭鄉桃林村)
獅子山公園(梅苑開發區)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萬能膠水發明的過程。
培養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讓學生懂得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是發明創造的源泉,培養自覺實踐,大膽創新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理解聰聰是怎樣想到要發明萬能膠水的,他是怎樣做的。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ò鍟n題)從題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ǘ┳詫W
出示自學提綱:
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主要講誰發明萬能膠水?他是怎樣想到要發明萬能膠水的?他是怎樣做的?
。ㄈ┓答
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交流自學提綱的問題。
。ㄒ龑W生理解聰聰是在遇到很多困難的'情況下想到萬能膠水的,他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資料,設計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實驗;啟發學生認識到聰聰在發明過程中,十分認真。)
討論: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而電視新聞卻說:“小發明家聰聰成功地發明了萬能膠水!边@是怎么回事?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ㄋ模┛偨Y
從這個故事中,你們想到些什么?你認為聰聰的想法最終能夠實現嗎?為什么?
。ㄎ澹┎贾米鳂I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或小伙伴聽。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有選擇地運用適合的方法,理解“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聽寫句子,能自己校對。
3.能選或編一個關于阿凡提的故事,作為課文的續篇。
4.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戰勝巴依的故事,體會阿凡提熱心助人、聰慧過人的特點。
重點難點:
學習聽寫句子,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題質疑。
師:同學們,今天上課前,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動畫片,猜猜主人公是誰?
1.播放動畫片《阿凡提》片頭。 師:他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對呀,阿凡提覺得:幫助人是光榮的事情,也是快樂的事情。
2.出示句子
幫助人是光榮的事情,也是快樂的事情。 (自由讀、指名讀、小組比賽讀)
師:今天,阿凡提又幫助了誰呢?讓我們來學習41、飯錢。
3.揭示課題,齊讀。
師: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疑問?
4.學生質疑。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為什么要付飯錢? 誰付了飯錢? 是怎樣付飯錢的?
師:讓我們帶著問題先來自學課文。
二 自學生字,讀通課文
1.小組自學
。1)自學生字,按所拿到的卡片完成十字開花游戲。 煎 逼
藥 熬 湯 降 迫 強 夜 害
。2)用所學的方法理解詞義:迫不及待、懇求。
(3)讀通課文。
2.交流自學情況。
。1)匯報十字開花游戲。
。2)分節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解疑
師:讀了課題,同學們提出三個問題: (1)為什么要付飯錢?
。2)誰付了飯錢?
(3)是怎樣付飯錢的?
下面,請各組讀讀課文,試解決(1)(2)兩個問題。
1.小組讀課文,討論(1)(2)兩個問題。
2.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理解詞義:懇求,并有感情地朗讀1-4小節,注意讀出窮人懇求的語氣。 師:阿凡提是怎樣付飯錢的呢?
3.各組再讀讀課文,完成填空
巴依和卡子認為:吃了飯菜的( ),該付錢。那么,我讓巴依聽( ),也算( )。就這樣,阿凡提幫窮人解決了難題。
師: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阿范提狠狠地教訓了巴依和卡子。請同學們自己有感情地讀讀5-9小節,然后在組長的帶領下分角色朗讀課文。
4.分角色朗讀5-9小節。
。1)指名一組讀,自由評論。
。2)師生配合讀。
四、排演小品《飯錢》
師:我們學了《飯錢》這個故事,想不想排成小品來表演給大家看呢?我們來按劇本自導自演,分組排練?纯葱∨笥涯懿荒芨鶕适轮械牟煌巧,通過言行演出他們不同的人物特點。
五、教師總結。
通過這結課的學習使我們體會到了如何運用語言文字來具體反映人物的品行,學會了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能用小品的形式來展示課文的內容。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再接再厲,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和本領運用到今后的學習中。
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的要求:
1. 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語言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目的要求1、2
教學難點:目的要求3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胄抡n:
同學們,從小學到初中,我們學過不少吟詠四季的古詩。古詩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體畫面(春、秋、冬)。在每一幅畫面后,讓學生背屬于那個季節的詩句。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少了哪個季節。
生:沒有夏季。
師:很好。讓我們先背誦一下有關夏的詩吧。ㄉR背)。 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當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板書課題、作者。
。ǘ┳髡吆喗椋
梁衡,(1946——
。,山西霍縣人。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夏》教學設計1》。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發表的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文》《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合舉辦的'“心系中華”散文征文優秀獎。有散文三篇《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步曲》(三卷)《數理化通俗演義》(兩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誦讀文章時,同學們要在腦海里想象畫面,朗讀時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ㄋ模⿲W生自由放聲朗讀。
1. 掃清字詞障礙。對不識、不懂的字詞句,自由發問。
2. 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邊小結邊板書。
板書:景美 人勤} 贊美
緊張 熱烈 急促} 贊美
(五)精讀課文:
1. 齊讀第一段:
、龠@一句話中哪些詞語概括了夏的特點?
②它起什么作用?
2. 指名一生讀第二段。學生概括段意。哪些畫面突出了夏的特點?
3. 男生讀文章第三段:
、僬页霾捎脤Ρ仁址ǖ木渥。
②哪個句子呼應第二段。
4. 女生讀文章第四段:
①農民的辛勤體現在哪里?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豐碑》教案02-06
語文《師說》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