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學設計
一 本冊知識要點;
1、能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數的組成,能說出100以內各個數位的名稱以及這些數位的排列順序,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含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
2、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
3、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能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4 、認識鐘面、時針和分針,掌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
5、能辨認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組第幾排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會辨認從正面、背面、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能辨認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系和區別,會用這些平面圖形拼圖。能認識生活中這些簡單圖形。
7、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在比較、排列、分類活動中,體會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餓一致性,在學習尋找簡單平面圖形的共性。
二、復習的重難點
復習重點:主要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的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及應用,人民幣的認識,時間的認識
復習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人民幣的認識,時間的認識、位置
三、考點分析;
第一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
1、認識計數單位“一”、“十”。
教學對策:對比強化練習,引導學生仔細讀題,要求自己必須讀題。
對應練習:(1)8個一和2個十是( )。
10個一是( ) 4個十和8個一是( )
10個十是( ) 9個一和6個十是( )
(2)2個十和5個一是( )。 7個十是( )。
58里面有()個十,()個一
42里面有()個一,()個十
(3)7個十,3個一組成的數是()
8個一,2個十組成的數是()。
2、掌握個位,十位數上的含義。
(1)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一個數十位上是7,個位是0,這個數是_____。
(3)7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4)60是由6個( )組成的,90是由( )個十組成。
(5)68里面的"6"在( )位上,表示( )個( );"8"在( )位上,表示( )個( )。
3、100以內數的讀寫。
(1)看圖寫數。略
(2)、 寫出下面各數:
十四( ) 三十八( ) 七十( )
四十( ) 六十五( ) 十七( )
(3)、10個一是( ) 4個十和8個一是( )
10個十是( ) 9個一和6個十是( )
3個十是( ) 7個十和1個一是( )
4、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
(1)、 在○里填">"、"<"或"="
28○27 81○91 91○89 36○63 70○69 67○76
40+7○55-5 69-9○40+20
100-60○48-8 30+3○20+20
(2). 按數的順序填空.
41 43 ( ) ( ) ( )
51 53 ( ) ( ) ( ) ( ) ( ) ( )
(3)下面各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78 80 71 85 69 92
( )<( )<( )<( )<( )<( )
4、估計大小。
教學對策:加強對數的大小比較和多得多,多一些,少的多,少一些的類型試題的練習。
5、人民幣的換算和應用。
教學對策:
我們在教學復習中要加強練習和實際操作應用,是復習的難點。
3角6分=()分 4角=()分 80分=()角
5元=()角 4元3角=()角
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1、 辨認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
2、 能綜合實際,找出在第幾組,第幾排的位置。
3、 能辨認從各個方向觀察簡單的物體。
4、 教學對策:利用實際物體讓學生觀察,讓他們在教師找自己或同學的位置,在辨認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時,讓其學會方法。
第三單元:認識圖形
1分類。比如把會飛的又有羽毛的動物圈起來。
2認識圖形。特別注意正方體、正方體、圓住可以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圓。體會面在體上,體上有面。
3數圖形的個數,強調方法。
填空:
(1)長方形有( )條邊,正方形有( )條邊,三角形有( )條邊。
(2)用( )根小棒可以擺一個長方形。
(3)用( )根小棒可以擺一個正方形。
(4)用( )根小棒可以擺一個三角形。
(5)硬幣是( )的。
第四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一、本單元知識結構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 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的基礎上展開的,它既是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習了20以內加減法基礎上的進一步學習,也是今后繼續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多位數加減法的重要基礎。本單元的加減法計算仍然以口算為主,筆算只是初步認識,因此,在本單元教學中,讓學生切實掌握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是本單元教學重點。這一單元的主要內容有: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和整十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教材內容安排如下表:
100 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是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學習的好壞,將對以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影響。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不僅利于學生在用數學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而且還可以為今后發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本單元的計算是教學的重點,本單元的計算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二、典型例題分析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例如40+30= ,想:4個十加3個十等于7個十。
2、(1)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著重解決把相同數位的數相加。在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時候,容易出現把不同數位的數相加的錯誤。教材采取了兩種情況對照著出現,例如 23+3= 23+30= ,通過比較,促使學生分清所加的數是幾個一還是幾個十,如果是幾個一就加在個位上,是幾個十就加在十位上。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初步掌握數位的概念,又利于減少計算中的錯誤。
(2)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學生有了加法的基礎,很容易類推出減法應該怎樣算。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筆算時,掌握相同數位對齊,個位數與個位數相加、減,十位數與十位數相加、減的道理,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
3、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本節內容是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首次出現了用豎式計算,這只是讓學生初步接觸豎式計算,重點仍然是口算。例如(1)23+25= 算法 ①20+20=40 3+5=8 40+8=48 ②23+20=43 43+5=48 ③23+5=28 28+20=48 ④用豎式23
+25
---
強調: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從各位算起。 (2)39-25= 算法①30-20=10 9-5=4 10+4=14 ②39-5=34 34-20=14
③用豎式3 9
-2 5
--- 強調: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從各位算
起。④學會看數位圖。
三、相關練習題
1、不進位加法
30+30= 40+50= 10+20= 50+30= 70+30=
23+30= 45+3= 8+91= 70+22= 38+60=
40+20= 30+65= 50+24= 20+70= 33+63=
加數 30 50 63 5 25
加數 40 25 6 72 23
和
2、不退位減法
50-20= 35-12= 99-88= 78-70= 46-32=
85-4=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50-20=
被減數 83 70 54 79 45
減數 50 60 13 52 23
差
3、解決問題
(1)學校要召開運動會了,總共舉行三個項目,
60米跑步 跳高 接力跑
22人 17人 33人
先提出數學問題問題,再解決。
(2)跳繩比賽。小芳跳了40下,小青跳了46下,小青比小芳多跳多少下?
(3)停車場開走了22輛車,還停了47輛車,
①停車場原來有( )輛車。
②開走的車比剩下的車 ( )輛。
第五單元 認識鐘表
本單元包括“認識鐘表”和“實踐活動:小小商店”這兩部分內容。認識鐘表是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進行認識,為后面學生解決問題做一些準備。通過實踐活動既可以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中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又可以強化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
一、本單元知識點
1、 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2、 認識幾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 認識幾時半。
4、 能在鐘面上讀出大約幾時。
5、 能讀出剛過幾時或快幾時了。
二本單元的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是認識幾時、幾時半、大約幾時。難點是準確讀出幾時半。
三練習題。
1、填空。
2、連線
3、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4、把讀錯的時間改正過來。
5、 仔細看圖,在方框中寫出相應的時間,并指出是遲到還是提前。
6、認一認,選一選,連線。
7、寫出下列鐘面所表示的時間。
8、解決問題。
(1)、
(2)、
(3)、看圖,列式解答。
(4)
第六單元 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一 復習要點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讓學生掌握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會口算、筆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體驗算法多樣化。
2、讓學生感受到100以內的加、減法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善于從具體生活情境中提出并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重視學具操作
3、 是今后學習萬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基礎。因此,本單元是全冊教科書的重點內容之一,本單元學習的質量直接對學生今后數的運算的學習帶來較大影響。
二 復習建議
1、繼續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學具操作,突破學習難點
3、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4、注重算法多樣化,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5、重視加減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練習題型
一 計算
74+16-53= 63+27-15= 100-(34+26)=
二 看看下面的題是不是對,如果錯的,把它改正過來。
三 填空
四 給得數相等的兩個算式連線.
四、復習建議
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復習中老師們應關注的一些問題
1關注對數的相對大小的描述,復習中提供多種情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發展數感。
2復習中讓學生重現“具體情境--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的過程,確保學生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到位。復習中注意回顧豎式計算的算理、算法及每一步的意義,進一步提高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速度和正確率,進一步規范舒適的書寫。
3復習中注意規范學生豎式書寫,理解豎式計算的基本法則。
4正確理解有關“比多比少”實際問題的含義,及其不同的表述方法,如:比甲多15;再增加15就和甲一樣多了……等,并能列式解答。5認識圖形復習中注意體會“面在體上”,體上有面。
6掌握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學會不同面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和找補。
7注意統計的方法,要注意引導學生統計時要做到“不重不漏”地進行統計。
8根據收集的數據在相應的方格內正確涂色,并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9復習試卷使用,每次考試教師都要進行分析,針對自己班上情況進行強化練習。復習中體現三多:學生多讀題,教師多方法評講,多強化練習。
以上是應關注的問題,為老師們的期末復習提供線索,但未列出的知識點并非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