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

時間:2022-03-31 15:19:00 演講稿 我要投稿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精選12篇)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精選12篇),歡迎大家分享。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精選12篇)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1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同學們:大自然的能源,是給人類最寶貴的禮物。從遠古時起,人類就知道利用能源改變生活,現代文明社會的今天,人類對能源的依賴無處不在。能源的緊缺與需求的增加,節約能源成為人類迫在眉睫的大事。

  古今中外,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學校;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整個人類,要想更好生存,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勤儉節約不僅是一個人良好素質的體現,也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弘揚勤儉節約精神,創建“綠色環保、資源節約型校園”,將是我們共同的追求。然而,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觀察我們身邊的鋪張浪費現象,其場景卻令人觸目驚心。來看看我們的校園吧:光線充足的白天,有些教室電燈還在長明;水池旁人走水自流;教室的地面上,粉筆、紙張在那里靜靜地躺著;每天中午裝剩菜剩飯的桶堆積了許多米飯、肉、菜。這些現象真是令人觸目驚心!其實稍加注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里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么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并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點滴小事兒折射著做人的品德,做到了與否,將是做人品行考核的優劣。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一袋米、一袋面、一噸水、一度電、甚至汽車、煤氣的花消,大多數的家庭都能消費得起。而這現代人‘節約’的概念,似乎越來越少了,甚至沒有了。提起‘節約’有人會說:“我一個人‘節約’當什么呀?”如果每個人都這么認為的話,那就是對賴以生存的地球太不負責任了!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把節約落到實處,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我們的校園蔚然成風,希望大家用實際行動參與到創建節約型校園的行動中來,讓節約引領風尚,努力把我們的學校建設成為高雅文明的節約型校園。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說法。有的同學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后來他做了大官,看見孩子們整天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送給孩子們,并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勤儉節約要從今天做起,古人的話仍值得我們借鑒: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是說勤儉節約是美德中最大的美德,奢侈是邪惡中最大的邪惡。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每一滴水,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座小型發電站。那么,既然節約那么重要,就讓我們從今天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3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講的內容是勤儉節約。有同學可能會說,這是“一窮二白”年代的產物,現在都什么年代了,還講勤儉節約,也太落后了吧。不,我們還需要勤儉節約。

  第一,我們常山一中的學生應有常山一中特有的素質,勤儉節約,認真學習,精神飽滿,氣宇軒昂等等。請先聽兩組數據:08年的水費如果按11個月計算(除寒暑假)平均每人每月8元左右,一個月是17000多元,一年是191241元;電費是平均每人每月7。2元左右,一個月約15700元,一年是172700。11元。僅水電兩項每個學生一年的費用約160元。學校日常設備的維修一年約需10萬元,比如消防指示燈每年要更換3到4次,每次都要幾千元,有的同學如果不小心踢壞了那走廊上的消防指示燈,那一踢,就是一百多元錢。學校油印室里的機器如同印刷廠里一般,一天到晚都在工作,都在為同學們印試卷、印練習。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全體學生。我們也應配合學校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當我們走出教室,是否記得把電燈、電風扇的開關關上呢?當水龍頭滴水時,我們是否想到先把它擰緊呢?洗臉時是否想到縮短用水時間呢?當我們要扔一張廢紙時,是否意識到另一面還可以用呢?

  第二,勤儉節約是一種精神。歷史上有成就者一般都是勤儉節約的。包拯為官剛正不阿,兩袖清風;范仲淹不貪富貴享受,寄宿廟宇求學。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離開冰激凌店時,隨手拿起紙巾,將自己用過的桌子擦干凈。我們也要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

  當然,我們倡導勤儉節約,并不是要求我們像過去那樣吃米糠吃野菜、像過去那樣一雙襪子縫縫補補十幾年,而更應把勤儉節約上升為一種精神境界,嚴格要求自己,把心放在學習、工作上。

  第三、勤儉節約能使人養成好習慣,好習慣將助你成功。據報道:一個人到大公司應聘,沒被錄用,走出公司門口時,看到一張紙,他撿了起來,正好被總經理看到,結果他被破格錄用。另一位應聘者因為扶起摔倒在地的小孩而被錄用。也許這有偶然性,但毫無疑問,這與他們的好習慣分不開。好的習慣,說明了一個人的素質,好習慣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人也一樣,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應當“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在學習上勤勤懇懇、一絲不茍;在生活上量入為出,精打細算,不奢侈浪費。

  一滴水,可使草木蔥翠;一滴水,可使荒漠變成綠州;一滴水,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同學們,我們要節約,要勤儉,要養成好習慣,更要努力學習,讓我們為自己加油,為自己鼓掌吧!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學會節儉》。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曾幾何時,我們的毛主席有這么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從而指引著后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回顧歷史,多少偉人在這方面為我們作出了榜樣:司馬光曾給自己的兒子寫過一篇文章,諄諄告誡要崇尚節儉;毛澤東、周恩來等一代偉人,身居高位,卻一生過著儉樸生活。

  再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刷牙洗臉、洗碗洗澡、以及沖洗廁所的時候,你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公文紙的時候,做到節約了嗎?

  有的同學可能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

  回答是肯定的:“當然需要!”

  富裕與勤儉不矛盾。勤儉是一種“世界通用”的美德,是一種做人的素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日常生活簡樸節約,他認為,不管是富足還是貧窮,一個人只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有可能事業有成。華人首富李嘉誠說:“要我馬上拿出一個億,我面不改色,但誰要在地上丟一分錢,我會立刻撿起來的,這也是我的致富秘訣”。致富不忘本,這就是一個人的品德和素質!

  有同學可能又要問:“國家這么大靠我節約那一點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請記住:你與我,都是浪花里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才會有洶涌澎湃的浪濤,才會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但無數個有限聯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

  如果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大家都來節約每一滴水,那么日積月累,就能匯聚成江河。

  如果我們立即行動起來,我們都來節約每一張紙,那么日積月累,就能匯聚成一片森林。

  如果我們立即行動起來;我們都來節約每一度電,那么日積月累,就能匯聚成一個小型發電站!

  同學們,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勤儉節約是美德,是財富,更是責任!讓我們從現在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吧!

  我的講話結束了,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5

同學們:

  我們的祖先,在從前的艱苦生活中,學會了勤儉節約,以他們為榜樣,勤儉節約便成了我們中華人民的美德傳統。

  對于我們在校生,更應該做到這一點。但話雖如此,可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做到了。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們做到勤儉節約,使我們的學校成為一個和諧而又節約的學校?

  勤儉節約一詞,相信還會有不少同學在疑問:什么是勤儉,而什么又是該節約的呢?要弄清這一點,還需要從浪費的根源說起,比如說我們最常見:每天都要接觸的水。有人認為水多得是到處都有,用完了這一水池,它還會從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如果你是這樣想那你就錯了。其實,我們人類在處于缺水危險,雖然說地球的3/4面積都是水,但可供人類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還有我們吃剩的.飯菜,有的同學吃不完了就隨便亂倒。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們可以相應地買少一點,這樣我們既省了點錢,又不浪費糧食。糧食的短缺,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大家可以計算,如果每個同學每天需要1斤米,那么我們一個學校有1000個學生一天就要1000斤學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個月就3萬斤。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過余浪費。

  還有許許多多的,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需要節約的。只要我們每個同學都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那么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和諧、節約的人,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成為了一個和諧又節約的學校。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6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一定都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它告訴我們要愛惜糧食,學會節約。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使命。

  可是,在我們的校園里還經常有這樣的現象:晴朗的日子,還能看見有的教室亮著全部的燈;涼爽的早晨、傍晚,有的教室里的電扇還是馬力全開;洗手處的水龍頭滴滴嗒嗒地淌著水,來來往往的同學視而不見;空蕩蕩的餐廳,零亂擺著的餐盤里卻還剩有許多的飯菜……

  節約,實際行動比說任何好話都實在的多。我們每個人都應參與節約行動,“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大家所有的力量,并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締造一個節約型校園。

  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的好隊員。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一定還記得一年級我們學過的古詩《憫農》吧?師生齊誦。這首我們從小就念到大的古詩,告訴大家要珍惜糧食、勤儉節約。世界上有一個專門倡導勤儉節約的日子,哪一天嗎?10月31日——今天,世界勤儉日!對于這么一個日子,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因為就算臺歷上,也沒有標明這個日子。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便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反復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也許有人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你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世界勤儉日的確立,可以體現出世界對勤儉的一種呼喚。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中國人就能節約1300萬,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就能建起5000所希望學校,就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可見倡導勤儉節約對于泱泱大國該有多么重要!

  親愛的同學們,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文明,節約一分錢,文明邁大步!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吧!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學生們:

  每天下午都很好!

  在當今社會,奢侈浪費現象逐漸增多,不僅傷害自身,也傷害他人。奢侈只會減少地球上的資源而沒有任何好處。因此,我們應該從我開始,從小養成節儉和節儉的習慣,愛我們所依賴的地球。

  保存每一滴水,不用電,每張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不要以為地球上的資源會被重建。事實上,當某些東西用完之后,它們會像時間一樣流走而不會再回來。

  如果地球缺水,你在想我們應該怎么做,如果地球上有災難,我們怎樣才能生存,行動比語言更具說服力,我們應該共同行動創造一個為我們改善生活環境。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我們的第一任董事長毛澤東!然而,你知道他背后有這樣的歷史:他的一件睡衣已經穿了20年,并且已經修補了73個補丁;一條毛巾修補了70多件;一雙拖鞋已經穿了20多年。即使是偉大的領導者也可以做到。我們怎能不呢?

  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用過的作業,背面也可以用作草稿紙;米飯的水可以澆水,洗完后的水可以用來擺錘子;成品飲料瓶也可制成各種裝飾品;一些不同顏料的瓶子可以作為彩色紙放在管子上,既美觀又節省資源。

  勤奮和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的原則。同學們,因為我們還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為了給地球提供更多的資源,讓我們攜手并進,從一點點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杜絕鋪張浪費和浪費,并將它們保存在一起。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座的各位一定從小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于中華民族的進步史中。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要說的是鼓勵消費,更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別忘了“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

  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啊,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可以看到全國自上而下都在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努力。就拿正在召開的政協會議來說,本著節儉和環保的原則,將會期縮短到了8天半。政協委員的食宿都安排都力求節約。集中住宿,減少車輛往來接送造成的浪費;委員們下榻的房間內,也沒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為了節約紙張,盡量減少紙質文件的傳送和打印,而將提案用電子文檔傳到委員們的電腦上。

  我還想特別提到的是節約用水,因為3.22就“世界水日”。水,作為生命之液哺育著人類和天地間萬千生物。在因為人口增長、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變暖時,地球的生命之源已經向人類亮出黃牌。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大家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目前我國農村還有3000多萬人飲水困難,全國有110多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人為的浪費和沒有合理利用水源以及嚴重的污染等問題,使水資源更加缺乏。

  節水,是國情所迫。一場大旱,舉國關注,因為抗旱關乎13億人的“吃飯”問題。不僅立足當下抗旱,還需著眼節水才是長遠之計。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千方百計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增加抗旱水源。可還是有一些農民家庭已經注定糧食要顆粒無收了。合理利用水資源,開源節流已經是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還有,在我國西北的嚴重缺水地區,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擔手提,甚至趕著牲口走幾十里山路駝運。洗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輩子只洗一次澡。幸好從2000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母親水窖”行動,修建水窖10萬多眼,幫助120多萬老百姓的擺脫了生存困難。面對這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節約用水。

  今后在當你眼睜睜的看著水龍頭滴答滴答沒有擰緊時,你是不是能伸把手把它擰緊?在你下班離開辦公室時,會不會檢查一下關沒關電腦、打印機?不過現在已經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許多人養成了兩面使用打印紙的習慣;大家都很樂意使用節能燈具;以前辦公室用紙發的通知、文件,現在也改成了電子文檔,推進了無紙化辦公。

  最后我要說: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儉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作出貢獻!希望我的演講能引起大家自發的自覺的節約意識。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10

同學們、老師們: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優良傳統讓華夏子孫發揚光大。節約用水,從我做起。這一類倡議的話數不勝數,可是我們身邊又有幾個人做到了呢?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地球上的水資源是無限的,可是我們錯了,當地球上的水資源一天一天的嚴重流失,直至枯竭時,人們到那時再覺悟,那一切都將晚了,人們只能在絕望中一天天等待死亡的來臨。 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節約用水,節約用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洗菜水可以再次利用澆花或涮拖把;淘米水可以擦桌子;洗臉水可以沖馬桶······還有很多很多。

  費用水的現象也比比皆是例如:水管開的并且很大,用完不關水龍頭,任清清的水嘩嘩的流掉。有些水龍頭壞了沒有及時維修造成水的浪費。街道上的消防栓沒有定期檢修,壞了以后汩汩的往外冒水等等······

  同學們,我們要從現在開始節約用水,從我做起。也要告訴身邊的人,看到浪費用水,也要大膽阻止哦!為了地球的明天請大家行動起來吧!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老一輩革命家很注意勤儉節約。我們讀過《周總理的睡衣》這篇課文,周總理的那件睡衣補了又穿,穿了又補,直到逝世那天,睡衣仍然穿在身上。他的一雙皮鞋一穿就是二十多年,一塊xx牌手表一直戴到心臟停止跳動。周總理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xx省某一中學的食堂搞得不錯,但很多中學生卻到校外的餐館就餐。當記者問他們為什么這樣做時,他們居然回答:"多花點錢不要緊,到餐館吃飯不用自己洗碗。"看到這里,我不由想到外國推行的吃苦教育。

  xx有一所著名的貴族中學,叫xx公學。這所中學是x國皇家王公貴族子弟學習的地方,建校五百多年來,x國的許多首相、大臣、將軍和科學家都畢業于這里。xx公學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學生們基本過著一種軍營式的生活。教師和學生的住宿條件也十分簡單,他們只有大間的,集體宿舍,更令人不解的是,學生每星期五還得餓一天的肚子,真有點"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味道,據說,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吃苦精神。

  同學們。我們從小生活在和平時期,過著一種舒適安定的生活,有的同學在家里被視為是"小皇帝"、"小太陽",父母對他百般疼愛;有的家長以考試成績為籌碼,考好了發給"大獎",很多同學的腰包都是鼓鼓的。于是學會搞攀比、講排場、擺闊氣。這種花父母的錢不心疼鋪張浪費的作法,對自己今后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外國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往往有不幸的成年。我國也有這么一句俗語:"少年有福不算福,有錢難買少年窮。"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艱苦樸素的作風不能丟,我們要按照《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愛惜糧食,愛惜學習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亂花錢,節約水電。

  同學們,勤儉樸素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從小做起,讓美德與我們同行!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完美時節,我們懷著喜悅的情緒,帶著完美的憧憬,迎來了嶄新的一年,又回到我們熟悉而美麗的校園。這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秋季,國家有關部門發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倡議,隨著“全民節約、共同行動”的深入開展,節約這個似乎已經過時的話題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節約是美德,節約比創造更容易,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塊煤……不要小看我們身邊的這些不起眼的小小的“一”,如果13億人都能做到,這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能夠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每個人的手里都緊握著珍貴的“資源”,掌握著對這些民族發展“命脈”生殺予奪的權力,成之毀之、愛之損之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行動,找回失去的節約意識,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開始,持之以恒,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將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演講稿(精選12篇)】相關文章:

學生樹立誠信之風演講稿03-14

初中樹立誠信之風演講稿03-28

校園廣播稿:勤儉節約11-25

四季之風作文精選8篇02-11

四季之風作文(精選14篇)02-25

大李學術之風采12-09

簠簋之風成語故事04-19

關于勤儉節約演講稿精選范文3篇03-28

易經:城市住宅之風水精要10-21

勤儉節約演講稿6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