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閱讀練習及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注)孟浩然到京城考試,失意后決定歸隱山林,但不忍與朋友離別,故寫下此詩。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是孟浩然在長安科舉失意后創作的贈別王維之詩作,全詩語調低沉,表達直率,有懷才不遇的嗟嘆,有不忍遠別知心朋友的留戀。
B.頷聯上句中的“芳草”象征作者歸隱的理想,表明他想要歸隱。一個“欲”字和一個“惜”字,顯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與斗爭。
C.頸聯說明了歸去的原因,語氣沉痛,充滿辛酸之淚、怨懟之情。一個“誰”字,反詰頗為有力,表明他體會到了人情如水的滋味。
D.尾聯寫作者想歸隱田園、隱居不仕,表明了要徹底遠離世態炎涼、是非顛倒的社會的決心。失意后的牢騷之情貫穿全詩,線索分明。
8.請簡要賞析首聯的藝術手法。
答
7.D.“徹底遠離世態炎涼、是非顛倒的社會”無中生有且過度解讀。尾聯“只應”二字,是耐人尋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來歸隱是唯一應該走的道路。也就是說,赴都應舉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場誤會,所以決然地“還掩故園扉”了,所以尾聯只是敘寫了作者決心隱居不仕,歸隱田園,并沒有體現出作者徹底遠離世態炎涼、是非顛倒的社會。
8.①運用疊詞。“寂寂”“朝朝”兩個疊詞,既強化了門庭的冷落、寂寞,又從時間上強化了每天無人問津的窘況。②運用雙關。既是寫實,又是寫虛,既渲染了作者落第后門庭冷落的景象,又表現了作者寂寞的心情。③直抒胸臆。“寂寂竟何待”意為在寂寞清冷中等待什么呢?“朝朝空自歸”意為每天都茫然失落地獨自回家。科舉考試成空,似乎一切成空,表達了作者面對考試失利的無限惆悵和落寞之情。④這一聯是全詩的樞紐。由落第而思歸,由思歸而惜別。開篇暗扣題目,渲染考試失利的悲哀、落寞、孤單之情,是為了引出下文與朋友因留別而顯露的深沉而偉大的友誼。
【解析】
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首先,運用疊詞。“寂寂”,寂寞、落寞的意思,一個落第士子,沒有人來理睬,更沒有人來陪伴,只有孤單單地“空自歸”了;“朝朝”,天天、每天的意思,落第之后,天天都是懷著失望而歸。運用疊詞,更形象地表達了作者落第后的景象:門前冷落,車馬稀疏。
其次,運用雙關。“寂寂”兩字,既是寫實,又是寫虛,既表現了門庭的景象,又表現了作者的心情。“朝朝”面對這種情形,作者深知,長安雖好,也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他考慮到返回故鄉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試不中必然的想法。
再次,直抒胸臆。該詩首聯意為:這樣寂寞還等待著什么?天天都是懷著失望而歸。作者到京城考試而不中,失意后作者感覺自己在京沒有什么希望,天天在寂寞失望中度日,想離京卻又可惜與好友分別,這兩句直接抒發了作者心中的悵惘和矛盾。
最后,在結構上。首聯直接說出“自歸”,頷聯則寫題意“惜別”,頸聯說明“自歸”之故——乃是知音既少,當道不用,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尾聯敘寫決心隱居不仕,歸隱田園。由此可知,作者因為“失意”而“自歸”,因“自歸”而不忍與友人分別,而后道明“自歸”的緣由,最后說明歸隱的決心,所以,首聯在整首詩中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開篇扣題,渲染悲涼氣氛,暗含失意之悲,同時引出下文的“惜別”與“歸隱”。
【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全文及鑒賞07-16
留別王侍御維唐詩09-20
《留別王侍御維》翻譯賞析07-16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翻譯及賞析11-19
《送劉禹錫侍御出刺連州》閱讀練習及答案10-11
孟浩然《留別王維》閱讀答案11-09
《別宋常侍》《留別王維》閱讀答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