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計劃和各單元教材分析

發布時間:2017-11-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本人任教603班的數學,相對來說,603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但有不少學生由于知識脫節,數學的綜合能力較差。也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夠踏實,計算能力較差,解決問題分析能力也不是很強,還需進一步提高。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自信心。

    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主要是以新課標新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線,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書寫規范化的習慣、檢查驗算的習慣,要結合知識的復習整理,逐步培養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分數乘法,分數除法,比,百分數,位置與方向,圓,扇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實踐與實踐主題活動等。

分數乘法和除法、比、圓、百分數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分數乘法、分數除法、比、百分數4個單元。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教學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小數有關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在培養學生分數四則運算能力以及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數四則運算能力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重要基本技能,應該讓學生切實掌握。比的知識是在學習了除法、分數等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同時是后面學習圓周率、百分數、比例等知識的基礎。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計算方法,會解決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也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能力。

在圖形與幾何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圓兩個單元。位置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并學會用方向和距離表示位置;通過對曲線圖形--圓的特征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統計圖。在前面學習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學會看懂扇形統計圖,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結合分數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數、圓、統計等知識,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思想方法方面,教材除了結合分數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數、圓、統計等知識,讓學生體會、理解和掌握歸納法、類比法、演繹推理思想、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統計思想等思想方法外,還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理解和掌握數形結合思想、歸納法、演繹推理思想、極限思想,體會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優越性,發展學生的“四能”。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和實踐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學期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 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 掌握圓的特征,會用圓規畫圓;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公式,能夠解決與圓的周長和面積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5. 能用方向和距離表示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7. 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8.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優越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三位一體,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

2014.09

2014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數學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學內容 周次 教學內容

9.1-9.5 第一單元:分數乘法(13)

分數乘法(4) 十二

11.17-11.21 圓的面積(3)

扇形(1)

9.8-9.12 分數乘法(3)

中秋休假(1) 十三

11.24-11.28 整理和復習(1)確定起跑線(1)

單元綜合練習(1)機動(1)

9.15-9.19 分數乘法(1)

解決問題(3) 十四

12.1-12.5 第六單元:百分數(10)

百分數的認識(4)

9.22-9.26 整理和復習(1) 單元練習(1)

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十五

12.8-12.12 解決問題(4)

9.29-10.3 位置與方向(1)

單元綜合練習(1)

國慶休假 十六

12.15-12.19 整理和復習(1)單元綜合練習(1)

第七單元:扇形統計圖(4)

扇形統計圖(2)

10.6-10.10 國慶休假 第三單元:分數除法

倒數的認識(1)

分數除法(2) 十七

12.22-12.26 節約用水(1) 單元綜合練習(1)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3)

數與形(2)

10.13-10.17 分數除法(2)

解決問題(2) 十八

12.29-1.2 單元綜合練習(1)

總復習(2) 元旦休假(1)

10.20-10.24 解決問題(3)

整理和復習(1) 十九

1.5-1.9 總復習

10.27-10.31 單元綜合練習(1)

第四單元:比(5)--比的意義和性質(2);比的應用(1) 二十

1.12-1.16 期末復習

11.3-11.7 比的應用(1)

單元綜合練習(1) 期中復習(2) 二十一

1.19-1.23 期末復習

十一

11.10-11.14 第五單元:圓(12)

圓的認識(2) 圓的周長(2) 二十二

1.26-1.30

第一單元 分數乘法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www.12999.com

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別突出強調分數乘法意義的兩種形式,增加例2,作為教學“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鋪墊。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不單獨編排,而是結合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進行教學。增加分數與小數的乘法。增加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由兩個例題縮減為一個。“倒數的認識”由“分數乘法”單元移到“分數除法”單元。

本單元是在整數乘法、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是學習分數除法和百分數的重要基礎。與整數、小數的計算教學相同,分數乘法的計算同樣貫徹《標準》提出的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會和理解數學的理念,通過實際問題引出計算問題,并在練習中安排一定數量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以豐富練習形式,加強計算與實際應用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根據本套教材的編寫思路,本單元將解決一些特殊數量關系問題的內容單獨安排。即把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和稍復雜的求“比一個數多或者少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一類問題組成”解決問題”一個小節,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這類問題的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

與整數、小數的計算教學相同,教材體現結合具體情境體會運算意義的要求。不再單獨教學分數乘法的意義,而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計算過程去理解計算的意義。同時也不再呈現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簡化了算理推導過程的敘述及解決問題思路的提示,通過直觀與操作等手段,在重點關鍵處加以提示和引導,這樣可以為學生探索與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間。

二、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乘法的算理并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乘法計算。

2. 理解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會應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3.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和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重點:

1. 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和算理, 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乘法計算。

2. 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和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3、會靈活選擇簡便算法進行分數計算。

四、教學難點:

1.充分借助學生已有知識基礎,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推理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活動,去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決問題。

五、教學措施:www.12999.com

1. 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自主構建新的知識。

本單元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有密切的聯系。如,分數乘法計算對于學生而言是新的內容,它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小數的計算方法有很大區別。但它的學習與整數乘法和分數的意義、性質有緊密聯系。分數乘法就是從整數乘法的意義導入分數乘整數,再擴展到分數乘分數。再如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及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都與分數乘法的意義緊密聯系,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又如,分數乘法的計算,還要用到約分的知識。

2. 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學習計算。

把計算與應用緊密結合,是新課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材提供的實例,也可以選擇學生身邊的事例,有條件的地方也可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現實情景,提出數學問題,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學習分數乘法計算。同時注意在練習中安排應用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或學生身邊的問題,體會計算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同時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分數乘法。在教材說明中我們已經了解到教材簡化了說理及思考過程的敘述,不出結論性的內容,主要是為了突出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根據這一編排意圖,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充分開展數學活動的機會,在觀察、操作的基礎上開展探索、討論與交流,理解計算算理,歸納計算法則,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位置與方向的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一定的空間感。已經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后和東、南、西、北等十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而且通過第幾行、第幾列確定物體的位置已經初步認識了在一個平面內可以通過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以及會用量角器測量角。這些知識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周圍的環境,有較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同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地與同伴進行合作與交流。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線。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和發現確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線。

四、教學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學生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

五、課時安排:

⒈位置與方向㈠……………………………………………………………1課時

⒉位置與方向㈡……………………………………………………………1課時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教學計劃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除法的意義,分數乘法的意義,以及解簡易方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包括的內容:倒數、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除法應用題,這部分知識緊密聯系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揭示相關的知識內在聯系,加強直觀教學,結合操作和圖形語言,探索理解的計算方法。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一方面掌握了分數的四則運算;為后面學習比、百分數和比例提供了基礎。

二、單元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 會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

3. 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數除法問題

四、單元課時安排

1.倒數                 1課時;

2、分數除法            2課時

3.解決問題             4課時 

4.整理和復習           1課時

第四單元  《比》的教學計劃

www.12999.com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內容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認識比的意義。

教材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的有關內容作為載體引入比,通過這一富有時代的現實內容,引出同類量的比、不同類量的比。在此基礎上概括比的意義,介紹比的讀、寫法及各部分名稱,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

二是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教材聯系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啟發學生概括比的基本性質。接著,應用這個性質,通過例1學習化簡比。化簡整數比常用的方法是前、后項同進除以它們最大的公因數;化簡分數、小數比常用方法是把分數比、小數比先轉化成整數比,再化簡。把分數比、小數比轉化為整數比的方法,思路比較統一,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化簡方法也可以靈活多樣,只要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都是允許的。

三是應用比解決實際問題。

教材中涉及的比的應用,主要是按比分配。所謂按比分配就是把一個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一種特殊情況。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把比的前、后項看作分得的份數,先求出每一份;二是求出前、后項分別占總數幾分之幾,用乘法來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識來解答。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會求比值、化簡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理解比的意義、探索比與分數和除法之間的關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體會類比法、推理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知識之間內在的聯系,把握數學知識的本質。

4、使學生經歷用比描述生活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教學措施:

聯系已學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讓學生感悟相關知識的聯系與區別,使新舊知識融會貫通。

第五單元 《圓》教學計劃

一、單元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內容是圓,在這個單元中,教材安排了“圓的認識” 、“圓的周長和面積” 、“扇形的認識”及綜合實踐活動“確定起跑線”四個具體的內容,這四個內容由易到難,層層深入。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學過了直線圖形的認識和面積計算,以及圓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知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知識,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教材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方面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的有關知識的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和繪制簡單統計圖打好基礎。

學生將在這個單元中,結合動手操作、比較、測量等多種數學活動,更深入理解、掌握圓的特點,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學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會利用直尺和圓規,在教師指導下設計一些與圓有關的圖案。

3.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并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4.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使學生認識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6.使學生經歷嘗試、探究、分析、反思等過程,培養數學活動經驗,在解決一些與圓有關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7.使學生在推導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過程中體會和掌握轉化、極限等數學思想。

8.通過生活實例、數學史料,感受數學之美,了解數學文化,提高學習興趣。

三、單元重難點

重點:

1.掌握圓的特征及以及圓的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2.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面積計算公式,并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難點:

使學生在推導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過程中體會和掌握轉化、極限等數學思想,進一步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四、單元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課時數:(12課時)

1.圓的認識……………………………………………2課時左右

2.圓的周長……………………………………………2課時左右

3.圓的面積……………………………………………5課時左右

4.扇形 …………………………………………     1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2課時

確定起跑線…………………………………………..1課時

第六單元 《百分數》教學計劃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小數、百分數的基礎上,正式認識百分數。由于百分數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學習百分數對理解和判斷生活中的相關數據信息以及運用百分數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單元內容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學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三是用百分數解決相關的問題。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了解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能夠進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

3.在理解、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使學生能正確地解答有關百分數的問題。

三、單元教學重點:

百分數的意義,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

四、單元教學難點:

比較復雜的百分數應用題。

五、教學安排:

本單元教材計劃用9課時

第七單元   《扇形統計圖》教學計劃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包括讓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通過熟悉的事例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以及會根據統計的目的和各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選擇合適的統計圖進行數據描述。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統計知識,和剛剛學習了百分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讓學生通過熟悉的現實素材,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會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必要的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在學習了扇形統計圖之后,對已經學過的三類統計圖進行整體性的回顧,使學生學會根據統計目的,結合不同統計圖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統計圖進行數據描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

2.使學生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必要的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的作用。

3.使學生知道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能根據需要選擇的統計圖,直觀、有效地描述數據,進一步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三、教學重點:

扇形統計圖的意義、特點和作用。

四、教學難點:

根據不同的統計表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的表示數據。

五、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劃授課用2課時。

第八單元 《數學廣角--數與形》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主研究發現圖形中隱藏著的書的規侓,并會應用所發現的規侓。

   2、使學生會利用圖型來解決一些有關的問題。

   3、使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歸納推理、極限等基本的數學思想。

二、內容安排及其特點

   1、教學內容和作用。數形結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把數與行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可使復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使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直觀。數與形相結合的例子在小學教材中比比皆是。有的時候,是圖形中隱含著數的規侓,可利用數的規侓來解決圖形的問題。有時候,是利用圖形來直觀地解釋一些比較抽象的數學原理與事實,讓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學生思維的抽象程度還不夠高.經常需要借助直觀模型來幫助理解。例如:利用長方形模型來教學乘法的算理,利用線段圖來幫助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積模型來解釋兩位乘兩位數的算理、乘法分配侓、完全平方公式等(如下圖)。

 

還有時候,數與形密不可分,可用“數”來解決“形”的問題,也可以用“形”來解決“數”的問題。小學中的正比例關系和反比比例關系圖象也很好的反映了這樣的思想。

本單元中,教材以“1+3+5+7+……+(2n-1)=n2”“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1”為例,引導學生認識和利用數學與形的結合,可以解決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

具體編排結構如下:

                 等差數列1,3,5,…之和與正方形數的關系     例1

數與形                  

                 求等比數列1/2,1/4,1/8,…之和      例2

                   

從上表可以看出,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使學生通過數與形的對照,利用圖形直觀形象的特點表示出數的規律。例如,例1中,從圖形的角度直觀的理解“正方形數”和“平方數”的特點。

二是借助圖形解決一些比較抽象的、復雜的、不好解釋的問題。例如,例2中,解決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的求和問題,教材利用分數意義的直觀模型,使學生直觀的理解“無限”的抽象概念;再如,練習二十二第6題,通過畫示意圖的方式可以比較便捷的解決比較抽象的問題。

2、教材編排特點。

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www.12999.com

⑴ 突出探索規律、應用規律的編排意圖。不管是數還是形,都突出對其規律的探索。例如,通過觀察和計算1、1+3、1+3+5、1+3+5+7+…既能發現加數的規律(從1開始的連續奇數的相加),又能發現和的規律(都是連續的正方形數);通過觀察和計算1/2+1/4、1/2+1/4+1/8、1/2+1/4+1/8+1/16,…同樣,既能發現加數的規律,又能發現和的規律。在發現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再引導學生把規律應用于一般的情形,解決問題。

⑵ 在利用數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培養基本的數學思想。例如,在例2中,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和越來越趨向于1,感受什么叫“無限接近”。雖然無法一一窮舉所得的結果,但可以利用觀察到的規律進行“無窮無盡的”類推。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推理和極限的思想。

三、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數形結合,相互印證。形的問題中包含數的規律,數的問題也可以用形來幫助解決,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體會到數與形的這種完美結合。既可以從數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看看可以怎樣用圖形來表示數的規律,也可以讓學生尋找圖形中所包含的數的規律。通過數與形的對應關系,互相印證結果、感受數學的魅力。

2、使學生感受到用形來解決數的有關問題的直觀性與簡捷性。圖形的直觀、形象的特點,決定了化數為形往往能夠達到以簡馭繁的目的。例如,例2中,用舉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數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證明無限多項相加的結果為1。但是如果用圓和線段的圖形加以說明,學生則比較容易理解當一個數無限趨近于1時,其結果就是1.一個極其抽象的極限問題,由于用圖形來解決,就變得十分直觀和便捷了。

3、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索數與形的通用模式。小學階段,雖然不要求寫出一個數列的通式,但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利用圖形的規律,從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數列的通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