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閱讀以及答案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年~1202年)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銷售合同的格式,歡迎大家分享。
治盜法不同
唐崔安潛為西川節度使,到官不詰盜。曰:“盜非所由通容,則不能為。”乃出庫錢置三市,置榜其上,曰:“告捕一盜,賞錢五百緡。侶者告捕,釋其罪,賞同平人。”未幾,有捕盜而至者。盜不服,曰:“汝與我同為盜十六年,贓皆平分,汝安能捕我?”安潛曰:“汝既知吾有榜,何不捕彼以來?則彼應死,汝受賞矣。汝既為所先,死復何辭?”立命給捕者錢,使盜視之,然后殺盜于市。于是諸盜與其侶互相疑,無地容足,夜不及旦,散逃出境,境內遂無一人為盜。
予每讀此事,以為策之上者。及得李公擇治齊州事,則又不然。齊素多盜,公擇痛治之,殊不止。他日得黠盜,察其可用,刺為兵,使直事鈴下。間問以盜發輒得而不衰止之故。曰:“此由富家為之囊。使盜自相推為甲乙,官吏巡捕及門,擒一人以首,則免矣。”公擇曰:“吾得之矣。”乃令凡得藏盜之家,皆發屋破柱,盜賊遂清。
予乃知治世問事,不可泥紙上陳跡。如安潛之法可謂善矣,而齊盜反恃此以為沉命之計,則變而通之,可不存乎其人哉!
(選自《容齋隨筆》)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乃出庫錢置三市(市場)
B、予每讀此事,以為策之上者(鞭子)
C、他日得黠盜,察其可用(狡猾)
D、而齊盜反恃此以為沉命之計(依賴、仗著)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然后殺盜于市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B、何不捕彼以來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C、如安潛之法可謂善矣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D、而齊盜反恃此以為沉命之計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侶者告捕,釋其罪,賞同平人。
②乃令凡得藏盜之家,皆發屋破柱,盜賊遂清。
小題4:崔安潛和李公擇治盜的方法各是什么?作者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A、C
小題3:①如果同伙告捕,則免其罪,賞錢和一般人一樣多。
②于是,便下令凡是窩藏盜賊的人家被發現后,一律拆除房子。
小題4:崔安潛:告發和捕捉到一名盜賊,賞錢五百緡;告發同伙的,可免罪,并有和一般人一樣多的賞錢。(1分)李公擇:窩藏盜賊的,一律拆除房子。(1分)
作者的啟示:世上的事情,不能拘泥于書本上,要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變通。(2分)
小題1:試題分析:“策”在文言文中是個多義詞,在這里是“策略、謀略”的意思,在“執策而臨之”中是“鞭子”的意思。
小題2:試題分析:A項中的兩個“于”都是“在”的于是;B項中前一個“以”表修飾,后一個“以”是“以為、認為”的意思;C項中的兩個“之”都是“的”的意思;D項中前一個“而”表轉折關系,可理解為“但”,后一個“而”表順承關系。經分析本題應選A、C兩項。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
①句中的'關鍵詞有“侶者(同伙)”、“釋(免)”、“其(他的)”、“平人(一般的人)”
②句中的關鍵詞有“乃(于是,就)”、“之(的)”、“遂(于是、就)”、“清(絕跡)”。最后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4:試題分析:崔安潛:“告捕一盜,賞錢五百緡。侶者告捕,釋其罪,賞同平人(告發和捕捉到一名盜賊,賞錢五百緡;告發同伙的,可免罪,并有和一般人一樣多的賞錢)”;李公擇:“乃令凡得藏盜之家,皆發屋破柱,盜賊遂清(于是,便下令凡是窩藏盜賊的人家被發現后,一律拆除房子。沒過多久,盜賊就絕跡了)”。
作者的啟示:予乃知治世問事,不可泥紙上陳跡。變而通之,可不存乎其人哉!(我從上述兩件事中認識到,世上的事情,不能拘泥于書本上的記載。可見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變通,關鍵還是事在人為。)學生答題時,把文言語句寫成白話文即可。
閱讀《風箏》片段,回答問題。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甲( )斷了蝴蝶的一只翅骨,又將風輪乙( )在地上,丙( )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丁( )地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以后,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1.根據課文,在括號中選擇恰當的詞。
A.拉 B.抓 C.擲D.扔
E.踩 F.踏 G.凜然 H.傲然
甲()乙()丙()丁()
2.找出描寫小兄弟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文字中,作者把對弟弟的壓制寫得很嚴酷,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CFH
2.(1)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或(2)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
3.這里隱含著對小兄弟的同情,對自己深深的自責。
4.這一幕,是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發現他偷做風箏,氣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
【《容齋隨筆》閱讀以及答案】相關文章:
初中容齋隨筆閱讀答案09-10
容齋隨筆閱讀訓練題及答案06-12
《容齋隨筆》閱讀題06-13
《出師表》《容齋隨筆》比較閱讀答案09-02
容齋隨筆卷八陶淵明原文閱讀及翻譯12-26
《過有容的人生》閱讀以及答案06-11
《容齋隨筆》 文言文翻譯06-15
容齋隨筆諸葛公的原文及翻譯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