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常用[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2、發現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積累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4、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德育目標: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課前準備
1、整理本組課文收集的相關資料。
2、搜集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學時數: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對生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準備
1、默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投影出示:
內容: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回憶本組學習的幾篇課文,瀏覽搜集的`資料,閱讀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說。
5、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三、暢所欲言
1、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2、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辯論。
四、總結評價
1、自我評價:自己在這節課中發言是否踴躍,表達是否清晰,態度是否大方,思維是否敏捷,與同學的交流、合作是否積極等。
2、學生評價:你認為這節課誰的表現?為什么?
3、教師評價:總結本節課中學生突出的優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三、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
五、謄寫作文,制作墻報
1、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直到滿意后再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資料,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專題的板報。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一、復習導入
1、讀詞語卡中的詞語。
2、聽寫其中的詞語。
二、我的發現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三、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b、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d、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e、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3、請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關于熱愛生命的名言,共同進行賞評。
4、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四、成語故事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第六組
教學內容本組教材以“鄉村生活”為主題,精讀課文有《鄉下人家》《古詩詞三首》,略讀課文有《牧場之家》《麥哨》。課后還安排了本冊教材的第二次綜合性學習。還有一個詞語盤點、一個學習園地。
教學目標
1、重視積累優美語言,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田園生活畫面。
2、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通過討論,交流對問題的看法和自己學習課文所懂得的道理。
教學難點進一步提高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繼續培養學生的默讀與自學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措施本單元教學按搜集資料、初步感知——課文具體解讀——讀練綜合運用的思路來組織教學。
教學時數。10—14課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教學一~三題。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練習4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根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知識來回答。
(3)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廣泛)
(4)小結:像這樣的句子叫俗語,它是為群眾所喜愛并廣泛使用的語句,有著具體的含義。
2.教學第二部分。
(1)生讀五個俗語,聽說過嗎?看看各自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說說意思。
(3)教師適當補充。作小結。
3.教學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語,請同學回憶生活中知道的.當地俗語。(交流、討論)
(2)指名說一說,評議。
(3)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現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養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指導讀準字音。
2.討論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3.生練說這些詞語的意思。(明白這些都是和中國傳統戲劇有關的詞語。)
4.讀講詞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5.學生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三題。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指導觀察書寫格式,指名說說書寫時哪些字需要特別注意的?提醒學生注意字的筆畫和間架結構。
4.練習描紅,及時小結。注意行款布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注意解釋時的態度,說話要通順連貫。
教學難點:表達是否流暢、準確。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指名讀題。
2.幫助弄清本次口語訓練的要求。
3.指導:
(1)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應該怎樣去解釋。
(2)分組分問題練說。
(3)從三中情況中任選一種,認真閱讀、領會,并想清是向誰解釋?解釋什么?怎樣解釋?
(4)推薦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4.反饋。
(1)指名說說被人誤會時是怎樣解釋的?
(2)說說本次口語交際訓練后有什么收獲?
(3)評議小結:說話的與其和態度要得體,說話要通順連貫,聲音要響亮,速度要適中。
教后小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看圖引入,揭示課題
1. 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圖描述畫面。
2. 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讀課文,勾出生字新詞,要求讀正確。
2. 再讀課文,要求讀通順。
3. 自學生字詞。
4. 默讀課文,邊讀邊批注。
三、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他的哪些事?
四、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感情
1. 默讀思考。用“—”畫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用“”畫出寫景優美或場面生動的`句子,不懂的地方用“?”標記,可用鉛筆在書上寫旁批。
2. 交流討論。
(1)讀了課文,你覺得閏土是個什么樣的少年?
學生自由發言,并在書上找相關內容說明。回答不全面可互相補充。同時進行朗讀的指導與訓練。
(閏土:機智勇敢、知識豐富、活潑可愛。)
(2)討論含義深刻的句子。
要求學生找出不理解的句子,盡量說出對句子的理解。
(3)學生質疑解疑,教師適當點撥。
五、體會人物描寫的方法
1. 從第1、第4段中找出描寫閏土外貌、動作的詞句,仔細品讀,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 試背第1段。
六、拓展延伸
1. 仿照文中第1段的寫法,寫一個人物片斷。
2. 課后閱讀魯迅作品《故鄉》。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師問:詩歌有什么特點?
① 詩歌的特點: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
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② 這幾首詩所寫的內容都與什么有關?(自然景物)
1.師配樂朗誦冰心的《紙船兒》。
2.讓生體會這首詩和上節課學的詩有什么不同。
3.師小結導入
剛才那位同學朗讀的是一首現代詩,它和古詩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們就來讀讀《白樺》這首詩,相信通過同學們的學習,就會明白的
今天我們來教《白樺》這首詩,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白樺長什么樣子,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就是白樺樹。
現在請大家翻開語文書第105業自由地讀詩歌
1、學習飽含感情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優美的句段。 2、反復誦讀,理解和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抒發的對森林工人的贊美之情。 3、學習森林工人默默奉獻、甘愿犧牲的精神。
然后邀請同學讀,把詩分分節
白樺”第一節寫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第二節寫了白樺在雪花中的美,第三節寫白樺在寂靜的朦朧中的美;第四節寫白樺在朝霞中的美。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本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稱的口吻,記敘了無名守林工人守林護林的動人事跡,贊美了守林工人默默奉獻、甘愿犧牲的精神,表達了守林工人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詩,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古詩,一般講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現代詩不像古詩那樣在字數和押韻上要求那么嚴格,它的寫法比較自由,句子長短自由,分為若干小節。
這時,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什么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體會到作者什么情感?
小組內討論交流五分鐘。
《白樺》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約,表現也一種高潔之美。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的美感。白樺那么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的美感。白樺那么高潔、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讀這首詩,除了感受詩歌意境的美之外,還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詩人對家鄉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中無名的守林工人,為了白樺林的安寧,日復一日、孤獨寂寞地生活在森林里,他和他的同伴們,心靈是多么的純潔,胸懷是多么的寬廣,品質是多么的高尚,精神是多么的可貴……他們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甘愿犧牲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交流自身愛看的有關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影視作品或故事.交流時做到內容空虛、表達流利.
2.從本組課文中學習一些寫作方法,從“描寫一個場景”“寫一篇文章或影視作品的梗概”中選擇一個角度進行寫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在這段時間里,俺們在課內外閱讀了不少有關毛澤東主席的故事,了解了這個偉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跡,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懷.你還看過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的電影、電視呢?
◆同學交流已看過的影視作品.
分組交流 在你們看過的'這些影視作品中,哪一部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讓俺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沒看過影視作品的話,也可以講述自身聽過或讀過的相關故事.可參考以下提示進行交流.
提示:
a.講清影視作品的名稱,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
b.講述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節,還可以談談自身的感想.
c.認真聽他人講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詢問.
全班交流 推薦同學在全班交流.
聽的同學要認真傾聽,給講述的同學評選出“內容空虛獎”“感受真實獎”“表達流利獎”等等.
拓展交流
◆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此時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其實,在當今社會也有許多令人感動的英雄事跡.假如你是一個攝影記者,你會拍攝俺們周圍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二、三課時習作
提煉寫作方法
回憶本單元課文中的一些寫作方法,如《開國大典》中,把開國大典的過程和場景寫得很清楚.
運用寫作方法
◆可以運用《開國大典》中描寫局面的方法,選取一個場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
a.師生一起回憶印象深刻的場景,要緊密結合同學的學校生活或社會生活.
b.要將局面描寫得真實、具體、清楚.
◆可以把你在課堂上介紹的一部影視作品或者一本書,以寫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紹給大家.
a.把你在口語交際課上講的或聽到的一部影視作品或一本書的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說一說,請同學提出意見.
b.根據同學意見進行修改.
進行寫作練習
從以上提供的兩個角度中任選一個進行寫作.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12-1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灰雀教案 小學語文灰雀教案及反思01-06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模板02-24
小學語文《詠柳》教案08-31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8-25
小學語文《趙州橋》教案08-25
小學語文《天馬》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