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閱讀練習附答案
(文言文)漢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2)。秦王子嬰 (文言文)漢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2)。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3),封皇帝璽符節,降枳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4)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5),偶語者棄市(6)。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7)。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8)。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餉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注](1)漢元年:指劉邦被封為漢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2)沛公:即漢高祖劉邦。霸上;古地名。(3)組:繩索。(4)懷王:即楚懷王。(5)族:滅族,殺害違犯者及其親屬。(6)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并將尸體暴露在街頭,稱為棄市。(7)關:指函谷關,古代要塞、天險。(8)吏人:指當時的大、小官員。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小題1】(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文言字詞。(4分)
①諸將或言誅秦王___________ ②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 ___
③諸吏人皆案堵如故___________ ④人又益喜______ _____
(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系頸以組
A.不以物喜(《岳陽樓記》)
B.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記》 )
C.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D.以嚙人,無御之者(《捕蛇者說》)
【小題2】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兩處)。(2分)
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
【小題3】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文。(4分)
(1)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2)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小題4】楚漢戰爭,劉邦最終贏得了勝利,請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勝利的原因。(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①有人②苦于;以……為苦 ③原來 ④更加(2)B
【小題2】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
【小題3】(1)我把軍隊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2)略
【小題4】占據關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禮賢下士,聽人勸告,不貪圖享受;約法三章,取得關中人心
解析【小題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時候,除了要根據具體的語境,還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苦”這個字,就應該理解為“以-----為苦”的意思。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A、因為,B、用,C、認為,D、如果,例句中的“以”為“用”的意思,所以選“B”項。
【小題2】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注意句子的意思外,還要注意句子的結構。
【小題3】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句子時,除了要注意“所以、還、約束、之、叫囂、隳突”等重點字,有時還要補充出句子的省略成份,同時還要保證整個句子的完整性與準確性。
【小題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從“地理位置、對待人才、納諫、紀律、民心”等角度來分析其取得勝利的原因。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閱讀練習附答案】相關文章: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的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沛公至咸陽》閱讀答案11-19
《沛公至咸陽》閱讀答案及翻譯11-14
褚遂良公直閱讀練習附答案12-18
沛公軍霸上的翻譯09-07
李漢榮《轉身》閱讀練習附答案11-28
《春至》閱讀附答案02-17
閱讀練習《時光老人和流浪漢》的附答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