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個人質量提升計劃
教書育人,是教師工作最基本的目標,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體育個人質量提升計劃,歡迎閱讀~
體育個人質量提升計劃【1】
中小學加強體育運動的緊迫性
在中南海綜合改革辦公室,發現學生體質的工作被列成了一個符號,叫“第233項”工作。在中南海里,這個工作是被列為符號的,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就是“第233項”工作。我們的黨和國家把它作為我們在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但是,我們的社會呢?宏觀上總是說,要加強體育,體育太重要了。但是在實際中,總遇到層層阻力。想要教師,沒有;想要器材,沒錢;想租個場地,沒地方。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征兵標準降到了一米六零。體育,比其他的工作更加的落魄,更加需要支持。它背后的問題是。家長、校長、局長,一直在密切盯著我們學生的文化教育成績。
鄰國日本學生的鍛煉方式
日本中小學生如何進行體質鍛煉? 1月31日,在北海道15176::“中國好老師”行動計劃體育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寒冷地區,學生赤裸著腿開展體育運動,這是民族的精神。11月底,氣溫比較低,但是日本學生依舊短袖短褲,12月寒風刺骨,日本的孩子會把鞋脫了,會把襪子脫了,在他們的門口,沒寫著校訓,而是:“孩子,就是風中的孩子!孩子,就是赤足的孩子。”
幾個孩子在朝著這個坡下做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叫做連續后滾翻。這就是他們學校里的情景,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這樣的情景。他們是一個歡樂的課間,他們那里到處都有著自制的鍛煉器材。他們培養的是終身熱愛體育的人。
根據學生體育運動發揮規律,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大約在五歲的時候柔韌素質的發展的靈敏期開始,但是到十二歲左右就結束了。到了七八歲平衡素質開始了,到了十二歲半它又結束了。大約在七歲,速度素質的靈敏期它開始了,大概到了十三歲它結束了。大約在十歲左右協調性開始發展,大概在十三歲又結束了。到了十一歲耐力素質,十二歲力量素質,但是僅僅的就兩三年就都結束了。所有的校長,擔負著重要的責任,如果不加強鍛煉學生的身體,學生素質勢必會下降,這需要我們要抓緊時間鍛煉學生身體。
中小學體育教師發展狀況
昨天,有一個局長說,現在很多的家長,天天在這兒打羽毛球,天天在這兒鍛煉,練瑜伽。當問到他們的孩子的時候,他們就說,沒關系,先讓他們好好學習,等到我們這個歲數的時候再鍛煉。這就是眼前升學的緊迫性和我們身體發展滯后性的問題。現在,各級的教育行政部門,無須為學生的體質承擔責任。大家都是旁觀者,可是都在說學生體質不能再下降。密云縣的楊主任坐在這兒,將來有機會可以去密云看看他們的操場以及精神風貌。密云縣的經濟在北京不高,但是學生的體質卻是我們北京市的“八連冠”。如果有機會可以去看看他們跑操,你們會感到震撼,你們會感到這才是我們要培養的一代,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學生。那么,現在體育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呢?
1當前體育教師的概況
雖然全國體育教師號稱有著45萬人的大群體,但是這是一個有三分之一兼職的雜群體,對生存狀況不滿的弱勢群體,承擔大量課內外工作的累群體,承擔責任最末端的軟群體,不受重視受白眼的異群體。
2體育教師素養狀況及影響因素的分析
體育教師是出身各異水平不一的專業隊伍;呈現出學歷趨高能力趨低的發展趨勢;普遍存在文與武兩難全的素質結構;在個人運動技能上,精與寬兩難;對于職業的發展,處于觀望、彷徨的狀況;面對繁重任務,在工作中掙扎,缺少計劃;體育課中,在安全第一線擔驚受怕;體育教師素養整體呈“啞鈴型”的分布。
3體育教師最需要的專業素養排位
首先是運動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是需要體育教師“一專兩長”乃至稍多的技能;
其次是教學能力,教學中能夠講解、示范、保護、幫助;
然后是教育能力,教育中能夠發現問題與教材并適時實施教育;
再次是管理能力,要求教師較好地管理課內外體育各項工作;
最后是教師的語言能力,在課程匯總中,能簡明講解、威武的口令,用合適、恰當的語言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
4當前體育教師素養提升的渠道與困境
體育教師學歷教育方面,技能的缺失與課程的不合理構建;國家培訓方面,課程蜻蜓點水和偏離教學;地方培訓在管理上,不成體系、散點的課程和疏松的管理;在課外活動中,理念各異內容繁雜,充滿商業味;教研活動只是面對少數人群。
提升體育教師素養,提升教育的整體思路
如何把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盡快的落到實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讓我們的體育課能提升質量,上得更好,讓我們課外青少年的體育鍛煉能夠盡快的活躍起來,讓我們學生的體質能在短時間內有迅速的改觀。協同創新,提升質量,迎頭趕上,造就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新一代中國人。我們的工作思路是這樣:
組建目標共同體
在共同體中,我們都有一個目標,就是提升體育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再次基礎上形成共同的經驗,創造經驗的共同體,營造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共同體,同類地區、同類的問題,我們大家要組合,我們大家要互相學習。
共同創造新的方法,研究更好的教學內容,創新新的體育發展模式,把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盡快落到實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讓我們的體育課能提升質量,上得更好,讓我們課外青少年的體育鍛煉能夠盡快的活躍起來,讓我們學生的體質能在短時間內有迅速的改觀。這既是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工作能力的展示,更是我們政治素質的表達。時不我待,我們應該立刻行動起來,加強研究,協同創新,提升體育教育質量。
實現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共同體
其次,是實現一個我們大家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共同體。全國校體聯盟在促進區域和基層學校體育發展的三大工作模式:一個是自上至下的模式,全國校體聯盟將會給我們各個區縣,給我們各個學校提供有效、具體的方法。學校進行實踐,提出意見,最后升華。二是自下至上的模式,由全國校體聯盟收集并總結各地的先進經驗,然后進行理論的提升,形成新的理論和方法。三是南南合作的模式,也就是我們大家結組的模式,建立各實驗區,由各學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幫助,形成協同創新互助機制,全國校體聯盟在其中進行必要的協調和推介。
提升教師素養,提高教學質量
現在要提升我們教師的素養,及時提高教學質量。還有幾個關鍵的地方,最主要的是我們必須把進行教育教學的專業技能當作突破口,提升他們的技能。但是提升技能也需要策略,首先,把提升與教學質量和教改作為抓手,然后具體化、可行化,把這些工作的教材方案提供給我們的實驗地區和實驗學校。讓學校校長親自領導學校體育的教改,最終實現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
“10+1工程”
1.新興運動項目進入學校工程:改觀體育教學內容面貌
2.“趣味課課練1260例”工程:迅速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3.“快樂體育園地”建設工程:豐富鍛煉內容美化校園
4.“全員運動會”創新工程:促進鍛煉,優化校園文化
5.“一校一品”特色課程工程:提升運動技能的教學質
6.推進學生安全教育的工程:全面提升安全教育與保障
7.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提高學生健康意識與知識能力
8.兼職體育能力提升工程:迅速提升兼職教師的專業能力
9.課內外校內外體育融合:促進學校家庭與社會體育結合
10.體育文明行為教育工程:實現體育立德樹人的功能價值
七天運動項目
第一個工程是“七天運動項目”,它迅速改觀了我們那些沉重,沒有生氣的體育教育內容。趣味課課練,我們給老師每一堂課設計一個練習方式,目的是迅速提高我們學生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柔韌素質、靈敏素質、耐力素質,以及走、跑、跳、投、支撐、攀爬、懸垂、翻越、負重等諸如此類的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全員運動會
第二個是全員運動會工程,為了讓孩子們,每個人都能有一天去展示自己鍛煉的成果,讓家長們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孩子這一年鍛煉的效果,要組織全員都參與的運動會。
一校一品特色工程
第三個是“一校一品特色工程”,我們必須讓學生能夠有一到兩項擅長的運動。教學內容必須有層次,各個學校的教學必須有特色,實現一校一品,一生一長。
安全教育工程
第四個是安全教育工程。我們每天都遇到很多危險。一個老人倒在地上,周圍的人就得打顫。日常生活中,萬一不幸遇上了火災,你怎么跑出去?如果有一個溺水了,你應該怎么跳下去把他救上來?如果你不會游泳,那你用身邊的東西,能不能做一個簡易的救生圈?實際情況是我們孩子的頭腦中沒有安全的意識。
所以,我們要推進學生安全教育工程,全面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和能力;推進體育與健康相結合的工程,要告訴他們如何吃飯如何睡覺,如何面對學習的壓力,如何鍛煉,如何保障自身的安全。我們還要推進兼職體育教師的能力提升工程。此外,我們還要推進校內外、課內外的體育領土。現在,在很多發達的國家,家長是我們老師體育教育的同盟軍。
而在我們中國,體育教育就是一個孤軍奮戰的敵人。比如:我們推進了一個冬季長跑,就想鍛煉學生身體,家長就打電話,“為什么跑800米,跑了799米不行嗎?”家長就成為我們推行體育運動的阻力。
體育文明行為
毛主席說,“體育它野蠻的只是身體,它文明的是精神。”我們有《孔子》、《孟子》、《論語》、《弟子規》幾千年文明歷史的積淀。所以,我們也要編寫《體育弟子規》,讓我們的學生在體育教育中都能夠成為“身體是野蠻的,精神是文明的”一代新中國人!
校園足球
體育教育的工程里還有一個加“1”的工程,就是校園足球。為什么要搞校園足球呢?很簡單,因為一場足球的勝利能讓我們全體中國人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我記得那次比賽,中國隊打敗了伊拉克,北體大的學生把所有的條幅都變成了火把。我們步行到天安門,我們喊出了振興中華。足球事業和我們當代青少年體質的增強以及精神面貌有必然聯系。青少年的體質和我們的足球,一起下降,然后我們逼到了要發展校園足球了的起點上。所以,我們必須通過校園足球,強化青少年的精神,促進青少年體育素質的提升。
“七天運動項目”入學校工程
(1)軟式棒壘球:異文化魅力項目;東西亞盛行的項目;有中國人光榮的項目;充滿智慧謀略的項目;技能發展全面的項目;適合旁人觀賞的項目
(2)定向運動
(3)花式跳繩
(4)花式毽與毽球:花樣踢毽簡稱花毽。被人們譽為“生命的蝴蝶”。20花式毽和毽球都是咱中國人創造的。花式毽可以讓人眼花繚亂,讓人感覺到我們孩子的青春和可愛。
(5)排舞與街舞:集體的運動,都是體育與舞蹈的融合,都是節奏感與身體表現的培養,都是終身體育鍛煉的項目
(6)腰旗橄欖球美式:腰旗橄欖球發自于美式橄欖球,但是它是為青少年特別改造的一種橄欖。這種橄欖球,可以讓我們的學生體驗到競爭勇敢頑強,橄欖球運動真的能讓我們的學生靜如處子,動若脫兔。
(7)少兒趣味田徑:這是國際田聯的創想,這是一套符合青少年的田徑項目。這是我們將來學校搞體育節搞全員運動會的一個新的源泉,它是我們走跑跳投能力的全面提高,它也是我們利用小場地搞好體育的希望。
(8)三門球:三門球是九十年代末,江蘇省海安縣學生體育協會針對一些學校場地條件差、器材比較貧乏、學生人數多等實際狀況,研究開發了一項新穎別致的能在城鄉學校普遍開展、適合廣大青少年身心特點的球類運動——三門球運動。三門球運動作為一項新興運動項目,在體育教學、課外活動和訓練競賽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應用,既豐富了學校體育教育,又豐富了學生課余體育生活。這項運動之所以能迅速被廣大青少年學生和體育工作者所接受,主要是因為該運動具有鮮明的實用性、益智性和較強的觀賞性。
(9)巧固球:巧固球是將守球進行巧妙改造的一種球,內容及其簡單,而且它比守球更加需要大家的配合和智慧。運動除了靠體力,還講究選手的腦筋,判斷球落點及全隊布陣。
(10)校園高爾夫:這是一個高雅的運動,也是當前被妖魔化的一個運動。高爾夫是紳士體育,它有著文明的紀律,它擁有精細化的發展和提升身體素質的潛能。
“體育趣味課課練1260例”工程
為了收集、改造、優化安全性、針對性、趣味性、集體性、競賽性的健身活動,我們編輯《體育趣味課課練1260例》(20大類,1260個練習,分4冊出版,2014年已在多所小學實驗校開始實驗,實驗主要內容:安全性和活動方式變化。
如以下活動
轉圈圈:通過講解或示范,提示給學生幾種“轉圈圈”的方式,例如:邊走邊轉,單腳站立轉,兩腳并攏跳起轉體(體操、跳水中的動作)。進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發揮集體的力量,展現出多種“轉圈圈”的方式,此過程中教師可提示“身體倒下時有哪些轉法?”“雙人如何轉?”“小組如何步調一致地轉?”“全班同學如何轉?”
穿越隧道:首先搭建“隧道”的學生手腳著地,盡量抬高臀部,身體呈弓形。由三名左右同學充當“列車”。要求“列車”不要撞塌“隧道”的同時,還要要求充當“隧道”的同學,在所有列車全部通過(或繞幾圈)之前,一定要撐住。
互助單腳立:該游戲主要鍛煉學生在相互配合中的'平衡能力。首先每組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圈,拉緊手但不要繃直手臂,以便上臂放松。大家一同喊“1——2——3”后,全體同學單腳站立。練習一段時間適應后,可變成相同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單腳跳。
體育個人質量提升計劃【2】
一、工程實施的重要意義
(一)實施《體育質量提升工程》,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將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求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因此,啟動并實施《體育質量提升工程》,開足體育課時,上好體育課,開展好課外體育活動,是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
(二)實施《體育質量提升工程》,是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保證。中小學體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是基礎教育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提供優質的體育教育資源,提升中小學體育質量,是促進基礎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實施《體育質量提升工程》,是提高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增強學生體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課程是增強學生體質的主要渠道。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基本的運動技能,促進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全民族健康素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實施目標
通過《質量提升工程》的實施,推進我省廣大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建設和發展,力爭到2015年: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體育骨干教師團隊,打造200個優秀體育教研組和120名體育教學名師;在省、市教研中心評選的體育優秀課或市級體育精品課基礎上,評選表彰200節省級體育精品課、構建示范性體育課堂教學資源庫,搭建有利于中小學體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的平臺;廣泛開展課外文體活動和大課間活動,使85%以上的中小學生掌握兩項運動技能,評選400所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先進學校;創建30個遼寧省中小學體育與藝術教育工作示范縣區,推動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區域性的普及與提高;大力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促進遼寧省城鄉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的均衡發展,全面提高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三、實施項目
1.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技能提升項目
(1)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為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提供保障。健全體育教師培訓、考核制度,促進體育教師業務素質發展;通過對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建設一支具有高尚師德,業務精湛,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體育教師隊伍。每年對100名體育學科的骨干教師進行一次省級培訓,培養省級體育學科帶頭人,并通過逐級考核推薦每年評選出30名優秀體育教學名師,充分展示他們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利用他們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意識,帶動我省體育教師的理論和專業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
(2)組織開展送教下鄉活動,促進城鄉體育教師教學技能的均衡發展。解決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的難點問題,在促進城鄉體育教師互動交流中,實現體育教學均衡化發展。每年組織一次省內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深入基層學校,尤其偏遠地區的農村學校上一周體育課,同時對當地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技能培訓,解決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水平薄弱問題。
(3)根據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形勢,定期舉辦體育教學現場觀摩會、研討交流會、外出考察學習,開拓體育教師與教研視野,將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經驗與我省實際相結合,從而提高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實現《質量提升工程》的總體目標。
2.體育精品課建設項目
(1)加強三級課程管理,學校要按照省教研中心下發的《遼寧省中小學校體育學科教學管理暫行規定(試行)》的要求,引導廣大體育教師認真落實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上好每一節體育課,科學合理地選擇教法,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密度,打造有效課堂,追求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2)開發課程資源,不斷挖掘具有特色與實效的校本課程,聚集優秀的運動項目,使之成為學校課程中的教材,并發揮教師教育潛能,拓展教學水平,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運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3)省、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省、市教研部門評選體育教學優秀課的基礎上,開展體育教學精品課建設。從2012年開始,省教育廳每年有計劃地設計評選50節省級體育教學精品課,并將其錄制光盤或存入遼寧省學校體育教學資源庫,或通過遠程教育網為全省中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引領和借鑒。
3.體育教學科研促進項目
(1)組建遼寧省中小學體育學科專家指導團隊,發揮遼寧省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為體育教學改革出謀劃策;廣泛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實驗研究,定期舉辦科學研究方法培訓和科研報告會;設立區域性的學校體育科研專題,爭取國家重點學校體育科研項目。
(2)逐步完善各級學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加強教師個體教學和科研能力培養,全面提高本校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研究能力。發揮學校體育教研組的功能,使其在加強教學研究,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中發揮積極作用,使教師群體成為研究型的團隊。在各市、縣(區)評選優秀體育教研組的基礎上,從2012年開始,省教育廳每年建設50個省級優秀體育教研組。
(3)設立體育學科專項科研資助資金,對獲得國家級科學研究項目的團隊和個人提供資助和獎勵。
4.學生課外文體活動推進項目
認真貫徹教育部《關于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和《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全面推廣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精神,在廣泛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的基礎上,經過各市、縣(區)的逐級評比推薦,從2012年開始到2015年,省教育廳每年評估表彰100所省級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先進學校。
5.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示范縣(區)創建項目
為大面積推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發展,推動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區域性的普及與提高,遼寧省教育廳將于2012年制定下發評估考核標準,從2013年起到2015年,通過遼寧省體育藝術專項督導,每年評選表彰10個省級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示范縣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都要建立中小學《體育質量提升工程》領導小組,負責監管,指導日常學校體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質量提升工程》落到實處。
2.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加大學校體育專項督導檢查和指導工作力度;堅持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學校體育工作列入學校工作業績考核基本指標。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嚴格執行教育部關于《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落實好大課間及冬季長跑等常態工作,抓好各類小型多樣的體育比賽,活躍校園體育文化生活;逐步完善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方案和普通高中體育學科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辦法,促進學生體育鍛煉和身體素質的提高。
(二)完善體育學科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建立健全體育教學的評價機制。將課堂教學評價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效測試相結合,定期公布實施情況和測試結果,并將體育成績、體質狀況列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學生畢業或升學的參考依據之一。
(三)完善經費保障機制。
各地要建立并完善經費保障機制,保障《質量提升工程》順利開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爭取財政、人事和體育部門的支持,結合雙高普九的實施,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不斷加大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投入,配齊體育器材設備,確保體育教學、科研、培訓、交流等各項經費的落實,滿足教學和活動需要。同時,加強園文化建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體育鍛煉環境。
體育個人質量提升計劃【3】
一、指導思想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掊養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促進新建學校更好的發展。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工作,不斷提高課堂時效性,注重發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二、總的目標
1.繼續繼承優良體育教育教學品質,衣著符合教師規范,以普通話教學,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提前下課。并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樹立獨特的個人教學風格,向業務水平高的“經驗型”青年教師轉型。
2.繼續體育專業理論結合專業技能的學習。熟知《教育學》《學校體育學》等有關著作,更新個人專業知識、認識教材,做到因材施教;能科學合理地設計每一學期的教學目標,并與單元計劃相配套;在骨干教師、優秀教師的展示實踐課中,開發教育資源,從而尋求自身教育教學方法、手段、教學設計上有所突破。
3.堅持每周1-2小時的閱讀,除教育教學類書籍,增加案例、課例的閱讀參考,尋求在理論研究上有建樹,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研究的能力,并結合實踐有成效。
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研究型和發展型的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課堂教學形成一定的獨特風格。促進自我展示與自我實踐,自我監控與調整能力,同時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構建個性課堂教學模式。
三、具體目標
1)繼續自己的專業學習,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不斷探索和實踐,努力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舒適、輕松的體育課堂環境。
2)繼承優良的體育教育教學方法、手段,尋求自身教學特點,發揮所長,利用各種材豐富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逐步建立個人教學風格。
3)閱讀有助于自身教學提高和教師個人素質提高方面的書籍,教學方法和理論方面等的著作
4)積極參與各教育教學類學術活動,做好筆記及完成其相應要求和功課。
有健全的職業道德,充滿愛心、耐心、細心,有大膽的勇于嘗試和創新之心,能多學多看多嘗試,凡事多從學生的立足點出發,成為一個善良的,有個性,有思想的人。【體育新教師個人專業成長計劃】
第一年:在合格教師的基礎上,潛心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學、認真上好每節課,力爭達到優秀教師的水平。
第二年:多讀教學方面的書籍,多觀摩名師的課程,多進行教學反思,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第三年:在兩年的教學基礎上,不斷反思整合自己課堂,向骨干教師靠攏。
四、具體措施
針對以上的目標,我將在這三年里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認真對待每一節體育課。互聽課、展示課上能得到同行的贊同。形成自身特有風格的體育課教學,學生反響熱烈。
2.總結經驗,能在個人教育平臺上發表有質量的教育心得文章。
3.根據個人專業發展三年規劃的制定,進行每學年、每學期的實施內容細化,制定改進計劃和實施措施,并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和創新。做一個科研型的教師,不斷地實踐、探索、總結自己的教育行為,必將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科研型的教師、學者型的教師。 我會一直朝著心中的夢想迎風起航,雖一路風風雨雨,但是我一定堅持不懈,盡心盡力。在這三年里,我會為做一個新型的,智慧型的教師而努力。
【體育個人質量提升計劃】相關文章:
教師個人教學質量提升計劃07-19
教學質量提升計劃08-12
質量能力提升計劃06-09
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如何提升的論文01-23
質量提升口號02-05
質量提升總結02-13
關于教學質量提升計劃08-12
學校教學質量提升計劃01-30
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計劃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