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備課(實驗稿)
主備人: 輔備人:
教學內容 6--10的認識 課型 新授
課前準備 課件 課時 2
教材前后聯系 前置基礎:1--5和0的認識,數數。
后續知識:10以上各數的認識,10以內的加減法
核心知識點 6--10各數的意義、順序、組成、寫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圖片正確的數出數量是6--10的各數。會認、讀、寫6--10各數和數的組成。
2、培養學生初步地動手操作的能力。
3、結合插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提出的核心問題 1、 誰能象老師這樣提出問題?(跑步的有多少人)
2、除了“6個小朋友”,還有什么可以用6表示?請你舉例。
3、“6”可以分成幾和幾?
……
滲透的思想方法 一一對應
學生主要的訓練點 6--10各數的組成、寫法。
教學環節 一、 復習舊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0”,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0一個也沒有;直尺上的0表示起點。
二、 情境引入:
1、 學習觀察:課件出示情境圖(12頁)。提問:圖上有什么?
2、 學習提問:校園里有這么多小朋友和物品,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舉例:跑步的有多少人?
學生仿照例子提問。
大樹有幾棵?……
三、學習新知
1、“6”的認識
(1)意義:出示“跑步的有幾人?”我們一起數一數:
師生共同數(注意順序)。
(2)用一根小棒代替一個小朋友擺一擺。(體會一一對應)
(3)除了“6個小朋友”,還有什么可以用6表示?請你舉例。
(4)“6”可以分成幾和幾?請你用小棒擺一擺,再和同桌說一說。
(5)“6”的寫法。
2、“7”的認識。
方法同上。
3、“8、9、10”的認識。(同上)
4、整體感知“6-10”。
(1)師:怎樣在計數器上拔出6個珠子?體會:5個再拔一個就是6個。
(2)師:怎樣拔出7個、8個、9個、10個呢?
體會6--10各數的順序。
四、 課堂練習:
五、 課堂小結。
教學效果(教師做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