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書是風雅樂事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都離不開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于個人提升。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是風雅樂事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是風雅樂事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1
①我十分欽佩楊絳先生關于讀書的觀點: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請高明,和他對質。
②把讀書看成了拜師訪友,是那種沒有任何功利的讀書,優雅而閑適。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像楊絳那樣去看待讀書,把讀書當做是去拜訪高人名流,那讀書就純粹是一件風雅樂事了。
③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里,讀書卻沒有這份風雅的。讀書是為了尋找黃金屋、千鐘粟和顏如玉的,因而就要頭懸梁、錐刺股。這里,讀書是為了入仕博名的,讀書的快樂當然就蕩然無存了,反而讓人生出幾分膽怯和畏懼。今天我們中的'許多人,多是借讀書之名,取利祿之實,讀書不過是一種裝潢而已。
④林語堂認為讀書的主旨在于擺脫俗氣。黃山谷說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說的有些過頭了。淳樸的鄉村農夫目不識丁,并未見其面目可憎,但是說讀書擺脫俗氣,使人優雅,倒是確切的。
⑤讀書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讀書會使人生充實,讀書會讓我們了解我們不知道的過去的世界,也能夠讓我們了解我們無法到達的遙遠的地方。譬如我們都知道歷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幾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們還知道冰封的南極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這些毫無疑問都因為我們讀書的緣故。因此說,讀書會豐富我們的學識,讀書會使我們的認識深刻,讀書還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
⑥讀書是有功用的,這毫無疑問。當然,如果能夠達到像楊絳先生那樣猶如串門訪友的達觀,則是一種極高的境界了。 (選自《語文報》,有刪改)
13.請說出第①段“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這句話中“隱身”的含義。(3分)
14.請分別說出林語堂和黃山谷對待讀書的觀點,作者對他們的觀點持什么態度?(3分)
15.請結合②③段分析文章是怎樣證明“讀書是風雅樂事”這一觀點的。(4分)
參考答案:
13.“隱身”表面上是指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這里指讀書時不需考慮作者或書中人物的感受,自己可以隨意翻閱。(表面意1分,深層意2分。)
14.林語堂的觀點是:讀書的主旨在于擺脫俗氣。黃山谷的觀點是: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作者同意林語堂的觀點,認為黃山谷的觀點有點過頭。(二人觀點各1分,作者態度1分。如作者態度只說一個方面不給分。)
15.運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比喻論證也對)。楊絳的例子是正面的,古人今人的例子是反面的,通過正反對比,表明自己的觀點。(論證方法2分,分析2分。)
讀書是風雅樂事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2
①我十分欽佩楊絳先生關于讀書的觀點: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請高明,和他對質。
②把讀書看成了拜師訪友,是那種沒有任何功利的讀書,優雅而閑適。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像楊絳那樣去看待讀書,把讀書當做是去拜訪高人名流,那讀書就純粹是一件風雅樂事了。
③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里,讀書卻沒有這份風雅的。讀書是為了尋找黃金屋、千鐘粟和顏如玉的,因而就要頭懸梁、錐刺股。這里,讀書是為了入仕博名的,讀書的快樂當然就蕩然無存了,反而讓人生出幾分膽怯和畏懼。今天我們中的許多人,多是借讀書之名,取利祿之實,讀書不過是一種裝潢而已。
④林語堂認為讀書的主旨在于擺脫俗氣。黃山谷說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說的有些過頭了。淳樸的鄉村農夫目不識丁,并未見其面目可憎,但是說讀書擺脫俗氣,使人優雅,倒是確切的。
⑤讀書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讀書會使人生充實,讀書會讓我們了解我們不知道的過去的世界,也能夠讓我們了解我們無法到達的遙遠的地方。譬如我們都知道歷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幾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們還知道冰封的南極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這些毫無疑問都因為我們讀書的緣故。因此說,讀書會豐富我們的學識,讀書會使我們的認識深刻,讀書還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
⑥讀書是有功用的,這毫無疑問。當然,如果能夠達到像楊絳先生那樣猶如串門訪友的達觀,則是一種極高的境界了。 (選自《語文報》,有刪改)
一、文章主旨
本文圍繞“讀書是風雅樂事”這一觀點展開論述,通過對比楊絳先生對讀書的風雅看法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功利性讀書的觀念,強調了讀書應擺脫俗氣、追求純粹,同時指出讀書具有豐富學識、開闊視野等功用,倡導人們以達觀的態度看待讀書。
二、內容分析
1. 作者開篇引用楊絳先生關于讀書的觀點,即把讀書比作隱身串門兒,體現了讀書的優雅閑適、無功利性,為后文論述讀書的風雅樂事奠定基礎。
2. 接著指出中國傳統文化里讀書是為了入仕博名,充滿功利性,使得讀書的快樂蕩然無存,還讓人膽怯畏懼,如今很多人也只是把讀書作為裝潢。
3. 然后引用林語堂和黃山谷的話,闡述讀書的主旨在于擺脫俗氣,使人生優雅,同時指出讀書能豐富學識、開闊視野等。
4. 最后強調讀書有功用,同時表達了對楊絳先生那種猶如串門訪友般達觀讀書境界的向往。
三、寫作特色
1. 引用論證:文中多處引用楊絳、林語堂、黃山谷等人的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文化內涵。
2. 對比論證:將楊絳先生的風雅讀書觀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功利讀書觀進行對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四、問題思考
1. 楊絳先生認為讀書是什么樣的?
答:楊絳先生認為讀書好比隱身的串門兒,是一種沒有任何功利的、優雅而閑適的行為。
2. 中國傳統文化里讀書的目的是什么?
答:中國傳統文化里讀書是為了尋找黃金屋、千鐘粟和顏如玉,即入仕博名。
3. 讀書有哪些功用?
答:讀書能豐富學識、使認識深刻、開闊視野,還能擺脫俗氣,使人優雅。
4. 作者對讀書的最高境界是如何理解的?
答:作者認為讀書的最高境界是像楊絳先生那樣猶如串門訪友的達觀,把讀書純粹當做一件風雅樂事。
【讀書是風雅樂事閱讀理解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讀書是風雅樂事閱讀答案01-05
《童年樂事》閱讀練習及答案04-27
《淺閱讀》閱讀理解題及答案01-04
夏夜閱讀理解題及答案04-26
登山閱讀理解題及答案11-17
項鏈閱讀理解題答案06-19
好讀書閱讀理解題及參考答案01-13
小螞蟻閱讀理解題及答案10-19
太陽花閱讀理解題及答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