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陸游《南唐書》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陸游《南唐書》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陸游《南唐書》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 1
文言文,完成4~7題。
柴克宏,父再用,事吳有功,至德勝軍節度使。克宏以父任為郎將,嘗為宣州巡檢使。初至,城塹皆湮圮不治,吏云自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繼叛,無敢為守備者。克宏嘻笑曰:“豈有是哉!”大加營繕。后吳越兵至,賴以得全。積遷泗州刺史,罷歸為龍武軍都虞候。好施予,不事產業,故家常窮空;然性豪舉,博弈縱酒,自若也。
時元宗自謂唐后規取中原復舊業群臣多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獨未嘗一語及軍旅人亦不以為知兵,以故不遷。久之,出為撫州刺史。時淮南交兵,吳越伺間來寇,克宏乃請效死行陣。元宗嘉之,授右衛將軍,遣與右衛將軍、袁州刺史陸孟俊同救常州。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將財羸卒數千,樞密副使李征古給戈甲皆朽鈍。克宏言于征古曰:“卒已非素練,得器械堅利,猶可用,奈何所給乃此等?”征古謾罵之,見者皆忿。克宏知征古狂生,不足與較是非,怡然不少動。至潤州,征古終不快,白召克宏歸,以神武衛統軍朱匡業代之。燕王弘冀獨以為克宏可任,卒遣行。
克宏帥師至常州,征古猶遣使趣其歸。克宏曰:“吾計日破寇,爾何為者,必奸人也!”命斬之。使者曰:“受李樞密命來。”克宏曰:“李樞密來,吾亦斬之!”遂斬使者以徇。然后勒兵進,大破吳越兵于常州,斬萬級,獲其將數十人。自保大來,邊事大起,克敵之功,莫先克宏者。拜奉化軍節度使。復上疏請援壽春,行至泰興,發瘍,數日卒,國人莫不痛惜。謚威烈。或云初克宏母自表其子可為將,征古抑之。母又言克宏有父風,茍不勝任,分甘孥戮,元宗始用焉。及征古誅死,詔暴其罪,亦以折辱克宏為言云。
4.下列對文中畫下劃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時元宗自謂唐后/規取中原/復舊業/群臣多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獨未嘗一語/及軍旅人亦不以為知兵
B. 時元宗自謂唐后/規取中原/復舊業/群臣多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獨未嘗一語及軍旅/人亦不以為知兵
C. 時元宗自謂唐后規取中原/復舊業/群臣多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獨未嘗一語/及軍旅人亦不以為知兵
D. 時元宗自謂唐后/規取中原/復舊業/群臣多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獨未嘗一語/及軍旅/人亦不以為知兵
5.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官員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將此官職命名為“節度使”。
B.“遷”古代指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積”是多次的意思。“積遷”就是多次升遷官職的意思。
C.“出”在這里是指出官。古代稱由京官調任地方官為出官,一般含有被貶謫的意思。
D.“謚”指謚號,謚號是人死之后由朝廷按照他一生的功德或行跡而賜予的用于書寫主牌的名。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柴克宏忠于職守。他在擔任宣州巡檢使時,大力修繕被破壞的城池,使全城在吳越敵軍到來之時得以保全。
B.柴克宏本性豪放。他在回鄉擔任龍武軍都虞候時,樂善好施而不治理產業,以致家徒四壁,但他喝酒下棋,依然如故。
C.柴克宏愛國、不怕犧牲。他擔任撫州刺史時,淮南正在戰亂,他主動請命,赴戰場殺敵,朝廷命其與陸孟俊共赴常州。
D.柴克宏軍事才能出眾。他在常州大敗吳越敵軍;在邊界戰爭中所立戰功沒有人能夠比得上,戰死疆場后,謚號為“威烈”。
7.把文中畫下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將財羸卒數千,樞密副使李征古給戈甲皆朽鈍。(6分)
(2)或云初克宏母自表其子可為將,征古抑之。(4分)
參考答案:
4.B
5.D(“由朝廷……賜予”錯。一般文人學士死后由親屬、朋友或門生給予的謚號稱為“私謚”,謚號不一定都是朝廷賜予的。)
6.D(柴克宏并不是戰死疆場,而是死在路途之上。)
7.(1)精銳的部隊都在長江以北,柴克宏所率領的只有數千名疲弱的士兵,樞密副使李征古供給的兵器、鎧甲都是朽壞不鋒利的。(關鍵詞 “羸卒數千”定語后置;“羸”;“給”;“朽鈍”各1分,大意2分)
(2)有人說,當初柴克宏的母親自己上表章稱她的兒子可以擔任大將,李征古壓制柴克宏。(關鍵詞“自表”;“抑”各1分,大意2分)
陸游《南唐書》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 2
刁彥能,字德明,上蔡人。父禮,遇亂徙家宣州,彥能少孤,事母篤孝,家貧,無以養,乃事節度使王茂章。茂章叛吳歸吳越,彥能以帳下當從,乃使家人扶其母俟于道左,彥能泣告茂章曰:彥能有老母在此,不能舍而從公,敢請死。茂章哀其意,許之,乃弛還宣州,而城中已亂,彥能登城,以劍招之曰:我從王府來,大軍已近,爾輩無亡動。眾信之,稍定。義祖①聞而嘉之,以為軍校,事其子知訓于廣陵。知訓狂恣,彥能每切諫,不聽,然亦不加罪。牙將馬謙以眾擁吳主登宮門,將殺知訓,彥能從朱瑾②入,手斬謙以獻。賞赍甚厚,然彥能警敏,觀知訓必敗,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訓忌烈祖數欲害之賞與烈祖飲酒而伏劍士室中彥能行酒以爪語烈祖烈祖悟,亟起去。又嘗從知訓宴烈祖于山光寺,復欲加害,弟知諫摘語③烈祖,烈祖亦馳去,知訓取佩刀授彥能,使追殺之,及于途,舉刀示先主,乃還。以不及告,及知訓死,義祖見彥能諫書,嘆異,復使事知諫于潤州,遷裨將。烈祖代吳,入為環衛,遷至天威軍都虞侯、左衛使。金陵數大水,秦淮溢,東關尤被害,彥能請筑堤為斗門疏導之,水患稍息。元宗嗣立,出為饒州節度使,徙信州,又徙建州留后,撫州節度使。彥能好讀書,在鎮委文吏,頗有治稱。好作詩,嘗與李建勛相答贈,建勛因燕見及之,元宗笑曰:殊不知彥能乃西班學士也。性矜莊,燕居容服不少惰,時貴宴飲,或蓬首裸袒,彥能在坐,則皆肅然,保大末年卒,年六十八。子珩,事后主為秘書郎、集賢校理,以文翰見知。擢直清輝殿,閱中外章奏。國亡,入朝,仕至兵部郎中、直秘閣、崇文院檢討,淳淡夷粹,恬于仕進。暇日鼓琴圍棋,不交人事。珩孫約,亦名士,久在三館④。晚筑室潤州,號藏春塢,王安石、蘇軾皆尊愛之。
(節選自陸游《南唐書》)
【注】①義祖:指徐溫,五代十國時期吳國大臣,南唐烈祖徐知誥(李舁)的養父。②朱瑾:南唐將領。③摘語:私語。④三館:唐以統文館(即昭文館、修文館)、集賢殿書院、史館為三館。
4.下列對文中畫下劃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訓忌/烈祖數欲害之/嘗與烈祖飲酒/而伏劍士室中/彥能行酒/以爪語烈祖/
B.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訓忌/烈祖欲害之/嘗與烈祖飲酒/而伏劍士室中/彥能行酒/以爪語烈祖/
C.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訓忌烈祖/數欲害之/嘗與烈祖飲酒/而伏劍士室中/彥能行酒/以爪語烈祖/
D.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訓忌烈祖/數欲害之/嘗與烈祖飲酒/而伏劍士室中/彥能行酒/以爪語烈祖/
5.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少孤一般指幼年死去父親。古人成年后死了父親或父母雙亡就不能稱孤。
B.節度使是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其僚屬由節度使辟舉,上報朝廷批準。
C.卒是古代對死的一種諱稱,原本適用范圍很廣,后專指平民百姓死。而古代天子死稱崩,諸侯死稱薨,士死稱不祿。
D.郎中始于戰國,本是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在文中屬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于尚書、侍郎。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刁彥能侍奉母親十分孝順。他因為家貧無以奉養至親而人仕,后來又因為要侍奉母親而離開了王茂章。
B.刁彥能遇事臨危不懼。在宣州大亂之時他挺身而出,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此舉深受義祖認可和嘉獎。
C.刁彥能機警敏捷,有很強的預見力。在知訓和烈祖的斗爭中,他多次設法庇護烈祖,使其幸免于難。
D.刁彥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既懂得通過疏導來消除水患,又是一位被大家所熟知的文采出眾的大學士。
7.把文中畫下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義祖聞而嘉之,以為軍校,事其子知訓于廣陵。
(2)時貴宴飲,或蓬首裸袒,彥能在坐,則皆肅然。
參考答案:
4.(3分)C 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答時,首先要根據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據文言標志,如:虛詞、對話標志、對偶、排比、特殊句式等來斷句,最后運用排除法,針對選項中不同的斷句點分析、排除。根據上文的語意,此句表述的意思是,知訓想要加害烈祖而刁彥能智救烈祖之事。主語標志有知訓彥能;數欲害之的主語也是知訓,所以應該在其前斷開;虛詞標志有而。
5.(3分)C 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C項,古代大夫死稱為卒,平民百姓死稱為死。
6.(3分)D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項,殊不知彥能乃西班學士也中的學士是古代官名,并不是文采出眾的大學士。
7.(10分)
(1)(5分)義祖聽說之后嘉獎他,讓他擔任軍校,到廣陵侍奉自己的兒子知訓。 (譯出大意給 2分;嘉以為事三處,每譯對一處給 1分。)
(2)(5分)當時權貴們在一起聚會飲酒,有的人披頭散發,袒胸露腹,(如果)刁彥能在席, (大家)就都會恭謹莊重。 (譯出大意給 2分;或坐肅然三處,每譯對一處給 1分。)
【陸游《南唐書》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相關文章:
陸游《南唐書》節選閱讀答案10-03
《答謝中書書》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閱讀答案09-19
閱讀文段練習及參考答案10-16
《簽名》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10-26
《寒色》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9-18
《背影》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6-29
《母愛》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7-04
纖夫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10-18
《亡羊補牢》的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9-21
《遲到》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