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

時間:2022-12-14 13:26:07 幼兒園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5篇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

  教學目的:

  1. 讓幼兒了解紙團粘貼的方法。

  2. 引導幼兒體驗畫面的立體美和操作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認真、仔細操作的良好習慣。4. 啟發幼兒動手操作,大膽表現自己的意愿。

  教學準備:紫紅色縐文紙、綠色樹葉、白紙、彩筆、膠水若干,大幅范畫一幅,抹布每組一塊。

  教學過程:

  1. 談話導入活動。教師:秋天到了,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各種各樣的果樹都結滿了果實,不僅好吃也很好看。請小朋友說說,秋天都有哪些果樹?(引導幼兒說出有山楂樹)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棵豐收的山楂樹。

  2. 出示大幅范畫,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畫面的半立體美,激勵幼兒動手制作的愿望。教師:小朋友,你們摸一摸這幅畫,說說你有什么感覺?(教師走到幼兒中間,讓每個幼兒都能摸一摸,親自感受一下。)這幅畫看上去怎么樣?與其它彩筆畫的畫有什么不同?這幅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樣做的?(啟發幼兒說出這幅畫是用紙團成球,粘貼在紙上。)

  3. 教師示范制作方法。今天,我們做的山楂樹是用紙和紙球粘貼的。怎樣做成的呢?先要在作業紙上畫出山楂樹簡單的樹形(樹冠可以畫成大圓形,也可以畫成大三角形);隨后,將紫紅色縐紋紙用力團成一個個小紙球,再把團好的紙球蘸上膠水,粘貼在樹冠上;然后把樹葉粘貼在適當位置;最后,用彩筆把樹干涂滿顏色。一棵豐收的山楂樹就做好了。

  4. 交待要求,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畫山楂樹時,只畫出簡單的輪廓。

  (2)重點指導 幼兒用力團緊紙球和粘貼紙球的方法。

  (3)提醒幼兒,紙球和樹葉都要粘貼在適當的位置。

  (4) 能力強的幼兒,粘貼結束后,可以用彩筆添畫其它景物(藍天、白云、小鳥等)

  5. 評價作品今天,我們又學了一個新本領;就是用紙球貼畫。大家貼的都很好,現在我們互相看一看,誰的山楂樹豐收了,果子又多、樹葉又密。幼兒互相欣賞與評價,教師總結。

  活動延伸

  (1) 在美術角為幼兒準備有關材料,引導幼兒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出蘋果樹、橘子樹等。

  (2) 幼兒的作品陳列在美術角內,供幼兒互相欣賞,體驗成功的樂趣。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2

  目標:

  1、經過拆紙盒游戲,發展托兒的撕、剝技能,進一步激發托兒的探索興趣。

  2、教育托兒自我的事情自我做。

  準備:

  童鞋盒包裝成的禮物盒人手一個(桔子、花生、毛巾),垃圾筒兩個

  過程:

  一、引入活動

  1、整理散落在地上的禮物盒,引導孩子按顏色擺放。

  2、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把地上的禮物盒都撿起來了,楊教師要把這些漂亮的禮物盒送給你們。

  二、物盒中的秘密

  1、你喜歡什么顏色呀?(針對孩子的回答,一一送禮物)

  2、搖一搖!誰在禮物盒里呀?我們拆開來看看好嗎?(托兒拆紙盒)

  三、發現秘密

  1、是誰呀?(學說:桔子、花生)

  2、桔子必須很好吃,想不想吃桔子?誰會剝?(請本事強的孩子演示)

  3、教師小結并簡單演示:先用食指在桔子的小肚肚上鉆一個小洞,然后,請大拇指幫忙把桔子的衣服剝開。

  4、托兒團體操作剝桔子,教師觀察指導。(引導托兒用毛巾擦手)

  5、托兒品嘗桔子。(鼓勵托兒與他人分享自我的勞動成果)

  6、剝花生

  我們小朋友自我剝桔子,教師真高興,我們自我的事情自我做!

  1、看!這是什么?(花生)花生怎樣剝呢?

  2、教師示范講解剝花生,托兒嘗試剝花生。

  3、托兒品嘗花生(結束)

  四、延伸活動:盒子游戲

  將活動后的鞋盒進行自由操作,如:筑高樓、排長隊等等。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3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用彩紙設計、裝飾魚身上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重點:用報紙制作固定成魚的外形難點:用彩紙裝飾魚兒活動準備:

  1、欣賞過“美麗的魚”,對魚的外形、花紋色彩有所了解。

  2、五彩魚”范例,半成品“五彩魚”(缺少魚眼睛)范例。

  3、報紙、彩紙若干,雙面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觀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

  教師出示“五彩魚”范例,提問: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出這樣一條五彩魚?(引導幼兒說出用報紙搓成紙條卷成魚的外形,用彩紙裝飾魚的眼睛、身體、魚鰭、魚尾等。)

  二、傾聽教師講解,學習制作方法

  1、教師示范講解制作魚身的方法。

  教師:我用一張報紙卷卷卷,卷成一根粗棍子,再擰擰擰,擰成一條紙繩子,最后我將繩子兩頭交叉粘貼,看看變成了什么?

  教師:魚還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們可以用彩紙剪成粗細、花紋不同的紙條進行裝飾,可以朝不同方向貼。

  2、教師拿出范例講解裝飾魚的方法。

  教師:我們還可以用彩紙剪成三角形、圓形或方形等,既可以作為魚身上的花紋,又可以作為魚鰭或用來裝飾魚尾。

  三、難點討論

  1、教師出示半成品“五彩魚”,提問:這條魚少了什么?(眼睛。)魚眼睛可以怎么做?

  2、教師用手指穿過“魚”的頭部并提問:魚的頭部是鏤空的,做好的眼睛怎么放上去呢?

  3、教師小結:魚眼睛的粘貼方法有很多,可以先用一些細紙條粘在魚形輪廓上,橫貼、豎貼都可以,再把魚眼睛貼在紙條上;也可以在剪魚眼睛時兩邊各留出一段紙條,然后將它們直接貼在魚頭上。還有其他方法,你們等會兒可以試試。

  四、幼兒制作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教師:卷報紙時一定要卷緊;卷成魚的形狀后,尾巴處用雙面膠固定;魚身上的花紋可以自己設計,顏色可多一些;魚鰭、魚尾也要裝飾。

  2、幼兒操作。

  教師關注幼兒不同的操作設想,及時發現他們的創意,并鼓勵他們嘗試解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鼓勵幼兒用合適的方法固定魚眼睛。

  (提出操作要求時,教師重復演示一些操作步驟,以幫助幼兒再次理解;巡回指導時,教師留意幼兒設計花紋的獨特想法,鼓勵他們把想法表現出來,啟發幼兒用不同方法固定魚眼睛。)

  五、欣賞、交流

  1、教師幫助幼兒將制作好的魚用線串起來,錯落有致地掛在活動室的背景墻上。

  2、師幼集中欣賞、交流。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人物體形特征,恰當使用各種工具材料制作夏天的瓶娃娃,同時能表現夏季人物的服飾特征等。

  2、培養幼兒喜愛做手工的情感及認真有條理的制作習慣。

  活動準備:

  飲料瓶人手一個、毛線、蠟光紙、皺紋紙、雙面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興趣

  1、談話,引出主題: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

  夏天天氣炎熱,為了能夠更涼快,我們穿些什么?戴些什么呢?

  教師:夏天天氣炎熱,我們都穿短袖、短褲,裙子,出門還會戴遮陽帽、遮陽鏡進行遮陽。

  2、引導幼兒觀察桌面上的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看看你們桌面上,老師都為你們準備了什么材料呢?

  你們能猜猜我們今天要做什么呢?

  二、出示范例,講解做法

  1、(出示范例)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就是老師用這些材料制作出來的一個娃娃,我們來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娃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穿著特征)

  這個娃娃穿著裙子,戴著遮陽帽,那我們可以給它起個名字叫“夏天的瓶娃娃”)

  2、我們在來看看這個娃娃都用了哪些材料做了什么呢?

  幼兒觀察并回答。

  教師:用卡紙做了一頂遮陽帽。用毛線做了娃娃的頭發。用蠟光紙剪出了娃娃的眼睛和嘴巴,并用雙面膠粘了上去。裙子是用皺紋紙做出來的,先粘好一些雙面膠在瓶子下邊的位置,然后用皺紋紙粘上去,粘的時候要注意粘一下留一點,這樣就會更漂亮。

  3、小朋友,如果你要做個男孩子穿的短袖短褲,可以怎么做呢?鼓勵幼兒動腦想一想。

  三、提出制作要求

  1、小朋友在做之前先要想好你要用哪個瓶子做身體,這樣我們才能設計出適合他穿戴的物品。選擇的材料要適合大小,選好瓶子后再來它做眼睛,嘴巴,衣服等都要是適合它穿戴的大小。你可以大膽設計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服飾,使你的娃娃更漂亮,更有特色。

  2、今天要用到的材料比較多,小朋友在制作時一定要記住東西不要隨便亂放,你需要什么材料了就拿什么材料,用完之后及時地放回原處。先做好了的孩子應該先把你的工具、材料收拾好,然后把你的瓶娃娃擺在桌面上,最后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誰做的瓶娃娃最漂亮,最特別。

  四、幼兒制作,教師觀察并指導。

  特別幫助平時動手能力差,動作較慢的幾個幼兒。

  五、欣賞,作品。

  1、小朋友的夏季瓶娃娃都做好了,也擺好了在自己的位置上,請小朋友去互相欣賞,看看你最喜歡哪個瓶娃娃,為什么喜歡。

  2、引導幼兒引導幼兒從造型和色彩搭配上進行。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5

  材料準備:

  卷紙筒、棕色彩紙、皺紋紙、剪刀、雙面膠、膠水。

  第一步

  用膠水把棕色彩紙粘貼在紙筒上。

  第二步

  在紙筒一端剪一些長短不一的切口。

  第三步

  把切口一端修剪成不規則的樹枝形狀。

  第四步

  將樹枝向下壓彎。

  第五步

  把深綠色和淺綠色皺紋紙揉成小紙團兒,在紙團兒翹起的邊角上抹上一些膠水使其平整。

  第六步

  把這些小紙團兒粘貼在樹干頂端。

  第七步

  再揉幾顆小一些的紅色小紙團兒,邊角用膠水粘貼平整。

  第八步

  把紅色小紙團兒粘貼在大樹上,一棵結滿果子的蘋果樹就做好了。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6

  教學目的:

  通過小臺燈制作,漂亮的小臺燈培養學生工藝設計的興趣,提高動手制作的能力,養成耐心細致的工作習慣。

  課前準備:

  1,收集幾款小臺燈供學生欣賞,漂亮的小臺燈制作一座小臺燈供示范用。

  2.布置學生帶卡紙、色紙、水粉顏色、剪刀、圓規、漿糊、直尺、廢瓶及鐵絲。

  教學過程:

  一、出示款式不同的臺燈供學生欣賞,導入新課漂亮的小臺燈

  二、講授新課:

  1、臺燈用于照明,也是裝飾品(即實用、美觀)。制作前必須先設計,本課學習要求是制作小臺燈。

  2.通過觀察,認識臺燈的結構:燈罩、支架和燈座、電源線。燈罩分為圓柱型、圓錐型、角錐型等。

  3.燈罩制作:

  ①制作圓錐型燈罩,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圓錐越大,漂亮的小臺燈切去的越多圓錐越小。

  ②圓柱型的燈罩制作:根據燈罩的大小,取一長方形紙片,卷成圓筒粘牢接口即成圓柱,再按圓筒的直徑做一圓面,與圓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圓柱燈罩。漂亮的小臺燈

  ③角錐型燈罩基本做法與圓錐型做法相仰說在切去部分的圓面內分成若干等份,用鄉略:小刀背在等份線上劃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錐型燈罩。一般的直徑為廢瓶的2、3倍,設計時不必受此約束,特別在造型應大膽設想。

  ④支架制作:用鐵絲的一端在廢瓶口繞幾圈并扎好,另一端斜向上約7—84m處扎一小圈即可。

  ⑤設計燈罩圖案:捏住尚未粘好的燈罩,放在燈座上看看大小是否合適。然后用動物、花卉或幾何形設計紋樣。可用重復形式印出花紋或用漂亮的小臺燈,也可用繪畫方法或剪貼方法裝飾。

  三、學生制作燈罩,教師指導,鼓勵創新不仿制。

  觀察示范臺燈和教材中范少團飛以柵罩與燈座的裝飾色彩要相配呼應,如課本右上彩圖的臺燈。黃色燈罩畫有大量藍色的魚,配上深藍間白的燈座,白色,近似波浪,魚水相配,使人感到臺燈燈座與燈罩是一個整體;中間是紅白燈罩配上紅白相同的燈座,使人感到臺燈燈座、燈罩的紅色上下呼應,混然一體。在設計臺燈時要從總體出發,要考慮臺燈的造型、裝飾紋樣、色調三個方面如何協調統一,設色時把自己的構想充分表現出來,新穎美觀的臺燈,便呈現眼前了。

  四、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1.運用繪畫、剪貼或自己創造的新方法裝飾燈罩和燈座均可。2.把燈罩裝飾好了再粘合起來,待干了固定在燈座上。

  五、學生把做好的臺燈放在教壇上展覽,互相評議,評出有新意的優秀作品給予獎勵。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2、學習用團、壓等方法制作月餅。

  3、了解中秋節的習俗。

  活動準備

  1、歌曲磁帶《爺爺為打月餅》2、實物月餅。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小刀等。4、教師自制“烤箱”

  活動流程

  一、談話導入:

  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里有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中秋節。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樣過節的?那你見過什么形狀的月餅?你吃過什么餡的?

  二、出示月餅,請幼兒觀察

  1、月餅是什么形狀的?掰開月餅,讓幼兒觀察月餅是什么餡的?那你想象一下月餅是怎么制作的?誰想來示范一下?

  2、請個別幼兒動手操作。

  三、教師演示制作月餅。

  圓形:先團—壓扁—放餡—團圓—印花

  正方形:先團—壓扁—放餡—團圓—用刀切下四條邊—印花

  四、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形狀自己動手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

  (播放音樂《爺爺為打月餅》)

  五、展示幼兒作品,講評作品。

  六、活動結束:把幼兒制作的月餅放進烤箱。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8

  一、活動目標:

  1、根據已有的經驗,大膽想象啟發,把制作出的花組合裝飾,制成花環,花籃等。

  2、引導利用彩泥,橡皮泥及各種輔助材料。塑造各種花。

  二、活動準備:

  1、各種花的圖片,鮮花實物

  2、(各種顏色的)彩泥、橡皮泥、塑料刀、牙簽,剪刀。

  3、玻璃瓶、雙面膠、各種色紙,自制花籃。

  三、活動過程:

  1.材料導入:

  A.出示制作所需的材料。

  師:瞧!今天我們教師里來了這么多五顏六色的彩泥朋友!

  B.欣賞完整的作品范例:

  師:這些漂亮的花都是經過別的小朋友動腦筋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很美麗吧!看看都是些什么花?你會用彩泥做些什么花那?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指導幫助

  師:讓我們找到好朋友一起合作來設計好看的泥塑花吧!

  a.引導幼兒自己設計花瓣的形狀,并利用花邊剪刀、牙簽、色紙等使花朵更立體,更漂亮

  b.引導幼兒自主創新。選擇材料制作不一樣花型的花朵。

  c.發揮同伴合作協商的精神。

  四.欣賞評析:

  師:我們來欣賞已作好的作品,注意哦!有個小任務,就是找出你自己最喜歡的花,要說出喜歡它的原因。(集體欣賞,引導幼兒自評互評。)師:我們來舉手投票選出最喜歡的花吧!

  總結:小寶寶們的想象力是我們所估量不到的,瞧,小朋友們捏的花朵多逼真啊,就像是從墻上生長出來的一樣,成為了教室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六一兒童節帶來了更多的色彩!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9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撕、貼技能。

  2、訓練手指的靈活性。

  3、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有序整理用具。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紙工》。

  2、漿糊每組一盒。

  3、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美麗的太陽。

  1、小朋友,晴天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會出太陽)太陽公公出來了給人的感覺怎樣?(暖暖的)太陽公公是什么樣子的?你看過太陽嗎?對,我們抬起頭看太陽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刺眼,那是因為太陽發出了強烈的光芒。太陽的光芒是五彩的,你看,老師這里就有一個五彩的太陽,你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2、請幼兒欣賞老師的范例。

  二、引導幼兒學習制作太陽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楊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太陽,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范講解《太陽》的制作方法。

  (1)教師一邊示范制作一邊講解:

  1、將太陽的沿外輪廓取下。

  2、再把彩色紙撕下來。

  3、再把彩色紙撕貼在太陽的周圍。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么做,再動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凈;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干凈。

  四、結束活動。

  1、小結幼兒制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0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關花和葉子的名稱。

  2.初步了解壓花藝術,學會使用壓花工具,學習創作壓花作品。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采摘各種野花野草,并了解它們的名稱、特征及生長特點。

  2.微波爐、壓花板、鑷子、白乳膠、牙簽、水彩紙、過塑紙、過塑機、冷裱膜、剪刀、打洞機、彩繩、相框。

  活動過程

  一、出示鮮花,引出壓花

  1.教師提出問題:這么漂亮的鮮花,有什么辦法讓它保存下來呢?(幼兒討論。)一起來看看老師用的這種方法吧。

  演示:修剪花和葉子,并放入壓花板里面扣好,再放入微波爐里干燥。(師:猜猜這些花會發生什么變化?)出示壓干素材讓幼兒觀察、對比。

  小結:老師用剛才的方法把花和葉子的水分抽干,而它們的顏色和形狀都沒有發生變化,這種方法叫做壓花。

  二、出示三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幼兒觀察,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作品1—3)

  幼兒觀察后分別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第一幅作品主體表現突出,花和花之間有遮擋關系;第二幅作品中花和花之間緊緊相連,葉子擁抱著花朵,形狀像月亮,背景很素雅;第三幅作品的底色用粉彩畫筆涂抹,顏色搭配很美。

  三、介紹壓花工具,幼兒進行壓花創作

  1.師:今天我們壓花要用的工具有鑷子、白乳膠、牙簽等,花材需要用鑷子夾起來(教師邊介紹邊演示),老師還準備了冷膜、過塑紙、過塑機、微波爐,你們做好了拿上來過塑、冷裱。

  2.幼兒壓花創作,教師指導。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也來創作一幅壓花作品,請先想好你的作品表現的是什么內容,想用哪些表現方法,是突出主體的、還是表現花與葉子之間關系的……

  幼兒創作時,教師個別指導幼兒用花材進行構圖,注意花與葉子的相連、顏色的搭配等,構好圖后用少量的白乳膠把花材固定即可。

  3.作品過塑、冷裱、裝鏡框。

  教師提醒幼兒根據自己作品的大小和自己的需要,選擇過塑紙或冷裱膜進行過塑、冷裱,最后裝框,作品完成。

  四、展示幼兒作品,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1

  一、本課程的地位、性質和任務:

  本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本科選修課。手工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綜合藝術形式之一,它伴隨著人類走過了漫長的歷史,不斷豐富和滿足著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課程重點在學習紙材的平面與立體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種材質或廢舊物品的再利用而創作的作品。學生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能提高審美情趣,深化對創意、造型、色彩與選材等問題的理解與運用,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動手能力,促進學生養成工作的計劃性、耐心細致的良好習慣。

  二、本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2.1理論要求:

  通過學習,讓學生手工藝術了解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手工藝術的內容和基本原理 ,了解手工藝術的主要流派,手工藝術的基本原理和規律、表現方法。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確學習手工藝術的.目的及意義。指導學生掌握手工藝術的基本制作過程和規律;讓學生全面了解手工藝術的基本功能,審美功能合和實用功能。

  2.2實踐要求:

  使學生理解手工藝術的概念,了解手工藝術的構成,了解手工藝術的的特征以及手工藝術的規律,為學生在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具體綜合運用手工藝術規律的教學和創作奠定一定的基礎知識。 通過學習手工藝術的的表現技法,使學生掌握手工藝術創作中的多種表現方法,把握手工藝術語言的藝術性、多樣性、趣味性、豐富性。

  2.3學生學習要求:

  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手工藝術創作中的價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藝術造型中的藝術性原則。 通過反復訓練和強化訓練加深學生對手工藝術的技法表現力,熟練掌握手工藝術的知識理論和實操技能。掌握結構的概念,建立結構思維來表現手工藝術的空間。

  2.4教師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掌握手工藝術的基本制作過程和規律;讓學生全面了解手工藝術的基本功能,審美功能合和實用功能。課堂訓練中以短期作業為主,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掌握實踐操作又熟悉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全面提高對手工藝術的認知水平和表現能力。

  三、課程主要內容及學時分配:

  (一)課程概述(2學時)

  1.明確手工學習的意義與工具材料的準備

  2.手工的大體分類

  3、代表作品賞析

  (二)紙藝篇(8學時)

  1、概述

  2、紙工藝的基本技法

  3、常用折紙技法

  4、剪紙的技法與創作

  5、染紙的技法與創作

  6、紙浮雕

  7、多面體

  8、立方造型結構組織

  9、幾何形化具象造型與整紙切折造型

  (三)雕塑篇(2學時)

  1.泥雕(陶泥、橡皮泥)

  2.木雕

  3.牙雕

  4.石雕(影雕)

  5.核雕

  6.漆雕

  7.沙雕

  8.冰雕

  9.肥皂雕

  10.紅蘿卜、白蘿卜雕刻

  (四)、珠串篇(2學時)

  1、手鏈

  2、項鏈

  3、戒指

  4、掛鏈

  5、其它裝飾掛件

  (五)、布藝篇(2學時)

  6、香包

  7、錢包

  8、手機包

  9、鑰匙包

  10、手提包

  11、杯墊

  12、布藝畫

  13、布娃娃

  14、其它

  (六)、繡藝篇(2學時)

  1.珠繡

  2.十字繡

  3.絲帶繡

  4.傳統刺繡(蘇繡、蜀繡、湘繡等)

  5.歐式刺繡

  (七)、編織篇(2學時)

  1.圍巾、手套、 帽子編織

  2.鉤針、毛衣編織

  3.梭編

  4.蕾絲編織

  5.鳳眼梭編

  6.中國結

  四、實踐要求:

  手工制作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學科教學中除了對中外最新的手工制作技巧的學習外,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非凡創意能力,在實踐中熟悉各種材料的特性以及具備能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巧妙組合,提高材料的表現力。強調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要求學生結合理論知識在課內外對手工制作的本質、語言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為今后的手工創作打下堅實基礎。

  五、教學方法的原則性建議:

  本課程擬以課內示范和課內專題訓練為主,教學中的專題訓練結合理論闡述并聯系課內外作品進行互動性的探究和分析,并努力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向學生傳授手工制作的技巧與方法等。同時要求學生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選取手工材料并利用創意理念在課內外進行手工的制作,通過教學和指導幫助學生系統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一)教學重點:紙工藝的基本技法 常用折紙技法 剪紙的技法與創作 紙浮雕 幾何形化具象造型與整紙切折造型 布藝畫 彩繪類手工 豆貼畫 廢舊材料的創造與再利用

  (二)教學難點:紙工藝的技能技法 裝飾的手法 廢舊材料的創造與再利用

  (三)教學方法提示:

  1、講究圖文結合、討論、設疑、示范教學相結合,專題訓練與理論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多渠道來獲得多方面知識,并在這過程中生成學習策略,學會學習和形成良好的思維方法。

  2、講究語言的生動性、授課方式的多樣性、內容的針對性、師生的互動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2、及時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予以反饋。

  3、針對專業特點合理安排一些課外考察學習,讓學生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體驗繪畫及合作的歡樂,并愿意與別人分享歡樂。

  2、能運用自我喜歡的材料及方式進行操作與參與。

  3、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及分工協作的本事。

  活動準備

  1、課件:昆蟲圖片(33種)。

  2、廢舊材料—白紙、毛線、海棉、油光紙、皺紋紙、盤子、大碗面盒等。

  活動過程

  一、參觀蟲子博物館,復習以前學過的蟲子的知識。

  1、課件演示:昆蟲(33種昆蟲)。

  游戲的形式帶幼兒進入博物館。

  2、幼兒觀看蟲子圖片,自由的進行交流。

  3、提問:剛才看到了什么蟲子?它長得什么樣?喜歡吃什么?喜歡做什么?

  請幼兒學一學,并與同伴交流經驗和認識。

  4、請幼兒回憶在生活中還見到哪些蟲子,與同伴相互交流。

  5、教師小結幼兒討論的情景。

  二、討論開舞會要準備的工作。

  1、與幼兒一齊確定開一個蟲子舞會,親近一下自我喜歡的小蟲子。

  2、幼兒自我討論開舞會我們應當準備什么?

  3、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小結:這個舞會需要邀請一些喜歡的蟲子、要有漂亮的舞臺、還要給蟲子準備一些食物。

  5、簡單的討論怎樣布置舞臺?

  邀請什么蟲子?制作什么食物?

  6、幼兒自由分組:蟲子制作組、食物制作組、舞臺布置組。

  三、幼兒分工制作

  教師觀察、指導、幫忙。

  四、小評幼兒制作的情景,并給予展示。

  五、幼兒模仿各種小蟲子,自由的吃食物,跳舞,開心的玩。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3

  情況分析:

  中大班的幼兒手部精細肌肉的發育,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又學習了一些基本的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因而他們表現的欲望很旺盛。他們喜歡用各種工具和材料進行制作,以表達自己的意愿。在進行手工活動時,提供給幼兒豐富的材料按自己的喜好隨意地進行選擇并對要制作的主體材料進行修飾創作(涂、畫、捏、粘、撕、串、剪、拼等等都可以),制作出生動有趣、獨一無二的手工作品,由此激發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幼兒的創造性,真正讓幼兒感受到手工DIY的樂趣。

  教學目標:

  1、 較熟練地使用和選擇手工工具和材料,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意愿。

  2、 學習用多種點狀材料拼貼物象,表現簡單的情節。

  3、 用目測的方法將紙等面狀材料分塊剪、折疊剪,拼貼平面的物象或制作立體的物象。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好吃的冰淇淋

  第二課時:七彩報紙魚

  第三課時:球球仙人球

  第四課時:小丑的帽子

  第五課時:鐵樹

  第六課時:小花傘

  第七課時:漂亮的筆筒

  第八課時:氣球報紙做花瓶模型

  第九課時:報紙球綿羊

  第十課時:卡紙燈籠

  第十一課時:折紙:籃子

  第十二課時:三款漂亮的雪花剪紙

  第十三課時:大鱷魚

  第十四課時:三角形和圓形的海底世界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4

  活動目標:

  1、學習剪窗花技能,發展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

  2、學習合作組畫,感受疏密、高矮、前后排列比較的美。

  活動準備:

  多色蠟光紙和普通紙、剪刀、膠水、蠟筆、每組一張大白紙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桌面材料和工具,明確剪窗花的活動資料。

  2、教師示范:

  (1)把大方紙變成多層三角形。

  (2)找準中心點,剪成花瓣形。

  (3)用剪刀在三角兩邊剪出“小嘴”、“小洞”、“小縫”。

  3、讓幼兒取出白紙練習剪窗花。

  4、幼兒自取蠟光紙剪花朵,提醒幼兒要拿緊中心點。

  5、幼兒圍在桌子自由走動粘帖紙花,然后用蠟筆或油畫棒添畫莖和葉。

  6、展示幼兒作品,可引導幼兒互相評議,從中尋找疏密、上下、對稱不對稱等表現手法。

  7、幼兒可根據需要修改作品,教師幫幼兒展示作品。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齊探討。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5

  美術手工活動教案

  活動名稱:

  《奇妙的圓》

  年齡班:大班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讓幼兒認識各種不同材質的圓。使幼兒在添畫過程中知道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技能目標:幼兒可以學習各種剪、貼、畫、捏等各種手工技法,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創作目標:幼兒能運用不同技法和材質制作出不同造型的圓的模型。在顏色和造型上創新。

  情感目標: 讓幼兒和幼兒之間學會相互合作幫助。

  重難點: 幼兒能夠正確的在圓形上運用各種添加和畫法。

  教學準備:PPT、水彩筆、各種不同材質的圓形(熟雞蛋、紙筒、紙盤子)、各種顏色的卡紙、橡皮泥、剪紙工具、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圖形寶寶,讓我們來看看是什么吧!

  用PPT播放圖片:

  幼兒回答:圓形寶寶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有什么東西是圓的嗎?

  幼兒回答:略

  (二)示范講解’

  好了下面來和老師一起去看看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這是一個紙盤子,它是不是圓形呢,但是呢它現在是白白的我們可不可以讓它變一變。來看看它可以怎么變

  咦,變成了一個娃娃的臉,它是怎么變的呢?對是畫的和粘的。

  我們在看看下一個圓吧!

  這是一個雞蛋,它是不是圓的

  呢!我們看看它可以變成什么樣子,看看小朋友還認識它。

  小朋友們

  還認識它嗎,對是雞蛋,不過它變漂亮了,他們是怎么變的呢,他們是用橡皮泥和各種紙來裝飾的。

  我們在看看另一種圓

  在家里看見過嗎,現在我們看它變裝吧, 這是一些圓形的紙筒,你們

  哇!變成各種可愛的娃娃了。他們是用各種顏色的紙剪出眼睛,頭發,鼻子等把它粘在紙筒上,然后就成了可愛的娃娃了。

  (三)布置作業

  好了現在呢小朋友們用老師帶的各種材料的圓來制作你喜歡的圓形寶寶,不過老師有要求哦,

  1、可以2個小朋友合作一起商量制作,也可以自己單獨制作。

  2、制作過程中不可以大聲說話和吵鬧。

  3、不可以在別的小朋友的作品上制作。

  4、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制作方法,比如繪畫、剪紙、橡皮泥等方法。

  (四)巡回指導

  1、對能力好的幼兒在造型方面要求創新。

  2、對能力中等的幼兒可以運用自己會的技法獨立完成作品。

  3、對能力弱的幼兒手把手的指導他們完成最基本的上色、剪貼和造型制作。

  (五)評價小結

  造型:造型美觀、好看,材料運用恰當。

  色彩:顏色搭配好看,色彩鮮明,與作品顏色要求合適。

  創意:作品制作大膽、有含義,構思新穎、有創造性。

  構圖:構圖組合正確,構思與技巧達到意返天成、率真自然。

  態度:態度認真,積極。

  課程總結:

  1、本節課可以讓幼兒在生活中細心地觀察不同事物的另一面。

  2、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并從造型、色彩、創意、構圖、態度等方面評價幼兒作品。

  4、幼兒與幼兒合作完成,可以讓他們養成一個相互合作的習慣。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03-27

幼兒園手工的教學計劃11-10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12-14

幼兒園手工課教學計劃03-24

幼兒園手工教學計劃方案04-07

幼兒園手工班教學計劃01-23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學計劃10-21

手工教學計劃06-28

手工教學計劃03-30

手工教學計劃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