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范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難免會面對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為了可以第一時間作出應急響應,時常需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那么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
一、制訂目的
為應對醫院突發性停電事故,迅速、有序地組織和恢復供電,確保病人生命安全和減少財產損失,保證醫院用電通暢,促進事故應急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訂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稱是指因驗工自然災害、重要設施損害或遭受破壞等原因造成突發性的全員大面積電力系統安全防線失效,電網發生大面積瓦解或崩潰的事故。
三、應急原則
大面積停電事故處理工作貫徹“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遵循“統一領導,完善機制,明確責任,加強合作,快速反應,措施果斷”的原則。
四、組織機構
醫院成立大面積停電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搶修隊。
1、醫院大面積停電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職責:
(1)做好日常安全拱頂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范大面積停電事故發生。
(2)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時,及時做好停電事故應急工作,盡快恢復供電。
(3)根據大面積停電事故嚴重程度,決定啟動和終止應急預案。
(4)及時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并向相關部門通報。
(5)必要時請求外力支援。
(6)領導小組組長是旅行本預案規定的第一責任人,各科室應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做好大面積停電事故時的社會綜合應急工作。
2、應急搶修隊
隊長:后勤主管
成員:電工
職責:發生事故時,組織人員實施救援行動;向指揮小組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供電部門發出求援請求,事后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五、應急程序
(一)后勤部門電工班應急程序
1、計劃性停電應急程序
(1)電工在接到供電公司通知停電的電話或以其他形式的停電通知時,必須問清楚停電的時間,停多長時間及停電的原因,做好記錄,如不在本班次,應在交接班時交接清楚。
(2)通知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夜間通知總值班人員),說明停電的原因,具體停電時間,停多長時間,以通知形式向單位所有部門告知,并做好備用第二電源的準備工作。
(3)如時間緊急,應在接到供電公司的通知后,立即通知相關領導小組組長(夜間通知值班領導人員),說明情況,由院辦向各部門發出通知,重要科室要跟科主任、護士長講清停、送點得時間,并制定好停、送電計劃。
(4)在停電前30分鐘到配電室,做好切換備用第二電源的前期檢查。停電時要在15分鐘內保證備用第二電源的正常啟動和輸送。
(5)在停電前10分粥,將全部客用電梯停置1樓位置。
(6)當外網停電后,啟動發電機電源,保證手術室、急診科,住院樓和ICU等重點部門的足夠電源。
(7)做好備用第二電源運行記錄及恢復市電供電后的記錄。
2、臨時性停電應急程序
(1)出現臨時性停電時,應立即電話詢問供電公司,問明停電原因及停電時間的長短。
(2)通知應急小組組長或總值班,說明情況。
(3)如停電時間較短(10分鐘之內)應等待市電來后送高低電壓。
(4)如停電時間較長,應立即準備切換備用第二電源
(5)因各種原因雙電源均啟動不成,應盡快啟動備用發電機保證重點科室的供電。
(6)做好準備用第二電源的運行記錄。
(7)醫院內部原因停電時,要查明停電原因,是高壓電路還是低壓電路。如果高壓電路出現故障,醫院電工立即導入備用電源,應及時與供電部門搶修班聯系,盡快恢復、保證用電。如醫院低壓電路出現故障時,應快速查明原因,按照操作規定恢復電路。
(二)部門科室應急程序
1、各科室接到停電通知后,應該在允許情況下把所有電源中斷,待電路恢復正常后再投入使用。
2、接到停電通知后,立即做好停電準備。如有搶救患者使用備用電源。
3、突然停電后,立即尋找搶救患者及其運轉的動力方法維持搶救工作,并開啟應急照明燈等。并應及時通知電工或總值班。
4、危重患者、手術中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平時應在機旁備有簡易呼吸器,遇突然停電,醫護人員立即將呼吸機脫開,使用簡易呼吸器維持呼吸。使用電動吸痰的患者,用50ml注射器接吸痰管吸痰。
5、加強巡視病房,安撫患者,同時注意防火、防盜。
6、電梯遇到突然停電后,后勤人員要做好乘客思想工作,向外面打電話,用人工方法把所有乘客放出去。
六、保障措施
1、電工日常應做好發電機的維護保養工作,保證發電機隨時投入使用。
2、電工平時要掌握供電知識和操作規范,注意操作安全。
3、臨床科室常規備有應急燈、電筒等照明用品,定期檢查,保持完好狀態。
4、后勤部門要組織進行應急停電演練,每年1—2次,通過演練,使大家熟悉掌握突然停電的應急處置程序,確保病人安全。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
一、指導思想: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防病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江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等法律、法規,針對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地震、水災、恐怖襲擊、生化襲擊)等不同事件類型,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二、組織機構:
設立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救治隊伍。救治隊伍三個小組分別為:重大傳染病疫情救治小組,重大食物中毒、職業中毒救治小組,重大創傷事故救治小組。
三、工作職責及任務:
1、領導小組負責審定預案措施,督促預案的貫徹落實,評價預案工作效果,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方案的修訂、補充,指揮、協調突發事件處理工作。
2、辦公室具體承擔預案管理工作,協助領導小組指揮協調各部門落實預案應急處理方案制定相應管理措施,定期組織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定期對醫療衛生人員開展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并將其列入繼續教育考核內容,負責開展突發事件日常監測與報告工作,按規定匯總、報告突發事件的有關信息。
3、救治小組:負責突發事件救治、報告工作。應急預案啟動后,服從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到達規定崗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救治能力。
四、應急處理:
1、應急準備:
(1)定期進行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2)開展公共衛生知識、突發事件應急知識的宣傳及技能的培訓,增強應對能力;
(3)做好突發事件日常監測和報告工作;
(4)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所需藥、試劑、醫療器械、救護設備、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的儲備制度及目錄。
2、報告程序:
有下例情形之一的,醫務人員應當在接診的同時向醫務科(或總值班)報告,接到報告人員及時向主管領導報告,并在一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報告;或者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2小時內向轄區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1)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爆發、流行的;
(2)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3)發生或者可能的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報告內容應當包括科室、聯系人、聯系方式、報告時間、突發事件類型和特征,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范圍,涉及的人數、臨床表現,可能的原因、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根據突發事件的進展和新發生的情況,及時按程序進行后續報告。
3、在傳染病爆發、流行期間或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蔓延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
任何科室或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時間。
4、應急處理:
(1)突發時間后,應配合上級衛生主管部門進行下列事項的技術調查、確證、處置、控制和綜合評估工作:
突發事件的類型、性質、等級;
突發事件發生強度、縣級范圍及發展趨勢;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應當采取的控制措施。
(2)應急預案啟動后,各科室和個人應當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立即到達指定現場,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進行現場救援。
(3)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預案規定,采取衛生防護措施,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4)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對就診的突發事件致病、致殘人員,醫務人員應當及時接診治療,不得推諉、拒絕;接診醫生應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醫學觀察的病人,應當立即收入專門的觀察室;對需要轉診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疾病歷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院。所收治突發事件致病、致殘人員,應實行先收治、后結算辦法。
各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收治或者拖延治療。
(5)突發事件發生后,應當依法做好醫療廢物和其他危險廢棄物的收集、運送、儲存、消毒、處置工作。
(6)收治的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依法報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對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措施,對密切解除者采取醫學觀察措施;對需要轉診的,應當嚴格按要求做好轉診工作。
(7)醫務人員應當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8)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后,應當根據預案的要求,立即組織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如果是發生在院內的中毒事件,應當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容器,并進行清洗消毒,配合市衛生局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9)發生重大職業中毒事件后,應當根據預案的要求,立即組織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10)發生重大職業中毒事件(放射源泄漏),應立即采取:
1、停止作業,保護和控制現場,保留可能導致職業中毒事件的材料、設備;
2、疏通應急撤離通道,撤離作業人員,組織泄險;
3、配合市衛生局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4、落實衛生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11)群體不明原因疾病發生后,應當按照:
初步判斷具有傳染性或者不能排除具有傳染性的,可先比照傳染病應急處理的規定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初步判斷為中毒但其原因不明的,可按照有關中毒應急處理的規定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12)對因生物污染、化學污染、放射源事故等引起的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突發事件,在經調查核實判定事件性質后,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以及應急預案,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13)突發事件消除或者被有效控制后,應當適當解除應急處理狀態。
解除應急處理狀態的程序與啟動應急預案的程序相同。
五、法律責任:
未按照預案規定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并造成嚴重后果的,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江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等法律法規中的處罰責任。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3
為預防火災突發事故在我局發生,特制定我局機關消防應急預案。
一、組建預防火災突發事故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各樓層負責人負責組織疏導該樓層所有人員沿樓梯撤離辦公樓,協助參與滅火。
二、突發火災事故應急實施措施
1、若辦公大樓突發火災事故
發現火災事故的人員應馬上向樓層負責人報告,該樓層負責人應馬上向領導小組報告并著手組織滅火,領導小組組長接報告后應馬上組織人員協助滅火,力爭把火災撲滅在初發時段,若覺得火災較為嚴重,本單位自救不能解決問題,應馬上向消防部門報警,并著手組織人員、車輛撤離。
各樓層負責人在疏導該樓層人員撤離時,一律不準乘坐電梯,沿樓梯撤出辦公樓至安全地帶,各科室人員撤出辦公室時,應切斷電源,本局辦公室黃紹華同志負責切斷總電源。
領導小組組長報警后應指揮門房值班人員打開大門,以便人員車輛撤離,同時安排人員到路口等候消防車。
2、若報告廳突發火災事故
如果在報告廳開會時突發火災事故,會務人員應馬上切斷電源,打開前后二個大門,由在場領導指揮開會人員撤離并報告局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局門房值班人員應馬上打開大門,方便人員車輛撤出,在場人員應立即想方設法撲滅火災,如果火勢較大應馬上向消防部門報警。
3、節假日時間(或夜晚)突發火災事故
局值班人員及門房值班人員應馬上報告局領導,同時向消防部門報警。局領導接報告后通知相關人員到局協助撲救。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4
第一節總則
一、依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實施辦法》以及河北省相關文件、條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預案。
二、突發事件是指: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即: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2、突發災害性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飛行事故、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等。
三、當發生上述所列突發事件時,醫務科、總值班必須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甄別,由主管醫療副院長以及醫務科根據事件的性質,涉及的人員數量,所需調用醫療救治和防護設備、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的情況向總指揮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由總指揮宣布本預案的啟動。
四、科室、部門應參照本預案制定本科室、部門的相應措施,并有培訓、檢查落實情況的記錄。
五、處置突發事件過程中,堅持病案書寫及管理制度;堅持三級查房制度:堅持會診制度等保障醫療安全的各項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
第二節人員準備
一、各臨床科室主任、護士長、急診科人員全天候準備人員,建立有效的通訊網絡,隨時準備應付突發事件。
二、夜間各科值班人員隨時準各聽從院總值班調遣。
三、醫院根據突發事件的臨床特點隨時組成具有明顯專業特點的專案組,安排專業人員承擔主檢醫師工作,指導臨床工作。
四、科教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全院臨床、醫技科室應急措施的人員培訓。
五、全院各部門主任,負責將《應急預案》灌輸至本部門內的每一位職工(包括臨時工),并定期進行演練。
六、指揮中心及醫務科接到需派出醫療隊任務時,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據要求迅速做出人員安排,報醫務科組隊;夜間由院總值班根據專業需求從值班醫生中選派,并通知當事科室主任進行人員補充。
七、總務科全面負責外出醫療隊的生活支援、醫務科全面負責外出醫療隊的業務支持。
第三節報告制度
一、任何部門及個人對突發事件必須立即據實報告醫務科或院總值班,不得隱瞞、緩報、謊報告內容包括:
1、病、傷人員數量。
2、病傷情況。
3、參與救治科室。
二、醫務科或院總值班根據職責迅速向主管院長匯報。
1、突發事件的性質。
2、病、傷人員數量及病、傷狀況。
3、參與救治科室。
4、需要調用的人員、藥品及設備。
三、主管院長親自或委托醫務科按照程序向上級醫療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四、醫務科定期向全院通報疫情。
五、醫院指派醫務科專人負責突發事件或疫情,上報保衛科負責向公安部門提供所需信息;任何部門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向外界散布有關突發事件的信息。
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需立即報告醫務科或院總值班:
1、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2、發現甲類傳染病(霍亂、鼠疫)和乙類傳染病中SARS、AIDS、炭疽的患者、病源攜帶者以及疑似病人。
3、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事件。
4、發生或可能發現原因不明的群體性疾病(發生人數)。
5、發生劇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丟失。
6、接診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及境外人員、保健對象、大型活動的特殊情況、飛行事故、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群體患者。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主要責任科室:
醫務科、護理部、門診、急診、臨床科室、放射科、檢驗科。
二、各責任科室定期組織全體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并儲備一定數量的所需防護用品。
三、傳染病預警機制
1、全院及各部門,為了落實“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必須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
2、預警分級
①三級預警:外地出現疫情,本市無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證正常醫療秩序的前提下,由醫務科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采購中心及總務科提供必要的物資儲備。
②二級預警:本市出現疫情,本院接診疑似或確診病例,未開放隔離區時,做好全面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加強消毒隔離制度的監督指導和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保證醫療工作的正常進行。
③一級預警:全面啟動本預案,開放隔離區,整合醫療資源,停止探視。
四、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各責任科室人員必須時刻堅守崗位,并準備后備梯隊人員,服從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五、強調各科協同,局部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
六、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常規。保證病歷資料的科學性及完整性。
七、設置警戒線,所有參加救治的人員均有義務阻止無關人員進入救治區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員離開。
八、SARS及腸道傳染病的應急預案另附。
九、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標本。
十、未經批準,病人排泄物不得隨意處置。
十一、在市、區CDC人員到來之前,醫務科人負責流行病學調查,劃定對象,實施監控措施。
十二、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收治需住院患者。
十三、未經批準,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轉出病人。
第五節突發災害性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應急預案
一、主要責任科室
二、各責任科室定期組織全體人員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并儲備一定數量的所需防護用品。
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各責任科室人員必須時刻堅守崗位,并準備后備梯隊人員服從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四、強調各科協同,局部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
五、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常規,保證病歷資料的完整性及嚴肅性。
六、設置警戒線,所有參加救治的人員均有義務組織無關人員進人救治區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員離開。
七、按照統一要求,主治科室負責在患者左胸前分別掛上相應色帶(死亡為黑色;輕、中、重傷為紅、黃、藍色色帶)。
八、對于需手術治序的患者,盡可能安排在大手術室進行,并根據需要開放門診科室手術室。
九、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聯系,保證血液供應。積極使用自體血回輸技術,減少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收治需住院的患者。
十一、未經批準,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轉出病人。
第六節保障工作
一、人力資源保障
1、派出人員的統計及分類管理。
2、調配院內人力資源。
3、兌現獎懲。
二、信息保障
1、檔案室負責收集相關疾病的最新態勢,了解最新的診斷標準、診序方法。
2、計算機中心維護信息系統,做到信息準確,運行正常。
3、檔案室隨時根據上級部門的有關要求,填寫表格,進行上報。
三、設備保障
1、總務科保證重點部門設備完好,隨時可用。
2、隨搶救進程及時提供所需設備。
3、隨時進行搶救設備的現場維修。
四、后勤保障
1、總務科保障搶救所需的戰略物資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給。
2、保證電力、熱力、通風、水源的供應。
3、保證通信暢通,并具有隨時增加通信的能力。
4、保證運輸車輛的完好,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得隨意調用急救車。
5、保證臨時設施的建設。
6、總務科保證參與搶救人員的膳食供應。
7、總務科保證醫務人員臨床使用衣物的及時洗滌及更新。
五、安全保障
1、遇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劃定隔離區時,保衛科及時提供人員,并設立專人進行保安,阻止無關人員進人隔離區,患者及可疑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救治區域。
2、遇有突發災害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時,保衛部門必須及時對電力、熱力及通訊部門采取保護措施。
3、與公安部門保持聯系,實施對嫌疑人的監控。
六、生活保障
1、院辦、黨辦負責做好醫務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對醫務人員家屬的解釋與安撫工作,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總務科保證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的食宿及身體健康。
2、總務科保證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食宿及身體健康。
第七節突發事件醫療救助實施細則及流程
一、突發事件醫療救助實施細則
突發事件為:
1、化學物品中毒;
2、批量消化系統中毒(食物);
3、批量呼吸系統傳染病;
4、批量消化系統傳染病。
5、批量外傷(車禍、公共場所擠壓傷、爆炸等;
突發事件地點:
1、本市本區;
2、本市外區;
3、外地;
4、本院。
突發事件的搶救分類:
1、院前搶救;
2、院內搶救。
突發事件的通訊系統手段:
1、電話2、手機3、網絡4、人工。
突發事件的交通工具:
1、救護車(120);
2、本院車輛;
3、出租車;
4、社會車輛。
突發事故的信息傳遞系統:
1、總值班;
2、醫務科;
3、急診科;
4、主管副院長;
5、院長;
6、各級衛生局/CDc;
7、其它醫院:
8、政府相關部門;
突發事件的指揮系統:
1、院長;
2、主管副院長;
3、醫務科、護理部;
4、各科主任;
5、各級醫師;
6、醫療、護理、行政職能部門;
7、上級指揮部。
突發事件的物資準備:
1、藥品;
2、物資器械(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擔架、各類夾板、頸托、繃帶、手電筒、蠟燭簡易呼吸器。
3、救護車;
4、棉上衣、口罩、帽子、手套、對講機;
5、食品、水。
上述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有關人員必須清楚。
突發事件的外派醫療隊:
1、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2、人員依突發事件派出專業人員并定人數,一般醫生5人、護士3人。
3、人員依上級需要而定出哪一級專業人員承擔。
4、按專業不同分別確定派出人員名單。
5、院內接到通知后應在不超過30分鐘內,人員、物資、藥品、救護車均必須到達指定部位集合共同出發。
6、隨時與醫院指揮部聯系通報情況。
7、服從現場指揮部和上級指揮部的安排。
8、做好自身必要的安全、防護、避免醫療隊人員傷亡;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范文】相關文章:
區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2-26
醫院物業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范文12-28
緊急突發事件應急預案02-16
食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01-13
道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2-27
食物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2-27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02-16
會議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范文12-24
生產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02-16
社區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