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說課稿(合集)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英語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英語說課稿1
一、單元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Unit4Where’smybackpack?本單元的主題為談論物品的位置,使學生在熟悉物品名稱的基礎上用方位介詞熟練地表達物品的位置,并能 where問句及一般疑問句提問并回答,并自然地引出名詞的單復數及人稱代詞they的用法.本單元談論的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學生有認同感,因此在任務的設計上,要貼近學生真實生活,包括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等任務,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能動性,主動自覺地融入到語言學習中去。
2、教學目標
1)Knowledgeobjectives:
(1)Sscanread,writeandmasterthewordsaboutfurnitureandschoolthings.
(2)Sscanusetheprepositions:in,on,under
(3)Sscantalkaboutwherethethingsare.
2)Abilityobjectives:
Sscantalkaboutwherethethingsare.
3)Moralobjectives:
Sswilllearntokeeptheirroomscleanandtidy.
3、重點和難點:
Importantpoints:
1)掌握方位介詞in,on,under,behind的用法;
2)掌握where引導的特殊疑問句。
Difficultpoints:
1)能夠準確運用方位介詞描述物品所在的位置;
2)能夠運用where問句找到物品位置;
3)區別特殊疑問句和一般疑問句。
4、教學突破:
通過使用方位介詞“on/in/under”表達物品的位置及學習“Where……?和Yes/No”疑問句的用法,使學生學會區別特殊疑問句和一般疑問句。
二、說教法和學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把SectionA的內容進行變化和整合,將其分解到精心設計的一系列任務中,通過讓學生自己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這對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有著獨特的優勢,我所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都是通過一個個任務來完成,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合作學習法、任務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以興趣吸引人,以情感培育人,以評價激勵人,以活動促進人。通過實物、多媒體等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情境,讓每一個學生參與聽、說、讀、猜等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習與游戲有機結合,使學生陶醉在輕松、活潑、有趣的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循序漸進地、積極主動地去感知、體驗和參與合作,形成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通過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使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和鞏固知識,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三、教學程序設計
根據初一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在教學中采用了五個環節:問候--呈現--任務型活動--小結--布置作業。
(一)、問候
通過互相問候增強彼此的感情。
(二)呈現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講授單詞。采用多媒體展示家具的圖片,讓學生邊看邊學單詞,這樣做更直觀、形象、印象深刻。
2、采用直觀教學介詞in,on,under。通過不斷的變換實物方位來形象直觀的引出三個介詞。
3、呈現出本課的重點句型。
(三)任務活動
1、Pairwork:
活動目的:熟練掌握所學的重點句型及方位介詞的用法。使學生學會互幫互助,學會合作交流。
活動過程:用幻燈片出示圖片讓同桌之間會話。
2、Havealistening:
活動目的:準確排出單詞的序號,讓學生學會捕捉信息詞和關鍵詞,培養學生聽力能力。
活動過程:創設情境聽對話,運用聽關鍵詞和推測詞意進行小組競賽搶答。
3、Playaguessinggame:
活動目的:通過猜物品的位置所在來鞏固前面所學過的重點句型。采取競賽的形式寓教于樂,不僅讓學生全神貫注,又能調學生的學習熱情。
活動過程:投影出實物讓學生猜它可能在哪里。教師提問:Whereis/are-----?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選派代表來猜:Isit/Arethey-----?猜對最多的小組獲勝。
(四)小結。讓學生自己談收獲(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五)作業。
總之,這節課我盡量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新理念,主要運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能愉快地、積極地、高效地對新學語言進行感知、體驗、學習和運用,努力使這節課具有交際性、實用性、趣味性和科學性。
初中英語說課稿2
I.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1,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eaching materials:
Second volumes, fifth units, second classes, this unit revolves around "Makingcomparison", which carries out a varie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evious unit and is a continuation of it.This lesson is the focus of this unit, representing the quantity of some, the comparison of few.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level of comparison, to 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arative grammatical phenomenon and use.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some and few in declar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2,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goals, ability, goals, moral education goals)
Knowledge target:
(1) study and master the comparative grade of some and few;
(2) learn the word "strong".
Ability goal: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self-study ability.
Moral education objective: to educate students to love labour.No pains, Goldman is not hip? No gains).
Establish the basi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syllabus, b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raining, so that students have basic 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for the initial use of English,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for further study and preliminary play.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foreign language syllabus requirements,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the targe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potential foreign language ability, the cultivation of non intellectual factors in four aspects.
3, key and difficult:
Key point: learning indicates quantity, some, a, few, and so on.
Difficulty: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a and few in real life.
Establish the basis of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llabus and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course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Two, teaching materials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for Chinese students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s.First of all, create a foreign language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and bring students to the farm.At the same tim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o that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 the farm, to master knowledge.Finally, through the game, the students learn knowledge points to trai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nsolidating knowledge.
Three,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the five step teaching method, fine speaking, skillful training, from the shallower to the deeper, from easy to difficult, from known to unknown, step by step to deepen the content of teaching.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bilateral activities.
Four, teaching methods:
Mainly through the modern means of audio-visual multimedia assisted teaching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of teaching.Increase the audio-visual and interesting, increase the classroom densit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Five, teaching procedures:
1, new curriculum introduction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ttention, close the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tudents first told this lesson I will take them to a (reprinted from Chinese Abstract teacher station http://www.cn-teacher.com, please keep this mark.)Interesting places and ask them to guess where to go on my cueWhen the students guess out of the farm, we have the "car", singing all the way to the farm (PickingApples).With the "SkidmarkS Ga", a computer at the farm panorama, give students a lesson into personally on the scene.
2. Explain the new lesson
This course uses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to display a vivid and vivid picture of the car, with the sound of cars and the sounds of animals.The students in the farm labor as the main line, through the tree, how many apples, how many apples pick students, how many apples truck basket, as well as comparison, students eat how many apples after work will compare the level of some, few in a series of related and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the context in detail, repeated the exercise, the students master.The multimedia display animation more features,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ttracted all the attention of students,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quality, emotional quality and English language quality.
3, repeated drilling and consolidation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he use of Work, in, threes, in, pairs, in, row, in, group, and Boys, ask, Girls, answer, and other forms of training and consolidation.Enable students to be in a positive state of mind, and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English in a wide range and a wide range of perspectives.
4, feedback exercises
Another climax of this less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games and exercises.Designed chess game, chessboard for 20 squares, each case in the apple orchard labor scene, and with the focus of this class - Comparative exercises.A man and a woman on the Board representing the boys and girls in two groups,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 decision to go a few steps of the male and female turntable on the board, is the main fewer, a word fewest, few, some, more and most which enable student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number of some in the play, a comparison of few levels by.The students do exercises through the wheel and do the exercises while playing with the ball. It greatly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strengthens the knowledge that the students have learned.
5, sum up
In addition to this lesson focus of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and the content of this lesson is concentrated into the rhythm of poetry form, cleverly summed up the class key and difficult, students through the beautiful melody, listen to the rhythm of phonological motivation.Further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初中英語說課稿3
課題:unit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英語人教板九年級unit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本課的中心話題是旅游。通過熟悉我們周圍的旅游勝地來開闊眼界,豐富自己的閱歷,使自己養成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的好習慣。整個說課我將分成五個大部分進行講述:即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程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Inventions,整個單元的內容是圍繞Vacations以生動、活潑的對話,以及個人的自我介紹展開的。而且這些旅游勝地都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談論自己想去的地方,并學會介紹旅游景點,同時了解世界各地的一些名勝古跡,從而能自覺地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因此,國家和旅游景點的介紹,不僅在本單元占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目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為一堂口語會話課。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確立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掌握would like to和hope to句型,通過練習和運用加以鞏固.
B:掌握詞匯:thrilling peaceful tiring boring
2.能力目標:
A:學會談論自己想去的地方。
B:會使用以下基本句型。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
I would like to visit U.S.A. I hope to visit U.S.A. I would love to visit U.S.A.
C:能從聽到的對話中獲取信息.
3.情感目標:
A: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增強實際交際能力,開闊眼界,加深對世界各地的了解,自覺地保護地球,保護環境。
B: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更加了解外面的世界。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目標對口語會話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掌握有關國家和地點的詞匯和相關的詞組,能夠比較流利地描述一個自己想去的地方,運用名型I would like to I hope to 。
2.難點:根據實際情況,我認為本單元的難點有兩方面:A:如何從地圖中熟練地找出學過的國家和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B:口語水平的提高。我們班的學生都是來自偏遠,教學條件落后的農村,在小學階段都對英語幾乎是一無所知,升到初中后,一切要從頭開始,學習的難度可想而知。加上傳統的英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大部學生不敢開口,羞于在人前表達而使口語薄弱。我想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自選地點與同學自由會話,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方法
由于英語是一門綜合性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目,根據本文內容,結合創新教育理論,在課堂中教學中采用講、練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45分鐘內自己研討,充分進行口語練習。另外,充分利用各種圖片、實物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融于對話的意境中去,從而將學習與美術、游戲、旅游活動相結合,以深化對知識的感悟、對英語聽、說、讀、寫等全方面的培養。
三、學法指導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會交給學生,發現真理的方法。中國有句古話“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也是這樣,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才是每一個從教者的目標。本單元是口語會話課,以討論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重點單詞與語法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合作、探究、小組活動等。注重學生的口語實踐和學習體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積極參與,獨特體驗。
四、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我們常說“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適時適當的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并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法,通過設計有效地例句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始終處于主動尋求知識的渴望。我充分放手讓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讓學生有充分的30分鐘進行會話,以達到了解、掌握本單元的重點的目的,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有關國家、城市的相關圖片或資料,使學生在預習中就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具備了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能力,這也恰恰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五、教學程序
。、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后,讓當前值日的學生到講臺前進行課3分鐘演講,內容是當天的天氣、日期、自己的家庭、個人愛好等等。如果有可能的話,讓一些有能力的同學自己寫一些小短文,如:學習心得、對某些事物的感受等。之后再給學生3——5分鐘,讓他們就這些內容進行提問,回答。這種口語練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做出快速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于口語具有很強的交互性,這都要求在平時要多為了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2.熱身
用多媒體向學生出示一張世界地圖,通過世界地圖讓學生復習以前增經學過的國家和地名,并教授本課的新單詞,如:Brazil Florida Amazom Niagara falls
3.句型的教學
同樣,利用課件中的圖片引入句型: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 I would like to visit U.S.A. Why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U.S,A ? Because it is beautiful 。然后放手讓學生給出不同的回答,同時,展示一些城市的圖片,讓學生操練句型,以達到熟練掌握地圖的目。
4.聽力部分
本課中2a.2b.2c.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聽力活動體系,2出示了一張有關幾個人想去某地旅游的圖片,并給出想去某地的句子。2是三個不想去某地的理由。2是這個聽力要運用到的重點句型。這個聽力的安排由易到難,便于學生的理解,可以讓學生輕松做出習題,對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5.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再次展示一些各地名勝古跡的圖片,鼓勵學生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書自己查找他們感興趣的國家和地點,小組合作進行交談。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一是可以把書本中的知識進行力所能及的鞏固與拓展,對優等生解決吃不飽的問題。二是可以通過這一環節來增強與他人合作的機會,技巧和方法。
6.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自愿到前面來充當采訪的小記者,對每個學生進行采訪,提問他們想到哪個城市去旅游,并把采訪結果進行分類,與大家交流分享。
7.最后一個環節是作業,寫一個小短文。
簡單寫一下自己想去哪個城市,并說出想去這個城市的理由。
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
90%的學生認真聽講,70%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60%的學生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并通過課下反饋了解學生對本課的掌握情況。
初中英語說課稿4
1.The students are always the masters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s are only the guides and organizers of the class activities.
In English teaching, we should make the lessons close to their daily lives ,and complish the teaching goals in the activites.
We should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ways to study in the activities.
So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show their initiatives and creativities at their best.
2.I adopt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 mix the main words and main language targets into the pratical activities.
The students complish the goals through the experance of the class activities.
3.Groupwork is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English class.
The teacher should give the students more freedom to show and express themselves.
We should provide a stage for the students to mix the knowledge , exchange the information and share the resources 。
The teachers had better give them more praise and affirmation.
So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atural and democratic.
初中英語說課稿5
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談論交通工具和距離,學習合理安排行程,并合理選用交通工具,主要單詞有。subway,train,walk stop mile get to how far how long.主要句型有:How do you get to school?I ride my bike .How long does it take?It takes about thirty minutes.第四單元我設計了六課時,我現在要說的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Section A的1a 1b 1c,主要學習本單元的基本語言知識How does Bob get to school?He takes the train.還有聽說訓練,學好本節內容是掌握整個單元內容的前提。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邏輯表達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新單詞:ride,walk,get to,take the train.
句型:How does Bob get to school?He takes the train.
語法:一般現在時。
2、能力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和讀寫使學生掌握新單詞。
。2)通過朗讀和操練使學生掌握新句型。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3)通過聽和重復錄音中的情景對話使學生提高聽說能力。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會用英語表達乘坐某種交通工具,并了解其他發達國家人們常用的交流方式。
初中英語說課稿6
一、教學內容分析
。ㄒ唬⒅R背景及新課程、新教材
本單元圍繞the Silver Screen(影視)
這一主題開展聽、說、讀、寫多種教學活動。影視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大體現,作為當今社會人們主要休閑、娛樂方式之一,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性、可挖掘性的教學主題。
本單元所選的語言素材涉及中外名片、著名演員、著名導演, 具有典型的時代氣息,有利于學生了解外國文化,增強世界意識。正如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所提:學習中文影視文化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觀看影視片斷、影視海報的教學過程中,“拓寬了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同時本單元的教學對教師本身的中外文化修養、廣闊的知識面等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體現了師生共同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的“與時俱進”的理念和思想。
。ǘ⒔虒W重點難點
1. 語言知識重點與難點
(1)關系副詞引導的定語從句和介詞+關系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
。2)與影視相關的詞匯
。3)有關發表個人觀點的句型、結構
2. 綜合知識重點與難點
。1)、對國外著名影星、導演及他們作品的了解。如教材中涉及的`Meryl Streep,Keanu Reeves,Steve Spielberg等,以擴大學生知識面、文化視野。如何填補學生這方面知識缺乏的信息溝。
(2)、對國內著名影視導演及他們代表作品的了解。如何設計任務讓學生從課內知識到課外知識的鏈接。
。3)、對影視界名人及電影的評價(comments)如何寫影評(review)。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 學習、掌握關系副詞when,where.,why 引導的定語從句及介詞+關系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
2. 學習掌握一些有關影視的詞匯:
如: career, director, script, play a role in ,Oscar, award, studio, scene, follow-ups等。
掌握其他一些課文中涉及的詞匯:
如:graduate, attack, creature, owe…to…, take off等。
3. 學習掌握一些用于討論、評價電影的結構句式:
如:What’s the film abou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story of the film?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film?
I like / don’t like the film because…
The film is about… I think the ending of the film is …
4. 提高學生語言聽、說、讀、寫的能力及扮演角色、編寫劇本、撰寫影評等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 情感態度
1. 學習幾位著名影星、導演執著于藝術、獻身于藝術的敬業精神和對人類藝術的巨大貢獻。
2. 從Keanu Reeves 艱辛的成功途中(In the begin did many small jobs, then played in many cheap films.)我們可以學習到:要成就事業需付出辛勤勞動,要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恒心與毅力。
3. 通過學習國外著名影視界人物,培養學生了解、尊重異國文化,體現國際合作精神。
4. 通過開展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與人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其團隊精神。
。ㄈ。學習策略
1. 認知策略
能總結定語從句的結構規律,并加以應用;在學習中借助電影海報圖畫、圖表等非語言信息進行理解或表達。
2. 調控策略
利用影視資源,主動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創造和把握學習英語的機會;積極參與采訪、表演、調查等英語學習活動。
3. 交際策略
充分利用采訪、表演等真實交際活動提高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在其過程中能借助手勢、表情等非語言手段提高交際效果,能克服語言障礙,維持交際。
4. 資源策略
通過了解影視知識,獲得更廣泛的英語信息,拓展所學知識。
。ㄋ模。文化意識
1. 了解英語國家影視界藝術家的成長經歷、成就和貢獻。
2. 通過學習,了解世界著名影視文化,培養世界意識。
3. 通過中外影視文化對比,加深對中國影視文化的理解。
三、教學步驟
(一) Warming up
這部分的重點是引出本單元的話題---電影,了解學生對電影的熟悉程度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活動步驟:
1.師生互動:教師提一些問題如Do you like seeing films? How often? Favorite actor? Actress? Film? 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展示一些學生熟悉并喜歡的名演員、名片的海報,從視覺上激發學生對本話題的興趣。
2.小組活動:教師選取幾副不同題材的電影畫面(可選取教材外的其它畫面),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每小組選一幅畫面進行討論What is happening in this scene? What happens before/after the scene? 要求學生不拘泥于已知的電影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出各種不同的觀點。
3.班級活動:向班級其它同學描述本小組所選圖片,其他同學可給出不同意見。
(二)listening
本單元的聽力是培養學生捕捉特定信息的能力,并讓學生熟悉interview這種形式。Task: To discuss what questions the reporters will ask when interviewing famous directors.
活動形式:
1. 師生互動:教師設置開放性的問題,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并為過渡到聽力部分做準備。問題可設置為:Of course these films now are very popular and successful, and what does the success of the films bring to the actors? 學生各抒己見,金錢、榮譽、名氣,成為公眾人物后帶來一個問題They received a lot of interviews.
2. 小組活動:教師引出問題What questions will you ask when interviewing an actor?通過小組討論,收集盡可能多的問題,一方面讓學生預測聽力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同時也對interview這種形式有所了解。
3. 班級活動:完成聽力練習
初中英語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有這次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新目標八年級英語下冊第一單元What’s the matter ?的第一課時Section A (1a-2c). 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1、 教材內容及地位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教材是以What’s the matter ?為中心話題,描述身體不適和提出建議展開,學習和運用“What’s the matter ?”和“What should…do?”讓學生學會描述身體的不適和提出建議,本課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 易于引出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交換對身體不適的描述及建議,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
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內容是學習有關身體部位的單詞,學習“What’s the matter ?”和“What should …do?”句型。
2、 說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習掌握有關身體的詞匯以及有關疾病的詞匯,并學會描述身體的不適和提出建議。
2) 能力目標:聽懂本課學習活動中的`問題及回答,能在本課的任務型活動中進行簡單的交流,能正確朗讀本課的對話和句型,能寫出本課的單詞和句型。
3) 情感目標:通過描述自己的身體的不適、提出建議,表達自己的看法,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學會關心別人,增進情誼。
4) 文化意識目標: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增進人際交往中學會關心別人的能力,了解英美國家詢問和表達身體不適的習慣, 培養世界意識。
3、 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本節課主要學習身體部位的單詞和一些疾病的詞匯,以及身體不適的表達及建議。 難點:身體不適的表達及建議
二、 說學情
初二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本地區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是很濃,在學習中,他們更喜歡從游戲中或活動中學習,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輕松地掌握英語知識。
三、 說教法
作為教學的引導著,我遵循新課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的教學活動設計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堅持“為學生的發展,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教學原則。課堂教學中利用圖片,單詞卡片等直觀的教學手段,通過任務型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使枯燥的單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活課堂,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教師在課堂實施中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并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依據課改的精神,結合新課標學習策略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滲透以下3方面的學習策略:
1.學會預習: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同時做好聽課的詞匯“材料”準備。
2.自主學習:
創設情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獨立思考,自主完成任務的習慣。
3.學用結合:
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在充分感知語言現象基礎上,聯系實際,積極體驗,及時反饋,大膽實踐。
五、 說教學流程
Step 1 Warming-up
T: How are you?
Ss: I’m 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T: I’m OK. But I have a cold. (我感冒了)What should I do?(我該怎么做)
學生提建議:看醫生(see a doctor)休息(have a rest) ,吃藥(take some medicines)等 ,教學以上詞匯,為以下對話做鋪墊。
Step 2 Lead-in 直接導入新課,引出課題。
Today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matters. Let’s learn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板書并教學課題)
Step 3 New words
1、 Now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This is a body. We’re going to learn the part of the body. (利用圖片、單詞卡片進行教學)
2、 Game.(叫幾個學生上講臺,其余的學生在下面通過卡片抽讀,上面的學生迅速指出身體部位) 通過游戲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單詞,這樣可以加強對單詞的鞏固。
3、 通過老師的表情,動作讓學生用“What’s the matter?”詢問,引出疾病的單詞,如:sore throat, sore back=backache, toothache, stomachache等,并利用卡片進行教學。同時讓學生用You should…提出建議。
Step 4 Practice (利用圖片問答)
1、Game (學生抽圖片,表演,進行問答)
A: What’s the matter ?
B: I have a cold./ a stomachache/ backache…
A: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have a rest/ take some medicine…
2、A: What’s the matter?
B: She/He has a cold. /a stomachache/ backache…
A: what should she do?
B: She/He should see a doctor./ have a rest/ take some medicine…
Step 5 pair work (讓學生和同伴練習對話,抽查幾對學生對話)
A: What’s the matter?
B: I have a cold. /a stomachache/ backache…
A: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have a rest/ take some medicine…
Step6 listening
通過上面一系列的對話練習,學生對1b 的對話已經很熟悉了,所以更好的把握。 繼而完成2a 和2b
Step 7 小結(這節課主要學習掌握有關身體的詞匯以及有關疾病的詞匯,并學會描述身體的不適和提出建議。)
Step 8 Homework 記單詞和用所學單詞句型跟同學進行對話練習
六、 說板書設計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貯: What’s the matter ?
B: I have a cold./ a stomachache/ backache…
A: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have a rest/ take some medicine…
、 A: What’s the matter?
B: She/He has a cold/ sore throat /stomachache…
A: She/He should see a doctor./ have a rest/ take some medicine…
單詞已經利用卡片學習了,本課我只板書這兩個對話,這樣讓學生更一目了然,知道這課主要學習的句型,對話。
以上是這節課的說課內容,有許多不當之處,懇請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英語說課稿8
作為一節英語教學競賽用課,我主要從對這節課的定位、任務目標、教學環節設計、獨特的創意和對突發事件的應對等幾個方面來說一下這一節課。
一、對本節課的定位
作為一名從事初中英語教育有近八年的教學實踐的青年教師,我認為在“新課程標準”和“新基礎教育”的理念的指導下,這節課應該既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有意義,也能夠讓教師在扎實、充實、平實、真實的授課過程中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的體驗”。同時,本單元是以話“交通”題材為教學主要內容的新目標(Go for it)教材典型設計,借助本單元可以給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以很好的指導,并可以在小空間內進行大規模的扎實、有效的訓練。
二、任務目標的確定
本單元的教學任務是在“交通(transportation)”這一話題下,讓學生學會談論“交通”(包括不同的交通方式,到某地的距離以及以某種交通方式到某地所花費的時間等),學習一些文化常識,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在大量的、有效的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
三、教學環節的設計思路
本著整體劃一,循序漸進,高效有序,并在教學中能不斷地深化教學的設計思路來安排本節的每一個環節。
(一)整體劃一
在本節課中,對于“整齊劃一”可以從兩點來說明: 首先,本人一直認為作為語言教學,聽說讀寫等能力的訓練應該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開來的`,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可以說一個話題,一個訓練都蘊含著各種能力的培養;其次,在教學中每一節課都是獨立的,但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每一節課不僅可以獨立,更重視它在單元教學整體中的地位與作用。與每一節課內銜接一樣,單元教學的整體銜接也很重要。
(二)循序漸進,高效有序
本節課從簡單的對“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的詢問入手,引入對重要課文Section A 3a 的復習。通過學生復述這段文字,重點鞏固由“How, How long, How far”引導的談論交通話題的重要句型,并提煉相關的信息形成新的對話,為下一環節作鋪墊。即課文Section A 3b 的訓練,通過第一、二人稱來談論交通話題的訓練,拓展到以第三人稱來談論他人的交通話題,進而讓課文Section B 2a, 2b, 2c 的學習水到渠成。然后完成對本節課學習的測試,進行歸納總結本節課的要點。最后,作業一中讓學生來完成交通方式的圖片收集,是對本節內容的進一步深化;作業二中要求學生做一個調查,并形成調查報告,實際上和測試二一起構成了對Section B 3a 的有效預習。
總之,本課從課本入手,用課本內容引出一系列的活動,最終又導向課本,環節緊扣,層次清晰。
四、獨特的創意
本節課的設計中,具有獨特創意的地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第一、獨特的環節設計
首先面向全體學生進行簡單的復習,目的在于鞏固幾個基本句型。然后把課本中閱讀的短文用復述和聽力的方式引入,別出心裁。其主要目的在于營造較輕松的語言環境,緩解部分學生對于說寫等輸出環節的畏懼心理。接下來,從大量的聽說引入讀寫,給學生鋪墊知識的過程。既練習口頭表達,又鞏固了讀的成效。教學步驟中每一步都將成為下一教學步驟的鋪墊,在每一步驟中,教師設計具體任務,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并完成具體的任務。整個課堂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難度過渡非常自然。
第二、獨特的課程深化
全面展開訓練,重點集中突破,中考真題幫輔,課結影響未盡。首先,在常規的訓練之后,又用中考真題來重點訓練和鞏固所學,不但給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有更深一步的認識機會,更為學生的長遠學習打下了堅實的伏筆。其次,在對交通的表達方式上的深化,采用了系統歸納,并用同意表達的形式進行訓練,有層次,有實效。
第三、獨特的思維能力訓練
著重思維能力的訓練,圍繞話題進行多方面的擴展性的練習,并充分地利用 Listening 和Speaking,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以Groupwork和Pairwork等多種形式討論和操練。最終達到讓學生熟練談論“交通”這一說話能力的目標。并在作業中以預習形式對這一目標進行了延伸。
五、掌控好借來的學生
由于是借班上課,學生又是活動的主體,課堂上大部分的時間交給學生,教師的引導是關鍵。如何導入課程,并一步步地由易至難地引入任務,如何幫助學生學習都是關鍵所在。同時要非常注意的是,學生活動之前的范例一定要明確清晰,要每個孩子都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活動才會順利地開展,學生才能在活動中有所得。
六、對突發性事件的預案
在準備中,充分預料到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出相對的預案設計,以便作出靈活的應對,這很重要。對本節課我做了如下的準備:第一,關于課程的銜接問題。英語授課于其他科目不同,尤其是新授課,如果所授內容嚴重超進度,上課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的!所以,根據競賽所給的教學進度,我準備了兩套教學方案。第二,教學任務量也很關鍵,少則課程易空,多則不易完成。本節的訓練任務在課件的設計中充分地給予了關注。在設計訓練題的時候,題增加了很多,并在幾個主要的課件頁上的背景中都設計了動作,一旦訓練任務過多就可以通過動作越過,不會影響教學效果。第三,關于學生的問題。學生不是我的,但由于這是講課,不是作課,我除了和他們的老師了解了一下這個班學生的英語水平,其他就不再多說了,但也作了一定的預計。其他方面的內容我也準備了一些,但可能不會用到。
總而言之,作為一堂教學競賽課,我的準備應該說較為充分,對課的認識也可以說很深入,但講好一堂課,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這些,這是我知道的……
初中英語說課稿9
一 教材簡析(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
本單元的主要話題是談論動物,此課為本單元的第三節課,主要講述Danny, Jenny and Brian 去動物園的計劃,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與引發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流和交際,通過學習使學生提高保護動物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
二 教學目標(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
1、知識目標 ( Knowledge Objects ):使學生學會本課的生詞及短語:zebra, somewhere, a kind of, all kinds of, protect, open, lake, gorilla, extinct, scientist等詞匯及go extinct, protect...from...和談論ZOO的話題.
2、能力目標( Ability Objects ):通過對Is it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the zoo?的辯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及合作精神。
3、情感目標( Moral Object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愛護動物,珍惜生命從而樹立環保意識 保持生態平衡 。
三、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都是本課的生詞短語及相關句式的靈活運用以及有關ZOO話題的`討論。
四、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利用學生愛表現的特點,通過說一說,比一比,辯一辯,將知識融入到活動中,并充分給予鼓勵和肯定,讓學生說有回報,比有收獲。開放教學思想,在教學中給每個學生以重要感和成就感。
五、教學設想及設想依據
設計本課時,在學生學習基礎知識,訓練運用技能的基礎上,著重考慮了興趣和能力的培養。在生活中尋找體裁,在學科中尋找融合點。以學生感興趣的FLASH入手,通過各項活動,讓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中,掌握新知。通過自主探索,發現問題,解決難點, 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七、教學方法
通過五步教學法,精講巧練,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八、學法指導
1 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了一種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氛圍,讓學生在樂中學。
2 學習方法的指導---用生動的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以及思維能力。
3 學習策略的指導---我讓學生觀察課件畫面,回答問題,讓學生學會認知策略; 讓學生表演對話,實現交際策略;充分利用多媒體,錄音是資源策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是調空策略的體現。
九、教學手段
主要以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達到了教育教學目的。
Step 1 Greeting and a duty report ( 值日報告3-5分鐘,內容不限形式多樣,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其次也是一個積極主動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做熱身運動,實踐證明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參與意識。)
Step 2 Lead-in ( 采用直觀式導入新課,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
In last lesson we learnt people love pets .Most of you have been to the zoo ,haven’t you ? Why do we want to go to the zoo ? Of course , we can see more animals there .
Tomorrow is Saturday .The zoo is open . Danny, Jenny and Brian don’t have classes .They are going to somewhere .Now they are making a plan .The following dialogue will tell us.
Step 3 Presentation
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ask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Where will they go tomorrow ?
﹡What plan are they making ?
﹡What will Danny need to take ?
Then show the answers on the screen by a projector so that students can check the spelling and other details of their answers .
(本環節是聽力活動,聽的環節是“輸入”的過程,讓學生帶者問題去聽,目的是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的放矢,有效地捕捉信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同時獲取信息后總體感知課文的大意。)
Step 3 Listening and Reading :
Books open . Play the audiotape again and have the class follow along in their dialogue . Then teach new words.
(由上一個環節自然過渡到課文內容的學習,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新知識;多媒體采用形象生動的動漫圖片,保持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知識。 )
Step 4 Explanation and Discussion :
Explain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nd let students write them on their notebook .
(精講精練,掃除學生的語言障礙,培養學生邊聽邊做筆記的學習策略。之后播放有聲有色的動漫圖片展示了同學們熟悉的話題,易于激發學生對活動的欲望,生活就是知識,對于他們熟悉的話題會信心百倍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Divide the class into small groups and ask each group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using as much English as possible .
﹡Have you visited the zoo ?
﹡Who went to the zoo with you ?
﹡Did you buy tickets for the zoo ?
﹡What animals did you see ?
﹡What animals did you like best ? Why ?
﹡Did you feed any animals ?
﹡Is it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the zoo ?
Ask the class to talk about each other .Using these sentences :
It is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the zoo .
It is not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the zoo .
(在這項活動中,我通過設計不同的問題,讓所有學生全面參與,使學生思維一直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讓他們在小組中交流、合作、競爭。每個問題都存在著一定的信息差,易于激發學生表達欲望和急于知道答案的心情,在活動中一定會表現自己,做到最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把Is it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the zoo ?作為辯題,分為男女兩隊,正方:It is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the zoo .
a It is easy for people to see all kinds of animals .
b The workers in the zoo can protect .
c They have enough food to eat .They won’t get hungry .
d Zoos can help people to stop animals from going extinct .
反方:It is not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the zoo .
a They are not free .
b Animals like to live in the nature .
c The zoos are not their own home .
d Some animals may be eaten by others .
將新的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融入其中,改變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學生的好勝心理較強,將枯燥的語言知識練習暗藏其中,不但是學生情緒飽滿,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A Write a story about your trip to the zoo .
B Try to remember the news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learned today .
(在布置作業上我一直采取分層次布置作業,重在讓每個同學都感受到完成作業的成就感,A類作業重能力,B類作業重基礎知識。
初中英語說課稿10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給大家說課。我今天要說的是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課題是:what does he look like 以下簡單地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和課前準備活動,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等幾方面來闡述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我將教材分析分解為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難點等。
1,教學內容
section a 第41頁和第42頁,圍繞一幅卡通畫,介紹人的長相。
2,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掌握描述人物外表的形容詞。
b.技能目標:談論自己和周圍人的外表長相。
c.學習策略: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及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
3,教學重點
a.掌握"詢問一個人的長相是什么樣的"表達方式:
(1)what do you look like
(2)what do they look like
(3)what does he look like
(4)what does she look like
b.學會"描述一個人的長相是什么樣的"表達方式:
(1)i am short. i am thin.
(2)they are medium height.
(3)he is medium height.
(4)she is tall. she is thin.
4,教學難點
a. 對比look like 和like 的區別
如果在教學過程不將語法難點加于區別,日后會給學生的理解帶來阻礙。如look like "看起來像"之意;用法為look like +名詞;而like "喜歡"之意;like+名詞/動名詞
b.回答 what do you like / what does he look like 時,可以有兩種回答方式,一種為 i'm…./he's…需要注意的是be 動詞后跟著形容詞/表示身高;另一種為i have …/he has…需要注意的是后跟著形容詞+名詞。
二、教學方法和課前準備活動
雖說"教無定法",但作為一節聽說課,我首先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聽說法,加強學生聽說方面的訓練,另外,我運用了任務教學法,以教學任務作為本堂課的主線,貫穿整個課堂。
在教具準備方面,我采用幻燈片,掛圖,錄音機等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使課堂更形象生動,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更樂于學,更容易學。
三、教學程序及設計目的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目的
任務準備
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說:well, class. i'm sure you are eager to know some ways of describing people, such as tall or short.. let's learn them now. next,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 more about his or her hair or build , such as long or short, fat or thin
1,認真聽
2,聽清任務
3,準備任務
在剛開始上課時,就把任務布置給學生,目的是讓學生清楚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有利于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形成主動的學習狀態,產生學習的欲望。
任務過程
(1a)利用掛圖介紹圖中人物,引出單詞。 板書并帶讀。
(1b) 利用錄音機播放對話。
(1c) 組織小組活動,維持課堂紀律,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
(2a) 播放錄音
(2b)再次播放錄音。
(3)組織小組活動,巡視課堂。
grammar focus:復習語法。
1,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people.
2, 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3, pair-work..
4, listen and circle "is" or "has".
5, listen again. fill in the chart.
6, pair-work.
7, review.
1a) this activity introduce the key vocabulary.
1b) this activity provided guided listening and writing.
1c) oral practice
2a) provide guided listening practice using the words
2b)provide listening and writing practice.
3)provide writing practice.
review the grammar box.
任務結束
布置作業:看誰畫得像 教師邊描述,學生邊聽邊畫
然后落實到筆頭,寫下自己的報告
通過此項任務,學生學習了描述人的外貌的一些詞語。
1.教師采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區分關于頭發(long hair, short hair, blonde hair, curly hair, straight hair)和不同的體形(medium height, thin, heavy, medium build)說法
2.教師用這些詞語任意組合想象中的人物,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描述,畫出相應的人物的圖像。
3.學生對所畫的人物形象進行描述。
4.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1)she has long curly hair.
(2) she isn't tall. she is short.
教后反思:
在本節課中,用教學任務貫穿始終,使學生在完成任務時更好地學習語言,使學生樂于學,樂于說,能說會說。但聽說課,任務型教學的局限在這堂課中體現的很明顯,在時間的控制上,教師很難把握好。而且,由于本人的教學基本功不夠扎實,所以在挑戰這么高難度的聽說課,顯得有些難于把握。在此,也懇請大家多多指導,多給寶貴意見。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說課,再次謝謝大家!
初中英語說課稿11
一、 教學理念:
理論聯系實際,即知識要于應用,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學生口語能力,打破學生害羞說英語的狀況,讓學生能學以致用。
二、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是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其教材是以“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為中心話題,學習和運用形容詞的比較級讓學生能描述個人的特征,能夠運用比較級來進行對比描述。這些都是與我們的實際密切相關,能夠輕松地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了學生,教師的情誼,從而對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會有很大的促進。
(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的詞匯,描述人外貌的,性格的及其他的
外貌:tall、short、heavy、thin、long hair……
性格:quiet、outgoing、serious、funny、calm……
其他:weak、smart、foolish、hard-working……
能力目標:通過掌握這些描述人特性的詞,進行簡單的對話及進行對比之間的描述。
情感目標:對人的描述及他人對你的描述,從而增強你對他人及他人對你更多的了解,促進
學生間的情誼,也激發其學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
德育目標:通過師生間,生生間增強其溝通、交流的能力。
(三)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掌握詞匯tall、short、heavy、thin、long hair、short hair、calm、smart、foolish、lazy、work-working等等,并學以致用。
難點:1、形容詞比較級的構成及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
2、掌握形容詞比較級的句子,如which is bigger,the apple or the orange?
三、 教學方法
初中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比較強的,但是其抽象思維能力比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采取情景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孩子能輕松接受。本節課通過給學生設定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為了其任務及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讓學生not learn english,dut use it!
四、 教學程序
(一)展示圖片或掛圖
在師生問候后,通過展示一些表示人特征的一些圖片,讓學生們分析其圖片之間的`不同,從而導入新的知識,新的單詞,新的句型。
(二)詞匯鞏固
讓學生用這些詞匯來描述老師及同學,并看圖說出其描述詞;最后讓學生總結描述人的詞匯。
(三)句型的深入
先讓學生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不同,然后師生之間對話進行合作交流其不同之處,再就是學生之間的不同之處,促進師生之間的情誼,并加強師生之間的了解。
(四)合作與交流
小組合作,互相描述對方的特征;并拓展一些知識,學會用比較級對現在和過去進行比較,并為下面的聽力做鋪墊,然后談論現在你的同學有什么變化。
(五)聽力
有了之前詞匯與詞匯的比較級的鋪墊,我采取“聽錄音,復述”的形式來處理,訓練學生的聽力、口語能力。
(六)鞏固練習
通過一些練習鞏固所學的詞,并且讓學生寫出這些形容詞的比較級,從而讓學生對所學的詞及它們的比較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 教學效果預測
在課上,100%的學生可以參考到我們的互動中,基本上的學生能夠順利的描述人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們的詞匯。
初中英語說課稿12
Part 1 Teaching Material:
My lesson is from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_2 Unit5 Grammar part. The main topic is friends and Friend ship, while the grammar is 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By studying this class,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grammar points clearly and use them to in daily life.
Secondly, I’d like to state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Part 2 Students
Students of this period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a long time,hence they acquire basic grammar knowledge. However,they think grammar learning is abstract and difficult.then I will take special activities to help them.
According to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I set aims as follows .
Part 3 Teaching Aim
1.Knowledge objects (語言目標:語音,詞匯,語法,功能,話題)
The Ss can master 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in prep which or prep whom form.
2.Ability objects (技能目標:聽,說,讀,寫)
SS can apply the grammars into their daily life.
3.Emotional objects (情感目標:興趣,自信,合作,愛國,國際視野)
SS will be more interesting in grammar learning
Part 4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Next,I put forward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The key points i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 The difficult points is how to use grammars correctly.
Part 5 Teaching and Studying methods
In this class, I will use inductive method and cooperative method.
Part 7 Teaching Procedure
Now Let’s come int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eaching procedure.it consists of six parts.
Step 1. Warming up
The first step is warming up.Boys and girls.In last class,we learned about Monkees band,- Do you know what was their first music? Any volunteers? Tony,please.wonderful. He said They played music,most of which was based on the Beatles.In grammar ,It’s a attributive clause.we have learned it before.Let’s change it:They played music which was based on the Beatles. Is there and differences? 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attributive clause in preposition which and preposition whom form.
Through this free talk,I can attract SS’ attentions and interest in grammar learning .(3)it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Step 2. Presentation
After warming up ,SS will find out the different places among these.I will ask a SS to underline the difference.Then I will explain the literal meaning ofattributive clause(prep+which/whom).SS will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grammar points.Next,I will give them more examples to deepen their comprehension.For example,
The singer in whom we have great interest was in America.
The show by which we were to become famous is in a music museun.
This step can help SS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grammar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skills.
Step 3. Practice
Next, Let’s come to the practice step.I will ask SS to find out all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n prep.which or prep. Whom form. as many as possible.After 2 minutes individual work ,they can exchange ideas with partners and analyze the meaning of which or whom in the sentence.1 minute later,I w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have a presentation .Other ss can evaluate their performance.
The activity designed here is to consolidate grammar learning .
Step 4.Production
Task 1.Introduce friends.
After this step , I will ask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ir favorite singer.They will finish it in group works.For example: Deng Ziqi has special voice,with which Chinese people are very familiar.She took part in I’m singer competition ,in which she made a miracle. 5 minutes later,some groups will share their ideas.During the that time, other students will be judges to find out some mistakes and give them points.
My purpose here is to help SS apply the grammar points in daily life .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After the task,I will ask students to conclude what we have learned today.then I will set homework.
SS will finish the grammar exercises .and write a composition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singer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s. They will share their ideas in the next English class.
Homework is necessary to consolidate their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oral speaking.
At last ,I will talk about blackboard design. Restrictive and non restrictive attibutive clauses.
They played music ,most of which was based on the Beatles.
They played music which was based on the Beatles.
初中英語說課稿13
本節課的語言功能目標是:談論能力
重點句型是:Can you…? Yes, I can/No,I can’t.
相關語句有: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情感目標是:
1、通過語言交際訓練,激勵學生在班級展示才藝,增加學習樂趣。
2、通過學生模擬記者采訪,模擬用人單位對所需人才的招聘和應聘,讓學生能意識到能力在社會上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不斷進行探究、自主學習知識,為今后的人生道路積累更多的、更豐富的才藝。
能力目標是:
1、掌握用情態動詞can表達自己在某方面的才能,談論彼此的特長與愛好。
2、通過”記者采訪”和“開設俱樂部”兩項任務的完成過程,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合作能力。
根據初一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四個環節:熱身運動、知識呈現、任務型練習、作業布置。
本課的熱身運動我采用唱歌形式來體現,師生共同拍手齊唱英文歌曲“Good morning to you”。這首熟悉簡短的歌曲學生人人都會,個個能唱,迅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有效地消除了學生對新學內容所產生的焦慮感和緊張感,而且也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也自然引出本課的生詞sing及句型Can you…? Yes ,I can../No,I can’t.緊接著我用夸張的動作表演和親切易懂的對話引出了生詞dance、guitar、join和短語music club、swimming club、art club、chess club、English club.在認識俱樂部的意義和功能時,我又把握時機做出形象的動作并結合實物引出單詞:swim、paint、chess和speak。生詞和句型出現之后,我趁著學生的新鮮感,通過問句“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展開與學生開放式的溝通與交流,我滿懷真誠地走近學生,認真地傾聽學生,耐心地等待學生,盡量地使學生能充分發揮想象力,能真實全面的表述自己的思想,抒發他們的情感。從老師坦誠的提問到學生無拘無束的回答,再到老師進一步的引導等無不在增加師生間的親和力,體現著新課程的新理念:師生平等共處,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氣氛,搭建“平等的對話,心靈的交流”的舞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得到了提升。
初一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新的語言呈現之后,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分散注意力。為了及時調整他們注意力的張馳度,我趁熱打鐵,設計了兩個游戲,第一是師生互動,它包括兩個環節,先是老師做動作,學生說單詞。然后是老師說單詞,學生做動作。采用這種形式能激發學生去積極思維并迅速做出反映,具有短時高效的作用。主要目的是,鞏固加深記憶新學單詞。第二個游戲活動是生生互動。我利用少年兒童活潑好動,模仿力強,好奇心強的特點,設計了一個“抽簽做答”活動。此活動需要三個學生參與:讓一個學生上臺隨意抽取一張卡片,根據卡上的單詞做出相應的動作,其余兩個學生根據動作用“Can you…? Yes,I can/No,I can’t.”互相問答。此項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其心理素質,展示其才藝,張揚其個性,也能同時檢測出三個學生的語言掌握情況,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是學生的合作者、參與者和裁判者。
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貼近生活實際,培養其做事能力。第三個任務我設計了一個“記者采訪”活動,要求學生兩人合作,一個學生模擬中央電視臺的記者進行采訪,另一個模擬被采訪者,采訪內容是詢問對方的特長和愛好,加強重點句型“Can you…? Yes ,I can../No,I can’t.”的練習,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應變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
新課程目標一再強調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新目標教材中也不難看到這一點。最后一個任務也是一個“壓軸戲”,我讓學生小組合作,開辦各種俱樂部,進行人才招聘。然后又讓小組上臺表演,盡情展示各組的合作成果。最后做出評價,評選出最佳合作獎,并給予表揚鼓勵。這一任務的完成需要更多更豐富的語言,它能體現出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及創新能力,也是對整節課的總結和提升。
為了鞏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也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讓學生自制一份簡歷表,真實填寫個人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出生日期、電話號碼、特長愛好、喜歡加入的俱樂部以及最喜歡的一句話。這樣的作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訓練寫的技能。
總之,這節課我盡量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新理念,主要運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能愉快地、積極地、高效地對新學語言進行感知、體驗、學習和運用,努力使這節課具有交際性、實用性、趣味性和科學性。
初中英語說課稿1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3 sectiona1a-2c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我今天的說課:1、說教材 2、說教法 3、說學法 4、說教學過程 5、說板書設計。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1、新目標英語教材概述
《新目標英語》教材的語言教育理念是:知識用于行動強調“語言應用”,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發展“學習策略”。它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教材中每單元都設計一個或幾個與該單元話題有關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獲取信息,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單元分析及教材的處理
本課是新目標英語九年級第3單元,教材以getting around 為中心話題,結合向他人禮貌詢問信息的方法,進一步學習問路和指路的表達方式,培養學生獲取、分析、處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準確辨認接到地圖、描述地理位置、給他人提供幫助。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于引發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詢問地點位置和方向,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本節課為Section A的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內容是:復習以前學習的詢問方向方式,學習一種更加有禮貌的問路方式“Do you know where I can….”和“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ǘ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及11單元的內容,我將本節課(即section A1a-2c 的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細化為以下五方面:語言目標,能力目標,情感和態度目標,策略目標及文化意識目標。
1.語言目標:1)生詞和短語 restroom,.shampoo, drugstore,cafe, department,
2) 重點句子 Do you know where I can …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
2.能力目標 :能夠聽懂重要句型及語言結構,并能夠仿照例子學會有禮貌的問路。
3.情感和態度目標: 當向他人詢問時,應注意禮貌用語!吧钍且幻骁R子,你給他微笑,他也會他微笑還給你!
4.策略目標 :看圖搭配, 注意語言交際中意思的完整;在學習中與他人合作。
5.文化意識目標: 在英語語言中,注意禮節,語言的得體。
。ㄈ 說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
1:復習詞匯:library, bank, stamps, post office, department,
2: 復習句型: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Yes, It’s on center street.
3: 學習詞匯:shampoo, drugstore, restroom ,cafe, department, escalator;
4: 學習句型:“Do you know where I can … ”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 ”
教學難點:疑問句在從句中的正確語序。
二.說教法
新課程倡導教師的地位發生了極大變化,是課程的引導者,同時又是參與者。因此本節課我采取逐步引導,層層深入的教學法, 同時盡可能多的挖掘學生的潛能,使老師和學生作到極好的配合。
1)點撥法, 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與疏通整理。
2)合作探究法,以競賽的方式適時去鼓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3) 采用多媒體課件,增大教學容量和增強直觀性。 4)合作探究法,以小組互動,競賽的方式適時去鼓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1、任務型教學法2、情境交際法3、活動教學法)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方在首要位置,以此,我把學法指導定為1、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 熱身過程:讓學生去回憶并盡可能多的說出地點名詞,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引出新單詞,并為下邊的導入新課做鋪墊。
T: Hello, everyone. We have learned many words that describe the places, Can you think of them
Ss: Yes, library, school, restaurant,bank, post office, supermarket,police station and so on.
T: Oh, good .You have a good memory. Today we will learn more new words that describe the placessuch as restroom , drugstore…
自然而然引導新詞,restroomdepartment storedrugstoreshampoo等,并復習了以前的有關場所的詞匯。同時在學生猜測的過程中用ppt呈現出示各種場所的`圖片及英語名稱。這一活動也為下面的聽、說練習掃清了障礙、做了鋪墊。完成1a也水到渠成。
2.新課的導入: 設計三組同學問路的方式導入新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小組合作及探究能力。
Group1:A: Hi , where is the bank
B: (no answer)
Group2:A: Excuse me , where is the bank
B: It’s on center street.
Group3:A: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bank is
B: Sure, There is a bank on center street.
顯而易見,第三組同學的答案最好,因為他們明白了禮貌在日常交際中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引出另一句型“Do you know where I can …”。這一活動培養了學生主動思維,提高跨文化意識。經過前面幾個活動接下去的完成教材上1b也就容易了。.
3.加強基礎,真實操練
使用1a的信息,進行對話練習,反復操練重點句型excuse me,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do you know where I can…-sure,there is….進而過度到實際的生活場所,真是的環境,進行真是的交際,學生體驗到了學習成功的樂趣。
4.再次輸入復習鞏固
用ppt出示2a部分圖片,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交流,在圖片上看到了哪些物品和場所以及他們的位置,為下面的聽力做好準備。學生有目的的去聽,接著完成2a2b的聽力任務,就顯得不是那么難了。
5.模擬情境,合作表演
利用2C引導學生發揮小組合作,小組競賽的方式,利用所學要點在短時間內編寫對話,并表演。(注意神態的變化以及語音語調的變化)教師適時的去鼓勵,評價,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6.隨堂練習
7.課后熱身(家庭作業)
假設有一些學生來我們的城市參觀,你為他們當導游,根據這樣的情境設計對話,不少于6句。
五:說板書設計
1:重點詞匯:bank , post office, library, hospital ,restaurant;
drugstore and restroom.
2: 句型:“Do you know where I can … ”
“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
總之,本節課,我始終堅持“任務型”教學的策略,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任務為中心,在運用語言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體會和掌握語言。自始自終貫穿了以交際為目的的原則(在做中學,學中用).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提倡學生參與、體驗、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讓學生在任務中了解知識、學習知識、掌握和應用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初中英語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本冊書是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主要圍繞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展開教學,第二十二課是本單元的第四課,要求學生掌握三種交通工具的說法并進行一些簡單的詢問,對于三年級的初學者來說,有一點難度,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各種方法反復操練本課難點。
教學目標(Teachingaims)
1、理解“三會”單詞bike,taxi,train并在句型中進行操練。在鞏固Ihavea、、、的基礎上學會Really?CanIseeit?Sure、等句子、使用這些句子進行簡單的交流。
2、通過練習和唱歌,學習運用所學的單詞,進行操練。
3、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Keypoint)
1、“三會”單詞的聽說讀寫以及在句子中的運用。
2、創設情境進行對話的創編
二、說教法
本課我主要采用:1、引導教學法,用最簡單的謎語引出將要學習的新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2、任務型教學法,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的設計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3、合作交流教學法,將班內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活動,讓他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
三、說學法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多說,多練,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式的學習,這樣學生在交流的同時,可以相互學習,培優補差,讓他們樹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享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可以使他們樹立起自信,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四、學情分析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是英語的初學者,他們對英語接觸的不多,并沒有很深入的了解,他們天真,活潑,開朗,機智,好表現,愛發現,因此,他們愛玩,好動,不能自控,上課容易分散注意力,做小動作,對所學知識不能及時的進行自我鞏固與復習,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我作為他們的老師,應該注重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深入了解學生的心里特點,多和孩子以及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對于那些興趣高的孩子,要注重保持,繼續培養,對于那些興趣不濃厚的孩子,要著重培養,多鼓勵他們,多表揚他們,多激發他們學習的潛能,牢固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
五、教學過程
1、熱身復習(Warming—up)
。1)Singasang、LiYanhasalittledoll.
(2)Invitethechildrentoactthedialogueinlesson21ingroups.
2、學習單詞(Learntonewwords)
。1)、教師通過簡單的謎語引出將要學習的新單詞:bike,taxi,train.
。2)、拿出準備的圖片,貼到黑板上領讀,拼讀,并畫出四線三格,引到學生正確書寫。
(3)、將所學單詞用到Ihaveanew...這個句型中。
3、學習句型(Learntonewsentences)
(1)學生在展示過程中說到Ihaveanew...時,教師說:“Really?CanIseeit?”教師可以借助適當的動作讓學生理解CanIseeit?的意義,然后引導學生模仿練習。
。2)、創設情景:Peter在小區門口遇到了楊明說:“Hi,YangMing、Ihaveanew
bike!贝蠹蚁胍幌霔蠲髡f什么,學生會說:“ReallyCanIseeit?”Peter:Sure。
4、練習(Practice)
1、GetSSlistentothetapeandrepeatit。
2、GetSStopracticethedialogueinpairs
3、Invitethechildrentoactitoutingroups
5、學習歌曲(Singasang)
6、家庭作業(Homework)
。1)Remembernewwords。
(2)Makethewordscards。
。3)Makethedialogueaccordingtothetext。
7、板書設計(Blackboarddesign)
1、學習單詞,將圖片貼到黑板上,并將對應的單詞寫在四線三格內。
2、學習句型,通過單詞的練習引出句型:Ihaveanewbike、Really?CanIseeit?Sure、Lesson22
Picture:bikeIhaveanewbike。
Picture:taxitaxi。
Picture:traintrain。
Really?CanIseeit?
Sure。
【初中英語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英語說課稿09-19
初中英語說課稿02-10
初中英語說課稿08-15
初中英語說課稿10-25
初中英語說課稿《Unit 6 At a Farm》 說課稿10-27
初中英語說課稿【優選】06-08
初中英語說課稿優秀05-24
初中英語《Australia》說課稿02-19
初中英語說課稿范文03-16
初中英語說課稿模板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