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地質災害防治的方案和應急預案
我鎮地處皖南山區,地質構造比較復雜,屬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災害點位于鎮村小河里組,災害類型為滑坡,規模主軸長100米,最大寬為300米,估計厚5—10米,體積1.68萬立方米,誘發原因為強降雨,威脅小河里組25戶130人,約125萬元財產。
一、防治方案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地下水活動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帶整體或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而造成的,我鎮擬對該地質災害點進行重點防治。首先在滑坡位置豎立醒目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警示標志牌,同時發放群防群測“明白卡”,加強農戶特別是受威脅對象的防治意識;其次,做好對該災害點的監測工作,設定監測人,做好日常監測數據的紀錄,雨季尤其是強降雨期間加強監測,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災害點的地表條件,要植樹種草,禁止亂砍濫伐,保證植被覆蓋率,同時適當削方減載,采取支檔、避讓等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二、應急預案
(一)災前預警
一方面根據縣氣象局的異常暴雨天氣預報發現監測點出現異常變化時,由辦公室提前通知災害易發點的責任人,發出預警;另一方面根據監測人對災害點的監測情況進行統計,判斷出險情時發出預警。預警方式為鳴鑼,同時向受害點群眾發出警告,要求盡快疏散,盡可能搬離災害點,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二)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領導組,由鎮長任組長,明確責任,統一部署救災工作,各部門負責人任成員,明確分工責任,服從組織領導,保障救災效率。
(三)防災措施
根據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確定險情發生后的撤離路線為向滑坡體的兩側疏散,最后在龍山村路集中,要有組織有紀律地在監測人汪四清的帶領下,盡快逃離災害點,嚴禁向災害體運動前方撤離,盡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四)防災機構組成
1、災害調查組:由國土所牽頭,負責災情調查上報和監測點的建立,危險區、段、點的確立。
2、宣傳教育組:由中學及中心小學牽頭,負責防治知識宣傳、災情收集報道。
3、醫療救護組:由衛生院具體負責救護工作,首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秩序維護組:由司法所、派出所組成,負責秩序維護,組織疏散、保護財產等。
5、后勤保障組:由民政所及財政分局組成,負責對災后情況進行統計上報,并及時向有關部門申請援助,盡量減少人民的財產損失。
【地質災害防治的方案和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10-14
地質災害防治的應急預案范文12-14
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精選7篇)03-10
地質災害防治的應急預案(精選7篇)12-17
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范文(精選8篇)04-30
學校地質災害防治的應急預案(精選5篇)12-16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通用5篇)12-08
關于地質災害防治的預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