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煤炭愛崗敬業演講稿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煤礦煤炭愛崗敬業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煤礦煤炭愛崗敬業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領導、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我為安全發展獻一計抓好煤礦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建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固然重要。但要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真正落實在煤礦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中,成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行動,使廣大職工逐步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識轉變,進而達到“我會安全”的境界,抓好煤礦安全文化的創建工作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抓好煤礦安全文化建設,這里結合自身的學習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全面建設是基礎班組及職工的安全文化建設。
運用職工班前安全活動、標準化崗位和班組建設、安全技能競賽活動、親情教育、“三不傷害”等傳統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設手段,培養全體職工的良好安全心態,強化安全意識,規范操作行為,提高安全技能,從而達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識指導安全行為,用安全行為有效控制生產事故。管理層及決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設。通過系統安全評價、全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責任制體系、嚴格執行“三同時”、安全例會制、安全工作定期匯報制、檢查制、獎懲制、崗位責任制等行之有效的傳統安全文化管理手段,促進管理層及決策者的安全意識與管理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強化事故隱患的排查與整改,加大安全投入,避免違章指揮,全面控制各種原因引發的事故。作業現場的安全文化建設。對營造煤礦安全氛圍,強化職工安全意識,提升煤礦形象,現場事故多發點、危險點、危害點控制和塵、毒、煙三防管理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如:張貼安全標語;懸掛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等安全標志;制作事故警示牌等傳統安全文化建設手段。人文環境的安全文化建設。采取舉辦安全宣傳墻報、安全生產信息;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全競賽活動、安全演講比賽;組織事故報告會、安全文藝活動、事故祭日、安全賀年活動;實施安全宣傳的“三個一工程”(一場晚會、一幅標語、一塊墻報);青年職工的“六個一工程”(查一個事故隱患、提一條安全建議、創一條安全警句、講一件事故教訓、當一周安全監督員、獻一筆安全經費)等傳統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設手段,深入開展煤礦人文環境的安全文化建設。
二、“以人為本”是核心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人本理念是創建煤礦安全文化的核心。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文化建設是預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勞動者安全素質為主要任務。煤礦作業現場點多線長,環境復雜,只有集中力量采取“多點打擊”的戰術手段,“全殲”安全文化建設上存在的各種薄弱環節,才能有效發揮安全文化的整體效益。因此,應著眼與實現“人的本質安全”,健全和優化“進入”、“退出”機制,對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低劣的職工予以及時“退出”,優勝劣汰。圍繞提升安全理念、職工素質和安全思想境界,不斷強化“人本建設”。如在職工中實行崗位作業標準化考核制度,由班(組)長、安檢員和驗收員三人負責,做到一天一考核,一天一打分,一天一公布,并與當日的計件工資掛鉤。通過“關口”前移,實現安全管理對象全員化、形式多樣化、效果跟蹤化,最終確保人的本質安全化。堅持理念先導。心態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最能體現人本思想。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操作者,只有心態安全,才會有行為安全;只有行為安全,才能保證安全制度落到實處。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但為什么還存在“三違”現象屢禁不止的情況呢?關鍵問題就是沒有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比如說,少數煤礦管理者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在安全管理的行為導向上,迫使或誘發本單位職工拼任務、拼體力,違章冒險蠻干;再比如,“我要安全”本來應是職工的內在需要,可現在卻變成了管理者強迫被管理者必須完成的一項硬性指標……錯誤觀念不破除,正確安全理念不樹立,安全文化建設就是竹籃打水。發揮親情的感染作用。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說你聽”,不是大道理滿堂灌,就是家長式的訓斥。解決安全教育入心入腦的問題,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于細微之處見真情”。如采取為職工過生日、送警句、交心談心等親情教育法,不失時機、潛移默化地向職工宣傳安全思想;并真誠邀請職工家屬參加到安全共保活動中來,充分發揮親情的感染作用,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線。
三、激勵和約束機制是保障塑造煤礦安全文化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又細致的心理工作,需要煤礦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長期的總結、提煉、倡導和強化,需要煤礦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作保障,把煤礦安全文化所確立的價值觀長期地、全面地體現在煤礦的一切經濟活動和員工行為之中,并得到更深的宣傳推廣。
積極創造切實可行的煤礦安全文化運行管理制度和機制。煤礦安全文化是需要設計和管理的,它重在實踐。因此,煤礦安全文化一旦定格,就必須積極創造適應自身特點的運行管理制度和機制,確保其融入到煤礦的經營管理中。煤礦在創建安全文化時,要與經營管理相結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所以,安全文化建設需要煤礦不斷改革創新,完善運行機制,推行科學管理;加強職工的安全文化和業務技能培訓,不斷造就訓練有素的職工隊伍;積極開展民主管理活動,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安全的“家庭環境”;強化安全管理機制,實現監督與考核,建設一個煤礦與職工的利益共同體。利用制度進行強化。要鞏固和發展無形的煤礦安全價值觀,不能單純停留在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叫在口上,還必須落實在行動上,寓無形于有形之中,把它滲透到企業的每一項規章制度及工作規范、標準和要求中,進行強勢推進。使職工從事每一項生產經營活動,都能夠感受到煤礦安全文化的引導和控制作用。只有把制度建設與煤礦安全文化建設聯系起來,并有意識地結合于管理工作的具體實踐中,讓職工把那些約束行為的制度變成了自己的行動指南,真正從思想上接受企業倡導的安全價值理念,煤礦安全文化才有恒久的活力。極鼓勵正確行為。煤礦安全價值觀的最終形成是一種個性心理的積累過程,這一過程需要不斷強化。當職工的正確行為受到鼓勵以后,這種行為才能再現,進而成為習慣穩定下來,并逐漸滲透到職工的深層觀念之中。不僅如此,對正確的行為進行鼓勵,讓職工感到我們的企業已經開始注重把煤礦安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實在行動上,也給其他職工樹立了實際的仿效榜樣,從而產生模仿效應。因此,對符合煤礦安全價值標準的行為不斷給予鼓勵和強化,是鞏固煤礦安全價值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四、管理者以身作則是前提“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只有煤礦決策者和管理者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牢固樹立“生命至高無上,安全責任為天”意識,在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上“多看一眼、多防一步、多查一處、多支一招”,煤礦安全文化的創建才有生命力。煤礦負責人以身作則、積極倡導。煤礦領導者在工作實踐中要積極宣傳安全文化,身體力行,讓職工看到企業提倡什么,反對什么,以什么樣的準則和規范從事工作。反之,領導不去倡導和身體力行,煤礦安全文化在職工中就不會得到強化,就難以變成全員共享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離于安全文化價值觀規范體系之外,陷入空談,經過精心設計的積極的煤礦安全文化也會逐漸恢復到原有的狀態中去。必須努力提高管理者素質。職工安全素質的高低與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聯系。過去,管理者抓“三違”更多依賴的是批評教育加經濟處罰。
尤其是個別管理人員在執行制度過程中方法簡單粗暴,很容易使職工感情上受到傷害,進而對安全管理人員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使經濟處罰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為了增強管理效果,管理者應該在嚴格執行剛性制度的同時,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潛移默化改變人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安全文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求全責備,不刻意形式,只求職工廣泛參與,喜聞樂見,言簡意明,一看就懂,一想就通,寓意深刻,潛移默化,以意感人,以情動人,真正達到思想上安全防線的作用。
煤礦煤炭愛崗敬業演講稿2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舍小家、顧大家、濟二是我家身在濟二心在家,濟二就是我的家,沒有濟二哪有家,發展還得靠大家。改革春風吹遍神州,國企改革勢如破竹,縱觀兗礦集團輝煌史,無不浸透著兗礦改革發展的矯健足跡,無不滲透著兗礦人的責任感和奉獻意識,作為兗礦集團細胞之一的我礦綜機中心始終與礦井同步,默默耕耘著綜機安撤、管理、服務的責任田。他們堅持區隊內部改革是發展之本、動力之源之策,事事認真做,處處爭一流,突出了干部能上能下,工資能升能降、工人能進能出工作,不斷追求卓越,千斤重擔人人挑,中心人人有目標,以此激勵干部工人的積極性和創造熱情;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能者上,庸者下,危機意識廣泛樹立起來,同時他們創造平等的競爭機會,進行內部轉崗分流、換崗交流的配套工作,使得人盡其材,物盡其用,大膽啟用千里馬,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們培養提拔了一個又一個班組長、隊干部,施展其才能,同樣也從班組長或在崗者優化到班組再培養鍛煉,理論聯系實際、循序漸進,穩步前進。從而增加了干部職工隊伍的責任感、緊迫感。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在知識大爆炸的21世紀,面對日新月異的新設備、新技術,不懂不會就是落后,落后了就要轉崗、換崗甚至下崗。形勢緊迫啊!在這樣大力度的改革下,工人的工作順心服氣,在這樣良好的管理機制下,人才輩出,激勵爭先,企業能不發展,能不前進嗎?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他們加強軟環境建設,創新延伸了“688”工作機制,加大了黨員干部落實“三項”制度的管理力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觸角延伸到班組、車間,嚴格實行了獎罰措施,一月一兌現,進一步調動了黨員干部傾聽群眾呼聲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時刻掌握職工經常想什么、做什么、對什么問題比較強烈,對什么問題比較關注,對黨員干部滿意不滿意,對區隊政策答應不答應等,做到心中有數。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分析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使得職工群眾對工作的責任感大大增加。職工常說:“聽得領導數句話,賽過伏天吃西瓜,氣順心舒受啟發,放下包袱心情佳,取消雜念安全抓,無憂無慮把井下。”在如此的氛圍下,他們造就了一支“逢山開道,逾河架橋,知難而進;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過硬隊伍,這是綜機人的團隊精神,是綜機人的文化理念。有了這樣的隊伍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今年7月以來綜機安撤任務特別繁重,采場安撤條件復雜多變,他們居安思危,不回避矛盾而是正視困難,打鐵先是本身硬,首先抓好黨員干部的身體力行,從黨員干部的一點一滴做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干部。在1308工作面安裝工作中,礦領導要求1308工作面7月18日帶載試生產,面對當時不具備條件的諸多困難和問題,區隊適時進行了思想分析和動員會議,主動出擊,變壓力為動力,進行了統一思想,層層動員,大組織,大發動,同時明確提出“決戰48小時,拿下1308工作面”。在安裝中區隊干部身先士卒,按照責任分工立軍令狀,一級保一級,確保管理閉環到位,全體職工小月創出好成績,確保了1308工作面如期帶載試運轉和移交生產。他們講奉獻,比貢獻,很多職工在1308安裝工作中未休一天班,沒喊一聲累,他們失去了與親朋花前月下的許多團聚,可他們換來的是礦井正常接續,全礦任務的完成,這就是奉獻,這就是主人翁責任感的具體體現。
在發展是硬道理的新千年,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在希望與困難同在的新時期,我們更應該倍加珍惜礦區的大好形勢,將改革、講發展、講責任、講奉獻,以隊為家、以礦為家,舍小家、顧大家,“做強主體、鍛造品牌、伸展雙翼、搏擊世界”。用我們的聰明才智去迎接兗礦集團第三次創新高潮的到來吧!
【煤礦煤炭愛崗敬業演講稿】相關文章:
關于煤炭愛崗敬業演講稿06-15
煤炭愛崗敬業演講稿范文05-18
煤炭工作者愛崗敬業演講稿05-19
煤炭銷售企業和煤礦信息的應用論文05-14
煤礦工人愛崗敬業演講稿05-19
煤礦工人愛崗敬業演講稿06-24
煤礦演講稿06-19
煤礦職工的演講稿07-03
煤礦職工演講稿04-05
煤礦優秀演講稿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