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需要跟練習題打交道,做習題可以檢查我們學習的效果。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由概念原理所構成的知識,什么樣的習題才是科學規范的習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內閱讀練習題附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內閱讀練習題附答案1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著一面花紋駁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想種種神話傳說;路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1.根據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寫在后面括號里。
(1)像餓了想吃、渴了想喝那樣。形容要求十分迫切。( )
(2)不需要解釋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簡單、明了。( )
(3)形容心情不好,情緒低落。( )
2.填空。
(1)莎士比亞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是一個______句,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3.醉心閱讀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文段中哪些語句說明了這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如饑似渴
(2)不言而喻
(3)黯然神傷
2.(1)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2)比喻 書 營養品
3.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擴展了我的想象力。
課內閱讀練習題附答案2
課內閱讀
隔了幾天,二妹從虹口舅舅家里回來,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貓,很有趣,正要送給人家。三妹便慫恿著她去要一只來。禮拜天,母親回來了,卻帶了一只渾身黃色的小貓同來。這一來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這只黃色小貓吸引去了。這只小貓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潑。它在園中亂跑,又會爬樹,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它似乎太活潑了,一點兒也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曬太陽。我們都很為它提心吊膽,一天都要“小貓呢?小貓呢?”查問個好幾次。爭次總要尋找好一會兒,方才尋到。三妹常指它笑著罵道:“你這小貓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會亂跑呢!”我回家吃中飯,總看見它坐在鐵門外邊,一見我進門,便飛也似的跑進去了。飯后的娛樂,是看它在爬樹。隱身在陽光隱約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來。一放手,又極快地爬上去了。過了二三個月,它會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間便不再聽見討厭的吱吱聲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來,披了衣下樓,沒有看見小貓,在小園里找了一遍,也不見。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預警。
“三妹,小貓呢?”
她慌忙地跑下樓來,答道:“我剛才也尋了一遍,沒有看見。”
家里的人都忙亂地在尋找,但終于不見。
李嫂道:“我一早起來開門,還見它在廳上。燒飯時,才不見了它。”
大家都不高興,好像亡失了一個親愛的同伴,連向來不大喜歡它的張嬸也說:“可惜,可惜,這樣好的一只小貓。”
我心里還有一線希望,以為它偶然跑到遠處去,也許會認得歸途的。
午飯時,張嬸訴說道:“剛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頭,她說,早上看見我家的小貓在門外,被一個過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這個亡失證實了。三妹很不高興地咕嚕著道:“他們看見了,為什么不出來阻止?他們明曉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悵然地,憤恨地,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
1.第二只貓的“更有趣,更活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畫出文段中表現家里的人對它的態度的詞句,說說這些詞句體現了家里人對它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只貓的結局怎么樣?大家持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里人對周家的丫頭、不知名的捉去貓的人所持的態度,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從性情和本領等方面來表現。“園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現它的性情;“會爬樹”“捉蝴蝶”“會捉鼠”等是它的本領。
2.主要詞句有“提心吊膽”“查問個好幾次”“笑著罵”“飯后的娛樂是看它爬樹”等。體現了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只貓。
3.這只貓最終亡失了。對于這只貓的“亡失”,三妹“很不高興”,“我”也是“悵然”“憤恨’’“詛罵”。
4.家里人責怪周家的丫頭,詛罵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周家的'丫頭”代表著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著不顧別人、自私自剎的一類人。作者借第二只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意對即可)
課內閱讀練習題附答案3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余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
①能張目對日()
②私擬作群鶴舞空()
③項為之強()
④以土礫凸者為丘()
2.解釋下列句中之字的含義。
①物外之趣()
②昂首觀之()
③為之怡然稱快()
④心之所向()
3.翻譯句子。
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敘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寫的都是常物,而“我”卻產生“物外之趣”,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睜開
②暗自.心里
③通“僵”,僵硬
④介詞,把
2.①結構助詞,的
②代詞,指代觀蚊如鶴的景象
③代詞,指代看到的景象
④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3.①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
②心里想著鶴,那么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飛舞著的蚊子,便果真(覺得它們)是鶴了。
4.觀蚊如鶴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5.作者觀察細致,想象奇特。
(意對即可)
【課內閱讀練習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課內閱讀理解附答案11-24
《蘆花蕩》課內閱讀附答案06-14
彩色的翅膀課內閱讀附答案12-09
《山雨》課內閱讀訓練附答案10-23
課內閱讀練習題及答案11-09
《山中避雨》課內閱讀訓練附答案06-13
課內閱讀解答問題附答案06-13
《老師,您好!》課內閱讀訓練【附答案】12-29
斑羚飛渡課內閱讀理解附答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