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秋主題班會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年中秋主題班會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主題班會演講稿1
甲:肖雅文 乙:曾繁昊
甲:金秋十月。
乙:秋風送爽。
甲:初一(5)中隊“慶中秋”主題班會。
合:現在開始。
乙: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多少文人墨客借節抒情,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甲:接下來讓我們欣賞有馮小慧、顧葦鴻、肖雅文帶來人人熟知的中秋歌曲《但愿人長久》。
乙:中秋節還有許多流傳已久的神話傳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
甲:我們這里也有一則耳熟能詳的故事:《嫦娥奔月》。
乙:我們班級里也有很多多才多藝的同學。有請林倚云同學為我們帶來古箏曲《漁舟唱晚》。
甲:聽完了悠揚、古典的《漁舟唱晚》,接下來讓我們聽由葉奕成、戴俊輝帶來的中秋古詩文朗誦《月下獨酌》以及《望月懷遠》。
乙:正如詩中所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從古代的時候開始,人們把中秋節看作團圓的象征。在外的游子,在中秋節時,看著月亮,思念親人。
甲:我們班有很多同學參加了學校的鼓隊培訓,今天,馮小慧、肖雅文、朱懿帆要為我們帶來打鼓表演。
乙:鼓聲震耳,讓人感嘆。大家還記得上一次主題班會時我班幾位同學的精彩表演嗎。
甲:今天,他們也精心準備了新的小品《五官新說》來送給大家,讓 我們掌聲歡迎。
乙:同學們,小品好不好看?下次還要不要再請他們來演啊?
甲:看完了小品,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做“成語接龍”。
乙:游戲的規則是這樣:我們分成兩大組,每一組人數相等。順序采用蛇形的順序,將上一位同學說的.成語的最后一個字,作為自己成語的第一個字,一個一個輪下去,沒有接上來的同學就算出局。看看哪一個同學能堅持到最后。
甲:好,隨著游戲的結束,我們的主題班會也進入了尾聲。
乙:初一(5)中隊“慶中秋”主題班會。
合:到此結束。
中秋主題班會演講稿2
中秋節又稱月節,最早耒自月亮崇拜——遠古時期,白天靠陽光,夜晚靠月亮,人類看著月出月落,月缺月圓,心生敬畏,自然就產生了月亮崇拜。月半時的滿月給人以圓潤豐滿的美感,中秋之夜也成為一年中最美麗的迷人夜晚。宋朝詩人林光朝寫道:“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農歷八月十五成為我國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我國民在月亮下所進行的祭月、拜月、賞月、玩月、跳月等活動,充分表達了人們對月亮的崇敬。
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花好月圓人團圓,“團圓”對中國人有特殊的念義。中國人有很強的家庭倫理觀念。重視家族情誼與血親聯系,旡倫走到天涯海角也不忘祖,由此形成了和睦。團圓的文化心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想到人世間的團圓。“月亮”與“團圓”意義互相契合,中秋滿足了民眾祈望和睦、團圓的文化心里。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而月餅又是中秋佳節之貢品,每逢八月十五夜,百姓都拿西瓜、月餅敬老天。現今的月餅種類繁多,什么“嫦娥奔月”、“銀河月夜”、“三潭印月”等精美之品。月餅文化的內涵:“以月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園兆人之長生。特別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園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強烈地表達了中秋的團圓意識。 如今對中秋節更為重視,列為重要節日,中秋節的風俗更為盛行,以各種形式,寄托著人們對生活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華民族這一古老中秋文化創世界奇皅。
中秋主題班會演講稿3
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人生有諸多事情難以兩全,多少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此時不能回到親人身邊。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一直被人們喻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而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圓,所以又叫團圓節。中秋賞月,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故事,當然最為人們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國,有二十多個民族也在歡慶中秋節,雖然慶祝方式各異,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所以這天都以月餅作為禮物,親友間互相贈送,以取團圓之意,家家賞月歡宴,呈現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團圓節哦,也讓我們更加深切盼望海峽兩岸同胞們早日團圓,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
隨著中秋節的即將來臨,我們偉大的祖國建國xx周年國慶節,也接踵而來,更增添了節日喜慶的氣氛,在我們歡慶這雙節之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業上來個雙贏,為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造就成祖國有用之材,我們共同去努力吧!
中秋主題班會演講稿4
今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是團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置辦美酒佳肴,吃月餅、賞月亮,盡享天倫之樂。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有關它的傳說很多,其中有名的嫦娥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
中秋節,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言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節,云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總之中秋節習俗很多,形式也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熱愛和美好生活的憧憬。
中秋節,這是被喻為有人情味,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中秋節這一輪明月高掛的時刻,這一天天上的太陽分外明亮切特別大、特別圓,所以這一天被視為思念與團圓的好日子,在這團圓的日子里,愿天下父老鄉親合家團圓、幸福美滿!
【2021年中秋主題班會演講稿】相關文章:
勵志主題班會06-29
主題班會方案07-29
讀書勵志主題班會06-17
小學勵志主題班會06-09
“感恩”主題班會總結01-24
大學主題班會記錄06-01
高中主題班會記錄06-01
主題班會記錄表06-01
主題班會活動記錄12-03
初中主題班會記錄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