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只往來的云雀都是我的故知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
每只往來的云雀都是我的故知
朱學東
①“玫瑰顫動,恍若昔日;恍若昔日,驕傲的百合隨風搖曳;每只往來的云雀都是我的故知。”每當看到魏爾倫的這段話,總會勾起我對故鄉的思念。離開故鄉已經三十一個年頭了,但我每年春節都要回家。
②每一年回家,我都會耳聞目睹故鄉新的變化和新的進步。但我對故鄉的新貌,卻一直有著一種心理上的不適。不是我不歡迎故鄉的新變化,每個人,都會歡迎向上的新變化,希望生活變得更加富裕安康。這是故鄉祖祖輩輩代代相傳的期盼。
③只是,如今故鄉的這種新變化,太過徹底了。熟悉的生活場景不見了。河道填埋的填埋,污染的污染,空氣里還常常飄蕩著異味;肥沃的土地上不再種植熟悉的水稻小麥,而是種上了廠房和縱橫交錯的水泥公路;鴉雀爭鳴雞犬相聞的生活,被隆隆的機器聲和汽車聲蓋過……繁華熱鬧是故鄉的新生活。
④“格式化”,我曾經借用這樣一個詞來描述故鄉的這種新變化。故鄉對新生活的向往,就像30余年前,我為了擺脫鄉下貧困且艱難的生活,發憤讀書考大學的心情一樣。為的是逃離舊生活的軌跡。但是,當我真的逃離故鄉,遠走他鄉,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物理形態的故鄉可以發生格式化似的改變,上班下班的生活狀態也可以迥異于故鄉的兄弟姐妹,但是,關于故鄉,關于成長的記憶,關于親人間的噓寒問暖,卻永遠是無法被格式化的。
⑤當我想起故鄉,想起遠在故鄉的父母兄弟的時候,這些影像就如大河奔騰,洶涌而至。于是,有了我筆下源源不斷的江南舊聞,為自己為父母兄弟及故鄉的朋友們,重構了關于舊故鄉的集體記憶。
⑥這就是故鄉。故鄉的大地有一種特別的神性,無論是希臘神話里賦予大力神安泰力量的大地母親,還是荷爾德林對于故鄉的敘說,都講述過故鄉大地的神性……于我而言,這塊大地同樣也曾賦予我力量,賦予溫暖和安全。這也是我每年春節拖家帶口擠上擁擠的南行列車或飛機,回家過年的動力所在。
⑦雖然親友間電話,郵件,短信,微信,甚至視頻交流,同樣可以表達真摯的情意情誼,但是,這一切,只是偷懶人的拜訪,永遠無法取代自小打鬧一起長大的兄弟間推杯換盞里的親情,永遠無法取代年老力衰的父母看自己孩子的透著笑意愛意的眼光——我們是在這樣熟悉而溫暖的眼光下長大成人的。親人間的相聚,沒有虛頭八腦的客套,而是一種真切的相互確認:我們是親人,我們在一起,哪怕平時為了生計,我們天各一方,但到回家的時
候,我們都會回家。回家才是我們的價值判斷。
⑧故鄉的變化依然在繼續,新的家園讓我感到陌生,熟悉的場景正在快速消失。我們與故鄉的紐帶正在被一絲絲割斷。每年春節,我都會在故鄉的大地上徒步漫行,努力追尋那些曾經熟悉的`場景和觸摸已經陌生的世界。雖然許多東西消失了,許多改變了,但那熟悉的鄉音,熟悉的綠植,熟悉的鳥鳴,依然頑強地阻擊著最后變化的到來。
⑨但是,得有家可回。我不在乎千篇一律的新故鄉,那林立的高樓廠房對我無足輕重。我只在乎故鄉除了有可以依戀的親人,可以歸巢的祖居,可以憑吊的祖墳,還有清澈的河流,高遠的天空,還有那些櫸樹翠竹黃雀……每一只往來的云雀都是我的故知!
⑩ 沒有了這一切,就再也不會有鄉愁。
(選自《中國青年》有刪改)
12.請簡析文章第①段引用魏爾倫話的作用。(4分)
13.作者為什么“對故鄉的新貌,卻一直有著一種心理上的不適”?請簡要概括。(6分)
14.文章第⑧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4分)
15.請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畫線句的意蘊。(6分)
參考答案
12.(4分)①內容上:引用詩句,形象地(1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1分);②結構上:點題,
(1分)引出下文,為結尾升華主題設伏(1分)。
13.(6分)①自然環境被污染;②肥沃耕地被侵占;③寧靜生活被打亂。(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4.(4分)①運用排比、比喻、擬人的手法(1分)和整散交錯的句式(1分),生動形象又節奏鮮明地表達了對故鄉新變化的不適、不舍與無奈(2分)。
15.(6分)①格式化的故鄉新貌,使我們對故鄉越來越陌生,也就沒有了鄉愁;②失去舊故鄉成長的集體記憶,也就沒有了鄉愁;③失去了故鄉的神性,我們就沒有了安全感,也就沒有了鄉愁;④割斷了與故鄉聯系紐帶的親情,也就沒有了鄉愁。(每點2分,答對其中的3條即可得滿分)
【每只往來的云雀都是我的故知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每只往來的云雀都是我的故知閱讀答案01-30
我的老師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3-05
我的母親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4-19
我與地壇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6-03
《我的信念》閱讀理解附參考答案11-29
荔枝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4-13
“媽媽”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4-17
背影的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02-07
《包容》閱讀理解參考答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