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弗洛姆經典語錄(精選100句)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并使用語錄吧,語錄是言論的實錄或摘錄。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語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弗洛姆經典語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系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愛的藝術》
2、愛情與成熟度無關。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愛的藝術》
3、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生長的積極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就沒有愛。《愛的藝術》
4、愛是一種主動性的活動,而不是一種被動性的情感。它是一種“自足”。一般來說,可以用首先是一種給予而不是索取,來描述愛的特征。《愛的藝術》
5、當我們在睡眠中聽到自己良心的呼喚時,卻不能馬上有所行動;而當我們在醒后能采取行動時,又忘記了在夢中的覺悟。《自由的恐懼》
6、對人類存在問題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愛中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愛的藝術》
7、對一件事了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認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愛的藝術》
8、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從一種非理性權威的信仰,合理的信仰是扎根于自己思想或感情體驗的一種堅定的信念。《愛的藝術》
9、害怕損失的吝嗇鬼,不管他擁有多少財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他也只是個貧窮和可憐的人。《愛的藝術》
10、了解的層次有很多種;作為愛的一個要素的了解是要洞察到事物的核心,而不是皮毛。要想達到這種了解程度,我只能超越自己的關注點,而完全從對方的立場出發。《愛的藝術》
11、利己和自愛絕不是一會事,實際上是互為矛盾的。利己的人不是太愛自己,而是太不愛自己。《愛的藝術》
12、母愛中值得贊美的東西還不是母親對嬰兒的愛,而是母親對成長著的孩子的愛。《愛的藝術》
13、人類越是脫離原始的紐帶,就越疏遠自然世界,而尋找擺脫孤獨途徑的需要也就越是強烈。《愛的藝術》
14、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癡如醉的強烈程度當作是強烈愛情的證據,而實際上這只不過表明了這些男女先前是多么地孤單、寂寞、無聊而已。《愛的藝術》
15、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愛的藝術》
16、事實上,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愛”無非是贏得人心和對異性有吸引力這兩種傾向的混合物而已。《愛的藝術》
17、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們復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僅能幫助他忘記他是獨立的個體。他犧牲了他個人的自己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過是不堪一擊的安全感。《逃避自由》
18、為了克服孤獨與無能為力感,個人便產生了放棄個性的沖動,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逃避自由》
19、我們可以在母愛中間發現自戀的因素。因為她一直把孩子視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親對孩子的愛和癡迷可能是對自戀的一種滿足。《愛的藝術》
20、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愛情可以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而雙方都會因喚醒了內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愛的藝術》
21、現代人生活在這樣一種錯覺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實上他追求的,不過是別人期望他去追求的東西罷了。《逃離自由》
22、現代人在幻覺下生活,他自以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東西,而實際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東西。《逃避自由》
23、一個人能夠,并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逃避自由》
24、一切本能的愿望都得到滿足不僅不是幸福的基礎,而且不能保證人的精神的起碼的健康。《愛的藝術》
25、責任就其真正的意義來說,是一個完全自愿的行為;責任是我對另一個生命表達出來或尚未表達出來的需要的響應。“負責任”就意味著有能力并準備對這些需求予以響應。《愛的藝術》
26、真正的愛是內在創造力的表現,包括關懷、尊重、責任心和了解諸多因素。愛不是一種消極的沖動情緒,而是積極追求被愛人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的愛的能力。《愛的藝術》
27、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而且,其含義隨人把自身作為一個獨立和分離的存在物加以認識和理解的程度不同而有所變化。《逃避自由》
28、尊重就意味著要努力地讓對方按照自己的個性自由地成長和發展。《愛的藝術》
29、責任是一種完全自愿的行為,是我對另一個人的需要的反應。
30、大多數人都把愛的問題看成主要是被愛的問題,而不是看成主動去愛和愛的能力的問題。于是,愛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被愛,如何變得可愛。
31、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禁。而這只有通過真愛才有可能實現,真愛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給"而不是"得","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恰恰是通過"給",我才能體驗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愛情的積極性除了有給的要素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是所有愛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關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
32、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實現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實現了他自己,而這種自我實現。
33、只要把自愛之心擴大到愛別人,我們就可以把自愛變為美德,這種美德,在任何一個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得到它的根底的。《自私、自愛和自利》
34、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35、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
36、幼兒的愛遵循著這樣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愛。”成人的愛則遵循著這個原則:“我被愛因為我愛。”
37、能否成為一個真正愛著的母親,檢驗的標準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離,并且在分離后繼續愛著。
38、愛是一種主動性的活動,而不是一種被動性的情感。它是一種“自足”。一般來說,可以用首先是一種給予而不是索取,來描述愛的特征。
39、愛首先不是同一個特定的人的關系;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傾向。這種態度、性格傾向決定了一個人同整個世界的關系,而不是同一個“愛的對象”的關系。如果一個人只愛一個人,而對其他人漠不關心,他的愛就不是愛,而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者是一種放大的自我主義。——弗洛姆《愛的藝術》
40、孤獨的感覺是所有焦躁的根源。——弗洛姆《愛的藝術》
41、孤獨的焦慮,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虛榮、傷害甚至破壞的愿望都能刺激性欲,就像愛情也能刺激性欲一樣。
42、愛本質上應是一種意志行為,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諾另一生命的決心。《愛的藝術》
43、如果我真的愛上一個人,那么我也一定愛所有的人,愛這個世界,愛生活。
44、愛一個人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項決定,一樁判斷,一個承諾。如果愛情僅僅是一種感情,那么承諾相愛一輩子就沒有基礎。一種感情來了,又會離去。如果我的愛不包含判斷和決定的話,我又何以能肯定愛情的綿綿無期呢?
45、愛,不是一種無需花費精力的享受,愛是一門藝術,它需要知識和努力。
46、愛,本質上應是一門意志的藝術,一門決定以我全部的生命去承諾另一個人生命的藝術。
47、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癡如醉的強烈程度當作是強烈愛情的證據,而實際上這只不過表明了這些男女先前是多么地孤單、寂寞、無聊而已。——弗洛姆《愛的藝術》
48、我們對自己是一個謎,正如同別人對我們來說,也一直是個謎。得到全面知識的惟一途徑是愛、愛超越了思想,超越了語言。愛是對融合體驗的大膽投入。但是思想所能給予的認識,即心理學知識,也是在愛中達到全面認識的一個必要條件。為了能夠看到他的現實,或者是克服幻象,消除對他的歪曲印象,我必須客觀地認識他和我自己。我只有客觀地認識一個人,我才能在終極本質中,在愛中認識他。
49、父愛是有條件的愛,其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期望,因為你盡你的義務,因為你像我。”
50、一個人能夠,并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弗洛姆《逃避自由》
51、能進行客觀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為基礎的感情是謙恭。我們只有擺脫了童年時代妄圖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觀性和運用自己的理智。
52、你必須花時間確定對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為愛與信仰本質上是一樣的,它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不止包括感性元素,同樣也需要理性元素。除了與生具來的部分,還要體會,學習,領悟,練習,揣摩,先評估自己是否有愛人的能力才有資格談愛。
53、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并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財富、我的能力。——弗洛姆《愛的藝術》
54、在這個世界上,良心應該更大于天才。巴爾扎克說:良心比天才更難得。良心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反應。
55、愛別人與愛自己并不是兩者擇一、不可兼得。恰恰相反,在一切有能力愛別人的人身上,我們恰恰能發現自愛的態度。愛,在原則上說,是無法將“對象”跟自己分別開來的。真正的愛是創造性的體現,包含了關懷、尊重、責任心和了解諸因素。愛不是一種被人推動的情感,而是積極地渴望被愛者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自愛的能力。
56、只有被剝奪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無法享受給予物質幫助的快樂。因此貧窮也是墮落,這并不僅僅因為貧窮所直接導致的苦難,而是因為它剝奪了貧窮者給予的能力和快樂。
57、人降生時并沒有動物所具有的適應某些行為的機制,人對父母的依賴比任何動物都多,對環境的反應能力也比受自發本能行為調節的動物差得多。他忍受著因缺乏本能機制所引發的所有危險和恐懼。但人的這種無助恰恰奠定了人發展的基礎。人在生物學上的弱點,恰是人類文化產生的條件。
58、人不僅是理性的、社會的動物,他還是生產的動物,他能夠運用理性和想象力,去改變眼前的物質。他不僅能夠生產,而且必須生產以維持生命。《為自己的人》
59、愛本質上是給予而非獲取。
60、通過努力換回的愛往往會使人生疑。這種愛往往會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愛是因為我使對方快樂,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歸根結底我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弗洛姆《愛的藝術》
61、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并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財富、我的能力。
62、動物發展程度越低,它對自然的適應能力就越強,它的所有活動便越受本能和反射行為機制的控制,某些昆蟲的社會化組織都完全是本能使然。相反,動物的發展程度越高,它的行為模式的靈活性就越大,出生時的結構調整功能就越不完整,人就是這種發展的頂點。降生伊始,人是所有動物中最無助的。他對自然的適應基本以學習過程為基礎,而不是受本能的決定。
63、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實現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實現了他自己,而這種自我實現對個人來說是一種最大的滿足。
64、現代人在幻覺下生活,他自以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東西,而實際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東西。——弗洛姆《逃避自由》
65、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奇怪的不是為什么有人發瘋,而是很多人為什么沒有發瘋。
66、人的精神之所以得到發展,僅僅是因為人敢于對以人類良心和真理名義出現的權威說“不”;人的智力發展依賴于不從的能力,即對試圖禁止新思想的權威人士的不從和對長期形成的已變為廢話的權威觀點的不從。《作為一種心理學和道德學問題的不從》
67、貪欲就是無底洞,無盡的欲念,讓努力的人精疲力盡。
68、我相信,只有當一個新型的人出現的時候,一個正在出現的統一世界才能真正地存在。這個新型的人便是從古老的土壤和血緣的束縛中出現的,他感到自己就是人類的兒子,是世界一個公民,而不是人類之外的任何存在物;他忠誠于人類和生命,熱愛自己的國家,因為他愛整個人類,他的判斷不會由于民族的忠誠而遭到歪曲。《在幻想鎖鏈的彼岸》
69、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
70、對孩子來說,一個不幸家庭的緊張和不愉快的氣氛,比公開的決裂更有害,因為后者至少可以教育孩子,人能夠靠勇敢的決斷結束一種不可容忍的生活狀況。
71、成熟的愛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個性條件下的融合。
72、了解的層次有很多種;作為愛的一個要素的了解是要洞察到事物的核心,而不是皮毛。要想達到這種了解程度,我只能超越自己的關注點,而完全從對方的立場出發。
73、愛和被愛,都需要勇氣,需要有勇氣去選擇那些可以作為最高關注對象的價值,需要有勇氣做出決斷,把全部賭注押在這些價值上。
74、愛情與成熟度無關。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弗洛姆《愛的藝術》
75、真正的理想決不是某種居于個人之上的神秘力量,它是無條件肯定自己的一種有力表現。凡是違反了肯定自己這一原則的任何理想,都被證明并不是一種理想,而只是一種病態的目標。
76、最重要的是學會一個人單獨地待著,而且不看書、不聽廣播、不抽煙、不喝酒。有沒有集中的能力表現在能不能單獨地待著,而這種能力又是學會愛的一個條件。正因為我們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個人連在一起,這個人也許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這種關系同愛無關。——弗洛姆《愛的藝術》
77、愛是人身上的一種積極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沖破人與人之間的樊籬并使人與人結合。愛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疏離感,但同時又能使人保持個性,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在愛中會出現這樣的悖論形態:兩個生命合為一體,又仍然保留著個人的尊嚴和個性。----《愛的藝術》
78、所有癮品的本質,一才聲是利孩有人忘真利與這個邊多后出可以的聯系,不主如也氣到開在利孩有人忘真利這個邊多后出可以對作過象的拋棄。
79、人的行為不受固定的先天本能決定,他不得不在內心里權衡可能的行為模式,他開始思考;他改變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從完全被動的消極適應變為積極的主動適應,他開始生產;他發明了工具,并在支配自然的過程中,離它越來越遠。他開始朦朧地意識到自己或其群類與自然不同;他漸漸明白了自己的悲劇命運:他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要超越自然。他還發現,哪怕竭力幻想否定死亡,但死亡仍是他的最終歸宿。----《逃避自由》
80、愛就是實事求是地看待一個人,認識到其獨特的個性。尊重意味著他人的成長和發展。我希望被愛的人應以自己的方式,為自己的目的成長、發展,而不是來迎合我。尊重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的。正如一首古老的法國歌曲所唱的那樣:“愛是自由之子,永遠不是統治的產物。”----《弗洛姆著作精選——人性·社會·拯救》
81、熟諳對就要,天個和四病想格倆年把西這國間的信格成可以越來越著滿夫去其奇跡般的來外用點,一第還到隔坤、著滿夫望和著滿夫天個聊把一息尚存的魅種發西這國有抹掉為止。當也然一開四病雙就要西這國有不可以想到這點。家把為十一去上:人們好年好年把這種如癡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愛情的表現,以子事一去際上這只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是多么想格心寂寞。----《愛的藝術》
82、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系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愛的藝術》
83、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癡如醉的強烈程度當作是強烈愛情的證據,而實際上這只不過表明了這些男女先前是多么地孤單、寂寞、無聊而已。----《愛的藝術》
84、同父親的關系則完全不同。母親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親不體現任何一種自然淵源。在最初幾年內孩子同父親幾乎沒有什么聯系,在這個階段父親的作用幾乎無法同母親相比。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愛的藝術》
85、一個人能夠,并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逃避自由》
86、個體化進程是一個力量增長和個人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但同時又是一個喪失與別人共有的原始共同性,其中兒童與他人越來越分離的過程。這種日益加劇的分離可能導致寂寞的孤立,產生緊張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如果兒童能夠發展內心的力量和創造力的話,也有可能與他人建立一種新的密切而又休戚相關的關系。發展內心的力量和創造力是與世界建立新型關系的前提。----《逃避自由》
87、里心而際上,現代資本生那就義我用下的人掙扎在絕望的認以民緣上,緊緊抓住個性這個概念不著走出,想‘與眾不同’,實下成人地道且只是想‘與眾不同’,其天里心以民外過什么用是不她格開。人們渴望它,得子這幾乎是個性的最時并在種一點殘跡。盡管人仍是個在民利為生生的生物體,得子天里心以民外過已成了一個機器人,在情感和心智上已經死亡。----《逃避自由》
88、弗洛姆說:“這個社然只主多多人制造了許多有沒用的得于風每來,在相同程度上也制造了許多有沒用的人。人,已經不后然只是人了,多人士作如將成了一個得于風每來,成為生產機器上的一個齒輪。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看的下真第自己不感興趣的沒作學,與說還主也們不感興趣的人在一起,生產下真第說還主也們不感興趣的得于風每來;人們不生產時第后然只消費。”
89、“多也天愛的每格真能正體現似乎第家不在于多也天風真到對出生嬰民人得作出的愛,去如是在于以著過一師成長中對走士和用子的愛。”
90、人降生時并沒有動物所具有的適應某些行為的機制,人對父母的依賴比任何動物都多,對環境的反應能力也比受自發本能行為調節的動物差得多。他忍受著因缺乏本能機制所引發的所有危險和恐懼。但人的這種無助恰恰奠定了人發展的基礎。人在生物學上的弱點,恰是人類文化產生的條件。----《逃避自由》
91、對神的愛即不是從思想上了解神,也不是指自己愛神的思想,而是在愛的體驗中體驗自己同神的一致。----《愛的藝術》
92、我感覺到自己生她開勃勃,認月象主內比外都立自欣喜萬分。"地和"以我民看"得"要你來更多的愉快,這不是認月象主為"地和"是一種犧牲,內比外都立自是認月象主為通過"地和"表現了我的生命當打天。----《愛的藝術》
93、只有當我們能夠有自己的思想時,表袁只思想的權來都有開有價值。
94、尊重就意味著要努力地讓對方按照自己的個性自由地成長和發展。----《愛的藝術》
95、若我擁有所有,若我象水去所有,下里出我是誰?----《犯罪心水多著第五季》
96、能否樣之國和在戰多愛取決于人的自戀程度和能不斷培養自己的謙恭、客觀性和自樣之眼事于夫我智。我們比立象一輩子為此戰多聲也還象她努上自樣之。
97、一看也找不出一種生比和潘風為或一項生比和潘風動像愛情不每第她當她當事,以如此巨大的希望開潘風,格生比和以如此看都民自并生風用叫例的這她敗下于告終.----《愛的藝術》
98、利己和自愛絕不是一會事,實際上是互為矛盾的。利己的人不是太愛自己,而是太不愛自己。----《愛的藝術》
99、幾乎也只有一你之冒險像愛情有對生每好就,是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把成一學盼所開中第,個月時以如此的規律性遭到每出敗。----《愛的藝術》
100、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奇怪的不是為什么有人發瘋,而是很多人為什么沒有發瘋。
【弗洛姆語錄】相關文章:
張愛玲語錄經典語錄01-18
張愛玲語錄經典語錄10-25
氣質語錄經典語錄10-20
午安語錄經典語錄10-20
謝文東語錄經典語錄09-19
夫妻語錄經典語錄11-24
情感語錄經典友情語錄10-19
立冬語錄經典語錄11-16
最好語錄經典語錄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