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鄖西縣羊尾鎮中心小學 張吉林
學生數學學習的好壞,與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來看,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當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保證他們更好地發揮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這里我要談的是如何培養小學生在數學中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相當重要。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我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練習中的很多錯誤是由于沒有認真審題造成的。因此,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認真審題就是要求學生對需要解答的題目進行仔細的觀察、分析與思考,然后再確定解題的策略。比如:對于計算題要根據題目的數據與運算符號考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應用運算定律、運算性質進行簡便計算。對于應用題,則要弄清題里的已知條件與問題要求,再看哪些是直接條件,哪些是間接條件,最后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并且還要看給出的應用題是哪些類型的應用題。然后根據不同類型的應用題選擇不同的解答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與速度。對于幾何初步知識問題,則要根據幾何圖形的特征思考與解題有關的公式,找到相應的條件與數據,并搞清楚計量單位,需要時還要聯系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幾何圖形與現有實物,來幫助自己解答有關的題目。對于不同題型的練習,要有不同的審題方法。如判斷題,則要弄清楚題目里面的每一個字、詞、符號的含義,與已掌握的數學概念進行比較,以便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能憑靠自己的第一印象或對概念的斷章取義來盲目判斷。選擇題先要弄清楚題目的要求,在求出正確答案后直接進行選擇,也可以用排除法間接進行選擇等等。審題,不只是在解題開始前所需要的,在整個解題過程中,也要隨時進行。教師要培養學業生具有認真審題的習慣,在要求學生如何認真審題的過程中,自己在教學中,還應該做出審題的示范,從每一個環節抓起,同時,還要讓學生親自體會到審題的好處,積累審題的經驗,逐步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