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2-27 08:48:4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匯總(6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把內容寫準確、寫形象的方法。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并在讀中欣賞、感悟珍珠泉的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理解并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并背誦指定段落。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把內容寫準確,寫形象的方法。

  第一課時

  四、教學目標

自學生字,檢查預習,理解詞語,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們看見過泉水嗎?在哪里見過描述一下。

  2.老師帶領大家去作者的家鄉珍珠泉看一看。

 、倥錁方處煼蹲x。

 、谡埻瑢W們閉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蹎栴}:你想到了什么?描寫一下這是一幅什么樣的圖畫?然后用一個字來概括。

  (創設情境發展想像)

 。ǘ┳宰x課文

  1.預習課文

  ①通過字典、詞典、結合上下文、換近義詞等方法,自學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谔岢霾欢膯栴}。

  2.檢查預習

 、俨樽衷~,教師抽讀。

  ②不理解的字詞全班幫助解決。

 、坌〗M進行朗讀比賽(是否正確流利)。

 、芨鶕䦟W生質疑解疑。

  ⑤文章都從哪幾方面描寫珍珠泉?讀后說說體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課下作業:

  下節課我們全班同學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請選擇你認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學做介紹。自由結合小組合作。可以有配樂、有圖畫、導游做介紹、游客談感受。(通過動手、動口、配樂以及小組合作使學生理解文中的語言美,學會欣賞美、表現美。)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分析:

  這是一篇小通訊,記者用特寫的鏡頭記錄了神舟五號宇航員出征前的場景。學生有了前面幾篇新聞的學習基礎,所以這篇通訊打算一課時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前準備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照片和錄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充滿民族自豪感,描寫、議論、抒情中洋溢豪情。學習時應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還可以借助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組織學生課后收集并交流航天資料,辦手抄報,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的熱情。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航天員出征的深刻意義。

  2、體會并學習點面結合、突出重點的場面描寫方法。

  3、指認并體會文中恰當的議論抒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難點

  1、明白楊利偉作為一名宇航員所應具備的優秀素質。

  2、場面描寫的作用以及寫法

  3、民族自豪感的內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

  教法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學習為主。

  課前準備

  掃清文字障礙,熟讀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出征才稱得上是偉大的出征呢?

  1、展示楊利偉、“神五”圖片。大家還記得他是誰嗎?

  2、出示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從這些事件中,你發現什么?

  3、出示中國航天史中大事件,你從這些事件中又感受到什么?

  4、師述:

  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時,中國歷史上的第一艘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升空,這標志著中國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國的行列。作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38歲的楊利偉成為第431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這一天,多少炎黃子孫翹首以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激動人心的歷史一刻吧!

  5、學生懷著激動的心情初讀課文,了解那激動的一刻。

  6、請學生用一句話概括這一則新聞的主要內容,并說說聽完這則新聞之后的感受。

 。ń涣髅鞔_:內容——“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出征場面。感受——重在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走近人物

  主人公楊利偉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征著中國走向太空的成功。下面讓我們一塊走近人物楊利偉,感受他的風采。文中是怎么描寫的?你能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找到嗎?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點?請筆畫出來。

  1、學生快速閱讀文章,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加以分析,作好圈點勾畫,準備交流。

  2、同桌交流討論,教師巡視,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切忌對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種結論都必須有依據和自己的分析。(重點在“受命”、“踏上征程”兩個場面中)

  3、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楊利偉作為中國航天第一人的風采。

 。1)、本文只寫了楊利偉出征前半個小時內發生的事,仔細閱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共寫了幾個場景?能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嗎?

 。2)、文中哪些語句表現出楊利偉是一位綜合素質優秀的航天員?讀中體會

  (步伐的從容而穩健;神態是微笑和深情;敬禮的標準;心情的激動以及插敘中的概括介紹。)

  師:其實這些素質是每一個成功人士的都應具有,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3)、師:神五的成功發射已經載入歷史,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偉大的英雄們締造的偉大的時刻,請看20xx年“感動中國”評選組委會授予獲獎人物楊利偉的頒獎辭:

  那一刻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會感覺到他注視地球的目光。他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征著中國走向太空的成功。作為中華飛天第一人,作為中國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歷史銘記。成就這光彩人生的,是他訓練中堅韌執著,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這也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精神,這精神開啟了中國人的太空時代,還將成就我們民族更多更美好的夢想。

  (4)老師充滿激情的介紹:

  楊利偉1996年起參加航天員選拔,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5年多訓練,他以優秀的成績完成了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并最終從眾多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員。

  面對如振動、沖擊、噪聲、失重、超重、宇宙輻射、高真空、晝夜節律變化、劇烈的溫度變化等惡劣的太空環境,楊利偉要承受的超負荷心理、工作壓力可想而知。這些環境因素會導致心血管系統功能紊亂、骨骼與肌肉結構和功能變化、睡眠周期紊亂、航天運動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醫學和心理方面的問題。

  此外,楊利偉更需面對一旦發射失敗可能會失去生命的危險。但是,載負著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這位中國人的首位“太空使者”,還是憑借自身超人的素質和勇氣,最終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5)、找出文中議論性的語句,說一說其作用。(這是一次…..)學生依據思考題閱讀文本進行體會其含義。

  4、教師小結:

  雖然課文中沒有多少直接贊揚楊利偉的話,但從細微處看,他從容穩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對國旗深情的注目都顯出了他的精神氣質。這種從細微處著手寫人物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三、送英雄出征

  作為舉世矚目的壯行,全世界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國籍,不同語言的人都在關注,更不用說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了,讓我們來關注一下送行的人們吧!

  1、學生思考:有哪些人來為楊利偉送行?他們各自態度是怎樣的'?這么多人來送行說明了什么?

  討論明確:

  送行人有教練、專家們、少先隊員、軍樂隊員、少數民族少女、落選的戰友等,他們的心情都無比激動,都懷著一個共同的期待——為英雄送行。送行人數眾多表現出人物對英雄出征的重視,表現了人們因中國人的飛天夢即將實現的激動、高興,表現了人們對英雄出征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美好祝愿。

  2、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員,你最想對楊利偉說的送行語是什么?請用最簡短最動情的語言來表達吧。ㄏ却_定自己的 身份,再設身處地地思考)

  基本的要求是:

 。1)內容要切合特定的場合;

 。2)措辭要切合自己的身份;

  (3)語言要求形象、生動、精彩,能給人深刻的印象;

 。4)篇幅要簡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他人的閃光點,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四、探究質疑

  訓練中的堅韌執著,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楊利偉的光彩人生。而體裁上的獨特和選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精彩文章。下面我們將就這則新聞的體裁與選材進一步來探究幾個問題。

  1、與我們所讀過的消息、通訊相比,有何獨特之處?

  2、這種獨特性賦予了這則新聞什么樣的優點?

  討論明確:

  既非一般意義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訊;它比消息要更豐富、生動,又比通訊更集中。作者抓住一個場面的速寫的形式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道,這樣內容更集中,表現手段和表達方式更為豐富多樣。

  五、品味鑒賞

  因為抓住一個場面以速寫形式報道事件,于是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運用具有了鮮明的特色。一起來欣賞一下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吧!

  1、教師展示例句讓學生好好揣摩,領會可從蘊含的情感、表達方式、修辭、語言的精煉等角度來賞析。

  例如:

  ①“快看!我們的航天員來了……”

  這一句普通的話語卻飽含了豐富的情感,“我們的”這一個限制語中充盈著無比的自豪和激動。

  ②隨著楊利偉標準的軍禮,中國第一代航天員的奪人風采,瞬間便定格在記者們的鏡頭里,定格在共和國的航天員上,定格在人類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這是一個記敘、描寫和抒情、議論高度融合的句子,三個“定格”構成排比,一層進一層地揭示了楊利偉這個軍禮所象征的歷史意義。

  2、學生再讀課文,勾畫美的語句,與同學交流。

  3、課文中類似的句子還很多,同學們課后還應反復的誦讀、細細的品味。

  六、課后學習

  描寫一個場面,要求:

  ①要寫出場面的特點;②注意點面結合,于細微處寫人物;③注意借鑒本文語言特色。

  七、小結語:

  今天,我們一塊重溫了“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的偉大歷史時刻。這次壯舉成功了,我們中國從此步入了世界航天大國之列。讓我們同英雄楊利偉一起向我們偉大的祖國敬禮吧!(在“歌曲《五星紅旗》”的嘹亮的歌聲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師生同唱歌曲《五星紅旗》結束。

  板書設計:

  4、偉大的出征

  等待送行 莊嚴出征

  站滿 從容穩健的步伐

  激動 洪亮的報告聲 (果斷、從容、)

  渴望 標準的軍禮

  愛國的情懷

  附:

  1、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

  第一顆人造衛星:前蘇聯于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衛星一號"人造地球衛星,是世界上第一顆在地球軌道運行的人造衛星。

  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前蘇聯于1961年4月12日發射的"東方紅"宇宙飛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繞地球軌道飛行的載人飛船。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前蘇聯著名宇航員加加林。

  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載人飛船:1969年7月20日,美"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著陸的載人飛船。

  第一個登月的人:美國的艾德林?康世朗林斯。

  2、中國航天史中大事件: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1990年4月7日,中國"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制的"亞洲一號"衛星。

  1998年7月18日,長征火箭首發歐洲國家制造的通信衛星成功。

  20xx年12月30日,成功發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

  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宇航員"。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成語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經常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他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異于“坐井觀天”啊。因此,進行本課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教學內容:

  成語故事《坐井觀天》,讓學生懂得目光短淺,眼界狹小,見識就會有限的道理。我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理解句子意思,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從故事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還可以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續編故事:要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讀、質疑、討論、評價、想象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隨文識字,隨文理解和掌握 “井沿 大話 弄錯 無邊無際”等詞語,識字“沿 際” ,學習把反問句改成肯定句。

  2、正確、流利、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研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理解他們不同觀點的原因,從中明白道理。

  4、展開想象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教學重點:

  1、隨文識字,隨文理解和掌握 “井沿 大話 弄錯 無邊無際”等詞語,識字“沿、際”,學習把反問句改成肯定句。

  2、正確、流利、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研讀青蛙和小鳥之間的對話,理解他們不同觀點的原因,從中明白道理。

  2、展開想象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教學方法:

  新授講解法 讀書指導法 示范演示法 練習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小青蛙、小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為了獎勵你們這些聰明的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嗎?從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著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從來沒有出去過,就這樣平靜地生活了很久。終于有一天,飛來了一只小鳥,落在井沿上,它們倆發生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教師出示第1張有課題的幻燈片)

  (設計意圖:本課內容充滿童趣,談話直奔課文主旨,吸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2)教師引入:通過預習請你看圖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在干什么?(教師出示第2張有圖片和問題的幻燈片)

  (3)(教師出示第3張有學法指導的幻燈片)讀課文溫馨提示: 1邊讀邊標出自然段。2圈出生字詞,把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直到讀通為止。3讀課文講故事。

  二、認讀字詞:

  1、(教師出示第4張有生字的幻燈片)檢查學生預習生字情況:信、抬、際、沿、蛙、錯、答、還,其中重點指導“沿”和“還”這兩個字。教師用換偏旁的方法引導學生記憶生字,然后提問:哪幾個字需要老師指導書寫,啟發學生的思維,最后指導學生提出的字的寫法。

  2、(教師出示第5張認讀詞語的幻燈片)教師采用摘蘋果的活動引導學生認讀詞語:坐井觀天、口渴、喝水、無邊無際、朋友、小鳥、青蛙、井沿、相信。學生認讀詞語積極性很高,每認識一個詞語蘋果就會掉下來。

  三、整體感知:

  1、講解課文,教師提問:課文中講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教師接著追問小鳥在哪里呢?(天空)(教師出示第6張有青蛙和小鳥的幻燈片)

  2、那么小鳥從哪兒來呢?(從天上飛來,落在井沿上)教師接著追問:小鳥落在井沿上,這個“落”可以換成什么字?什么是“井沿”?你還可以說出“河沿”是什么意思嗎?(教師出示第6張后半部分幻燈片引導學生理解這幾個問題)教師出示指圖理解。

  過渡:它們倆碰到一起是怎么爭論的呢?請同學們拿起筆,再次小聲讀讀課文,用—— “”劃出青蛙的話,用“﹏”劃出小鳥的話。

  3、教師根據學生閱讀情況引導學生分角色讀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教師出示第7張有青蛙和小鳥對話的幻燈片)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鼻嗤苷f:“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4、對話導讀,理解:(教師出示第8張——11張青蛙和小鳥情景對話的幻燈片)

  【出示第一次對話】(教師出示第8張青蛙和小鳥情景對話的幻燈片)

 、僬埻瑢W們自由讀一讀第二段和第三段,你從這次對話中知道了什么?

 、诩偃缒闶沁@只小鳥,飛了一百多里,你會有什么感覺?所以小鳥的話要讀出又累又渴的感覺。誰來試試?

 、矍嗤苷f的話是個什么句子?要讀出奇怪的問的語氣。 誰來讀讀?

 、1、2組讀青蛙的話,3、4組讀小鳥的話,老師來敘述。

  過渡:青蛙聽小鳥說飛了一百多里,覺得更奇怪了,而且一點兒也不相信,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第二次對話。

  【出示第二次對話】(教師出示第9-10張青蛙和小鳥情景對話的幻燈片)

  ①誰找出他們的第二次對話讀讀?師播放第九張幻燈片出示它們的第二次對話情景。

 、趶倪@次對話中,你知道青蛙認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小鳥眼中的天是什么樣子的?(無邊無際,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還認為小鳥是在說大話,說大話是什么意思?就是空話、吹牛、說假話。青蛙一點兒也不相信小鳥的話。

  ③教師指導朗讀:青蛙的話應該怎么讀?(讀出不相信的語氣)-------指名讀,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誠懇的語氣。-----------指名讀。師帶讀-----------分男女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過渡:一個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個認為天無邊無際,而且誰也不肯讓輸,你們瞧!

  【出示第三次對話】(教師出示第11張青蛙和小鳥情景對話的幻燈片)

 、1、2組齊讀青蛙的話,3、4組齊讀小鳥的話。

 、谠俅卫首x第三次對話交流: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它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教師出示第12張幻燈片)指導學生弄清楚青蛙的笑是“自信愚蠢”,小鳥的笑是“真誠善意”;(教師出示第13張幻燈片)再次朗讀第三次對話指導學生用“一……就……” 情景說話。學生用“一……就……” 情景說話“他一笑大牙就露出來了”,學生說話情趣高漲,不會害怕說話練習。

 、(教師出示第14張幻燈片)引導學生再次細讀課文,指導學生學會質疑解答:a青蛙和小鳥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天大天小的事)b青蛙認為天有多大?(只有井口那么大)c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無邊無際,大得很)d它倆誰說得對?(小鳥說得對)e替它倆找一找原因,為什么它們的認識不同?(因為小鳥整天在天上飛,知道天無邊無際大得很。青蛙整天坐在井里,只能看見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

  5、小實驗:

  我們先來做個小實驗,把書卷起來,卷成一個紙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說。我們的視線被紙筒擋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師生小結:青蛙不就是這樣嗎?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視線被井壁擋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四、啟發想象:

  1、(教師出示第15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想象:小鳥飛過哪些地方,想一想它會看到過些什么?

  2、(教師出示第16張幻燈片)啟發學生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它可能會看到些什么?青蛙會對小鳥說一些什么?

  3、(教師出示第17張幻燈片)引導學生看圖片知道青蛙跳出井口會說:“哇,天空真是這么大!外面的世界這么精彩!謝謝你小鳥!”小鳥會說: “不用謝!我們還是好朋友呢!”

  五、交流感悟:

  1、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學了這則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教師出示第18張幻燈片)學生只要說出“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钡囊馑季涂梢浴

  2、(教師出示第19張幻燈片)再次引導學生思維拓展交流感悟:我們看人看事要把目光放得遠一些,這樣才能看得清,看得準。不要像課文中的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目光短淺,管中窺豹。

  3、教師小結: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要多到外面的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還要善于聽取別人意見。這樣,你將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六、作業拓展:

  1、(教師出示第20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比較句子表達的意思的不同。

  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2、(教師出示第21張幻燈片)布置課后作業:

  (1)請同學們回家讀一讀畫蛇添足、守株待兔、拔苗助長、狐假虎威等寓言成語故事明白道理。(2)請小朋友把故事展開想象講給爸爸媽媽聽,還要說一說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七、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見多識廣

  展開想象講故事

  青蛙:見識短淺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闭J識到地球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培養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渤醪搅私猸h境惡化、人口劇增、資源匱乏是當前地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樹立環境憂患意識。

  ⒊了解并關注家鄉的生態環境,初步學會開展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的基本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同學們,去年冬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只有一個地球》,你還記得宇航員在太空遨游時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嗎?(學生思考回答)

  是啊,我們生存的地球實在是太可愛了,它無私地為我們提供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像一位偉大的母親,為我們這些兒女奉獻了自己的一切。那么我們這些做兒女的,應當如何來報答地球母親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

  二、教學活動

  活動一:感悟地球的奉獻

  ⒈播放《只有一個地球》課文,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地球為人類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和資源。

  ⒉以教材上的水、森林、礦產資源為范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閑娛樂生活,來說說地球給我們提供了什么。

  活動二:論證地球是人類的家園

 、被顒訙蕚洌菏占恍┯嘘P其他星球基本概況(溫度、水分、氧氣)的資料,分發給學生,為課堂討論做準備。

 、惨龑W生圍繞我們能否找到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一話題展開討論。⑴月球和火星的溫度、大氣含氧量和水分善能否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⑵如果學生還提到其他星球,老師可以簡單介紹其他星球的基本概況。也可布置學生自己在課后查閱資料,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车侥壳盀橹,除了地球之外,我們還沒有找到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其他星球。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人為地創造出一個適合人類長期生存與發展的第二個空間呢?

 、抛寣W生說一說他們的大膽假設和想象,其他學生對此提出質疑。

  ⑵老師介紹“生物圈2號”實驗基地的相關情況。

 、醋寣W生說一說他們對“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的感想,老師加以總結。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條理、有重點地記敘一次集體活動。

  2、關注整個活動場景,寫一寫同學的動作、神態、語言。

  3、把這次活動中的體會寫下來。

  教學重點

  怎樣把事例寫具體,通過事例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難點

  關注整個活動場景,寫一寫同學的動作、神態、語言。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題

  “祖國在我心中”朗誦會、學校運動會、六一兒童節演出、植樹、端午節看龍舟、看望孤寡老人……這些校內外活動,你參加過哪些?

  選一次活動寫下來,和同學分享你的經歷。板書課題。(板書:多彩的活動)

  二、拓展思路

  回憶一下,校園生活我們經歷了哪些活動?

  1、讓學生說說進入印象最深的活動。

  2、總結學生發言。【課件出示2】

  體育競技類:拔河、跳繩、接力賽、游泳,騎馬、攀巖、固棋……

  文藝演出類:合唱、課本劇表演、啦啦隊表演、集體舞……

  公益慈善類:看望老人、植樹、與參加兒童聯誼、廣場清潔、愛心助學……

  民俗活動類:賽龍舟、包粽子比賽、寫春聯、踏青、元宵燈會…

  校園生活類:開學典禮、課間操、校運會。

  3、本次習作的主題是“多彩的活動”。根據教材的提示,這里的“活動”主要指校內外舉辦的各種集體活動;顒佑懈鞣N內容和形式,自然也有多樣的意義。參與一次活動,以幫助我們增加一種新的生命體驗,或許是鍛煉能力展示自我風采,或許是走近他人陌生世界,或許是開闊眼界汲取文化養料,或許是放飛心靈體會快意人生;顒油窃趨⑴c過程中逐漸有所領悟的。是否領悟到活動的意義,對意義的領悟程度有多深,只有那些讓我們印象深刻、真正有所感悟的活動,才能進入選材的視野。我們可以充分挖掘記憶寶庫里的相關資源,以“集體活動”為關鍵詞搜索能夠喚醒體驗的各種材料,然后篩選、確定寫作的材料,繼而思考、提煉材料的意義。

  三、明確觀察角度

  首先,要明確觀察角度。“我”可能是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或者旁觀者。如果是參與者,則對自己在活動中的具體表自己與周圍其他人的互動更為關注;如果是旁觀者,觀察的對象更多元化,能從流程面、細節等各個方面記錄所見所聞以及由此產生的感受。從特定角度對活動進行細致的觀察和真切的體驗,才能產生對活動意義的獨特感悟。接著回顧活動的全過程,分解出過程中的具體階段。我們可以根據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用流程圖整體呈現活動的概貌。

  然后從特定角度回顧活動過程中的具體情景,把印象最深刻的、感受烈、觀察到的信息最豐富的階段確定為寫作的重點階段,這個階段通常也是活動的高潮階段,比如氣氛最緊張時、感情最熱烈時、場面最宏大時等。

  最后,圍繞中心確定記敘的順序?梢皂様,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敘述活動的先后過程;也可以倒敘,把活動的結果或者活動中某一個階段提到開頭去寫,再來回顧活動的起因和經過。

  四、回顧活動,確定中心與材料

  1、通過對話交流喚醒學生【課件出示3】

 。1)這是哪一次活動

 。2)活動的主題是什么?

 。3)是活動哪一個階段的場面?

 。4)這個場面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了嗎?為什么?

 。5)你在這次活動中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6)如今再看到這個場面,有何感受?

  (7)哪一點讓你產生了這個感受?

 。6)如今再看到這個場面,有何感受?

 。7)哪一點讓你產生了這個感受?

  2、整合師生對話的內容,明確題意:選擇親身經歷的一次活動,寫出在活動中見所聞所感,突出“難忘”這個特點;“難忘”的原因在記錄見聞感受的基礎上,提煉即為文章的中心。

  完成了以上任務,基本可以做到寫作有中心、材料具體、思路有序了。如何達成重點地記敘一次集體活動”的要求呢?

  詳寫活動的重點階段,是必要的。我們可以在敘述之中穿插使用描寫的`表達方式,以具體、生動地再現重點階段的情景。

  想一想:這個階段的活動內容是什么?從整體上看同一時間同一環境中人們的活動有什么共性特點?這個場面讓人感受到什么樣的氣氛?

  場面的核心人物是誰?核心人物在活動中做了什么?說了什么?如果核心人物是“我“我”想了些什么?其他人在活動中有什么表現?他(們)的神態、動作、語言有什么?

  場面描寫是展開詳寫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對整體概況進行描寫,另一方面要關注細節,把人們共同活動的場面和特定人物的具體表現結合起來進行描寫,這樣就能使階段的寫作內容顯得具體、充實,同時也能呼應文中交代的相關活動背景。至于活動其他階段,則可以略寫,或者不寫。

  五、寫作實踐

  1、明確寫作要求【課件出示4】

 。1)寫清楚活動的過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為重點來寫。

 。2)寫活動場面時,既要關注整個場景,也要注意同學的表現,寫一寫他們的神態、動作、語言。

 。3)要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或體驗。

  2、具體指導:

  選材并在組內、班內交流素材和獨特的感受或體驗。

  3、初稿完成后,組織學生運用規范的修改符號互相批改,然后謄寫在作文本上。

 。1)習作前,學生讀一讀一篇優秀的例文《多彩的活動》(課前已經發到學生手中)

  【課件出示5—7】

  多彩的活動

  前不久,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優秀詩文誦讀比賽,老師選派王一、蘇明覺、李國棟和我代表班級參賽。

  當我們步入操場時,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歡聲如潮。同學們也個個眉開眼笑、神采飛揚。而我們四個人深知這次比賽的重要性,心中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一股無以名狀的緊張情緒油然而生,大伙兒都生怕比砸了。

  比賽開始了。隨著那熟悉的旋律在耳畔響起,蘇鈺款款地走向了舞臺中央,那專注的神情、那輕柔的動作和我們賽前彩排的絲毫沒有兩樣。頓時,我們心中都升騰起一絲信心,也增添了幾分勇氣。該我上場了,“記得有多少晴朗的白天,我們和老師漫步在校園,我們談理想,談生活,也談那無限美好的明天……”我手持話筒,一邊和著音樂的節拍,小心地走好腳下的每一步,一邊用心地讀好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就在這時,我和老師的目光不期而遇,他正朝我點頭微笑呢!頓時,我心里樂滋滋的,我想:我剛才的表現一定沒有讓老師失望。誦讀完畢,我們心里的那塊石頭總算可以放一放了。可我們還是擔心我們班的分數會不會讓老師滿意。開始報分數了,我們屏息凝視,側耳傾聽!皠偛帕1)班的得分是98、2分。”一聽得分,我們都樂開了花,因為我們是之前得分的班級。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很擔心,六(4)班會不會超越我們,果然不出所料,六(4)班的聲勢比我們大,得分是98、62分,區區0、42分就讓我們與一等獎失之交臂,我們很失望,也特別感到對不起老師,讓老師的心血付諸東流。但老師好像看透了我們的心事,和藹可親地說:“今天,我們班雖然只得個二等獎,但我們的四位選手都發揮出了水平,凡事盡力就行,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有集體,懂得上進,勝利的桂冠便指日可待!”“謝謝老師對我們的鼓勵,我們一定會努力,不會再讓您失望!”我在心里暗暗發誓。

  這次比賽雖然沒拿第一,但通過這次活動,我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游。爭到上游莫驕傲,還有英雄在前頭。”

 。2)讀完后,小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3)開始習作

  六、分享伙伴的作品。

  1、寫完后,和附近的同學交換看一看。

  2、互相批閱,提出自己的建議。

  3、聽同學建議,修改自己的作文。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作者關注社會、反特權、倡導平等民主意識的精神;

  2.學習掌握時事評論的寫法;

  3. 學習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掌握時事評論的寫法。

  2.難點: 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字詞

  擺譜 (擺門面或擺架子) 習以為常(常常作某件事,成了習慣) 烙lào印 鳴鑼開道(封建官吏出行時,前面有人敲鑼要行人讓路,F比喻為某事物的出現制造輿論) 肅靜回避(嚴肅寂靜,閑人避開) 淵源 (比喻事情的本原) 一視同仁(同一看待)

  二、課文研討:

  (一)研讀課文,回答:本課關注了什么社會現象?(練習一)

  ——“兩會”車隊以前可以一路綠燈,現在跟社會車輛一視同仁。

  (二)全文的中心論點在哪里?請在書上找出。

  ——北京對“兩會”車隊與社會車輛一視同仁,誰遇紅燈誰讓道,事情雖小意義深遠,體現的是交通法規面前無特權。

  (三)請用提綱形式梳理出作者分析這一現象的思路。(練習一。做這題首先要給全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次大意)

  ——1、教給學生概括層次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就是從段落的具體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質特征,達到對事物本質和規律性的認識。其思維步驟是:首先弄清全文的內容;再讀懂各自然段的內容,在正確地理解句與句、層與層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區別主次;最后用明確、完整、簡要的語句表述。

  常見的基本方法有:

 、僬洑w納法。就是從段落中摘錄現成句子作為段意。這是最簡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诜謱託w納法。用多層歸納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要先分好一個段落的層次,再弄清每層的意思,然后歸納這個段落的大意。

  ③歸納中心句。有許多段落往往找不到中心句。其實,沒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有個中心,它融合在字里行間。這就必須把中心歸納總結出來。

 、芸s句法。這種方法就是將段落的句子加以壓縮,即壓縮句子的次要意思。采用這種方法有時可以添加或改寫個別詞語。

  ——2、劃分層次,概括層次大意

  第一部分: 擺出新現象:今年北京對“兩會”車隊與社會車輛一視同仁。(③歸納中心句)

  第二部分: 逐層分析這一現象,論證它的正確性。(②分層歸納法)

  1、“兩會”車隊以前一路綠燈,讓市民生活受到干擾,是搞特殊化。(④縮句法)

  2、開好“兩會”并不是非得以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為代價的。(①摘錄歸納法)

  3、讓“兩會”車隊一路綠燈的慣例,帶上了特權、特殊化的烙印。(④縮句法)

  4、在法律和規則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必須遵守。(④縮句法)

  第三部分:結論。強調中心論點,并說明這樣做的好處。(③歸納中心句)

  ——3、本文總思路:

  提出問題(第一部分:擺出新現象)──分析問題“第二部分: 逐層論證它的正確性──解決問題 (第三部分:結論)

  (四)學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對今年北京對“兩會”車隊與社會車輛一視同仁的新現象作出評論,指出它反特權、倡導平等民主意識的重大意義。

  (五)這篇課文在論據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點?(練習三)

  1、來源廣泛,4個論據來自古今中外,支撐論點更有力。

  2、穿插使用,有簡(大家熟悉的)有繁(大家不熟悉的)。

  三、活動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學習第16頁知識短文《評事論理表見解》。

  【教學總結】

  根據學生認知的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設計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練習反饋五個環節。

  導入新課環節,組織語言,串聯20xx年發生的重大事件,進行情景式導入。20xx年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重提這些重大事件容易激發學生興趣,經過適當引導,可以很快進入時事評論的學習。

  整體感知環節,設計兩個問題:一個是本文關注了什么社會現象,一個是在原文中找出中心論點。這兩個問題緊緊的圍繞文體展開,抓住議論文三要素,提綱挈領,一發帶全身。培養學生文體意識,快速把握文本中心內容。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02-2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