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三寒假學習計劃3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寒假學習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寒假學習計劃 篇1
期末考試之后,就是寒假了。而這個寒假是作為高三生最有一個自主復習的時間了,而不同基礎的學生,其復習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對于如何在寒假復習是同學們都必須考慮的問題。下面是語文分模塊復習建議:
一、語言基礎——整理歸類反復記憶,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生僻字詞并不是考查的重點,常考的恰恰是一些生活中常見常錯的字詞。
比如:果脯的讀音,空穴來風的含義。
這部分內容枯燥散亂,需要一一整理,準備一本錯字本,把試卷和復習資料中出現的易錯字詞按照:易錯字音、易錯字形、易錯語義分類歸納,反復聽寫。死記硬背沒有用,要常說常寫,如果初中開始沒有積累錯字錯詞的習慣,高考想要在語言基礎方面取得好成績,就只有臨陣磨槍了。推薦媒體誤用較高的詞語,108個特需注意的熟語……諸如此類,也只是冰山一角。本版塊內容是基礎之基礎,如果寒假后才著手復習,亡羊補牢為時晚矣。
二、文言文——虛實結合,舉一反三,強化記憶,課內遷移到課外。
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爛熟于心。不必句句實記,只需要將每一類虛詞用法或者文言特殊句式記住1—2個課內例句即可。原則: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重點掌握考綱要求的18個文言虛詞和文言文特殊句式。至于實詞,也只能靠平時積累。把歷年考題拿來研究一遍,你會發現其中的奧妙。高考試題中的實詞不一定都是課本里出現過的,這點頗有點像英語閱讀,一篇文章并不一定每一個單詞都學過,但可以通過上下文猜出陌生詞語的含義,而虛詞基本都是遷移課內文段里出現的用法,建議每天用8分鐘放聲朗讀課文,將語感培養到底!
三、詩歌鑒賞——明了鑒賞術語,貼標簽,舉一反三。
建議:將以下分類列出的術語作為標簽分別給中學階段讀過的實詩詞貼上。鑒賞的古詩詞雖然來自課外,但是鑒賞方法,使用的術語也是課內學過的。沒必要通過題海來訓練,仔細研究題型,要避免答非所問。
1、評價主旨類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言近旨遠:語言淺近易懂,主旨深遠。
言簡意豐:語言簡潔,內容豐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
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蘊藉委婉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意含而不露,或表達得不明顯,耐人尋味。
2、分析手法類
卒章顯志:在文章末尾點明主旨。
畫龍點睛:用一兩句精彩的話點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發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借助于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
開門見山:文章開頭就進入正題,不拐彎抹角。
高三寒假學習計劃 篇2
1.可以先把自己平時不懂的問題花些時間總結出來,找同學或老師問出答案(自己要弄懂!)再整理成系統的重點復習資料,以便每次考試的復習。
2.把自己容易錯的題目的經典題型列成表,以便日后的'提醒。
3.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找出自己平時失分的地方,多針對不足練習。再做整體提高。
5.每次的進步都是對自己的獎勵,記的堅持不懈!!(這很重要哦!)
6.記得以后還要每次總結考試經驗。
補充:
1、清晨起床,先用10分鐘整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
2、制定時間計劃表。
3、做事不拖拉。
4、集中精神做一件事。
5、預習讓課堂變的更輕松。
6、放學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
7、學會利用零碎時間。
8、合理分配時間。
9、通過寫日記,整理一天的生活。
10、在薄弱的科目上多花點時間。
11、玩電腦游戲時一定要約定時間。
12、看電視前先想好看什么。
13、學會使用備忘錄。
14、根據狀態分配時間。
15、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16、利用假期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
17、多花5分鐘,多得五分。
18、一定要守時。
19、不要成為時間的奴隸。
20、再忙也不能湊合。
高三寒假學習計劃 篇3
抓“概念”重“消化”
復習時,要十分重視概念,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時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
抓“原理”重“理解”
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抓“歸納”求“規律”
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
抓“綜合”重“聯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
(2)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有密切的內在聯系。往往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破壞生態環境。
抓“一般”推“特殊”
摸透了地理事象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后,就可推知個別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
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個性。每一區、一地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就是同一區域內部也不會一模一樣。
抓“運算”促“智能”
為了提高地理運算能力,要作以下分類練習:
(1)比例尺與圖距、實距換算。
(2)地方時與區時的計算。
(3)絕對高度、相對高度與等高線的計算。
(4)垂直氣溫的計算。
(5)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6)恒星日與太陽日的換算。
(7)晝夜短的計算。
(8)人口密度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9)各種百分比的計算。
抓“對比”找“異同”
比較的范圍可大可小,比較的內容可多可少。既可綜合比較,也可單項比較;既可從自然條件方面比較,也可從經濟條件方面比較;既可進行縱向比較,又可進行橫向比較;既可對同類事象比較,又可對相關而不同的事象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抓“讀圖”明“空間”
要求:
(1)書上的圖必須一一理解,學會分析、應用。
(2)充分利用填圖冊,按要求和規格填寫地理事物。
(3)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要會勾畫輪廓。
抓“新知”拓“視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識,對報刊上的“新聞”不可不留神。如:
(1)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
(2)國內外重大經濟建設項目的開工和竣工。
(3)國內外嚴重的自然災害。
(4)國內外新開辟的自然保護區和旅游勝地。
(5)地學新理論、新探索。
(6)人類面臨的問題。
【【推薦】高三寒假學習計劃3篇】相關文章:
有關高三寒假學習計劃三篇02-05
高三寒假學習計劃匯編八篇01-29
高三寒假學習計劃集合八篇01-28
【熱門】高三寒假學習計劃4篇01-27
高三寒假學習計劃集錦8篇01-22
精選高三寒假學習計劃四篇01-02
高三寒假學習計劃集合6篇12-29
寒假學習計劃范文-寒假計劃01-05
【推薦】寒假學習計劃集錦五篇01-15
【推薦】寒假學習計劃范文六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