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公益主題的演講稿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公益主題的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公益主題的演講稿1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我們全體師生一起去參加“創建文明城市”的公益勞動。
同學們站著整齊的隊伍,像快樂的小鳥興高采烈的走出校門,奔向各班的課外實踐活動基地。到了那里,根據老師的安排,同學們都像勤勞的蜜蜂忙碌著:有的彎腰拔草,有的不停的撿拾道旁的垃圾、字紙,有的忙著清除電線桿上的'“牛皮癬”,還有拿起掃帚打掃路面衛生……
當然,我們小組也不甘示弱。我和張林一起用強強聯合的“斬草絕技“來快速鏟除綠化帶旁的雜草,汗流到臉上都顧不上擦呢。很顯然,那絕技就是高人一籌,一會兒就鏟除了一大堆。抬頭看看別人,呵,五、六個人才可以趕上我倆呢,他們都用欽佩的目光望著我和張林,此刻,我感到心里美滋滋的!
時間過的真快,“收工了!放學了!”我們又像來時一樣整好隊伍,高高興興的返校了。
這次公益勞動雖然很快結束了,但是,齊心協力創建文明城市的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我們要把它時刻記在心里,體現在行動上,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爭取做一個講文明、講衛生、懂禮貌、樂助人的小市民!
小學生公益主題的演講稿2
各位領導、各位愛心人士:大家下午好!
“慈心為懷、引人向善、公益為本、扶危濟困”是慈善一日捐活動的宗旨,而把“大病兒童渴望大家幫助”作為今年活動的主題,目的明確,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因為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
附屬醫院其前身為創建于1877年的法國天主堂醫院,“以人為本,慈善為懷”一直就是我們九江學院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文化傳統。20xx年附屬醫院即成為美國“微笑列車”慈善機構在江西最早的且是贛北地區唯一的唇腭裂免費手術定點醫院。20xx年我們由于另外一個美國慈善機構“微笑聯盟”及美國加州大學合作,聯合成立了中國大陸首個國際唇腭裂治療基地,開展唇腭裂兒童的序列治療,這標志著我院的唇腭裂治療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今年,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在全省開展“光明·微笑”活動,我院為九江市唯一的唇腭裂患者定點醫院、白內障患者定點醫院,我們認真組織實施,提前并超額完成了指標任務,得到有關領導的高度肯定。我院至今已為千余名唇腭裂患兒免費進行了手術,為贛北及周邊地區的唇腭裂患兒解除了病痛,為成千上萬個家庭送去了幸福。由于我院的突出貢獻,我院被授予“全國唇腭裂微笑車項目突出貢獻獎”。
我院是贛北地區唯一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基礎設施完善,設備精良,科室齊全,人才豐富。我院現有磁共振,64排螺旋CT,大型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設備。我院共有的臨床業務科室39個,涵蓋了包括兒科、血液腫瘤科、心胸外科等學科在內所有的臨床學科。我院現有教授58名,副教授103名,醫學博士8名,碩士62名。20xx年市慈善總會已經將我院確定為慈善救助定點醫院。今年,把“大病兒童渴望大家幫助”作為今年活動的主題,據統計我市貧困家庭14周歲以下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重大疾病的兒童有1200余人。我相信,我們有條件、有能力為此項活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最后,衷心的感謝社會各界為這些大病兒童獻出的愛心!衷心的希望這些孩子早日得到治療!衷心的祝愿獲得救助的'孩子們早日康復,把社會各界的關愛,化為奮發學習的動力,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爭取好的成績,回報社會,報效人民,用行動回報社會對自己的關愛。
謝謝大家!
小學生公益主題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愛心人士們:
大家下午好
現在,讓我們用記憶,一起來回想一張照片。它的色調以黑色和灰色為主,主角是一名正在課桌前溫習的小女孩。在女孩整齊的流海下,有一雙特別吸引人的大眼睛——明亮、聰慧。膠片將畫面定格在了女孩與鏡頭凝視的瞬間,她的眼神純凈不含雜念,卻讓看過的人難以遺忘——這就是希望工程一張真實的宣傳照。1991年,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解海龍,在安徽省一個偏僻的鄉鎮小學里偶然捕捉到女孩的眼神,然,從此,這張簡約卻不簡單的照片就與希望工程的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曾經,“失學兒童”是我們每個關心兒童成長問題的人的痛處,但“希望工程”的誕生和發展,給他們帶來了筑夢的空間和圓夢的機會。可是,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許多比“失學兒童”更嚴峻的問題正一點一點地浮現在人們眼前。
關于公益的演講稿5篇關于公益的演講稿5篇近幾年,有一個詞兒,在社會各個階層里廣泛流傳著,它描述的,是那些被外出務工的父母留在農村的孩子。正是根據這樣的現象,這些孩子被統稱為“留守兒童”。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xx萬的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的占86。5%。這種現像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去年春節期間,有12名留守兒童在某新聞媒體的幫助下,從全國各地來到烏魯木齊,和分離了許多年的爸爸媽媽見了面,吃上了一頓久違的團圓飯。只是,當孩子面對這么長時間以來父母第一次的擁抱,竟然顯得有些淡漠和被動。同樣的,這頓看似平常的團圓飯,也因為時間的痕跡,夾雜著百般滋味。
一名四川的孩子對記者說,在得知自己能夠去新疆見到分開了8年的父母的時候,心里很激動,但是又有點膽怯。在見到父母的那一刻,竟然還有點兒不知所措的感覺。這些,我們都能夠理解。父母給孩子的感覺,本來應該很近,可是在沒有父母陪伴的8年里,仿佛是顯得那么遠。
河南駐馬店的小王博說,每每當他看見同學和爸爸媽媽走在一起的時候,心頭時常會不由自主地酸上好一陣子。“我想有個家”,小王博曾這樣不止一次地在心底呼喊。他說,雖然爸爸媽媽會給他寄來錢、和衣服,但他總覺得自己像個沒人要的娃……
家是什么?在這些留守兒童的'眼中,家,不只是戶口本;家,不只是房子。家——只要有爸爸媽媽陪伴的地方,就是家!
偶爾,我也會到農村去。那里不乏留守兒童的身影,在當地人的眼中,留守兒童比不上那些有母親時時帶著的孩子漂亮,也不如那些在父親的督促下練習寫字的孩子可愛。也許,當留守兒童在為捍衛自己的尊嚴和別人打罵的時候,還會有過路的人指著他們說,“瞧,這都是些沒人管的野孩子”。這樣一句話,足以刺傷一顆小小的心靈。夜幕下的留守兒童,避開了喧鬧人群的他們,唯有對這漫天星空訴說滿腔的委屈。
在今天繁忙的社會里,我們應該嘗試著放慢腳步,會看出我們身邊留守兒童的脆弱和無助,如果能在傷害來臨之前幫助他們,至少,會帶給他們一些依靠。不計較得失,因為我是一名志愿者;不在乎小小的付出,因為我代表陽光灑下溫暖。其實,假如每一個人在生活里都做一個有心的人,就會發現社會會因為你存在,變得流光溢彩。
生命中,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出發,那是夢與夢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抵達,是愛與愛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近,是心與心的距離!讓我們向留守兒童伸出雙手,用我們自己的方式給他們帶去光和熱,用多一點點的愛去開啟那些緊閉的心扉,用多一點點的行動牽著他們快樂成長!
愛心牽手,共享陽光。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在行走的途中看到留守兒童的身影,請不要只是從他們身邊淡漠地走過,試著給他們一個微笑、一聲問候,只要點亮了孩子心中昏暗的那盞燈,心的溫度,會把希望點燃;愛的光芒,會把奇跡創造!
【小學生公益主題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公益主題活動的總結模板01-14
參加公益主題活動總結03-06
開展公益主題活動的策劃方案08-08
公益活動主題策劃方案02-12
公益環保主題倡議書09-26
公益主題活動策劃方案范文02-25
公益主題晚會活動策劃書02-13
愛心公益主題活動的策劃書09-27
公益活動主題策劃書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