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5-16 11:24:4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四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稱、象等13個生字,會寫再、象等6個字。能用一邊一邊說話。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4.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善于觀察,勤于動腦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演示曹沖稱象過程的投影片及實驗模擬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式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板書:稱。人們稱一件東西是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那件東西有多重。)你們見過別人稱大象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大象的故事。(板書:象)

  二、初讀

  課前同學們讀過課文,現在我請一個同學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希望讀準字音,不加字,不丟字。(被指定的學生讀后,其他同學給他正音)

  三、讀書討論,比較稱象方法

  1.曹操為什么要大家想辦法稱象?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后回答。(相機板書:議論)

  2.曹操聽了官員們的議論,便問:誰有辦法把這頭大象稱一稱?

  請你們看第三自然段,跟我學讀這一句。(教師讀,學生跟著讀,自己讀。)

  3.曹操提出這一問題后,官員們是怎么議論的?(指板書上的議論,指導讀官員們說的話)

  思考:

  (1)官員們想用什么辦法稱象?

  (2)曹操聽了他們的稱象辦法后是什么態度?

  四、演示稱象過程,體會曹沖的聰慧

  1.師過渡:官員們提的兩個辦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沖聽了官員們的議論后他是怎樣說的?(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曹沖的這個辦法是用幾句話說清楚的?

  生:(讀書、畫序號、討論)

  師生合作,邊敘述邊利用投影片進行演示曹沖稱象全過程。

  (1)這四句話里的第一句告訴我們什么?(學生讀第一句,老師板書:上船、畫線)在哪畫線?用投影片演示。

  (讓一個學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

  (2)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畫線?再仔細讀這一句。

  生: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線。

  (3)接著,老師用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線后接著干什么、在什么情況下停止裝石頭、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等問題,誘導學生讀懂曹沖說的四句話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別板書上岸、裝石頭、沉到線、稱石頭、石頭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4.在此基礎上,老師用一組模擬物讓學生演示曹沖說的辦法。

  學生各自準備后讓四名學生演示。大家讀一句,該生演示這一句的內容。

  五、課外活動

  同學們,課文里說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剛才我們的演示沒有稱給你們看。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在課外活動或者在家里,把剛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頭稱一稱,把大象稱一稱,看石頭和大象是不是同樣重,好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3.提問:曹沖想用什么辦法稱象?

  二、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根據本課生字的特點想辦法記字形。

  (先自己想辦法記,再同桌討論,然后站起來發言)

  2.出示小黑板,上面寫著:

  上──止(停止)干──桿(秤桿)到──倒(倒水)

  你──稱(稱象)平──秤(大秤)像──象(大象)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生字。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讓學生進行觀察,說出自己認為難寫的、易錯的地方,進行互相交流、提示。

  2.重點指導:

  點、照二字的四點底;象、像二字指導下面的彎鉤,要寫美觀;再字的后三筆筆順是:豎、橫、橫,最后一筆橫要寫長一些,左右出頭。注意比較在與再二字的字義不同。

  3.學生自己練寫,師檢查,并個別指導。

  板書設計:

  21.稱象

  {

  上船畫線

  上岸裝石頭沉到線

  稱石頭

  石頭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3.提問:曹沖想用什么辦法稱象?

  二、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根據本課生字的特點想辦法記字形。

  (先自己想辦法記,再同桌討論,然后站起來發言)

  2.出示小黑板,上面寫著:

  上──止(停止)干──桿(秤桿)到──倒(倒水)

  你──稱(稱象)平──秤(大秤)像──象(大象)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生字。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讓學生進行觀察,說出自己認為難寫的、易錯的地方,進行互相交流、提示。

  2.重點指導:

  點、照二字的四點底;象、像二字指導下面的彎鉤,要寫美觀;再字的后三筆筆順是:豎、橫、橫,最后一筆橫要寫長一些,左右出頭。注意比較在與再二字的字義不同。

  3.學生自己練寫,師檢查,并個別指導。

  板書設計:

  21.稱象

  {

  上船畫線

  上岸裝石頭沉到線

  稱石頭

  石頭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寓農業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切合了兒童喜歡看童話故事的心理。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在進行這一課的閱讀教學時,主要采用了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的教學手段。于是,我在教學時,不妨也東施效顰了一回。

  一、提出要求,學生自主排練

  在第一教時初步閱讀感知課文后,我要求學生自由分組組合,演一演課文。要求:

  1、共分4組,每組人數在10-12人。

  2、角色分配合理,并要求做角色介紹。

  二、學生分組表演比賽,進行民主評議。

  四組分別進行表演,每組推薦一人進行評議、打分。

  在實施前,我的心理有些擔心:1、學生的表演會不會變成單純的搞笑表演。1、有能力完全自主地通過語文活動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嗎?

  在聽了孩子表演時的自主評價后,我不由得為自己的大膽嘗試喝彩,聽聽孩子爭先恐后的發言吧:

  一、課文語言文字的評價:

  “我認為這些小稻秧表演的很好,他們表演出了蠻不講理,氣勢洶洶的霸王樣子。”

  “我認為有一棵小稻秧表演的不對,他不是一擁而上,而是在跳,變成了一跳而上。”

  “我喜歡這一組的雜草,他們把有氣無力紛紛倒下表演的很像,看來被噴霧器大夫消滅了。”“我認為這些雜草在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讀得太快,應該在

  ‘我們都……’后面停一下,這樣才像有氣無力。”

  “我認為這些雜草不是紛紛倒下的,而是一下子整齊地倒下,他們應該三五成群有先有后倒下。”

  “我喜歡這組,噴霧器大夫和雜草配合得很好,當噴霧器大夫開始噴灑時,其中一棵雜草馬上抬頭問,表現出了警覺。”

  二、表演藝術上的評價:

  “噴霧器大夫的動作很像,一只手在搖動,一只手在給雜草噴灑。”

  “這一組表演時沒有面向觀眾,我們都沒有看到他們的表演。”

  “他們選的位置太靠近教室門口了,有的甚至半個人在門外。”

  “他們有幾個人在笑。”

  “噴霧器大夫沒有噴灑到其中的兩棵雜草。”

  …………

  教學后,我的感受是原來:不是學生不能,而是你不想;不是學生不會,而是你不敢。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9各字。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如何掌握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會怎么辦?

  可要是 你在茫茫野外迷了路,那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去了解幾種在野外辨別方向的好方法。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教周圍的同學。

  2、讀課文給同同桌幫助正音。

  3、小老師教讀生字。

  明確 “針、忠、盞、稠”四 個生字都是 翹舌音。

  4、開火車認讀生字。

  5、積累生詞識字

  (1) 默讀全文,畫出 自己喜歡的生詞。

  (2) 交流自己所選的生詞,在積累生詞中鞏固識字。

  6、找反義詞識字

  如:南—北 稠—稀 快—慢

  7、聯系實際識字 ,如:“針”,我是在讀《鐵杵成針》的故事中認識的。

  8、選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節展示給同桌聽,請他評價。

  9、抽生分節課文,教師注意就比較難讀的字詞進行指導,如:指南針、辨別、忠實、一盞、枝葉稠的、枝葉稀的等。

  三、 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幾種天然的指南針?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1) 太陽 (2)北極星 (3)大樹 (4)雪

  3、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 怎樣利用太陽、北極星、大樹和雪辨別方向?

  (2) 各小組至少確定一種方法,練讀、評讀、仿讀、研討,并準備匯報。

  4、匯報朗讀,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朗讀課文,借助自制圖片,匯報辨別方向的方法。

  相互質疑、釋疑,對講得不明確或不準備的地方,教師給予點撥、糾正。

  四、 拓展延伸,引導發現

  1、大自然中還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針呢?

  2、在今后的生活中細心觀察,注意發現還有哪些辨別方向的方向。

  五、 借助圖片,引導背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檢查生字

  2、檢查背誦

  二、指導寫字

  1、齊讀要求會寫的字。

  2、觀察字形、書空筆順。

  3、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提出難以寫好的字

  “盞”:上半部分可以借鑒“淺”字的右邊進行書寫的遷移,要強調這里的兩橫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應盡量寫扁,下橫要長,起托住全字的作用。

  禾字旁:(1)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筆捺變點。

  (2)旁在左邊時,字形一般為左窄右寬。

  4、生臨寫一個字,圈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一個字,告訴同桌是怎樣寫好的請同桌指出寫得不夠好的字,該怎樣寫好。

  5、臨寫第二個字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野外 溝渠 向導 忠實 指點 分辨 辨別 永遠 高掛 天然 大自然 北極星 指南針

  2、小組開展“一字開花”的活動,進行開火車擴詞比賽

  別:特別 分別 別處

  指:指揮 手指 指南針

  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計

  導: 積:

  忠: 慌:

  四、作業

  分學習小組合作收集資料,了解其他身邊的自然科學知識,如:為什么森林能夠凈化污水,無花果真的沒有花嗎,等等,課余交流。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⒈正確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一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優美語言。

  ⒊品讀重點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感悟槐鄉孩子自立、自強的形象。

  ⒋結合課文語段,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體會畫面的美,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勞動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槐鄉的風土人情及槐鄉孩子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

  2.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妙,品析語言的魅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1熟讀課文。2、自學生字新詞3、了解槐樹、槐花。

  第一課時

  一分鐘競賽(一分鐘記憶)

  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搖搖晃晃匆匆忙忙猶猶豫豫

  甜絲絲香噴噴白茫茫綠油油美滋滋清凌凌

  一、導入新課

  槐林飄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萬樹瓊花浮暗香。心醉不知歸去路,欲把草畔做寢床。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走進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當我們沉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槐鄉風情中,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聽后的整體感受。

  3.槐鄉獨特的風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讀了課文你們一定會被槐鄉那獨特的風情所吸引.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詞語要想像當時的情景、聯系生活實際去理解,如暮靄、草垛等。

  三.品讀欣賞

  1、按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糾正讀音。

  (如“釀”讀niàng,不要讀成liàng;“塑料”的“塑”讀sù,不要讀成suò。)

  2、你最喜歡槐鄉的那個季節?把你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并聯系課文說說理由。

  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

  (1)請喜歡五月槐鄉的孩子談體會:

  (槐鄉的五月令人興奮,讓人陶醉,處處浸潤著槐鄉特有的風情。)

  (2)喜歡八月槐鄉的同學談體會:

  (槐鄉的八月,給孩子們帶來繁忙與收獲,浸透著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喜歡的段落。

  4、小結:槐花飄香的五月,是孩子們滿意的季節,他們幸福快樂;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們勤勞善良、自立自強的品格。

  5、說說心里話:你想做槐鄉的孩子嗎?為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分鐘競賽(一分鐘記憶)

  熱情好客 勤勞淳樸 風土人情 令人興奮 讓人陶醉 瀟灑豪放 吃苦耐勞 自力更生

  孕育 勤勞 善良 自強 自立 馥郁 如雪的顏色 多姿的形態 飄溢的香味 筆筆融情

  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⒈指名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⒉上節課,我們欣賞了槐鄉的美景,感受了槐鄉孩子的幸福快樂。這節課,我們一齊來體會作者優美質樸的語言。

  二、品讀佳詞妙句,領悟作者用詞的準確。

  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多讀幾遍,想一想作者這樣寫得好處。

  以下是要求學生重點領悟的:

  ⑴疊詞的廣泛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如:槐豆豆、香噴噴、山山洼洼、搖搖晃晃、一縷縷炊煙、香香的花粉。找出文中的疊詞,讀一讀。

  ⑵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的描寫更生動形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的掛滿枝頭,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槐花的潤澤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滿靈氣。那美麗的樣子,真使人見人愛。“老槐樹心疼的伸出手臂為他們遮住露水,并輕輕的哼著誰也聽不懂的歌。”槐鄉人培育了槐樹,槐樹庇護著槐鄉的兒女,如父母疼愛著自己的兒女。多么溫馨的畫面啊!

  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擬人句,讀一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⑶側面烘托的描寫。如“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釀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從側面寫出了槐花的香,這是槐花的馨香引來了蜜蜂,引來了孩子。“雞兒熱的耷拉著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兒熱的吐出舌頭,躲在樹蔭下直喘粗氣;蟬兒熱的不知如何是好,到處扯著嗓子亂叫。”這幾句對動物的描寫,道盡了八月的炎熱,更襯托出槐鄉孩子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品格。

  三、學習生字。

  1、自讀生字,想一想,在字形方面,你要提醒大家什么?你有沒有最好的方法記住它?

  2、用生字組詞擴展對字義的理解。

  四、布置作業:摘抄好詞佳句

  2、 捅馬蜂窩

  教學要求:

  1、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二個生字。能借助工具書或結合語境與生活經驗理解“樂園、冒險、復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詞語的意思。體會“爬滿青苔”的“爬”,“闖進屋來”的“闖”,“拖進了屋”的“拖”等詞的形象性。

  2、朗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聯系課文有關語句說一說“我”情感的變化,引發思考人與動物如何相處。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

  2、能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能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捅馬蜂窩》,說說你曾做過類似的事嗎?

  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認讀

  闖進 反駁 膽怯 耗盡 慌忙 膠水

  教師提示:“怯”字讀“qiè”,不要讀成“què” ;“嬉”字讀“xī”,不要讀成“xǐ”;“慌”字不要多一點。

  觀察每組字有什么不同,再組詞。

  邦( ) 去( ) 荒( ) 交( )

  綁( ) 怯( ) 慌( ) 膠( )

  插( ) 尸( ) 拖( ) 膠( )

  播( ) 戶( ) 托( ) 郊( )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

  評價朗讀情況。

  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 : 1、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不懂的問題。

  小結:

  “我”把馬蜂窩捅下來了嗎,然后又發生了怎樣的事呢? 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激情引入:

  1、由于幼稚,我們曾做過的一些冒失的事,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一些小小的傷害,然而當我們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們心中充溢著的卻是美好和甜蜜。

  2、默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精讀感悟

  1、 自學:

  要求:(1)自讀課文,找出描寫“我”思想感情變化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2)想一想,每次思想感情變化的原因。

  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畫下來的句子。(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結合全文,理清“我”情感變化的線索,交流“我”對思想感情變化及其原因的理解認識。

  4、重點理解

  (1)出示:

  我站在一旁,心里卻涌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當我給這個淘氣的欲望鼓動得難以抑制時,就找來妹妹,趁著爺爺午睡的當兒,悄悄溜到從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門口。我脫下褂子蒙住頭頂,用扣上衣扣兒的前襟遮蓋下半張臉,只露一雙眼。又把兩根竹竿接綁起來,做為搗毀馬蜂窩的武器。我和妹妹約定好,她躲在門里,把住關口,待我捅下馬蜂窩,趕緊開門放我進來,然后把門關住。

  妹妹躲在門縫后邊,眼瞧我這非凡而冒險的行動。我開始有些遲疑,最后還是好奇戰勝了膽怯。當我的竿頭觸到蜂窩的一剎那,好像聽到爺爺在屋.內呼叫,但我已經顧不得別的,一些受驚的馬蜂轟地飛起來,我趕緊用竿頭頂住蜂窩使勁搖撼兩下,只聽“嗵”,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下來,跟著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門那邊跑,誰料到妹妹害怕,把門在里邊插上,她跑了,將我關在門外。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斗機。這復仇者不顧一死而拼死的氣勢使我驚呆了。我抬手想擋住臉,只覺眉心像被針扎似的劇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著臉大叫。不知道誰開門把我拖進屋。

  提問:①把“涌出”、“遲疑”換個詞,比較哪個詞更恰當,為什么?

  ②“那多有趣”中,“那”是指什么?

  ③文對“我”、妹妹、馬蜂分別作了哪些描寫?中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④從文中找出比喻句,結合文意理解其運用的妙處。

  ⑤馬蜂窩中有百十來只馬蜂.為什么文章只重點寫了一只?

  ⑥找出心理描寫的句子,用“——”畫出來,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作者從動手捅馬蜂窩到盼望再見到馬蜂窩,他前后的不同表現說明了什么?

  (3)文章的結尾“再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誰?

  (三)總結歸納:

  再讀課文,說說讀了本文你想說什么?

  板書設計: 2 捅馬蜂窩

  強烈渴望→ 吃驚 →盼望

  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

  3、顫抖的羽毛

  教學目標:

  1、學會略讀課文,通過略讀了解課文大意。

  2、理清文章的脈絡,體會作者的寫作思路。

  3、品味重點詞句,理解題目“顫抖的羽毛”的含義

  4、結合課文,聯系實際體會“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4篇05-14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三篇05-14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3-21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02-28

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案4篇05-07

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案三篇05-07

小學語文《半截蠟燭》教案02-17

《鄉愁》小學語文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