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噸的認識 教案教學設計(青島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1-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噸的認識

教學內容: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頁  信息窗1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體驗認識質量單位---噸,并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噸的含義,初步建立1噸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學會噸與千克之間單位的換算,并能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

3、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教學思想,掌握猜想、驗證、合作學習的探究方法。

 4、通過體驗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通過想象和推理,建立1噸實際質量的概念。

教具學具準備:一個蘋果、一袋10千克大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制造懸念,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拿出一個蘋果,猜一猜這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有多少呢?一箱蘋果呢?接著,出示一輛裝滿蘋果的大卡車的圖片,請同學們估計一下,這一車蘋果質量又是多少呢?學生大膽猜想并自由回答。

2.出示一些集裝箱圖片,讓學生想象這些物品有多重。

計量這些比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單位,結果會怎樣?(數很大,不夠方便)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

同學們估計一個蘋果,一箱蘋果的重量時雖然數值上稍有差別,但使用的單位都是克和千克,這說明當我們需要計量比較輕的物體有多重時,通常用克、千克作單位,但當計量大宗物品或比較重的物品有多重時,克和千克就不能夠很好的表達了,這時,就要引入一個更大的表示物體質量(重量)的單位-噸,從而引出課題。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1.初步體驗1噸有多重。                               

講臺上有1袋大米,讓學生在袋子上找出這袋大米的質量(10千克)。然后讓 3個學生到黑板前提一提這袋大米說說感受。

這時教師借助多媒體呈現:依次呈現1袋大米、5袋大米、10袋大米、100袋大米,學生在老師呈現同時回答:1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

教師邊板書邊告訴學生這時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們數學王國中就是1噸。1噸就是1000千克。

板書:1噸=1000千克

    通過屏幕觀察1噸給你什么樣的感受?1噸大米擺在眼前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回答。

2.利用自身體重,想象1噸的重量。

班級學生的質量是多少千克。選擇一個體重接近25千克的同學,讓大家猜想多少個這樣的同學大約有1噸呢?

學生大膽猜想:10個,20個、25個……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班內交流,驗證猜想。

哪個小組把你們的發現結論告訴同學們。

小組匯報: 1名同學25千克,10名同學就是250千克,20名同學就是500千克,40名同學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2.全班同學共同驗證小組結果是否正確。并給匯報的小組給予肯定的評價。

3.通過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讓學生感受噸。

背一背、抱一抱體重是25千克的同學,感受一噸就是40名這樣同學的體重;

40名學生一起跳一跳,體驗一下,一噸重的物體從天而降,會是怎樣的感覺?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見到過用“噸”作單位?(自由發言)

說說下面圖中牌子上的20t表示什么意思?(課件展示)

      

通過小組討論得出: “20t”指這座橋的限制總質量為20噸。 

2. 教師總結:同學們通過我們身邊同學的體重和身邊生活的知識我們認識了噸,“噸”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大的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它用字母t表示,相信同學們只要用心觀察就能在生邊找到更多噸的知識。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你能用質量單位“噸”說一句話嗎?

學生可能說到:我家一個月用水大約5噸,荊河橋的限制總質量是20噸,我家的小汽車大約有2噸重。

2.選擇合適的單位填在下面的括號里。(課件展示)

3.小明在學完了噸的認識這一課后啊,回到家時寫了一篇數學日記,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你讀一讀,找出日記中用錯的質量單位并改正過來。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腸,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坐上了大約重1克的出租車,來到了動物園。我們先看了大約重80噸的熊貓,又看了大約重8千克的大象。

4.同學們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認真學習,仔細觀察就能獲得新知,這節課你從生活中又有什么收獲呢?(學生自由回答)

5.利用所學的質量單位,寫一篇數學日記。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噸=1000千克

                  1t=1000kg  

使用說明:

1.教學反思:

(1)利用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認識“噸”。教學中通過圖片介紹,生活經驗感知,親身體驗,數學計算和推理,讓學生充分感受和認識“噸”。

(2)直接感受“噸”。“噸”是一個用來計量重量的單位,我讓學生通過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等活動直觀感受噸,借助想象與推理,讓學生理解1噸到底有多重。

2.使用建議:本教案是從學生身邊生活入手,通過觀察、計算、體驗等活動獲取新知,教學隨意性大 ,為更能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情況 ,選著不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