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翰《石頭城》閱讀答案及賞析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劉翰《石頭城》閱讀答案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劉翰《石頭城》閱讀答案及賞析 1
石頭城
(宋)
離離芳草滿吳宮,綠到臺城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1、“綠到臺城舊苑東”中的“綠”用得很有特色,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2分)
2、“石頭明月雁聲中”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3、有人認為“一夜空江煙水冷”中的“空江”,與唐朝《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城”有異曲同工之妙,請談談你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綠”通過色彩形象地寫出了野草的綿延不斷;滿眼綠色。凸顯出石頭城的衰敗荒涼。(每層1分)
2、借景(或:以景結情、融情于景。或:繪形繪聲)。(2分)通過月色、雁聲等意象來表達作者對石頭城“昔盛今衰”的感傷之情。(2分)
3、“空江”寫開闊的江面上空空蕩蕩,通過江空來映襯城空;(1分)“空城”直接點明城荒蕪寂寞;(1分)都寫出了石頭城的沉寂與凄清(或:都給人以沉寂、凄清之感)。(2分)
石頭城賞析:
全詩寫到的景有離離芳草、寥落吳宮、臺城舊苑、煙波寒江、明月飛雁。而這些景物在詩文中全帶有一種悲涼的意象(離離芳草讓人想起詩“離離原上草”,寥落吳宮讓人想起詩“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臺城舊苑讓人聯想起詩“城上斜陽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影照來”煙波寒江使人想起“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雁聲使人想起中“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詩人通過對這些具有很強感傷意味的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繁華凋零、故城蕭瑟的感慨,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于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離離芳草滿吳宮”,離離狀稀疏貌,稀疏如何“滿”呢?我們來看“草色遙看近卻無”就可以理解,近看稀稀落落,遠觀則平合成片。此句透露了詩人觀望的角度,遠望的效果,符合這首詩迷茫的基調。
劉翰《石頭城》閱讀答案及賞析 2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于安史之亂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于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凄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凄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后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劉翰《石頭城》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劉禹錫《石頭城》劉翰《石頭城》閱讀答案01-06
石頭城劉翰古詩09-20
《石頭城》閱讀答案及賞析10-18
《再過金陵 包佶》《石頭城 宋劉翰》對比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6-14
劉禹錫《石頭城》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15
《石頭城》閱讀答案09-01
《念奴嬌;登石頭城》閱讀答案及賞析09-20
石頭城劉禹錫閱讀賞析及參考答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