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 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操作、表述,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觀察現實情境圖,口述題意,列出算式。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理解合并
1.游戲導入
(1)視頻展示(3個同學在做游戲,又來了l個同學,。合起來是4個同學)。
教師:請你們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說一說。
教師:誰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大家說一說?(根據學生發言,相互補充。)
教師規范學生語言:有3個同學在拍球,又來了l個,合起來是4個同學。 (讓學生反復說。)
2、動作演示
(3支筆與1支筆,合起來是4支筆的過程)
教師:說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同桌說一說。(提要求)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教師:你能邊說這幅圖的意思,你能邊說邊用手勢來表示嗎?
3.在操作中理解合并
(1)擺一擺。.(我來說,你來做)
教師:請你先拿出3個圓片,再拿出1個圓片,合起來是4個圓片。
教師:能把你擺的過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嗎?
(二)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教師: 剛才我們一起看了同學做游戲的過程、鉛筆的合并過程以及擺圓片的過程。他們都是把兩種物品合并到一起,求一共是多少這樣的問題 -------就用加法計算,算式是3+1=4。(板書:3+1=4。)
教師:你會讀這個算式嗎?(如果學生會,讓學生嘗試著讀一讀:3加1等于4)
教師:“+’’你認識嗎?表示什么意思?(:加號,表示合并。)
教師:3表示什么意思?(3個學生,3個紅氣球,3個圓片。)
教師:l表示什么意思?(1個學生,l個藍氣球,l個圓片)
教師: (如:3+1=4表示把3支鉛筆和1支鉛筆,合并到一起,是4支鉛筆。)誰能像我這樣說。
誰能像老師這樣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三)鞏固練習
1.看圖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做一做第一題)
教師: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師:1+2=3表示什么意思?(1個女同學和2個男同學在折紙鶴,合起來是3個同學。
教師:在這幅圖中,你還能找到l+2=3的意思嗎?(同學們折了1只藍紙鶴,2只黃紙 鶴,合起來是3只紙鶴。)
2.講故事,挑圖片
教師: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為了獎勵同學們,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先給你們講個故事,他說的是一張卡片的是故事,請你快速的從算式中找出那一張。
① 教師:樹上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合起來一共有5只松鼠。想一想,從中你能找到哪個算式?
教師:請你把找到的算式大聲地說出來。
教師:誰來說說你找到的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②教師:周末,老師去公園。發現在停車場里有4輛汽車,這時候又開來了1輛汽車,現在停車場里一共有5輛汽車了!
(四)全課總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么?
(五)布置作業
教師:在你的生活中,你遇到過把兩部分合并起來的事,你知道該用什么符號把他們表示出來嗎?
2+2=4請你根據算式編出一個數學小故事,并把你的小故事畫成一幅畫。