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絕大多數教師還是認為上課必須備課寫教案,做到有“備”無患嘛!正如現代教育評價觀所提倡的那樣,備課也要注重其過程性評價。
備課要備學生、備教材,著重在于如何處理教材?怎樣突出教學重點?怎樣分散教學難點?運用什么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怎樣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如果經過深思熟慮,理清教學思路,把握教學重點,做到“胸有成竹”,即使不動筆寫教案,也會“無案”有佳課。
現在部分老師由于工作任務重,或根本就是懶,照抄備課資料,有的還戲說:“我沒有照抄,因為我比教參上要少兩個字”,這樣即使有教案也難有佳效。有的教參上的確有優案,但各自學情不同、理解不同、教學特色不同,也應該批評地接受。
有備無誤求實效 (二)
“詳案”與“簡案”的對話
現在有的地方是青年老師要求寫詳案,中老年教師可以寫簡案,理由不言而喻。有人認為,青年教師需要詳盡的鉆研和分析教材,而中老年教師則可憑已有的經驗來處理教材,或許這種觀點得到廣泛的認可。
“詳”與不“略”的分界,應該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加以個人的教學特色來定,而不能僅根據年齡的大小而定。青年教師或許用詳案來約束,促其鉆研教材,但也可在仔細鉆研思考后提綱挈領寫出簡案,而中老年教師也應根據現代兒童特點及學習特色而不時撰寫詳案,正所謂“老革命”也有遇到“新問題”的時候。
有備無誤求實效(三)
“應付”與“求實”的對壘
有人感嘆“最痛心的莫過于浪費精力抄教案”。這種浪費精力抄教案的源泉何在?不得而知!
上好一節課的確不容易!在當今()“務實”、“創新”要求下的教學更不易。一些教師沒有在“務實”上下工夫,更沒有在“創新”上做文章,而是照搬抄襲教參,這樣,既免去了操心勞碌之苦,又應付了教育行政部門的檢查,何樂而不為!
要讓“務實創新”的陣容不斷壯大,就必須不斷改革備課與評價制度,加強過程性評價,走進課堂看實效,引導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課堂中,不再疲于“應付”,而在“務實創新”中發展。
歡迎您對《有備無誤求實效》以指導!
無心之中備課誤談(這里備課指有紙備課):
1、求有不求無--總覺有備課總比無備課好()。
2、求祥不求略--總覺祥案總比略案好(寫得越多越好嗎)
3、求新不求實--總覺實在比不上新穎(花樣百出不求實,行嗎)
4、求檢不求教--教案是用可應付檢查(不適合教學的教案行嗎,教與案分離。
---------------------------------
備課要求因人而異!
備課要求有尺有度!
備課要求求實求新!
無心之中談無紙備課
正如蘋果所言:未寫教案≠未備課。
備課的重點放在鉆研教材!
如何突出教學重點;如何突破教學難點;怎樣理順教學思路;如何貼近學生實際;何運用電教媒體…
這些是備課時要思考、探索的,也并不一定要詳詳細細寫出,正可謂“胸有成竹”!
若檢查時,可又怎么證明你備了課呢?又怎樣說明你的教學設計呢?雖然“我自心中明白”,可領導行不通,只好當“典型”!
我曾想在學校樹立“免案”教師!可以什么為標準呢?至今未能實施,誰幫幫!
出口創匯有“免檢”!課堂教學就不能有“免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