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神奇的九寨溝,在那兒有如詩如畫的自然風景,有許許多多的異獸珍禽,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走進這片神奇的土地,細細地欣賞,小學語文第七冊教案-九寨溝。
二、學習第三小節
1、請你自由輕聲讀第三小節,邊讀邊想象,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雪峰:
(1)指名讀
(2)我們一起來看看插入云霄的雪峰。(多媒體顯示)
(3)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什么?(板書:雪峰插云)
(4)這么雄偉的雪峰老師請男生來讀。(讀得真有氣勢)
湖泊:
(1)指名讀有關語句
(2)這么美的湖泊真想親眼看一看。(多媒體顯示)
(3)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得真仔細!你不僅看得仔細,還能用這么美的語言表達出來,真不簡單!)
引到森林(在這片原始森林里,樹木長得郁郁蔥蔥,許多樹長得又粗又高,真可謂古木參天。)(板書)
(4)這么美的湖泊能不能美美得讀一讀呢?
先自己練讀一下 指名一位好同學讀
(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如同進入了童話般的世界,真美!)
瀑布:
(1)你能通過讀向大家展示瀑布的雄偉嗎?
(2)讓我們來親眼看看瀑布,聽聽它的聲音,一定會讀得更好。(多媒體顯示)
(3)喜歡瀑布的同學一起來讀。(讀得真有氣勢)
3、剛才我們欣賞了水平如鏡的湖泊、雄偉壯觀的瀑布,這一動一靜就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示:平湖飛瀑(板書)
4、九寨 溝的山是美的、水是美的、森林是美的,連湖底的石塊也是美的,學到這兒,我也忍不住要來美 美地讀讀這一小節,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第七冊教案-九寨溝》。
5、想不想讀,敢不敢和老師比一比(生齊讀)(你們讀得真好,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三、學習第四小節
欣賞了插入云霄的雪峰、五彩繽紛的湖泊和壯觀的瀑布,我們繼續向縱深行進,四處林深葉茂,游人逐漸稀少。注意,這時你已經走到珍稀動物經常出沒的地區。在這里,你可能有幸結識哪些珍稀動物?
1、請你輕聲讀第四小節。
2、交流 看它們來了(逐個顯示動物)這是( ) 。
3、你最喜歡哪個?把寫這種動物的句子多讀幾遍,待會兒要請你當小導游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4、現在你們都是九寨溝的小播音員,正在向大家介紹九寨溝神奇的動物,你們能通過讀把游客都吸引到九寨溝來旅游嗎。如果你是老師,你認為請幾個人來讀這一節課文比較合適,為什么?
四、學習第五小節
1、剛才我們一起游覽了九寨溝,聽了小導游和播音員的熱情介紹,現在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2、是啊,九寨溝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怪不得到過九寨溝的游人看到這如詩如畫的美景都說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有機會,一定要親眼去看看!
五、欣賞歌曲
我國著名歌手容中爾甲看到九寨溝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請欣賞《神奇的九寨》。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2.學習詩中的比興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章法。
3.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認識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特點。
4.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重點難點]:
1.《詩經》六義及重章疊唱的手法是學習要點,賦、比、興手法的理解鑒別又是學習的難點。
2.詩歌所反映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用及《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是學習的要點。
3.有些詞句理解起來也可能有困難。
《詩經》因距今時代久遠(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詞句的理解歷來有分歧,今天閱讀理解起來在語言方面困難較大。我們在學習中首先要結合課文下面的注解預習課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反復熟讀課文直至背誦,透徹理解。學習的重點不必放在字詞句的逐一解釋上(但某些古漢語常用的實詞、虛詞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詞語、成語一定要掌握);重點應是學習掌握作品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所刻劃的人物形象,所運用的賦、比、興手法用及章法結構和停頓節奏等的藝術意味和藝術效果,從而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學時間]:一課時
[學習內容與步驟]
一、了解《詩經》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關于《詩經》的編集,漢代有兩種說法:①行人采詩說。②孔子刪詩說。近代學者一般認為刪詩說不可信 。 但根據《論語》中孔子所說:“吾自衛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確曾為《詩》正過樂。只不過至春秋后期新聲興起,古樂失傳,《詩三百》便只有歌詩流傳下來 ,成為今之所見的詩歌總集。
《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
①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③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其中有些詩,記載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歷史敘事詩。有些詩,用冷嘲熱諷的筆調形象地揭示出奴隸主貪婪成性、不勞而獲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聲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顯示了奴隸制崩潰時期奴隸們的覺醒。還有不少詩表現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
所謂《詩經》“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關于賦、比、興,宋代朱熹在《詩集傳》中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用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用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詩經》用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綿詞來狀物、擬聲、窮貌。“用少總多,情貌無遺”。此外 ,《詩經》在押韻上有的句句押韻,有的隔句押韻,有的一韻到底,有的中途轉韻,現代詩歌的用韻規律在《詩經》中幾乎都已經具備了。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于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用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后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二、學習《采薇》
1.學生朗讀,整體把握。
思考討論:這首詩表現了怎么樣的主題?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2.再讀詩歌,疏通詞句。
譯文:
野豌豆苗采幾把,一些豆苗已長大。說回家啊難回家,歲末又將來臨了。沒有屋來沒有家,只因匈奴太兇煞。沒有空閑坐下來,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幾把,豆苗柔嫩剛發芽。說回家啊難回家,心總憂愁總牽掛。憂心如焚烤艷陽,又餓又渴實難當。戰事難將帳安定,無人歸家問音訊。
野豌豆苗采幾把,豆苗莖葉老又硬。說回家啊難回家,轉眼又去半年了。朝廷差事不停遣,沒有一處可休閑。憂心積郁成久痛,只恐死訊往家送。
路邊何花爭嬌艷?白棣花開一片片。路邊何車真威武?將軍出征將路堵。戰車前方套上馬,四匹馬兒真高大。如此怎敢圖安樂?一月捷報一籮籮。
趨車策馬征四方,馬兒強健勢浩蕩。將軍樹威車旁立,兵士也靠車隱蔽。四馬雄威多整齊,雕弓箭袋不曾離。哪敢一日不戒備?匈奴戰事催人急。
想我當年出征日,楊柳春風真美麗。如今歸來返故里,卻是雪花紛飛時。行路遲緩路漫漫,又渴又餓不勝寒。無限傷悲在我心,誰人知曉嘆伶仃。
3.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第一章,寫士兵為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久久不得歸家,而產生的悲傷、厭戰和對外族的仇恨。首四句,用薇菜漸次生長和時間的推移來起興,來表達士兵久役于外不得歸家的怨敵、思家與盼歸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啟居”是這一心情產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話說:“古者戍役,兩朞而還。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復留備秋,至過十一月而歸。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詩集傳》)這段話告訴我們,當時的兵役制度是二年為期限,可是本詩中的戰士的服役看上去沒有期限,士兵歸家變得遙遙無期,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滿和對家鄉更強烈的思念。用下幾章都是圍繞著這個基調敘寫的。
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朱熹在《詩集傳》中說“言戍人念歸期之遠,而憂勞之甚,然戍事未已,則無人可使歸而問其室家之安否也。”詩仍用薇菜逐漸長得柔嫩、粗硬起興,暗示時間流逝,易年更歲,可是役期卻無止境,軍旅生活又異常痛苦,轉戰不止,饑渴勞頓。而“靡使歸聘”和“我行不來”,則表達了邊關和故鄉相隔萬里,關山阻斷,音訊全無,由此而引發的強烈的思歸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事。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上的對戰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魚服、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實處。從而進一步強調了正是因為戰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為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心切。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過出生入死的戰斗之后,戰爭的幸存者終于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沒有寫士卒勝利后的喜悅,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磨難之后內心深處的凄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歸鄉的路依然那么艱難。
4.明確特點,熟讀成誦。
從藝術上講這首詩很有特點。
首先,詩歌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來展現生活圖景,比如,對戰爭場面的描寫,并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車、戰馬,寫象弭、魚服,寫勞累奔波,寫饑渴難當,但我們通過這些描寫可用想見戰爭的殘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齋詩話》里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用樂景寫哀,用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再次,是它的旋律協調,音節和諧,一唱三嘆,詩的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復吟唱,一方面用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之美。
三、布置作業:
完成《學習與評價》相關練習。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共有六段,主要寫了達爾文小時候喜歡小動物,有一次,一只小松鼠爬到他身上玩,他一動不動地站著,不傷害小松鼠。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新詞,了解達爾文怎樣喜歡小動物。
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教師查找、搜集有關達爾文和《進化論》的資料,以便深入淺出地給學生作些介紹,使學生對達爾文有初步了解。
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反映第四和第五段內容的放大掛圖、朗讀課文的錄音帶、實物投影儀或抄有課文的小黑板。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在自讀課文時勾出生字,讀準字音,教師廣泛抽讀,師生共同糾正錯誤讀音。注意“住、穿”都是翹舌音。
識記本課生字可以采用多種辦法。
“百、科、住、壞”等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百”是“一”加“白”。
“物”可用部件組合的方法幫助記憶,是“牛字旁”加“忽”字的上半部分。
“穿”可用“洞穴里面有顆牙”幫助識記。
2.寫字教學
本課多數生字是左窄右寬的字,要指導學生注意字的各部分的比例,把字寫勻稱。
“穿”的上部分“”要寫得扁寬一點,下面的“牙”寫得略微瘦長一些,總體形狀是“”。
“壞”左右兩部分,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三)詞句教學
課文第四段的第一句是個比喻句,教學時不要跟學生講修辭術語,但要幫助學生理解。先讓學生多讀幾遍整句話,然后通過看圖、聯系生活,認識到樹干是棕色粗糙、一動不動的,從而明白達爾文那天的樣子正像一根樹干。第二句和第三句要引導學生注意表示小松鼠動作的詞,如“跑、爬、蹲、看、翹”等,要通過讀來理解、體會小松鼠的活潑可愛。第五段兩句話表現了松鼠媽媽的擔心、著急。“急壞了”可讓學生換個說法來理解,如換成“非常著急”“急得不得了”等,再通過練習朗讀進一步體會。
(四)朗讀指導
本課的朗讀指導可結合重點句的理解進行,指導學生讀好以下句子。
1.“天上的鳥,地上的蟲,水里的魚,他都喜歡。他從來不捉弄小動物,而是觀察它們怎樣生活。”
這兩句話講達爾文從小喜歡觀察各種動物的生活,從不拿小動物尋開心。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天上、地上、水里”“從來”這些詞要讀重音,突出達爾文喜歡小動物的具體行動。
2.“傻孩子,你看錯了,那不是樹,是人哪!他會傷害你的!”
讀這兩個句子,要注意兩個感嘆號,讀得稍快一些,把松鼠媽媽急壞了的樣子表達出來。
3.“達爾文非常喜歡小動物,怎么會傷害小松鼠呢!”
這句話強調了達爾文不會傷害小松鼠。朗讀時,重音可放在“非常喜歡”“怎么會”等詞語上,突出“不會傷害”的意思。
(五)練習提示
第三題,照樣子寫出恰當的詞語,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喜歡”“非常”與后面詞語的恰當搭配。練習時,要鼓勵學生打開思路,多搭配一些,能寫的則寫,不會寫的說說也行。
第四題,讀句子,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使學生體會到兩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樣的,但第一句更能表達達爾文喜愛小動物的感情。
(六)擴展活動
讓學生課后去觀察一樣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用各種方式記錄下自己的觀察結果,然后開個交流會。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詞語解釋
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有一定成就的人。
野外:指郊外,即城外比較安靜、有花草樹木的地方。
觀察:認真、仔細地看。
粗糙:本文指衣服的質料不精細,不光滑。
招呼:用語言或動作表示問候。
傷害:使身體或思想感情受到損害。
捉弄:對人開玩笑,使人為難。
近、反義詞
近義詞:野外——郊外喜歡——喜愛捉弄——玩弄傷害——危害
近義詞:粗糙——光滑喜歡——討厭傷害——保護錯——對
句意推敲
達爾文非常喜歡小動物,怎么會傷害小松鼠呢!
這句話是作者的聯想,句子中的“非常”更加強調了達爾大對小動物喜歡的程度。“怎么會傷害小松鼠”用反問句肯定地指出達爾文是絕對不會傷害小松鼠的。
剖析段篇章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
第一段:講達爾文是英國的一位大科學家。
第二段:講達爾文從小喜歡各種小動物。
第三段:講達爾文在樹林里仔細觀察小鳥。
第四段:講小松鼠把達爾文當成樹干。
第五段:講松鼠媽媽“急壞了”。
第六段:講達爾文不會傷害小松鼠。
中心思想
本文記敘了達爾文到樹林里去玩,遇到一只小松鼠,小松鼠把他當作樹干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達爾文喜歡小動物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文題解
達爾文,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本課講的是達爾文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并仔細觀察它們是怎樣生活的。
各自然段內容分析
《達爾文和小松鼠》這課書共有6個自然段,講的是達爾文小時候喜歡小動物,不傷害小動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主要講達爾文是一百多年前英國的科學家。第二自然段主要講達爾文小時候喜歡小動物,經常觀察小動物是怎樣生活的。“從來不捉弄小動物”是說達爾文一向喜歡小動物,不傷害小動物。第三自然段是寫達爾文在樹林里觀察幾只從來沒見過的小鳥。因為小鳥在高高的樹上,所以達爾文只好仰著頭才能見到。課文中講“從來沒見過的”是說在這之前,達爾文沒見過這種鳥,所以這幾只小鳥深深地吸引了他。第四自然段主要寫達爾文在觀察小鳥時一只小松鼠爬到了他的身上。這是由于達爾文穿著不光滑、紅褐色的外衣,又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所以小松鼠把達爾文當成大樹,才有可能爬到他的身上。這說明達爾文觀察小動物非常專心,站在樹林里一動也不動。可以讓學生觀察書中的插圖去體會,達爾文是多么的喜愛小松鼠呀!第五自然段是寫松鼠媽媽擔心達爾文會傷害它的孩子。第六自然段是一句問句。這句話的意思是達爾文非常喜歡小動物,是不會傷害小松鼠的。
點評事理
小動物的確非常可愛,它們和人類和睦相處,我們也要像達爾文那樣喜歡小動物,經常觀察小動物,熱愛大自然,做動物的好朋友。
《達爾文和小松鼠》識字教學
在本課的9個生字中要特別注意讀準:“歡(hu1n)、住(zh))、穿(chu1n)、壞(hu4i)”的音。在識記本課生字時可以采取多種方法。
(1)用順口溜或猜字謎幫助記憶。“穿”:牙兒尖,牙兒硬,上邊咬了一個洞。“住”:主人在這里呆下去。“爬”:爪子連尾巴,緩緩向前爬。
(2)用熟字加一部分的方法記憶。“百”:“白”字加一橫。“壞”:“不”字加提土旁。
(3)用熟字換一部分幫助識記:“歡”字用“吹”來記,把“口字旁”換成“又字旁”就是“歡”字。“物”字用學生認識的“忽”來記,去掉“心字底”換成“牛字旁”就是“物”字。
(4)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識記。“喜”字是由這幾個部件組成的“”。
(5)用熟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記憶。“科”:可以用學過的認讀字“蝌”幫助記憶,除去“蟲字旁”就是“蝌”字。
寫字教學
在本課的9個生字中,左窄右寬的字有五個,分別是“科、歡、物、住、壞”;上下結構的字有2個,分別是“喜、穿”。有一個半包圍的字是“爬”字。在本課的生字中,教師重點指導“喜、物、穿、爬”四個字。“喜”字,上面的“土”字,書寫時注意上面的橫長些,不要寫成“土”字,中間的“口”字寫在田字格的中心點上。下面的“點、撇”寫在上面“口”的下面,字最寬的部分是“橫”,最下面的“口”字比中間的“口”字書寫時稍大些。“物”字的左邊是“牛字旁”寫時將“牛”的第二個“橫”改寫為“提”,注意第一個橫寫在橫中線上,“勿”字的第一筆“撇”的起筆跟左邊“豎”的起筆一樣高,“橫折鉤”的“橫”寫在橫中線上。下面是“兩個撇”,第二個“撇”比第一個“撇”長一些。“穿”字上邊是“穴寶蓋”,第一筆“點”寫在上半格豎中線中間寫,“穴寶蓋”的“撇、點”分別寫在豎中線兩側,要寫對稱;“牙”寫在下半格,第一筆“橫”寫短些,在橫中線上寫,下面的“豎折”“折”要長一點,“豎鉤”寫在豎中線上,書寫“牙”時要注意寫得略微瘦長一些。“爬”字的“爪”字第一筆在上半格豎中線中間起筆寫,第四筆“捺”寫得略長些,把“巴”字托住。對于其他幾個字,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如“百”字第一筆寫長一些。“歡”字的“又”字“捺”改寫成“點”。“住”字的三橫間的距離是等距的,“三個橫”的長短有變化。“壞”字的最后一筆是“點”,寫在橫中線下邊。“科”字注意將“禾”字旁最后一筆的“捺”改為“點”。
詞句教學及朗讀指導
1、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話。
“天上的鳥,地上的蟲,水里的魚,他都喜歡。他從來不捉弄小動物,而是觀察它們怎樣生活。”
從第二句話可以看出無論是什么樣的小動物,他都喜歡,他一次也沒有捉弄過小動物。在朗讀時,把“天上、地上、水里、從來不捉弄”這幾個詞語讀得重些,突出達爾文喜歡小動物。
2、課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朗讀時教師指導好“從來沒見過、仔細觀察”的朗讀。
3、課文第四段的第一句是一個比喻句,通過多次朗讀和看圖,使學生認識到達爾文穿著一件棕色的外衣,而且很粗糙,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就像一根樹干一樣。朗讀時應突出“一動不動、像”這幾個詞語,表達了達爾文非常喜歡小動物、怕驚動小動物。第二、三句教師要引導學生讀好小松鼠動作的詞語。來體現小松鼠的活潑可愛。
4、第五自然段共兩句話,主要寫松鼠媽媽著急和擔心,松鼠媽媽共說了兩句話,用了兩個感嘆號,朗讀時,應稍快些,把松鼠媽媽急切的心情表達出來。
5、第六自然寫了一句話,“達爾文非常喜歡小動物,怎么會傷害小松鼠呢!”這句話強調達爾文不會傷害小松鼠,在朗讀時要突出“非常喜歡、怎么會”這2個詞語。表達達爾文不會傷害小動物的意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會認“乖”等7個生字,會寫“性”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抓癢、踩印、梅花”等13 個詞語
2、 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 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真實,具體的表達方式,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4、 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2、 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詞新詞
2、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拿出一本卡通書《多啦A夢》)這本書你們都喜歡看,誰能告訴我這本書的主角是誰?(生答:大雄和機器貓)。沒錯,除了大雄外就是那只可愛而且無所不能的機器貓,但是它不是真實的貓,現在我們來看看現實生活中的貓(課件展示貓的圖片)。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來看看他養的貓。
板書:貓(齊讀)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詞新詞
1、 初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2、 反饋自學情況:
a. 指名讀生字,卡片演示生字
b. 請同學上臺聽寫
c. 點評并重點講解:“憑”字上半部分是“任”最后一筆稍短;“貪”字上半部不能多加一點寫成“令”,“癢”偏旁不是“廣”,“辟”字的左邊不是“啟”。
d. 辨析多音字:“的” 、 “和”、 “了”,讓學生讀出他們的字音,同時點擊畫面出示相應拼音。
三、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a.詞語質疑
任憑:不論,無論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和擔心
屏息凝視:指屏住呼吸,聚精會神地看。屏:抑制 凝:注意力集中
生氣勃勃:形容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b.聽課文錄音。
c.集體朗讀課文,體會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你什么感受?
(2)自由討論,小組交流匯報
(3)檢查匯報情況,請幾個小組代表談談
板書: 古怪
淘氣 可愛
(4)請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自由組合讀書,把“古怪”“淘氣”“可愛”的味道讀出來。
,《貓》教案
四、小結:老舍先生用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對貓的喜愛之情,下節課我們再深入學習。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讀懂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2、 學會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3、 又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4、 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 學會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2、 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生詞新詞:
分組合作比賽,默寫生字,要求全部寫出來,寫對寫好,前面的不會后面的補充,到規定時間為止。
二、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經自由組合閱讀課文了,這節課就讓我們深入學習貓是怎樣古怪、淘氣、可愛的?
板書:古怪 淘氣 可愛
三、整體感知,體會真實的表達方法(分大組朗讀交流)。
讀完以后你們覺得老舍先生寫的貓真不真實?那些地方看出它的真?
四、重點感悟課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一)上節課同學們已經選擇喜歡的部分,這節課就讓我們深入課文,注意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后有感情地朗讀出來,要讀得讓其它同學也喜歡這些詞句。
(2)小組交流匯報
大花貓:
1、 性格古怪
(1) 小組代表讀,其他同學聽:哪兒讀得好?為什么?從哪聽出來的?
(2) 重點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a.質疑:古怪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貓的性格古怪?從哪可看出貓的性格古怪?
(古怪是指跟一般情況不同,或生疏罕見,使人覺得詫異。從三方面具體寫出貓的古怪:一是有時特別老實,有時又特別貪玩,有時又非常盡職;二是高興極其溫柔,不高興時又一聲不出;三是有時無比勇猛,有時又無比膽小。這樣極端矛盾的表現集中在一只貓的身上,跟一般情況不同,只能稱其古怪。同時體會到這句話是前三個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對貓的性格的集中概括。 老實 貪玩 盡職
板書:(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b.學生發現:你們發覺什么表達方法嗎?
師引導:作者在開頭就指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叫什么?(開門見山)這種寫法好不好?(簡潔明了,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
,《貓》教案
(3)朗讀課文,你能發現什么寫作特點嗎?
體會到:(課件展示)
a.“說它……吧,可是……“的句式(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這個句式由兩部分構成,前部分和后部分是矛盾的,課文通過這樣的句式,寫出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的特點,體現了貓“實在古怪”的性格。)
b.“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我們體會到貓十分貪玩,一玩起來就要玩個痛快。)
c.“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屏息凝視指屏住呼吸,聚精會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課文通過寫貓一連幾個小時抑制呼吸,聚精會神地看,下定決心地等,突出他的盡職。“非……不可”寫出抓老鼠地決心和耐心,突出表現貓地盡職。)
d .“它若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也一聲不出。”(“無論”用來表現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我們體會到貓在不高興時舉
斷冷漠的表現。)
(4)學生又感情朗讀這一部分。
2、淘氣
那些地方寫貓的淘氣,找出關鍵句。還有從幾方面寫小貓的淘氣?
體會到:a.什么東西都玩
b.玩起來不怕率跟頭,也不怕撞疼
c.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
耍個沒完
小貓:淘氣 枝折花落
3、可愛
重點體會:上面兩部分都體現了貓的可愛,因為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老舍先生都是視貓如兒,愛貓如女的。
4、重點體會以下幾個詞:
生機勃勃:充滿生機與活力。文中意在表現貓的天真可愛、淘氣頑皮及作者的喜愛之情。
盡職: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貓的天職是捉老鼠,文中寫貓在捉老鼠時屏息凝視,連等幾個鐘頭,從中看出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
變化多端:變化多樣。老舍爺爺家里的貓叫聲長短不同,粗細各異,富有變化。
5、依據板書總結全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1) 默讀課文,體會:貓既古怪又淘氣,作者為什么還說它可愛呢?
a. 從性格上看,正因為貓的性格時矛盾統一體,才使它性情豐富多彩,生動 有趣。
b. 從淘氣看,“生機勃勃”看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2) 默讀全文,列出作者喜愛貓的句子并談體會。(融情于貓,情貓相融)
如“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把臟腳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用得何其生動。)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把貓的叫聲形容得悅耳動聽,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它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大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它是那么生機勃勃,天真可愛!”(“天真可愛,生機勃勃”這些詞語一般形容小孩子,放在這里體現了作者對小貓的寬容憐愛如待幼小孩童。)
五、思維拓展,深化主題
1、 思考題:請你以老爺爺的身份和貓的身份向同學介紹本課的貓。選擇你喜歡介紹的方式。
2、 學生分頭準備,同桌交流。
3、 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六、總結全文:這是一篇描寫動物的文章,老舍先生用通俗曉暢的語言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全文字里行間流露作者的愛貓之情。
,《貓》教案
七、布置作業
1、 做同步練習
2、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小練筆:試試描寫你喜歡的動物 老實 貪玩 盡職
附板書設計: (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可愛
(小貓)淘氣 耍個沒完
枝折花落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第一問的內容。
2.能聯系實際說說這一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
1.同學們有沒有聽過演講?
2.板書課題,揭示教學內容。
3.學生根據資料介紹陶校長
4.說說你想從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10
1.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
正音:鍛煉堡壘穩定激勵鞭策專心致志韌性
指導書寫:鍛煉堡壘激勵等
3.分段朗讀。學生評議。
4.從這篇文章當中,你看出演講有什么特點?
5.陶校長的演講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三、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15
1.默讀思考:陶校長的第一問是什么?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2.集體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關聯詞語因為才否則朗讀。
c.說說為什么要先問這個問題?
d.從這段你還明白了什么?
e.朗讀體會。
3.總結: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
4.理清層次:
這段話是怎樣來說明這個問題的?
(先說了什么?在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5.齊讀本段。
四、課堂練習
1.熟讀課文。
2.將陶校長的第一問復述出來。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5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7課,陶校長演講的題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問是什么?
3.
為什么要這樣問?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10
1.自學這段
要求:看看這一段問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問?
2.學生自學本段。
3.小組交流討論。
4.集體討論:
a.問了什么?
b.為什么要這樣問?
c.朗讀指導,突出有了才
d.怎樣才能做到?
e.朗讀指導,突出要想就就
5.有感情朗讀課文。
6.小結學法。
三、學習余下段落15
1.學生自學三四兩問。
2.小組交流討論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
a.你明白了什么?
b.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導學生理解三四兩問。
4.朗讀指導。
5.齊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5
復述課文。
板書:
26.陶校長的演講
身體有沒有進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問
學問有沒有進步?前進源泉
工作有沒有進步?打牢基礎
道德有沒有進步?做人根本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aoe》的教案08-20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8-22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8-25
小學語文識字教案09-02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9-02
小學語文《春筍》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