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制作年歷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3-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在制作年歷的數學活動過程中,鞏固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從年到月再到日,掌握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2. 能力目標:

在探索年歷制作方法的同時,體驗年歷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學生在共同合作、操作實踐、相互交流、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提升主動探索的意識和團隊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制作的各項工具,空白年歷卡,多媒體課件,學生作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知

1、引導學生猜謎語,引出課題。

一物生來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給它脫一件, 年底剩下一張皮?

2、欣賞

師:年歷有各種各樣的,有的年歷一年的天數在一張紙上,有的把12個月分開,每張紙上寫一個月,還有電子日歷呢。

3、引導學生整理年月日的知識

師:如果你細心觀察,一定發現了不管哪種樣式的年歷都有上面年、月、日。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了解哪些?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學生說,教師板書: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3、5、7、8、10、12月

       小月(30天):4、6、9、11月

       平年二月28天,全年365天;

       閏年二月29天,全年366天。

3、揭題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年歷并且制作一張自己喜歡的年歷。

二、講授新知,發現規律

1、整理年歷

師:老師也打印了一份2012年年歷的前四個月,可是拿的時候不小心,把順序弄亂了,你能幫我整理一下嗎?

師:通過觀察每個月的天數,你首先能找到哪個月?為什么?

預設生:我首先找到2月,因為只有2月是29天。

師將2月貼在黑板上。

師:知道了2月,那么1月和3月怎么找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我昨天觀察了好幾張年歷,每個月的最后一天和下個月的第一天是連著的。比如:1月31日如果是星期一,2月1日就是星期二。

師:你說的真棒!我們來驗證一下這個說法對不對,

師在黑板中的四張月歷中做記號,彩色粉筆。

師:我們已經發現了這個規律了,那你能不能很快說出5月1日是星期幾呢? 

三、學生制作年歷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2012年的年歷的前四個月被我們整理好了,在整理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年歷的許多特點,接下來請你制作一份2013年的年歷。

1、制作年歷的步驟

課件展示2012年年歷。

師:我們先一起來做2013年1月的年歷,我們要先確定1月1日是星期幾。

生動手操作,教師展示學生作品。

師:現在我們要繼續做二月份的月歷了,誰來說說2月1號是星期幾?

生:是星期五。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說一說。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同桌合作完成剩下的部分!一個人寫一個月,一個小朋友寫的時候另一個小朋友一直看著幫他檢查,千萬不要錯了。當你遇到困難時看看《制作年歷溫馨小提示》

課件出示課題《制作年歷溫馨小提示》

反饋學生前三個月的月歷,暴露錯誤,教會他們檢驗的方法。

反饋學生前六個月的月歷

反饋學生前九個月的月歷

出示教師制作的2013年的年歷(經過裝飾的)

四、交流展示

展示學生作品

師:你覺得你們的年歷和老師的年歷有什么不同?

生說一說

師:開動你們的腦經讓你們的年歷更加漂亮更加有意義。

生:我喜歡周末,我想把周末涂成紅色。

生:我們應該把重要的節日標記出來防止忘記,比如在生日那天畫個蛋糕,植樹節上畫個樹,國慶節那天畫個國旗等等。

五、課外拓展,運用年歷

師:現在我們來用用你的年歷吧!

師:老師8月2日要去廈門旅游,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幾嗎?

師:請你來猜一猜老師的生日:“我2013的生日和國慶節同一個月,是第二周的星期六。”

生:10月12日

六、全課小結,提出要求

師:你今天學會了什么?

師:其實數學就在生活中,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把數學用到生活中去,謝謝大家。

板書設計:

制作年歷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3、5、7、8、10、12月

       小月(30天):4、6、9、11月

       平年二月28天,全年365天;

       閏年二月29天,全年366天。   

教學反思:

年、月、日的知識包含著許多規律,它雖然是天文知識,但與數學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奧妙無窮,學生非常感興趣,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中發現許多規律。一開始學生認識年、月、日,自主尋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都需要利用年歷,而年歷的形成、各月之間的聯系、星期的循環等,在教材中體現較少,但這些知識對于學生繼續學習有很大幫助,于是我設計本節課的時候,注重在年歷中發現各種各樣的規律。在學生熟悉了年歷之后,再讓學生制作年歷。在教學這節課時,我注重學生以下方面的培養:

1、“制作年歷”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本課教學設計,既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的年月日知識,又進行了知識的拓寬,并與手工勞動、美術等學科融合,讓學生在綜合化的學習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我也能制作年歷!)。由此可見,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的受益是多方面的。 

2、數學活動的主旨首先是“數學”的,千萬不能偏離 

在設計中,我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其中的“數學”的東西是不是太少了?因為它畢竟是數學課,而不是手工課或美術課。為了手工和美術等的東西不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首先,我設計讓學生再年歷中發現規律。然后,我又大膽放手讓自己填寫年歷上的日期,并學會檢驗的方法。其次,對于第三步“完善加工”,美化自己的年歷。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獲,體驗制作的成功體驗。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數學”上來,以重點完成第二步“制作年歷”。

在制作過程中,我注意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學策略,重點進行一月份和二月份的表格填寫。因為一月份是一年的開始,既要注意與上一年銜接好,又要注意如何把一個月的天數填到為星期為周期的表格中;二月份的既要注意與一月份的銜接,又要注意它是28天,而不是30天。 

通過兩個月的填寫,學生會在其中逐步熟練,并會慢慢體會到一些規律性,以后的填寫就容易多了。以后,我開始由慢到快,但注意每三個月月尾進行一次核對,以防發生連瑣性錯誤。 

在填寫過程中,我總是注意讓學生不斷總結注意點,循序漸進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現規律性的東西。比如在一、二月份填寫完成后,讓學生總結注意點,在填寫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原來上下兩排的數字之間正好相差7;前一個月的最后一周多余了幾天,后一個月的第一周就要空出幾天,這才是正確的銜接;如果前一個月沒有多余的天數,是后一個月從第一格填寫起;我把一些重要的日子、爸爸媽媽和我的生日都用紅筆進行了標注,這樣看起來比較醒目明了……) 

3、激發興趣,引導探究,使每個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制作完年歷之后,不僅讓學生欣賞,評比之間的年歷,還設計課外拓展,運用年歷這一板塊,讓他們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