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章《美與自然》閱讀理解填空及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于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章《美與自然》閱讀理解填空及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章《美與自然》閱讀理解填空及答案 1
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來就美,有些人物生來就丑。比如贊一美人,你說她像鮮花,似輕燕,你決不能說她像布袋,或者像癩蝦蟆。這就分明承認鮮花和輕燕原來是美的,這種見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們費了許多心力去探尋最美的顏色是紅色還是藍色,最美的形體是曲線還是直線,最美的音調是G調還是F調。但是這種普遍的見解顯然有很大的難點。如果美本來是物的屬性,則凡是長眼睛的人應該都可以看到,應該都承認。但是美的估定卻沒有公認的標準。假如你說那人美,我說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說服我呢?有些人喜歡辛嫁軒而討厭溫飛卿,有些人卻正好相反,究竟誰是誰非呢?同是一個對象,有人說美,有人說丑,由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說有些不妥。
因此,有一派哲學家說,美是心的產品。美如何是心的產品,他們的說法卻不一致。康德以為美感判斷是主觀的卻有普遍性,因為人心的構造彼此相同。黑格爾以為美是在個別事物上現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覺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現“莊嚴”、“厚重”的概念。你覺得《孔雀東南飛》美,由于它表現“愛”與“孝”兩種理想的沖突。托爾斯泰以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訓。此外還有許多其它的說法。說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錯誤的可能而沒有都是不錯的可能,好比一個數學題生出許多不同的得數一樣。大約哲學家們都犯過信理智的毛病,藝術的欣賞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覺得一件事物美時,我們純憑直覺,并不是在下判斷,如康德所說的;也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如黑格爾,托爾斯泰一般所說的。因為這些都是科學的或實用的活動。
還不僅此。美不完全在物,卻亦非與物無關。你看到峨眉山才覺得莊嚴、厚重,看到一個小土墩卻不能覺得莊嚴、厚重。從此可知,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造出美來。
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生的嬰兒。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覺。形象屬于物而卻不完全屬于物,因為無我即無由見出形象;直覺屬于我卻又不完全屬于我,因為無物則直覺無從活動。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再拿欣賞古松來的例子來說,松的蒼翠勁直是物理,松的清風亮節是人情。從“我”的方面說,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萬人所見到的形象就有千萬不同,所以每個形象都是每個人憑著人情創造出來的,每個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個人所創造的藝術品,它有藝術品通常所具的個性,它能表現各個人的性分和情趣。從“物”的方面說,創造都要有創造者和所創造物,所創造物并非從無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這材料也要有創造成美的可能性。松所生的意象和柳所生的意象不同,和癩蝦蟆所生的意象更不同。所以松的形象這一個藝術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貢獻,一半是松的貢獻。
——選自:朱光潛《談美書簡》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美是物所固有,特此觀點的人不止于一般人,而且還有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可見此觀點的`正確性。
B.對于“美是心的產品”的問題上,康德、黑格爾、托爾斯泰的說法都不一致,這些說法不可能都錯誤,但可能都正確。
C.康德認為審美是“在下判斷”,這和托爾斯泰主張審美是“從個別事物中發現普遍原理”有著本質區別。
D.峨嵋山有“莊嚴”、“厚重”的概念,但是它也須先有使人覺得有這種概念的可能性,人們才能欣賞到它這樣的概念。
E.直覺與形象一樣,都離不開物,沒有物,直覺就不能活動,沒有形象的直覺也就沒有美感。
13.根據文章,下列推斷合理的一項是(3分)
A.人們之所以熱心尋找最美的顏色、形體、音調等審美對象,是因為他們在努力尋找美的本質屬性。
B.由于藝術的欣賞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因此信理智的哲學家都不能欣賞藝術。
C.人先能夠憑心靈創造出美來,物然后才有使人們覺得美的可能性。
D.美之中有人情也有物理,因而美是心物相結合之后所產生的結果。
14.文中說“松的形象這一個藝術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貢獻,一半是松的貢獻”。請指出“我”的貢獻是什么,松的貢獻又是什么?(4分)
15.人們常說“情人眼底出西施。”依據文意,分析“情人眼底”為什么會出“西施”?(4分)
參考答案
12.【理解、分析文意】DE(5分)A“可見此觀點的正確性”理解錯誤,應為“此觀點具有普遍性”。B它們不可能都正確,但可能都錯誤。C“本質區別”錯,從“因為這些都是科學的或實用的活動”可知道它們本質相似。
13.【分析綜合】D(3分)A是因為他們堅信美是物所固有的。B過于絕對。C錯在“先”
與“然后”,據第三段“從此可知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造出美來”可知。
14.【理解重點語句的含意】我的貢獻是,松的形象是憑著我的人情創造出來的;松的貢獻是,松的形象不能無中生有,松為我貢獻了可以創造成美的物。(4分)
15.【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1)美不完全在物,卻亦非與物無關。(2)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生的嬰兒。(4分)
文章《美與自然》閱讀理解填空及答案 2
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來就美,有些人物生來就丑。比如贊一美人,你說她像鮮花,似輕燕,你決不能說她像布袋,或者像癩蝦蟆。這就分明承認鮮花和輕燕原來是美的,這種見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們費了許多心力去探尋最美的顏色是紅色還是藍色,最美的形體是曲線還是直線,最美的音調是G調還是F調。但是這種普遍的見解顯然有很大的難點。如果美本來是物的屬性,則凡是長眼睛的人應該都可以看到,應該都承認。但是美的估定卻沒有公認的標準。假如你說那人美,我說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說服我呢?有些人喜歡辛嫁軒而討厭溫飛卿,有些人卻正好相反,究竟誰是誰非呢?同是一個對象,有人說美,有人說丑,由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說有些不妥。
因此,有一派哲學家說,美是心的產品。美如何是心的產品,他們的說法卻不一致。康德以為美感判斷是主觀的卻有普遍性,因為人心的構造彼此相同。黑格爾以為美是在個別事物上現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覺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現“莊嚴”、“厚重”的概念。你覺得《孔雀東南飛》美,由于它表現“愛”與“孝”兩種理想的沖突。托爾斯泰以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訓。此外還有許多其它的說法。說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錯誤的可能而沒有都是不錯的可能,好比一個數學題生出許多不同的得數一樣。大約哲學家們都犯過信理智的毛病,藝術的欣賞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覺得一件事物美時,我們純憑直覺,并不是在下判斷,如康德所說的;也不是在從個別事物中見出普遍原理,如黑格爾,托爾斯泰一般所說的。因為這些都是科學的或實用的活動。
還不僅此。美不完全在物,卻亦非與物無關。你看到峨眉山才覺得莊嚴、厚重,看到一個小土墩卻不能覺得莊嚴、厚重。從此可知,物須先有使人覺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憑心靈創造出美來。
依我們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產生的嬰兒。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覺。形象屬于物而卻不完全屬于物,因為無我即無由見出形象;直覺屬于我卻又不完全屬于我,因為無物則直覺無從活動。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再拿欣賞古松來的例子來說,松的蒼翠勁直是物理,松的清風亮節是人情。從“我”的方面說,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萬人所見到的形象就有千萬不同,所以每個形象都是每個人憑著人情創造出來的,每個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個人所創造的藝術品,它有藝術品通常所具的個性,它能表現各個人的性分和情趣。從“物”的`方面說,創造都要有創造者和所創造物,所創造物并非從無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這材料也要有創造成美的可能性。松所生的意象和柳所生的意象不同,和癩蝦蟆所生的意象更不同。所以松的形象這一個藝術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貢獻,一半是松的貢獻。
1、一般人認為美是______所固有的。
答案:物
2、哲學家和科學家探尋美的屬性時,關注的最美的顏色、形體、音調等,但這種見解的難點在于______。
答案:美的估定沒有公認的標準
3、一派哲學家認為美是______的產品,但他們的說法卻不一致。
答案:心
4、康德認為美感判斷是主觀的卻有普遍性,原因是______;黑格爾認為美是在個別事物上現出______或理想;托爾斯泰以為美的事物都含有______和______的教訓。
答案:人心的構造彼此相同;概念;宗教;道德
5、美感起源于______,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
答案:形象直覺
6、在欣賞古松的例子中,松的蒼翠勁直是______,松的清風亮節是______。
答案:物理;人情
7、松的形象這一個藝術品的成功,一半是______的貢獻,一半是______的貢獻。
答案:“我”(或欣賞者);松(或被欣賞物)
【文章《美與自然》閱讀理解填空及答案】相關文章:
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練習答案04-28
瑕之美閱讀理解及答案02-02
春光美閱讀理解答案07-22
培根論美閱讀理解及答案11-23
《自然之道》的閱讀理解及答案09-22
關于魯迅文章的閱讀理解和答案12-01
奇跡那年的文章閱讀理解及問題答案10-26
《美和美的東西》閱讀理解及答案11-28
朱光潛《談美》閱讀理解練習答案08-30
文章書海茫茫的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