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平鎮聯合校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教學設計
學科: 數學 年級: 四 主備人: 楊廣申
課題 角的認識 課型 新授
教材內容解讀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標
1、 借助三角尺感知角的度數。
2、 認識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單位,對1°角的大小有直觀的認識。
3、 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
4、 經歷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5、 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過程,知道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之間的大小關系。
6、體驗角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點難點
重點:會用量角器度量角并能畫出特定度數的角,掌握角的分類及各種角之間的關系。難點:畫角的方法。
學法指導 動手操作 合作探究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一、直觀感知角的大小
師:仔細觀察課件,你發現了什么?
(課件演示:鏟斗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師:鏟斗臂在工作的時候,形成的角有多大?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和畫法)
師:回顧我們以前學的測量知識,根據測量線段的長度,以及計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大家猜測一下計量角的大小的方法應該是怎樣的?
師: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但是有一點,測量出來的角的大小,都不是太準確,為了測量的更準確一些,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學習用具--量角器。
一、 角的測量
﹙1﹚ 認識度量單位
學生討論并回答
生1:我用三角尺上的角來測量。發現形成的角有三個∠1那么大。
生2:我用三角板上的∠2來量,比2個∠2大一些。
生3:我用折出的∠3來量,有5個∠3那么大。
生4:我用折出的∠4來量,比2個∠4小一些。
認識1°角:(多媒體) 出示一個圓,分成360份,然后分為二個半圓,把這樣的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度就是1度角,
博平鎮聯合校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教學設計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下面聽小電腦博士的介紹。
板書: 10 =1度
﹙2﹚認識量角器
談話:剛才我們已經把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就得到這樣的一個圓形,請同學們想一想,它和那個學習用品比較像-------量角器
(1)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對量角器的認識。
(2)小結(課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同桌相互操練。
3、角的度量
出示120度角。那么怎樣來量角的大小呢?
(1)自學嘗試。
A、邊自學書上第26頁上半部分的內容,邊自己也學著量一量。
B、量的時候想一想,你量角的步驟是怎樣的?
(2)指名匯報,教師演示。
(3)提醒注意:由于量角器有兩圈刻度,讀刻度時,要根據測量角的方向選擇合適的刻度。
4、畫角
談話:給你一個角的度數,你能畫出來嗎?
(1)嘗試畫一個40度的角
(2)小組內交流畫法。
(3)總結畫角的方法,課件演示。
(4)再練習畫幾個角。
三、角的分類和各種角之間的關系
在不同位置著色閃動。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單位,通常我們用10 表示1度
(1) 學生拿出量角器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
﹙2﹚①半圓的圓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②內圓的數字稱為內刻度線, 外圓的數字稱為外刻度線。
③以右邊的00 為起點,起點處的00 這條刻度線是內刻度00 的刻度線。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溝通,在全班交流。
學生通過度量和討論:
直角是90度
平角是180度 1平角=2直角
周角是360度 1周角=2平角
銳角<90度 90度<鈍角<180度
活動內容
(1)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數,你有什么發現?
(2)小組討論、交流,最后全班反饋總結。
四、全課總結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何收獲?
生談發現
全班交流
達標測評:
1、火眼金睛辯對錯
①三個角組成一個平角,這三個角一定都是銳角。 ( )
②把一個10度的角放大5倍打印出來,得到的角是50度。 ( )
③角的兩邊畫出的越長,角就越大 。 ( )
2、填一填
(1) 1周角=( )直角,( )直角=1平角
(2)周角是平角的( )倍
板書設計: 角量與畫角
度“°”
點重合
邊重合
找刻度、定點
再畫射線
畫角:先畫頂點;再畫其中一條邊;最后確定另一條邊。
教學反思
亮點: 不足:
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