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5-03 09:12:5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合集)語文教案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2、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空間。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空間。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薄⒁龑W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2、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和比較,感受到漢字的有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同學們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一起到語文樂園去轉一轉吧!

  二、讀一讀,想一想

  1、師將每組字制作成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看看每組字有什么特點。

  2、生自由認讀字、詞,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加深對字型的感性認識,嘗試找出規律:

 。1)第一部分的字都有竹子頭,與竹子有關。

  (2)第二部分的字都有木字旁,與木頭有關。

  3、全班反饋,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4、你還能為每組再找幾個同偏旁的字嗎?

  5、你能再舉其他的形聲字的例子嗎?

  三、讀一讀

  1、生自由朗讀。

  2、通過朗讀,訓練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初步了解“的”與“地”的不同用法。

  3、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在讀中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四、讀一讀,想一想

  1、讓學生自由朗讀這兩段對話。

  2、指導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讀懂。

  在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讀懂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抓住關鍵詞“比不上”、“不及”、“又不象”讓學生體會。(讓學生感悟到要正確認識自己,既不應該自卑,也不應該自大。)

  3、采用讀演結合的方式,將小畫眉先前的自卑、難過與后來的自信對比,注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表達。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規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讀故事,交流讀書感受

  1、生結合插圖讀一讀故事,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試著講一講故事,引導積累語言。

  2、小組交流讀書感受,講一講小牛找朋友的故事。

  3、采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在小組里討論: 如果你看到這則征友啟示,你愿意當小牛的朋友嗎?

  4、全班交流:小牛能找到朋友嗎? 引導學生體會到小牛的征友啟示太為自己的需要考慮,沒有考慮到朋友的需要,沒有替對方著想。小牛如果在第2個、第3個、第4個“一起”前面加上“或者”二字,也許會找到許多朋友。

  5、讓學生續編故事。

  二、探究與發現

  1、放手讓學生觀察圖畫,讀一讀泡泡語中的提示,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觀察和思考。

  2、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發現與學習伙伴進行交流,在全班進行交流。

  3、讓學生利用字卡動手實踐,開展“我來擺”、“我來說”的活動,從中感悟規律,發現規律。(注意在教學中,可提示學生有的字作偏旁時,有些筆畫會發生一些變化,如“地”字)

  三、課外積累,積累生字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空間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充滿個性的名片,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空間 教學過程: 激發興趣 教師把學習的時空讓給孩子,創設多種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樂于表現自己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大膽創造,自信表現。 提供展示的空間 學生認真完成各自的作品之后,開展“名片交友”的游戲,讓學生之間互相欣賞彼此的作品,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復習學過的同偏旁的字;區別形近字;能正確拼讀音節,寫出詞語;鞏固要求會認的了;會用“常常”口頭造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會按先左后右的筆順規則寫字。

  課前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點擊放大

  第一課時

 。ㄍ瓿梢弧})

  一、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練習《復習三》的內容。板書:復習三)

  二、練習第一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1.指名讀題目,講清要求。

  2.出示小黑板(上面寫著“言字旁、絞絲旁、女字旁、口字旁”這四種偏旁),指名說出這四種偏旁的名稱。

  3.寫出帶有“言字旁、絞絲旁、女字旁、口字旁”這四種偏旁的字。(指名一人寫在小黑板上,其他人寫在書上。)

  提示:想一想這些偏旁跟什么有關呢?一邊想一邊寫,“言字旁”、“絞絲旁”每個偏旁寫三個字;“女”“口”每個偏旁寫兩個字。

  4.訂正小黑板上的字,并讀一讀。

  答案:

  言字旁——許、識、讓、說、話。

  絞絲旁——經、綠、紅、細。

  女——媽、好。

  口——葉、聽、叫、吹、響。

  三、練習第二題:讀一讀,比一比

  1.出示小黑板:

  日——目羊——樣本——木

  王——玉石——右向——響

  指名讀一讀。

  2.說一說每組后面的字與前面的字相比,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目”比“日”多一橫;“玉”比“王”多一個點;“本”比“木”多一橫;“樣”比“羊”多個木字旁!绊憽北取跋颉倍鄠口字旁;“右”的撇出頭,“石”的撇不出頭。)

  3.指名口頭組詞,區別字義。

  四、練習第三題:

  1.讀一讀題目。

  2.先自己小聲拼讀音節,再指名讀音節。

  3.看拼音寫詞語。

  4.訂正。

  五、練習第四題:讀一記

  1.出示小黑板,自己練習小聲讀。

  紅旗英雄集體白鴿燕子

  幫助結實勇敢殺害靜悄悄

  2.指名認讀,要讀正確。

  六、練習第五題:看圖說句子,用上“常!边@個詞

  1.讀一讀題目,講清題目要求。

  2.說一說“常常”是什么意思?和“天天”的意思一樣嗎?

  3.觀察第一幅圖。

  先給兩個小朋友起名字。(小明和小剛)

  說說他們在干什么?(小明和小剛給小樹澆水。)

  用上“常!边@個詞,這句話怎樣說?(小明和小剛常常給小樹澆水。)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小明和小剛經常給小樹澆水,不是只澆一兩次。)

  4.觀察第二幅圖。

  先給圖中的小女孩起個名字。(小蘭)

  說說小蘭在干什么?(小蘭幫媽媽洗碗。)

  用上“常!边@個詞,這句話怎樣說?(小蘭常常幫媽媽洗碗。)

  “小蘭幫媽媽洗碗”和“小蘭常常幫媽媽洗碗”這兩句話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七、練習第六題:讀一讀

  1.自己小聲練習讀。(提示: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拼拼上面的音節。讀的時候遇到標點符號要停頓。)

  2.指名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按先左后右的筆順規則寫字。

  一、引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練習寫字。下面我們先來認認幾個字。

  二、指導寫字

  1.出示卡片:打、快、很、輕、路、領,指名認讀。

  這幾個字都是左右兩部分組成的。按什么筆順規則來寫呢?(這一問不必回答)

  2.老師在田字格小黑板上逐個寫這六個字。要求學生仔細觀察。

  提問:左右兩部分組成的字,按什么筆順規則寫呢?(按先左后右的筆順規則寫。)

  3.指導寫“打”。

  (1)觀察范字。

  看看左右兩部分一樣寬嗎?(左窄右寬)

  再看看左右兩部分一樣高嗎?(左高右矮)

  接下來看一看每一筆寫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上。

  (2)老師示范。

  先寫左邊的.提手旁,提醒第三筆是“提”。再寫左邊的“丁”!岸 钡臋M寫在右半格橫中線上邊一點,豎鉤的收筆處與提手旁的下端在同一水平線上。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描兩下,臨寫四個。

  4.“快、很、輕、路、領”這五個字的指導方法、練習步驟與指導“打”字基本相同。要求學生先觀察好左右兩部分所占的比例,再看看左右兩部分是否一樣高,最后看清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按先左后右的筆順規則練習寫字。每個字描兩個,臨寫四個。

語文教案 篇3

  【內容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瀑布的詩歌,它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運用比喻手法,描寫了瀑布的特點,表現了作者葉圣陶對瀑布的贊美,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這組詩意象豐富,語言優美易讀易誦。

  【設計理念】

  通過朗讀品味詩中語言的優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借助音像資料讓學生對瀑布的特點有更深入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瀑布、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疊、喻”等生字,會寫“瀑、疊”等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詩,且能背誦。

  3.深入理解全詩,了解瀑布的特點。

  4.在學習中感受瀑布的美,激發對瀑布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重點難點】

  有感情朗讀全詩,了解瀑布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瀑布的熱愛及贊美之情,增強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配樂朗讀音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吟詩激趣,揭示課題

  1.出示李白的名詩《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提問:

  A.詩中重點描寫的是景物是什么?(瀑布)

  B.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觀察瀑布的?(遠望瀑布)

  C.在作者看來瀑布是什么樣子的呢?(像一條銀河)

  3.師述: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現代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的詩《瀑布》,看看在他的眼里瀑布又是怎樣的。(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全詩,認讀生字

  1.放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畫詞語,注意聽清楚字音。

  2.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全詩,要求讀通,讀順。

  3.指名朗讀。

  4.全班齊讀。

  三、細讀體會,質疑問難

  1.自由讀詩,分析對比。

  A.《瀑布》與《望廬山瀑布》在觀察角度上有什么異同?

  B.兩位作者在“瀑布是怎樣的”這個問題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2.小組交流,相互解疑。

  3.每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教師隨機點撥。

  A.《瀑布》與《望廬山瀑布》在觀察角度上有什么異同?

 。ɡ畎椎摹锻麖]山瀑布》觀察角度只

  教案《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瀑布》教案》,來自網!

  有一個就是遠望,但是在詩歌《瀑布》中,作者由三個角度對瀑布進行觀察和描寫,一是沒見瀑布,先聽其聲;二是遠望瀑布全身;三是在瀑布腳下仰望。)

  師述:請同學們用直線畫出說明作者觀察點的句子,讀一讀,細細體會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景物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按由遠而近的順序寫,這樣條理清楚。)

  B.兩位作者在“瀑布是怎樣的”這個問題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①作者認為瀑布的聲音既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師述:“疊疊”和“陣陣”是什么意思?結合課后第三題理解。

 。ㄟ@些疊詞強調事物數量多或出現次數頻繁。)

  師述:你能模仿一下瀑布的聲音嗎?

 。▽W生自由模仿,談感受,體會瀑布氣勢的雄偉,體會作者恰當的表述。)

  (②李白在遠望瀑布時,覺得瀑布像一條銀河,而葉圣陶先生,卻覺得瀑布像一道白銀。)

  師述:用“ ”線畫出打比方的句子,細細品讀,思考:你從這句話感受到什么?

  (恰當,不僅寫出了雪白的顏色,還寫出了其光澤。)

  ③葉圣陶先生在近處仰望瀑布,覺得瀑布像珍珠的屏,風吹來,它又如煙,如霧,如塵。

  播放關于瀑布的錄像,學生欣賞,結合情景理解課文。

 、艹鍪揪渥印皶r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彼伎紴槭裁礋、霧和塵之間用“,”而不用“、”呢?

 。ㄒ驗樗麄兪侨齻短語而不是詞語,即“好像煙一樣,好像霧一樣,好像塵一樣。)

  4.配上音樂有感情朗讀。

  5.用一句話贊美瀑布。

  四、總結寫法,激勵探索

  作者之所以能把瀑布描寫得如此美麗,如此壯觀,除了他能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敘述,還在于他能細心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并進行恰當的描寫。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技巧,那么我們就能把大自然里的美景盡收筆下。

  五、指導書寫,鞏固字詞

  1.教師范寫“瀑”和“襯”字,指導學生寫好筆畫,及衣字部,不要寫成示字部。

  2.學生練習書寫。

  六、作業

  1.抄寫字詞。

  2.把全詩背給父母聽。

  3.完成課后的詞語花籃。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酶、碳、冥、磁”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些什么,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揭示課題。

  1、前段時間,對天文愛好者來說發生了一件喜事,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對,“火星大沖”現象,能說說是怎么回事嗎?人們為什么對火星如此關注呢?

  2、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科學家認為太陽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這個問題爭論了一百多年。隨著航天技術的迅速發展,這個謎已經揭開了。本課要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板書課題10 宇宙生命之謎。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默讀課文,看到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ㄈ┥钊腴喿x。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存在”講了些什么?(找抓住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講。)

  2、討論交流明確:

 。1)宇宙是無限的。

 。2)哪些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這個天體又必須具備什么條件呢?

 。3)科學家首先對太陽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進行了分析

 。4)太陽系中惟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過對火星的考察,發現火星表面沒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還是個謎。

  3、你對課文中講到的哪些內容特別感興趣?為什么?

 。1)朗讀課文。

 。2)總結。

  我們通過學習這篇課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這是一個謎,這就需要我們現在努力學習,長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奧秘,親自去揭開這個謎,給人類提供更廣闊的生命空間。

 。ㄋ模┨骄繑U展。

  1、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載人航天技術等資料。

  2、教師展示相關圖片、錄像資料。

  三、教案點評:

  由學生感興趣的天文現象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真讀懂課文,通過自學、分組討論了解作者圍繞著“地球之外有沒有生命”所講的內容。繼續教育學生認識環保的重要性,保護好地球環境,讓我們的家園、讓大自然更美!

  四、探究活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載人航天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于宇宙進行著深入的研究。同學們,請你收集有關的最新材料,為自己今后探索宇宙的生命存在奠定基礎。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

  2. 訓練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浮現”“滿不在乎”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小紅軍和陳庚是怎么做的,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教材說明】

  這篇講讀課文記敘了陳庚同志回憶的一段往事:長征路上過草地的時候,一個小紅軍由于饑餓、疲憊,犧牲在馬背上。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倔強的小紅軍》這個感人的故事,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指名朗讀課文。(5名)

  二、理解課文內容

  1、齊讀第一自然段,想“往事”是指什么時候的事?

  2、陳庚同志是怎么談這件事?為什么會這樣呢?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小組討論: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4、饑餓、疲憊的小紅軍是什么樣子的?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描寫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5、指名讀一讀,你能從中體會出什么?(“穿著破鞋”“凍得又青又紅”告訴我們長征路上又苦又累“黃黃的小臉”告訴我們小紅軍很饑餓,營養缺乏)

  6、齊讀第3自然段。師小結:由此可知由于小紅軍長時間行軍,已經非常虛弱、疲憊了。此時,如果有一匹馬騎有一點東西吃該多好啊!可是陳庚將軍讓馬時,他是怎么做的?(小組討論:理解“滿不在乎”。為什么?在小紅軍身上是怎么體現得?用滿不在乎說一句話)

  7、小鬼為什么要這么做呢?為什么要和陳庚的馬比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師小結:小鬼為了讓陳庚同志放心,故意做出一付滿不在乎的樣子,好不連累陳庚,而陳庚卻堅決要他騎。他們都是為了他人而寧愿自己吃苦受累,多么令人感動啊!

  8、指名分角色朗讀三至十自然段,并進行朗讀指導。(出示投影片)“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吧”(語氣親切、誠懇)“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既滿不在乎又關心體貼)“那,我們一塊兒走吧”(既無可奈何有充滿關愛)“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要很堅決)

  9、想一想,小紅軍真的等同伴嗎?(不是)那他為什么不和陳庚一起走呢?

  10、再讀一遍(男女分讀)

  11、陳庚同志終于被小紅軍說服了,騎上馬先走了。默讀課文十一至十四自然段,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問題。(出示投影片)

  ⑴選擇正確的讀音硬邦邦(bāng bǎng)牛膝(qī xī)骨

 、脐惛T在馬上,為什么心情總是平靜不下來?

 、菑纳虾V州直至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的眼前。浮現的意思是:。用浮現說一句話:。跟陳庚打過交道的都是什么樣的孩子?

 、汝惛靼琢,他明白了什么?

  12、讀完這些內容,你覺得哪個地方最令人感動?(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師動情的小結:原來那鼓鼓的干糧袋裝的.不是青稞面,而是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一塊硬邦邦一點肉也沒有的骨頭。饑餓折磨著小紅軍,他一點力氣也沒有了,餓呀,他伸出小手在干糧袋里摸出一塊牛膝骨,他使勁的咬著,多想咬下一口呀,哪怕只一口,但骨頭太硬了,只能留下幾個牙印……(停一停接著說)就在這種情況下,小紅軍卻拒絕了陳庚的青稞面,怎能不令人感動。

  13、此時陳庚同志是這么做的呢?齊讀最后一段。請你體會一下,陳庚同志此時是怎樣的心情?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陳庚與小紅軍彼此關心的情誼。

  四、作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板書

  16 倔強的小紅軍

  陳賡:(關心愛護小同志)讓馬 拒絕 和馬賽跑

  小紅軍:(倔強、不連累別人)一塊走 等同伴 送青稞面 鼓鼓的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能正確、較快地閱讀課文,并能一邊讀一邊想,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知道神筆神在哪里,馬良用神筆為窮人做了哪些好事。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筆,你會做些什么?有一個叫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筆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31課《神筆馬良》。(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出示自學思考題。

 、佥p聲讀課文,讀懂每一段話的意思。

 、谒伎迹厚R良用神筆為人們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興趣?

 、蹌澇霾欢牡胤。

  三、檢查自學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

  2.交流自學思考題②題。

 。R良用神筆為人們做了4件事:①畫了一頭大耕牛。②在監獄墻上畫門救出窮人。③為農民畫水車。④畫大海、金山、大船、風,使大官沉到海底,為民除害。)

  四、質疑

  哪些地方讀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來。(師生討論)

  五、討論

  如果你得到了這支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能力,各抒己見。)

  六、總結

  1.同學們一個個不是馬良,勝似馬良,你們的美好愿望一定會實現。讓我們把馬良的言行牢記在心間。讀一讀你喜歡的'課文內容。(指名有感情讀課文。)

  2.你應向馬良學習什么?(熱愛勞動人民,嫉惡如仇。)

  七、作業

  l.熟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了解馬良用神筆做了哪些事和他為什么做這些事情。通過討論交流理解重點內容,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突破難點。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合理展開想象的能力,使學生受到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培養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道德教育。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衣字旁(衤)”;理解“彩虹、梳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與討論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我”是一個有著豐富想象力的孩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聯想力和想象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衣字旁(衤)”;理解“彩虹、梳頭”等詞語。

  2.正確、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我”是一個有著豐富想象力的孩子。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培養聯想力和想象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大家見過彩虹嗎?彩虹是大氣中的一種光學現象,一般出現在雨后。當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光線被折射或反射,就在天空中形成了拱形的七彩光譜。美麗的彩虹像一座橋,文中的“我”站在彩虹橋上,都做了些什么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彩虹》去看看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平舌音“座、灑”,翹舌音“照”,后鼻音“興、成”,輕聲“著”和鼻音“那、拿”。

  2 .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高”時,可以結合圖片;學習“那、著、興、千、成”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座、拿”時,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著:姑娘羞答答,出門去看花。省事不帶傘,大雨淋著她。

  興:六個小伙伴,興致不一般。紅旗高高舉,帶頭把活干。

  千:丁丁學識字,十千干不識。媽媽親手教,于今還尤記。

  加一加示例:

  廣+座=座

  合+手=拿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那”的左部撇宜伸展,右部豎為懸針豎。

  “到”左下的“土”末橫變提,右部豎短,豎鉤長而直。

  “高”的點要寫在豎中線上,中間兩“口”要扁小些。

  “興”的三點一橫要寫得長一些。

  “千”的撇稍短,橫稍長,豎在豎中線上。

  “成”的第二筆為豎撇,斜鉤起筆較高,宜伸長。

  易錯提示:

  “到”左邊的最后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橫;右邊最后一筆是豎鉤,不要寫成豎。

  “那”右邊的是包耳旁“阝”,不要寫成單耳刀“卩”。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那:哪(哪里)-娜(婀娜)-挪(挪動)

  至:到(到來)-侄(侄子)-致(致意)

  成:盛(盛開)-誠(誠實)-城(城市)

  (4)多音字辨析。

  興

  xìnɡ:高興 興致勃勃

  xīnɡ:興奮 興師動眾

  挑

  tiāo:挑水 挑肥揀瘦

  tiǎo:挑戰 挑撥離間

  辨析:“挑”在表示“挑選”“用扁擔等東西搬運”等意思時,讀tiāo;在表示“用竹竿等的'一頭支起”“挑撥,挑動”等意思時,讀tiǎo。

  (5)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引導學生思考“我”想做哪些事,希望誰高興呢?

  2.學生自由交流這個問題。

  明確:“我”想用澆花的水壺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澆田。“我”希望爸爸高興。

  “我”想拿梳頭用的鏡子走到橋上,天上就會多一個月亮照著媽媽梳頭。“我”希望媽媽高興。

  “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掛在彩虹上,坐著蕩來蕩去,花裙子變成彩云飄來飄去。“我”希望哥哥高興。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文中的“我”充滿童真童趣,想為爸爸減負擔,想幫媽媽變漂亮,想讓哥哥更開心,真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園地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