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聽風》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
靜夜聽雨,僅僅這幾個字,就賦予我們多少詩意!最是那溫馨的春夜,淅淅瀝瀝的細雨,撫著恬怡的春夢、綠肥紅瘦的江南,是何等美妙意境?
靜夜聽風可就大不同了。如果說前者宛如絲竹悠悠、清泉淙淙,后者則渾似江河破堤、大漠飛沙。尤其是無雨的冬夜,聽虎嘯龍吟般朔風動地而來,門窗劈啪,雨蓬呻吟,耳畔嗖嗖如有利箭飛掠,心頭瑟縮似萬馬狂踏,落英狼籍。那心境,無論如何是找不到一絲美感來的。何況晚來的風總給人以凄涼的暗示,靜夜的喧囂聲不免讓人心驚肉跳。所以,我們難聽到對夜風的欣賞或謳歌。尤其是不眠的長夜或病痛的僵臥中,聽蕭蕭風過,黯淡的心境更如夏日雷雨將驟,飛沙走石,天昏地暗。
當然,也有例外的人。諸如我,每于無眠之夜聽風,便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風似乎會吹開記憶之門,聽不同的風聲,如同聽到久遠而淡忘的歌聲,會將不同的往事紛紛亂亂地勾陳于眼前,牽起種種沉溺的情愫,有時竟也因之溫情綿綿甚或慷慨激昂。因為我與風,曾有過一段特殊的因緣。
早年我下放煤礦,礦在太湖之中。按月休假。而休假前夜,總特別關注風情。因為交通全靠班輪,遇有6~7級風便要停航。夜來無風,睡眠便穩,有風則憂不能行,常至不寐。而假畢前夜,心情又正相反,夜風越大越是竊喜,為可在家多呆一日也。由是對風的感情忽喜忽憎,可謂自私無理,卻又大可理解。這也是礦上大多數人的`一般心態,算是一種特色。在礦上,我當過多年外線電工,常年在電桿甚至輸電鐵塔上爬上爬下。對風又別有一番敏感。高空作業,晴朗無風的日子總是順利也舒暢得多。遇風,尤其是陰寒天,上得桿去冷而僵,不利索不說,危險也相對大些。桿頂的風比地上又格外尖利而硬朗,足可將尚未系上安全帶的人吹落幾十米外。所以我那時極厭風,而現在每聽到某種風聲,眼前常會活現桿上苦苦僵持的情景。不純然是苦味,也有淡淡的自豪在心頭。去年重回故地,見到我當年架起的電桿猶在那兒為人造福,那分感情更其甘洌。即使那時,在風中的電桿上,也有別人體味不到的獨特情趣。那就是活干得順手時,聽那新扯起的四根長線,如琴弦般在風中錚錚放歌,嗡嗡有韻,奏出我的歡悅。人越高,如在幾十米的鐵塔上,那風越勁,“弦”上的音樂聽來也越發清長動人,有時竟令我激動不已,操起大鐵扳手,鏗鏗猛擊粗長的銀線,那氣勢,直若壯士臨風,揮劍長嘯大風歌! ()
畢竟才20出頭,意氣方遒呵!而今雄風猶在,我這氣勢卻哪去了?連夢中也找不見它,卻常從鐵塔上飛落,驚醒一身冷汗。只有靜靜深夜,聽著當年一樣的風聲,才會拾到幾分一樣的心情。悲歟,喜歟?
風吹來多少記憶?風吹走多少故事!而風逍遙自在,無影無蹤,來復去,去又來。我呢,該向誰追索飄逝的生命?
1、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用兩個詞概括“靜夜聽風”的心境。(2分)
答案:凄涼(黯淡)、驚恐。
2、請根據第四段的內容,分兩點概述我對風的復雜感受。(4分)
答案:①休假前后的風,常使“我”的感情忽喜忽憎。
②野外作業時的風,既讓“我”苦惱、厭惡,又讓“我”歡悅、自豪(激動)。
3、聯系全文,分析作者為什么會產生“悲歟,喜歟?”的感嘆?(4分)
答案:因為現今的“我”失卻當年的意氣和豪情,因此感到悲。因為現今的“我”不用再經受當年那種忽憂忽喜的悲苦,因此感到喜。(意思對即可)
4、請從修辭和句式角度,評點文中劃線文字的語言特色及其作用。(6分)
答案:修辭角度:①運用比喻手法,具體、形象地寫出了“靜夜聽雨”與“靜夜聽風”的迥乎不同。②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靜夜聽風”與“靜夜聽雨”的迥乎不同。 ③運用了比擬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聽雨時的心境。(選答兩點即可)
句式角度:運用整散錯綜的句式,使語言表達具有一種節奏感(韻律美)。
【《靜夜聽風》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靜夜聽風的優美散文06-29
靜夜煮茗聽風來情感散文07-14
《聽朗誦》閱讀練習及答案06-10
聽朗誦閱讀練習及答案06-12
聽泉-閱讀練習及答案02-23
劉長卿《聽彈琴》閱讀練習08-23
《公輸》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3-20
《童趣》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3-22
《兔起鶻落》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