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一年級 科:數學 設計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8頁例4、例5及“做一做”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運用11至20個數組成,掌握10加幾、十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口算。
2.指導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難點 掌握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 學 過 程 修改或補充
一、復習導入
1.比一比,一圖四式我會寫。
( )+( )=( ) ( )-( )=( )
( )+( )=( ) ( )-( )=( )
2.說一說,數的組成我會填。(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5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2)1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數是( )。
(3)10和4組成的數是( )。
教師小結:十幾可以分成1個十和幾個一;反過來,一個十和幾個一可以組成十幾。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擺小棒,先擺1捆,再擺3根。
(2)教師提問: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0+3=
教師提問:10+3等于多少?為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1個十和3個一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3)教師提問:誰能根據算式10+3=13寫另一道加法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10=13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加數的位置調換了,得數還是一樣的。
(4)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13,根據它們的關系你能試著列出減法算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3-3= 13-10=
教師提問:怎樣算?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5)教師小結。
像這樣的四個算式我們可以把它們歸類為幾種:
10+3=13可以歸類為十加幾等于十幾;
3+10=13可以歸類為幾加十等于十幾;
13-3=10可以歸類為十幾減幾等于十;
13-10=3可以歸類為十幾減十等于幾;
那么這個幾可以代表什么數啊?
引導學生回答:幾可以代表0、1、2、3、4、5、6、7、8、9。
2.教學例5。
(1)教師拿出計數器,先請學生撥出11,然后教師再在個位添上2顆珠子,讓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撥珠子的過程,讓根據撥珠的過程說出一道加法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1+2=
教師提問: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11里面有一個十和一個一,1個十和1個一添上2個一就是1個十和3個一,也就是13,說完教師把算式填完整。
教師說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邊介紹邊用紅筆板書:
加數 加數 和
(2)教師再讓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撥珠子的過程,在表示13的計數器的個位上撥去2顆珠子,讓學生根據撥的過程說出一道減法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3-2=
教師提問:得數是多少?怎樣想?
引導學生回答:13里面有1個十和3個一,從1個十和3個一里面去掉2個一,就剩下1個十和1個一,也就是11。說完教師把算式填完整。
教師結合算式介紹減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稱,邊介紹邊用紅筆板書:
被減數 減數 差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78頁中“做一做”中的題目。
(1)做第一題。
指名讓學生看左圖,說出圖意,再把左邊的算式填完整。其他同學做小老師來判斷對錯。
再指名讓學生看右圖,說出圖意,再把算式寫完整。其他同學做小老師來判斷對錯。
(2)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做,教師注意巡視,做完集體訂正,再說說怎樣想。這一題也順便強化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開火車,看卡片,讀算式。(盡量讓學生口算)
10+5= 14-4= 10+2=
8+10= 19-10= 17-7=
15-2= 14-3= 6+10=
5+10= 13+1= 9+10=
3.課后延伸。
小小數學游戲,課本第81頁,這有一幅圖,但是編寫教材的叔叔想考考同學們上課是否認真學習了,所以故意沒給它上顏色,請同學們課后試著涂一涂,得數是8 的涂藍色,得數是10的涂灰色,得數是13的涂黃色,得數是14的涂綠色,涂完后相互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請你說說看。
練習設計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有大括號和問號的看圖寫算式
第四類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