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推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關鍵字: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課是小學數學;一什么是數學活動課;活動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自己;相對的獨立性;二、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原則之一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以小學生的個性要素得;原則之二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淡化選拔教育,做
淺談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推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觀察、操作、猜測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已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界的共識。作為數學新課程標準四大版塊之一的“實踐活動”,以其鮮明的教育性、科學性、實踐性、思考性、趣味性、開放性、層次性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創造能力、發展數學思維和問題意識,從而成為課改的熱點之一。
關鍵字:小學數學 活動課 教學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課是小學數學課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通過數學活動,手腦并用,獲得直接經驗,擴大視野,增長才干,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和特長,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活動課一直被廣大數學教師所重視。但因該課缺少系統的內容,且沒有固定的模式,因而部分教師在操作中有意無意將其上成了補習課、輔導課等。所以就當前數學活動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談談個人看法。
一什么是數學活動課
活動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自己動手動腦進行實踐和思維想象,培養興趣、發展能力的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它不同于學科教學,但又與學科教學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有其
相對的獨立性。 數學活動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解決某一實際的數學問題為目標,以引起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核心的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數學活動課是對數學學科的延伸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著眼于學生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
原則之一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以小學生的個性要素得到發展為宗旨,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課程方案》對小學階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確的培養目標,這個培養目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為體現小學階段性質和任務而設計的國家要求,也就是國家關于知識和能力的質量標準;另一方面是為體現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個性發展要求。
原則之二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淡化選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 小學數學活動課所說的“人人受益”,不應當以分數、成績的提高來理解,應當從學生的個性要素得到發展予以解釋。小學數學活動課的受益,就是指小學生的個性要素,主要指興趣和情感,通過數學的載體而得到發展。
原則之三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注意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充分保護“童心”。 這一階段,小學生產生了在幼兒期沒有的“好奇、好動、好勝”的“童心”。這三個“好”只有“好奇”“好動”充分得到發展,“好勝”的兒童價值特征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動”的心理狀態健康成長,就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予以控制:①調控環境,促使小學生總是保持向上振奮的心理狀態。
②樹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學生形成穩固的知識、能力體系和健康的行為與習慣。
原則之四 小學數學活動課,必須突出具體形象思維,給學生以能力的鑰匙,不給知識的包袱,促進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這個階段小學生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為了實現這種過渡,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有趣的數和形的具體形象材料,讓學生拓廣知識,擴大眼界。②通過設懸念,設問題情境,積極啟發小學生從已知到未知,促使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轉換,同時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以及讓學生掌握不完全歸納法之類的數學方法。
三、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形式
1.數學游戲。
設計數學游戲的思路,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游戲內容要通過豐富而新穎的形象來包裝。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知開始的。
②游戲展開要通過生動活潑的戲劇性活動來實現。
③游戲結構要是美的結構形式。數學游戲美的結構,是指美的語言、美的教學態度、美的板書設計及教具運用。最能直接打動低年級小學生心靈的是美。
2.數學講座。
小學四年級后開展數學講座,這是有利于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這種以數學講座為內容的數學活動課取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取材于學科知識的擴張,發展學生能力。這類教學內容可分為三種類型:①智力型②實用型,③動手型,
3.數學實踐。
此類的實踐活動,不僅會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能使學生知道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有廣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實踐這一大課堂的錘煉,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勇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堅強個性。
4.數學墻報。
這是繼數學實踐之后,學生自己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活動課的好形式。這種活動的開展,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而且會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美的欣賞能力,宜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中廣泛開展。
四、當前數學活動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活動課的內容過多受課程標準及教材束縛。為什么我們農村學生的知識范圍狹窄,數學能力低下,根本及不上城市的學生,究其原因是與我們平時教學方式和他們的學習內容有密切關系。目前,我們的孩子只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的僅僅是課本的知識,大部分教師也把教好數學課本,學生很好地完成課本上的作業作為完成教學任務的唯一目標,根本無暇顧及選取那些能夠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學習材料來作為課堂學習的補充。雖然數學活動課的內容受學科知識和教計劃的限制,是在一定的學科知識基礎上進行學習和活動的,但她不必
因此而“緊扣”教材和課程標準,應以課程標準和教材為基礎,盡可能尊重、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學“有用”的數學,學“必需”的數學,學“不同”的數學,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開掘數學發展潛能、促進良好的個性發展為目的,力求通過富有趣味、形式多樣的課外數學活動使學生從小能用數學的眼睛來觀察世界,用數學的頭腦來思考生活,逐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理性精神。
(二)狹小的時空阻礙著活動課開展。學校的數學教育長期以來只停留在班級授課制形式下的一種“狹礙”的教育狀態,學習的場所大多被圈在班級之內,最多也只是在校園之內的活動。她的顯著特點是讓全體學生在紙上機械反復地演算,訓練的只是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解題技巧”,導致學生其他數學素養很難得到更好地發展。然而,小學數學活動課則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其活動不受教學時空的的限制,不管是在課內課外,還是在校內校外,都可以成為數學活動的美好天地。正因為如此,小學數學活動課是數學教育圖畫中的“飛白”,其廣闊的時空是廣大師生在數學教育教學改革中塑造自我、拓展自我、提升自我、實現“共同生成”的多元開放的天地。
(三)活動課成為應試教育的“自留地”。當前,由于深受應試教育和擇校風的嚴重影響,導致學生一天到晚埋在作業堆里過度學習,來自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當然,教師也不例外,成天地批呀講呀練呀,凡是可以利用的時間就一點也舍不得浪費。于是,一天到晚不是上語文課、就是上數學課。另外,即使不這樣的做的有些教師和學校,卻把數學活動課與課外興趣小組等同起來,進行一些高難度的解題訓練,成為少數尖子生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