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15 17:06:2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語文教案范文集錦8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語文教案范文集錦8篇

語文教案 篇1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北師大版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語文(上冊)韻味楓葉如丹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這是才進入高年級的起始階段。中低年段的字、詞、句、段的訓練,到了高年級已經升為篇的訓練。我始終認為,學生一定要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設計思路中一定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表現。

  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時對于一些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我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加上老師的及時點撥引導,學生自然對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感悟的過程中,我還注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從而積累了語言,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本堂課設計的不足之處:對于朗讀的指導不太到位,個別教學環節,老師的指導過于瑣碎。

  3、教學內容分析

  《楓葉如丹》一課是一篇散文,這種體裁學生接觸的較少,理解起來有困難。針對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采用的多種方式的閱讀,通過初讀——感知——精讀——感悟,讓學生自己去領悟。這樣給學生一種自由的空間自讀、自談、自悟,在其中及時給學生以評價,使學生有了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從而樂學。只有他們樂學、愿學我們的教學才能達到一種良好的效果。這也是本課的成功所在,學生的回答相當的精彩,從中確實有所感悟。最后,又配上優美的音樂,在讀書聲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4、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至理名言、心曠神怡、絢爛、靜憩”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經過,以及對自然界與人世的看法,體會作者的感悟。

  3.培養積累語言,體味語言的情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教學難點分析

  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

  理解“成熟的美,是真正的美”。

  6、教學課時

  1課時

  7、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有關楓葉的課件)你們喜歡楓葉嗎?為什么?(指名說)

  唐代詩人杜牧寫過一首與楓葉有關的古詩,誰還記得?(指名背誦)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物畫?(讓學生暢所欲言)

  師小結: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夕陽西照,楓葉流丹,層林盡染的秋天美景。詩人通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一句抒發了作者對楓葉的喜愛之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本課生字難詞。(重點理解:至理名言心曠神怡絢爛靜憩等詞語的意思。)

  2.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分為幾部分?

  (這篇文章以空行為標志,把文章分成兩部分。)

  3.默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找出不懂的問題。(學生先自己學習,然后全班交流討論)

  學生通過討論難解決的問題有:

  (1)為什么說“自然與人世,處處相通?”

  (2)“也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恍然明白”了什么?

  (3)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第一部分。

  (1)師配樂范讀課文第一部分,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一年四季中,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并且談談原因。

  (2)自己讀課文,思考:文章寫春、夏、秋三個季節,到底想贊美大自然的什么?(贊美大自然的生命力)

  (3)指名讀課文,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自然和人世,處處相通”?(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分組匯報,師小結)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第二部分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這一部分敘述了一件什么事?(寫照相的經過)

  (2)自讀課文,討論:作者對R先生家的楓樹的印象,有幾次變化,原因是什么?

  (課件出示:①紅艷艷的楓葉,掛滿一樹,鋪滿一地。

  ②再望望那株楓樹,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風中垂頭無語。)

  學生讀這兩句話,從中體會到什么?(讓學生談體會)

  師引導:作者剛剛看到楓樹的時候,感覺非常好,紅艷艷一片,分外耀眼,繼而遺憾,覺得缺少了些什么?(指名說)作者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來比喻楓樹呢?(學生討論交流)

  師小結:老人的心態是孤獨、凄涼的,這株楓樹與老人的相似之處是一樣的孤獨寂寞。

  師進一步引導:就在這一剎那間,我按動了快門,“這一剎那”指哪個時刻?作者為什么要在那一剎那按動快門呢?(讓學生暢所欲言)

  (3)思考:這張照片為什么命名為“秋之生命”?如果給你這張照片,你會取怎樣的名字呢?(生命之樹,秋之楓葉等等)

  (4)自讀13自然段,思考:作者到底明白了什么?聯系上下文分析。(要求先用筆寫,再討論)

  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5)齊讀最后一段,體會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意見)

  師小結:只有經歷了長大、挫折,人才能變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作業

  1.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熟讀背誦,體會語言的韻味。

  2.寫一篇“讀《楓葉如丹》有感”。

語文教案 篇2

  課題:兩小兒辯日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的生字。

  2.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文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文意。

  教具準備:小黑板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導讀法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一共講了哪幾個人物?(孔子、兩個小孩)

  二、介紹資料,了解背景知識。

  1.孔子是什么時候的人?

  學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學生乙:孔子從小生活在貧困之中,與寡母相依為命,學會了干不少“卑賤”的雜活。后來做過委吏(管倉庫)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魯國叔臣季氏賞識,做了魯國司寇,才進入大夫的行列。

  學生丙:孔子熟讀古代文獻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傳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學在官府的狀況,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開了先河。

  三、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解決。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四、學生字。

  1.分小組學習生字。

  2.交流匯報。

  作業:熟讀課文

  小記: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平時你注意觀察過太陽嗎?說說你的觀察結果。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意。

  1.學生對照注釋,自學課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組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3.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解釋。

  第一自然段: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1)游:在這里指游歷說服,走訪各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2)小兒:小孩。

  (3)其:指兩個小孩辯論、爭論這件事。

  (4)指名讀這一段話,試著說說這段話的意思。

  (孔子東游,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便問他們為什么爭論。)

  第二自然段: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1)第一個孩子的想法是什么?讀一讀原文。

  (2)始出:剛剛,開始升起來。

  (3)也:語氣助詞,表示判斷成解釋的語氣。

  (4)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個孩子的看法。(他認為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遠。)

  (5)再說說第二個孩子的想法。(他認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個孩子為什么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讀一讀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這。乎:助詞,表示疑問,跟“嗎”相同。

  (3)說一說他有這樣看法的理由。(太陽剛初升時大得就像車蓋,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盤盂,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4)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1)第二個孩子為什么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

  (2)說說他有這樣想法的原因?(太陽剛初升時陰陰冷冷,到了中午太陽熱得就像把手伸進熱水里去。這不是離著近的熱,而離著遠的涼嗎?)

  (3)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為:說。

  (2)說說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得多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以表演的形式復述課文內容。(一個演孔子,兩個演小孩兒,一人當旁白。)

  作業:背誦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認讀“嗯、輔、憋、馨、戳、眶、鍛”7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

  3.培養自信心,增強自理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2.難點:在讀中感悟媽媽的用意。

  教具:生字卡片

  (一)整體感知,自學生字

  1.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畫出不認識的字,通過看拼音和查字典等方法自學生字。其中,“嗯”在文中表示答應,應讀第四聲;“眶”讀“kuang”不讀“kuang”;“驀”讀“mo”不讀

  “mu”;“馨”的韻母是前鼻音;“戳”的聲母是翹舌音。

  2.讀完課文后,可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再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以此整體感知全文。

  (二)交流討論,理解內容

  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同學之間交流體會。

  “我相信:你能行!珍惜這次鍛煉的機會吧!祝你成功!”

  比賽前,媽媽沒有輔導“我”、幫助“我”,并不是她不關心“我”了,而是想通過這次鍛煉的機會,樹立“我”的自信心,培養“我”的自理能力。

  “我忽然覺得,應該用母親來稱呼我的媽媽。因為,母親,不僅僅是媽媽。”

  一般來說,“母親”和“媽媽”是同義詞,但是通過這件事,作者覺得“母親”這個詞包含的內容更加寬廣,更加神圣。母親這個詞不僅體現了長輩對“我”的養育和關愛,還體現著對“我”成長的關注和教育。

  (三)感情朗讀,體會母愛

  課文中的對話有三次,可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第一次對話是課文一開始,媽媽表示支持“我”去參加主持人比賽,但一切都要“我”自己做主,并且不再輔導“我”,我不得不壓抑住內心的渴望,決定“自己干”。讀好這段對話,要讀出“我”失望和酸溜溜的語氣,而媽媽的語氣要讀得平淡、自然。

  第二次對話是“我”回憶兩年前參加市普通話比賽時媽媽燈下輔導我的溫馨情景。朗讀這段對話,可讓學生回憶自己有沒有類似被家長愛憐地戳戳鼻尖

  的經歷,帶著這份情感融人文中的情境中,讀出“我”的開心和媽媽對“我”的憐愛,親切而又耐心的指導。對方言區學生還可利用課文內容給學生正音,讀好前鼻音和后鼻音。

  第三次對話的內容是“我”一個人去參加比賽時與另外一家人對話的情景。讀這一段對話,要讀出“我”敢于一個人來參加比賽的自信和驕傲。讀老人的話,要讀出由“懷疑”到“贊許”的變化。讀女孩的話,要讀出她撒嬌的語氣,更襯托出我的自信和驕傲。

  (四)聯系實際,培養自信

  學完課文,可讓學生聯系實際談一談自己曾經克服困難、自主完成一項任務的經歷,從而培養學生自信和自理的意識。并教育學生: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膽大,那只是莽撞,自信要有充分的準備和鍛煉。課文中的“我”為了完成好任務,一個人設計了元旦聯歡會的內容,寫好串聯詞,并且默記在心,而且還在交通圖上找到去比賽地的路線,這一切,都為自己的自信和成功打下了基礎。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既要培養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又要具有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精神。

  2.了解“想”和“做”的辯證關系,正確處理“想”和“做”的關系。了解發議論要有針對性。

  3.學習運用比喻和擺事實證明論點的方法。

  4.學會在論述多方面的道理時,可以有所側重。

  重點難點

  1.重點:

  (1)了解“想”和“做”的辯證關系。

  (2)學習有針對性的議論和議論多方面道理時,可以有所側重的寫法。

  2.難點:明確第8節在全文中的位置及其同前文的關系。

  學法引導

  以學生朗讀-思考-議論-練習為主,教師著重引導。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滔滔不絕: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形容話很多,連續不斷。

  埋頭苦干:專心致志,刻苦工作。

  投機取巧: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求個人的私利。也指想不付出艱苦的勞動,而*小聰明來取得成功。

  勞而無功:白費力氣,卻沒有功效。

  2.閱讀課文,編寫閱讀提綱。

  二、導入

  這是當代哲學家、歷史學家胡繩寫的一篇談思想方法的議論文,作者針對兩種不同的錯誤傾向——“空想”和“死做”,有感而發,使本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在議論時,又針對主要傾向——“死做”,既全面又有重點地進行論述,使本文富有現實意義。這節課我們來整體了解課文的議論脈絡,及本文運用比喻和擺事實進行論證的方法。

  三、正課

  1.自學課文,要求:

  (1)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并簡述理由。完成課后練習一。

  (2)參考課后練習三的提示,編列課文結構提綱。

  2.學生討論下列思考題:

  (1)議論文總得對什么發表意見,本文對什么發表意見?議論什么?

  明確:題目已經規定得很清楚,對“想”和“做”發表議論。議論想和做的關系。

  (2)要議論想和做的關系,就得有自己的見解,見解就是文章的基本觀點,也叫中心論點。本文的基本觀點是什么?(看課文,在書上找出來。)

  明確:第5節“想和做是分不開的,一定要聯結起來。”這就是文章的基本觀點,也叫中心論點。

  (3)一些議論文在開頭就提出論點,我們稱之為“開門見山”。本文不是這樣寫的,在第5段里才提出來,在這以前都議論些什么?也就是說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

  ——在這之前議論了一個問題:

  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

  明確:開頭兩段講兩種極端,第3段對兩種人加以批評,著重指出后一種人不值得贊美。第4段論述后一種人為什么不值得贊美,從動物與人類的比較中論述為什么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

  (4)“要聯結”和“怎樣聯結”這兩句是緊挨在一起的。為什么這樣寫?

  (前一句是論點,后一句是設問,引起后兩段的議論。這兩句緊*在一起,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關聯作用。)

  最后兩段寫了些什么?和論點有什么關系?

  ——運用觀點聯系實際,著重練習學校方面學生學習的實際。

  板書結構簡圖:

  1要聯結→中心論點→2怎樣聯結→3

  明確:□1是1-4段,闡述要聯結起來的道理,第5段提出中心論點;□2是第6-7段,闡述怎樣聯結起來;□3是最后兩自然段,聯系實際,突出中心論點。

  (5)再想一想,三個方框部分是怎樣講述道理的?(讀一部分,議論一部分)

  讀1-4段后議論:先擺“想”和“做”脫節兩種事例“只會空想,不會做事”和“只顧做事,不動腦筋”,接著分析說理。

  讀第6段后議論:分三層,先說理“想”要從實際出發,接近實際,行動;再舉學游泳事例;最后再說道理。

  讀第8段后議論:從正反兩方面連舉幾個事例,邊舉例邊說道理。

  (6)這三個部分說道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都舉例子擺事實來講明道理。但例子和說道理怎樣配合,寫法并不一樣。明確:舉例說理是議論文常用的說理方法。有開頭先舉例的,有在中間舉例的,有邊舉例邊說理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正反結合的。根據需要,寫法富有變化。

  (7)“想”和“做”都很重要,但是課文議論的分量并不一樣,而是有所側重,有的詳,有的略。側重論哪一方面?從哪些段落可以看出來?

  ——側重寫“想”。第3、4段略寫“只會空想,不會做事”,詳寫“只顧做事,不動腦筋”。第8段著重寫只知“用功”,不會用思想。

  為什么著重寫“想”?又為什么最后兩段又著重寫學校里學生的學習?

  ——文章主要針對青年特別是學生的思想方法問題。“只讀不想”和“只記不想”是一般學生學習的通病,所以著重寫學生,著重寫“想”的重要。這樣的文章有的放矢,有針對性。

  四、總結、擴展

  本文針對人們生活中常會遇到的現象,評析了“空想”和“死做”的危害性,闡明了“想”和“做”的辯證關系,指出應當從實際出發,把“想”和“做”緊密地聯結起來,并特別強調了只有用“想”來指導“做”才會得到進步。

  學生可在理解了本文所講的道理后,聯系自己以前的實際,寫一點學習本文的心得,以便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用,獲得終身的教益。

  五、板書設計

  段落提綱

  第一部分(1-5段)評述“空想”和“死做”兩種傾向,提出中心論點。

  第一層(1-2段)概述兩種人的不良傾向。

  第二層(3-4段)評析兩種人。

  第三層(5段)歸納上文,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6-7段)分析想和做的辯證關系,闡述把想和做聯結起來的途徑。

  第三部分(8段)聯系學校實際,論述學生應當注意把想和做聯結起來。

  第四部分(9段)總結全文,再次強調要養成思考的習慣,不斷總結經驗。

  六、作業

  課后寫學習心得,要求聯系以往自身實際,寫真實感想。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本文說理脈絡清晰,論述逐層深入。全文總的思路是:第一步,概括敘述想和做脫節的事例,提出論題,評析這種作風的危害性,提出中心論點。第二步,深入論述怎樣把想和做聯結起來,以得到進步。第三步,簡要總結全文,針對現實生活中的主要傾向強調“想”的重要,深化中心論點。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邏輯性強,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部分段落也是如此。本節課著重結合語段的理解,學習改寫,仿寫以加深認識。

  二、正課

  1.重點理解第8段。

  (1)朗讀第8段,分析各句間的關系。

  (2)畫出本節結構示意圖。

  學語文說理

  舉例小結

  學數學說理

  學習

  (詳)舉例說理

  課外活動舉例說理

  (略)

  明確:通過示意圖明確舉例和說理如何相互配合。這一段從學習和課外活動兩方面闡明想和做要緊密聯結。詳寫學習,略寫課外活動;重點強調“想”重要。講學習舉正反兩方面事例,反面舉學語文、數學兩個事例,邊舉例邊說道理;正面舉有些同學想出有效方法事例,邊舉例邊說道理。講課外活動,舉開會、演說事例,也是邊舉例邊說道理。

  (3)此節主要聯系課內和課外活動的實例,論述學生應當學會把“想”和“做”聯結起來,特別是要學會動腦筋。試聯系自己和同學們的'實際,為課文另外補充一些事例。

  (4)思考第8節在全文中的位置及其同前文的關系。

  明確:第8節從全文說理的脈絡看,它側重于從論述避免“死做”的角度來論述怎樣才能把想和做聯結起來。

  從與前文的關系看,他論述的內容與第5節中的“學習也好”“死做”“不會得到進步的”的提法緊相扣合。

  2.學習改寫課文。

  這篇文章的論點是在第5自然段自發地推出來的。要是把論點放在開頭第一自然段,讓它開門見山,怎樣寫呢?

  第一,寫出開頭第一段;第二,寫一個改寫的提綱。(可以任意變動文章的材料,也可以加進自己的材料。)

  參考:

  (一)開頭

  想和做是分不開的,一定要聯結起來。

  (二)提綱

  1.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2.一面想,一面做:

  (1)只想不做——空想——空想家

  (2)只做不想——死做——牛馬

  (3)一面想,一面做——人——不斷進步

  3.“想”指導“做”,“做”驗證“想”:

  (1)舉學游泳例子——光想不下水,永遠不會游泳,想學又下水,才會得出經驗,學會游泳。

  (2)用“想”指導“做”,可以明確“做”的目的意義,找到有效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用“做”驗證“想”,可以總結經驗,找出道理,指導進一步去做。

  4.我們學生要學會動腦筋,不光會“用功”,還要會用思想。

  三、總結、擴展

  本文中心論點明確,說理脈絡清楚。擺事實,講道理,正反對照等多種論證方法,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本文是這些特色都值得在同學們的習作中加以采用。

  課后以“言和行”為題,擬寫一個作文提綱。

  提示:

  1.明確是議論“言與行”的關系,知道為什么要議論這個關系;

  2.弄清楚正確的言行關系應該是怎樣的關系(說出來就是自己的見解,寫出來就是文章的論點);

  3.弄清楚打算怎樣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分幾個問題講?分幾層講?)

  4.確定好打算用哪些材料(理論方面的,事例方面的,正面的,反面的)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分析:

  本次內容共安排了四項語文實踐活動。第一項是字詞句基礎訓練,第二項是積累一次以“誠實”為主題的諺語、名言;第三項是閱讀只是短文,了解童話的基本特點:第四項是聽說訓練。

  教學目標:

  1、字詞句訓練,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與運用。

  2、積累諺語、名言,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發展語言,理解“誠實”是人類的珍貴品質。

  3、了解童話的基本特點,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4、聽說訓練,培養學生的聽記和表達能力。

  教學難、重點:

  字詞句訓練,鞏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與運用。

  教學準備:

  字典,關于“誠實”的名言或諺語,《三毛學英語》的小故事,童話故事。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1、字詞句訓練

  1)回憶部首查字法。

  由學生查字典給生字注音,并了解字義。

  引導發現形聲字的特點:形旁表意思,聲旁表音,了解漢字的特點。

  鼓勵學生利用這種方法和規律,主動識字,不斷增加識字量。

  增補一兩組表音的字加不同偏旁的字進行擴展練習,擴大識字量。

  2)讓學生獨例句,體會兩個句子在意思及感情色彩上的不同。

  照樣子改寫其他句子。

  總結:你發現了什么?

  師:不同的表達方式會產生不同的表達效果,所以在說話和寫話的時候,就要注意采用恰當的方式進行表達,以達到最好的表達效果。

  2、日積月累

  1)學生充分閱讀

  2)指導背誦

  3)指導學生向課外拓展,把平時積累的有關“誠實”的名言警句或諺語進行匯報交流。

  3、知識窗

  1)學生先談談讀過那些童話

  2)交流一下童話帶給大家哪些感受

  3)讓學生自由讀文,找一找童話的基本特點有哪些,結合讀過的童話說說這些特點是怎樣體現的。

  4)推薦世界著名的童話書,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4、聽說訓練

  1)講清聽記要求,提示學生認真傾聽,只有聽得認真,聽得準,才能記得準、說得好,還要抓住故事的要點。

  2)讓學生在同桌之間,小組間或前后桌、伙伴間練習講一講,互相評議評議。

  3)比賽講故事,看誰講的清楚、準確、完整、生動。教師多鼓勵,少指責,保護學生敢講、愛講的積極性,促進他們思維、記憶、表達能力的提高。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一、了解人物通訊的寫法。

  二、快速閱讀,篩選信息,歸納內容要點。

  三、學習楊利偉執著堅毅的精神,培養英雄的氣質和真正的男子漢大英雄。

  教學重點:

  1、速讀訓練,概括內容要點。2、了解真英雄背后的艱辛。3培養英雄氣概、男子漢精神。

  教學難點:同重點1、2

  教學設想:1、速讀概括的訓練。對時間的快速把握,對內容的準確概括。2媒體的準備。歌曲與視頻的激情導入與引伸。3深入討論,了解英雄的本質,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遠大理想。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看神五升空的瀟灑畫面。英雄瀟灑,太空如履地而行,幾千年飛天夢一朝實現。

  什么叫英雄?怎樣的人才算得上是英雄?

  ---楊利偉,搭乘中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成功飛天,中國成為第三個踏入太空的國家,實現了幾千年的飛天夢,整個世界為之驚呼。他以自己的壯舉和英姿,贏得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尊敬,同時也讓全世界為之矚目。也因此被授予“航天英雄”榮譽稱號。這是祖國對英雄的最高褒獎。

  現在,我們一起學習《中國青年報》記者馮春梅、劉程采寫的通訊《英雄瀟灑走蒼穹》。

  二、速讀,了解大致內容

  從標題《英雄瀟灑走蒼穹》你認為文章會寫什么?看完后與你想象的一樣嗎?

  速讀課文,完成以下問題

  1、 按照新聞的結構,給文章劃分層次。

  2、文章為了突出人物形象,講述了楊利偉的一些事跡,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件事。 從這些事跡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楊利偉身上具有怎樣的品質?

  三、細讀,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點撥:

  1、 按新聞結構,劃分文章層次

  導語:(1、2)飛天第一人,青年人的偶像

  正文:(3-13)英雄的奮斗。

  結尾:(14、15)英雄的風采 。

  2、文章寫了楊利偉感人的事跡

  克服“空間運動病” 地面訓練 水上訓練 控制體重 與障作?br>

  3、從全文內容看與標題的銜接性。作者意在表現什么?

  本文實際上并救未詳寫如何瀟灑升空的過程,而是寫瀟灑的背后付出的艱辛。

  遨游太空進行前所未有的探索,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他是怎樣做到瀟灑的?瀟灑的背后付出多少與眾不同的汗水?

  通過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現出楊利偉頑強拼搏、刻苦訓練、意志堅強而剛毅質樸,正是這些可貴的品質才能使他瀟灑地在蒼穹行走!

  (二)、探究,英雄瀟灑的背后是什么?

  1、認真閱讀通訊的正文部分,思考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由學生小結:

  (1)“一連串的滿分記錄”:從楊利偉的飛天夢到“十八歲”入招“飛行員”,到被“選定”“執行飛行任務” 到“首飛航天員梯隊”,經過自己刻苦的努力,楊利偉的成績都是最優秀的,是一連串的滿分。

  (2)“突然,他產生了錯覺,身體仿佛倒了過來”:在太空中,楊利偉遇到種種困難,憑借平時良好的訓練、自己頑強的意志力,他終于“戰勝了艱險,也戰勝了自己”。

  (3)“師長,讓你說中了,現在我就像學生一樣坐在教室里”:楊利偉始終像一個學生樣努力為飛天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完成了關于業務、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準備,訓練思想和頑強的意志力。

  2、瀟灑的背后,你看到楊利偉與眾不同的付出嗎?從文中找出比較描寫的部分。平常人怎樣,楊利偉怎樣?

  三、作業

  1、朗讀課文,感受航天英雄對科學真理的執著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2、完成課后習題一、二、四.

  3、資料積累:英雄故事及故事的背后,著重了解英雄背后的事跡。

  第二課時

  重點:了解人物通訊寫法,對英雄本質的深入認識。

  一、復習導入:本文具體寫了哪些內容?為了表現怎樣的主旨?

  文章寫了楊利偉感人的事跡,如克服“空間運動病” 地面訓練 水上訓練 控制體重 與障作?br>

  通過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現出楊利偉頑強拼搏、刻苦訓練、意志堅強而剛毅質樸的形象。

  二.了解人物通訊的寫法

  本文是人物通訊,你從本文看出人物通訊有什么特點?

  (1)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質,事實具體、真實。

  (2)選材集中表現主題、突出主題、具有典型性。

  (3)適當的抒情議論,采用能集中表現主題的細節。

  (4)組織加工材料,注意謀篇布局。本文采用小標題的形式,突出每個部分的內容。

  三、延伸

  朗讀《問天下誰是英雄 》

  問天下誰是英雄?叩蒼天,烈日當空,

  起風云,挾雨電,變幻更無窮。

  然混沌世界,還須盤古劈,女媧巧手,煉石補天洞。

  問天下誰是英雄?憶往昔,秦王贏政,

  畢六王,統四海,營建阿房宮。

  然孟姜弱女,哭倒了長城;項羽一火,燒掉了秦庭。

  問天下誰是英雄?嘆蜀相,諸葛孔明,

  煉赤壁,演八陣,盡展臥龍雄。

  然五丈原上,遺恨隨秋風,中原未統,壯志難疇成。

  問天下誰是英雄?留美名,美髯關公,

  獨刀會,走單騎,馳騁縱又橫。

  然麥城腳下,赤兔馬蹄重,青龍偃月,傲氣將蜀輕。

  問天下誰是英雄?看今朝,華夏精英,

  升神五,縛江龍,經濟日圖騰。

  數風流人物,農工商學兵,敢叫日月,步履隨我行。

  四、說說你了解的英雄故事及故事背后的可歌可泣的事跡。

  民族英雄,愛國故事,見義勇為英雄,“天路”青藏鐵路建設者們,他們感人的故事的背后鮮為人知的事跡。

  五、教師總結

  楊利偉本人曾經說: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圣使命,作為一名軍人,就是要時刻準備奉獻和犧牲。 他不僅達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無堅不摧的毅力,更有腳踏實地干起來的勇氣。他不愧是我國的“航天英雄”!

  所以羨慕英雄的瀟灑,更應當向往英雄的境界,學習英雄的精神,做好充分的準備,實現每個人心中的飛天夢想。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書寫6個生字。學會一個新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夠在讀完課文之后,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真心相互幫助。

  教學重點、難點

  認字和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生活中我們都需要朋友,你有朋友嗎?誰愿意說說你的朋友是誰嗎?你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正準備交好朋友的同學能不能說一說你愿意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交了朋友之后怎樣與朋友相處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學完之后你就會找到答案。

  二、拼讀生字,掃清朗讀障礙。

  1、認讀生字。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和詞語。

  注意提示“住”“說”都是翹舌音,“說”是三拼音節,“呀”要讀輕聲。

  2、抽讀識字卡片。

  3、初步理解字、詞在本課的意思。“住”在本課是停住、止住的意思,“告”本課把事情說給別人的意思,“都”在本課是所有、總括的意思。其他字的意思隨課文都比較好理解。

  4、給生字組詞,并練習運用。

  三、靈活多樣,助復習。

  1、玩聽音拍卡片的游戲。

  2、玩詞語接龍游戲。

  四、做鞏固練習。

  1、讀讀下面詞語。

  2、選字填空。

  五、試讀課文。

  六、作業: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朋友》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復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自讀課文,標明自然段序號。

  3、找同學分段讀課文。

  三、邊讀邊理解。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兩個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一想不到的事?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試著讀讀這句話。

  2、學習玩耍的“玩”字和“在”字。“在”是平舌音,表示兩個朋友所在的位置。“王”字旁的最后一筆橫變提。

  3、在這樣緊急的時刻,兩個人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4、學習“是”字。“是”是翹舌音,又是整體認讀音節。意思是聯兩種事物,表示等同。書寫時注意字的下半部分。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從樹上下來的那個人是什么樣子?讀一讀描寫他的句子。

  2、學習什么的“么”、“呀”兩個都讀輕聲。書寫時注意“么”的第二筆和“牙”字的第二筆。

  讀這個自然段,從他笑瞇瞇的樣子我們可以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讀躺在地上那個人的話,讀懂了什么?

  2、撇下是什么意思?

  3、學習“走”字。“走”是平舌音。本課既有來到的意思,又有離去的意思。書寫時要注意筆順。

  4、討論: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

  四、認認真真,學寫字。

  本課中最容易出錯的是“在”和“是”兩個字,指導書寫時,重點指導“在”字的第三筆“豎”,提醒學生不要忘寫。要寫“是”字時,先復習“足”字,對比觀察兩字的異同后再動筆書寫。“走”字提醒學生書寫時注意按正確筆順來寫。“的”字要突出左窄右寬,左小右大的特點。“玩”字書寫時要注意王字旁的寫法。“么”字的第二筆是“撇折”,提醒學生別寫成“豎提”。

  五、完成活動與練習。

  1、“連線成字后,讀一讀。”

  2、讀一讀

  3、選字填空。

  4、說一說。

語文教案 篇8

  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的最后一篇課文《夕陽真美》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給人一種“詩畫合一,身臨其境”的美感。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點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地間壯麗而富有變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變化多樣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陽美景圖,因此,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進一步理解這些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便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設計如下: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進一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夕陽的美,培養學生欣賞美的健康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課前準備

  1.觀察實踐:組織學生在傍晚到柳堤觀察夕陽。

  2.教學用具:CAI課件

  三、教學設計

  (一)導人新課。

  1.課前播放有關夕陽的影像資料。

  2.一曲動聽的音樂,將我們帶人了美麗的傍晚。課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柳堤欣賞了夕陽,誰能給我們說說你印象最深、覺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陽是什么樣的?

  3.學生談見聞和感受。

  4.進入新課,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學生課前實踐觀察時收集到的信息并進行交流,以學定教,自然導入課題,不僅激發了他們觀察生活的興趣,還把語文和生活結合起來,非常自然地進

  入了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檢查復習。

  1.游戲:摘云朵

  2.合作復習

  3.開火車讀生字

  4.看錄像,聽范讀

  5.讀自己最喜歡的課文段落。

  [設計意圖:把每一個生字的字音讀準,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步。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在游戲中進行復習鞏固,孩子們學得開心,調動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范讀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學生通過細看錄像中的景象,靜聽課文的范讀,能清晰地掌握每個自然段所描繪的情景,為他們的自主學習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讀,激活畫面。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老師也非常喜歡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聽老師讀,待會兒請同學們給我評評?

  2.師生評價。

  3.輕聲讀讀這段中你最喜歡的一個句子,聲音輕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還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導朗讀。

  A: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師:讀這句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這時太陽的樣子像什么?’

  師:這時的光已經不再刺眼,我們能很清楚地看著太陽,你看到的和課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樣的呢!真會想象。

  師:全班同學一齊讀讀這句話。

  B: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

  (1)連綿起伏的山是什么樣的?小手比畫比畫。。

  (2)大伙評評,到底誰比畫的是連綿起伏的山?為什么?[

  (3)(手勢表示)對,一個接著一個,一起一落,這就是“連綿起伏”。

  師:我們廣西也是山水之鄉,你在哪兒也見過“連綿起伏”的山呢?(放課件:廣西連綿起伏的山)

  師:一齊讀讀這句話1

  5.美美地把這一段課文讀讀。

  【設計意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情感外顯的特殊形式。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們不但要讓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觀察、聯想、發現和創造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更要引導他們讀得有滋有味,真切地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語言、想象、朗讀把這種語言文字的感情表達出來。]

  自學第三、四自然段。

  1.引讀:太陽慢慢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景色,這么美的課文,你還有別的方法把課文讀得更生動,學得更有趣嗎?

  3.學生反饋。

  4.創造方法,合作學習。

  5.展示成果。

  句式聯系:

  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

  火紅的天空十分壯美。被染成五顏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發現,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發表自己的觀點,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

  品味第五自然段。

  1.(放課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不僅夕陽紅了,爺爺奶奶的臉也紅了,他們的心更紅了呢!(板書:更紅)我們祝愿他們的生活也像夕陽一樣美好、幸福1

  2.如果你就是課文里的這個小朋友,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3.回歸課題,有感情地朗讀課題:《夕陽真美》

  【設計意圖:水到渠成,不露痕跡地表白,摒棄了以往歸納、升華中心的生硬,不失時機地把握住學生情感升華的一瞬間,無形之間滲透德育,教學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夕陽給我們帶來了美麗,夕陽更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我們贊美夕陽,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1

  2.自讀全文。

  【設計意圖:這么美的課文,只有多讀,才能真正領悟到文中之意,體會到文中之情,學生才能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歸板書,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回歸板書,總結全文)日落任從容,余暉照曉叢。山河多壯麗,人老心更紅。

  2.美麗的夕陽,曾令無數人陶醉,進而為它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讓我們走近夕陽,更多地了解它吧!同學們上上網,網上的資料可多了,有你喜歡的資料,可以動手抄寫下來。

  3.若有時間,課堂交流展示,若無時間,課后交流。

  [設計意圖:在新課標中,教會學生學會積累,這是一個新興的技能。把收集、處理信息的指導不失時機地放進課堂,避免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尷尬。】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2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10-03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8-06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11-10

語文教案:《社戲》教案07-14

語文拼音教案01-14

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8-30

《語文樂園》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