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應用分組學習法

發布時間:2016-6-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旨在對現行的以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傳授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一、組建合作小組,培養合作習慣,打好合作基礎 

  組建學習小組,是分組合作學習的前提,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進行。根據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搭配若干異質學習小組,通常以4-6人為宜。小組成員要有具體明確的分工,在每一個階段每個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職責,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人、記錄員、匯報員,一定時間后角色互換,使每個成員都能從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 

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是合作學習有效進行的關鍵。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并把自己的探究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進行交流。這樣既能表現不同觀點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又為學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真正發揮團體的合作精神。第二,教師要使學生在討論交流時相互尊重,學會傾聽,這也是人際交往中必備的素質。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會傾聽他人的評價,唯我獨尊,是現在孩子的通病。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不僅影響討論結果,還無法使討論深入。因此,要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孩子互相尊重,打好合作的基礎。 

(一)雙人互說

在新授后,教師為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往往要求幾名學生復述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或筆算、口算題的算理……這樣幾人回答同一問題,不僅說者無趣,且學生回答的機會也不多。于是我們可以把同桌分為一組,讓他們在互相說的過程中,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學習對方的優點,互相補充。這樣做能使全體學生在短時間內鞏固新授內容,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

(二)4人互說

一般采用4人一組,這種組合方式方便迅速,只要前邊兩人往后一轉便可組成,每一小組選出小組長。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進行討論,這時每個學生一邊仔細傾聽著,一邊又要思考著幫助糾正別人的錯誤,使得他們既是講述者,又是評判者。進行這種形式的“分組合作學習“,教師應特別重視巡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指導討論,及時加以調控,使討論得以順利進行。在數學課堂中,一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或疑難問題,以及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導、規律的揭示等過程中,比較適合于這種“分組學習”。

例如,在揭示乘法分配律[a×c+b×c=(a+b)×c]時,我們以往往往例舉一些例子,如:

3×8+4×8=56,(3+4)×8=56,所以3×8+4×8=(3+4)×8;16×100+14×100=3000,(16+14)×100=3000,所以16×100+14×100=(16+14) ×100……通過上面一些例子的說明,來得出公式a×c+b×c=(a+b)×c。這樣雖然學生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但是他們沒有一個自己主動探索求解的過程。那一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就大膽地采用了四人合作的“分組學習“。結果,匯報情況時,全班9個組(4人一組),有6個組也是像上面那樣,通過舉一些實例來揭示乘法分配律的,但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2個組運用了乘法的意義來理解乘法分配律。他們是這么說的:7×85+3×85,可以看作7個85+3個85=10個85,所以7×85+3×85=(7+3)×85,于是便又出現了7×85-3×85=(7-3)×85等結論。可見,通過這樣的分組學習,有效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培養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思考與創造的意識,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大組比賽

每一堂課的后階段,學生往往出現了疲勞,學習效率有所下降。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就可以設計游戲開展小組競賽。這種“分組學習”的具體做法是,先把各組成員依次編為1--X號,并把各組實力相近的學生編為同一號碼,成為競爭對手。比賽可分為筆答、口答等形式。口答題可指名各組同一號的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搶答,按答題的對錯、快慢計分,筆答教師可設計若干道題,依次讓各組學生完成,按速度和正確率計分,最后算出每個學生的得分和學習小組的總分進行評比。這種小組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在輕松愉快的小組比賽中得到提高和鍛煉。

  二、設計研討問題,明確相關要求,引導學生思考 

  提出恰當的研討問題是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基礎。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及教材的重難點,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師生共同設計既能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產生內動力,又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的思考題、討論題,讓學生的思維活動沿著目標方向有理有序地進行,使合作效果達到最優化。因此,所提問題要盡量具有開放性。如:商店里有各種食品飲料,礦泉水2元一瓶、可樂3元一瓶、餅干4元一包……我有25元錢,請給我配一份春游食物,看看哪個小組的方案又多又好。如果所提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一看就會,看起來氣氛活躍,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形成思維惰性,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 

  另外,學生的分組合作學習,應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基礎,任何的合作學習都是以自主學習為先決條件,合作只有建立在個人努力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因此,要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在合作學習之前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幫助的。當然不講原則的過多的合作學習會限制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對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三、給足研討時間,分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質量 

  給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的時間要充分而不過分,要保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成員都有機會發表個人的見解。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首先讓學生回憶以前學習過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時所用的方法,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新舊圖形之間的關系來推導出新圖形的面積公式,可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索。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小組成員紛紛開動腦筋,積極參與。通過拼一拼、擺一擺、數一數、算一算,發現拼出的近似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和圓的周長有關,平行四行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梯形的高又和圓的半徑是一樣的,利用這些關系,就可以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隨后,教師就借助電教手段對學生合作的成果予以展示,讓同學們再補充完善,同時把小組的一些想法加以延伸,使每一個組員都切實體驗到合作的樂趣。 

  四、全班交流評價,教師適當小結,激發創新思維 

  全班交流評價是分組合作學習流程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各小組間的相互展示,交流補充,各抒己見,能促使學生進一步開拓思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創新思維。分組合作學習要形成“組間競爭、組內合作”的良性機制,將傳統教學的師生之間單向交流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促進了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和技能的進步。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中,教師的講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的簡要小結,對整堂課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教師要運用教育評價手段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及批評。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習結果的匯報,更要注重對合作過程進行評價。比如,師生可共同評出“最佳溝通獎”、“配合默契獎”、“共同進步獎”、“集體智慧獎”等。這樣使小組合作學習更積極向上,使學生更樂于參與。另外,教師還應指出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引起學生的注意。 

  分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努力研究,使這種學習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作者:南和縣大郝小學劉社民

                                                      201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