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四則混合運算(第一課時)教案
學校:新店鎮(zhèn)三八小學 年級:三年級 備課教師:何培
課題 四則混合運算
課時:第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備課教師:何培
導學目標
1.通過“購物”的問題情境,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3.能正確計算有關(不含小括號)的兩步式題,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導學重點 掌握兩步(不含小括號)混合運算的順序。
導學難點 按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脫式計算。
導學學法 講授、討論
導學工具 小黑板、PPT課件
教學過 程
導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容 補充與反饋
激趣導課
1.復習導入,先讓學生完成“想一想”:春光小學有12間教室,每間教室安裝8盞日光燈,一共安裝多少盞日光燈?
2.出示課本第55頁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3.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口答后,教師說明:這一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購物中的數(shù)學問題。
合作學習
1.教學例1
出示例1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例1:買文具盒和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1)理解圖示內容。
提問:從圖中你找到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找出:
“文具盒每個7元,我們買6個這樣的文具盒”;“買書包用去了55元”和“買文具盒和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這三條信息。
(2)解決問題。
①先讓學生獨立嘗試解決“買文具盒和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這個問題,然后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會用分步列式計算:7×6=42(元),42+55=97(元)。
教師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②教師指出:“你能列出一個算式算出一共用去多少元嗎?”
學生獨立嘗試后,教師指名板演,進行全班反饋交流。
7×6+55
=42+55
=97(元)
教師先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算式每一步的含義(7×6表示什么?42+55表示什么?),然后再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算式“7×6+55”的運算順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強調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展示交流 1.讓學生完成以下兩道計算題。
500+12×3 26×4-103
先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再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進行全班反饋、矯正。2.課本第61頁,課堂活動“說一說,算一算。”。先讓學生獨立嘗試,教師指名板演,然后進行全班反饋交流。
3.課本第63頁,練習十五第4題。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題意,然后獨立嘗試。
課堂評價
1.教師以激勵性的評價為主,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2.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使學習的整個過程都確實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拓展應用 1.算一算。讓學生獨立完成以下四道計算題。
12+24×5 200-17×7
25×4-97 23×2+18
板書設計 四則混合運算
例1:買文具盒和書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方法①,分步算式:
7×6=42(元)
42+55=97(元)
方法②,綜合算式:
7×6+55 →乘加混合運算,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42+55
=97(元) →這種書寫格式叫“脫式計算”
答:買文具盒和書包一共用去97元。
試一試:(脫式計算)
500+12×3 26×4-103 →乘減混合運算,先算乘法,后算減法
=500+36 =104-103
=536 =1
全課小結:
乘加、乘減混合運算順序: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