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P87~P89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能正確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聯系分數的含義,并借助直觀手段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學生在認識分數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觀察、操作、思考和表達交流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分數源于實際生活的需要,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2、教學難點:估計一部分大約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教學準備:
1、PPT教學課件
2、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人均2-3張,深色水彩筆一枝。
教學過程:
一、引入分數
創設情境:星期天,小杰和小慧一起去公園玩。到了吃飯的時間,兩人把帶來的食品拿了出來,你能把這些食品分一分嗎?(出示例題情境圖) 比如4個蘋果……
引導學生依次討論:4個蘋果,每人分得2個;2瓶礦泉水,每人分得1瓶。(媒體顯示2、1)
結合學生的交流,點明:每人分得同樣多,在數學上叫作“平均分”。
進一步討論: 1個蛋糕怎樣平均分給兩個人呢?每人又分得多少呢?
學生依據生活經驗交流:從中間切開,每人分得半個--蛋糕的一半。(多媒體顯示切開、半個)
教師依據學生的語言板書: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一半。
啟發:每人分得的蘋果、礦泉水可以用以前學過的數2、1來表示,那“半個”蛋糕該用怎樣的數來表示呢?
組織學生交流,由學生或老師揭示 。(多媒體顯示)
【設計說明:學生熟悉的情境,簡單的數據,一方面能有效喚醒“平均分”的經驗,又能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有時結果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數表示,從而生發認識“新”數的內需。】
二、認識分數
1、初步認識 。
教師用 替代板書中的“一半”。并說明:我們習慣上把“平均分成2份”說成“二分”,把“其中的每1份”說成“之一”,(相機板書二分之一)所以這個數就讀作“二分之一”。
啟發思考: 和2、1不一樣,它是把東西平均分產生的數,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數嗎?
學生或老師揭示:分數。教師點明課題:認識分數。(板書課題)
教師放大板書 。相機教學寫法,各部分名稱。重點引導學生讀寫思結合:寫分母“2”時讀“二分”,意思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寫分子“1”時讀“之一”,意思是表示這樣的1份。(相機板書:分數線、分母、分子)
指導學生左手拿尺,右手拿筆,在練習本上練習幾次。
【設計說明:二分之一的含義、讀法、寫法之間融會貫通,讀法體現含義,讀寫步調一致,這不僅加深學生的理解,而且從學習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2、加深認識 。
教師引導: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個蛋糕的 ,你們愿意自己動手來表示一個物體的 嗎?
組織學生了解操作要求。(出示操作要求:1、選擇不同形狀的紙片,折一折,畫斜線表示圖形的 ,并和同學交流;2、想辦法在杯子圖中用畫斜線的方法表示出 杯水;3、工程隊已經修了一段路的 ,請在修到的位置畫上小旗。)
學生操作,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給予折一折、畫斜線、量一量等方法的引導或指導。
組織學生在黑板上借助小磁粒分不同的圖形展示自己表示的 ,并觀察體會不同的圖形,不同的平分方法,只要是把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圖形的 。同時了解也可以通過測量的方法表示 杯水和一段路的 。
【設計說明:表示 時沒有過多約束,而是允許自選圖形;而且不光表示圖形的 ,還表示 杯水和一段路的 。讓學生開闊視野,從而發現概念的本質屬性。而且始終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
3、認識其它的幾分之一,并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1)引導學生辨析:下面的涂色部分是圖形的 嗎?(圖略)讓學生加深理解,其中的一個涂色部分不是 ,而是 ,從而引出 。
啟發聯想:除了 ,你還想到了幾分之一?
結合交流教師板書,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借助圖形認識 、 、 、 等分數。
組織學生用其余的紙片,用同樣的方法表示出不同的幾分之一。
組織學生繼續展示,點名學生說其中幾個分數的含義。
(2)選擇用圓形紙片表示的不同分數,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把同樣的圖形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幾分之一,這些分數誰大誰小呢?
借助圖形比較 和 ,交流直觀比較涂色部分大小的方法和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少),每一份就越小(大)的方法,并繼續引導學生比較 的大小。
借助圖形比較 和 、 和 的大小。
借助直條圖認識1、 、 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自己發現:1> > ,1里面有3個 ,有6個 , 里有2個 等關系。
【設計說明:從 引出 再擴展到其它的幾分之一,始終體現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思考;自由表示幾分之一體現的教學的開放性,而借助圓形比較 、 和 的大小則體現了對生成學習材料的選擇、組合、運用;1、 、 之間的關系的教學很好體現的教學的拓展和蘊伏。】
三、拓展認識
引導學生看圖聯想分數。(出示法國國旗圖、黑板報圖、巧克力圖)
組織學生看圖說一說,多媒體相機顯示。法國國旗圖比較容易看出,指導學生說準確;黑板報的 和 多媒體輔助顯示;巧克力的 、 和 也用多媒體輔助,并留下“怎樣取出這一大塊巧克力的 呢?”這一課外思考題。
引導學生逆向思維,由紅色小棒的 和藍色小棒的 一樣長,比較紅色小棒和藍色小棒的全長。
【設計說明:拓展認識體現了較好的層次性,由淺入深,由固定向開放。同時設計逆向思考的問題,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
四、全課總結
引導學生從分數的意義,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分數借助的材料,學習積累的經驗,等方面回顧。并啟發思考還會有怎樣的分數,你還想了解什么。
【設計說明:課堂總結完全指向目標設計,體現“四基”要求,也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習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